大陸式逼婚

  你年紀也不小了,該考慮終身大事了!

  爸爸媽媽也老了,你就算是為了我們著想,也要快找個人結婚啊!

  你到底要挑挑揀揀挑到什麼時候!

  年紀越大越不好找,你怎麼就不知道急呢?

  你再不結婚我們都沒臉見人了!

  你同學的小孩都上幼稚園了,你怎麼還連個對象都找不到呢?

  ……

  這些話耳熟得很吧?男大不婚女大不嫁,做父母長輩的,一定會見縫插針地抓住一切機會逼婚。但凡到了適婚年齡的單身青年,幾乎都被以形形色色的方式逼婚過。逼婚如一場戰事,一邊站著「鴨梨山大」的子女,一邊站著苦口婆心的父母。大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針對40歲以下的青年做逼婚現狀調查,每個城市1000份樣本。結果顯示,近八成青年曾被父母逼婚,其中,25-35歲的被調研青年被逼婚率高達86%。甚至有3%的青年,還未到法定結婚年齡,就被父母逼婚。

  看來,在咱們大陸,逼婚不僅僅是哪一家的事,而是無數個家庭的事,甚至,是全社會的事……

  逼婚猛於虎

  她是一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有不俗的外表,體面的工作,但是沒有結婚的對象。所以,她有許多關心她終身大事的親人,其中,最心焦的是她的外婆。外婆年復一年都在問她:「結婚了嗎?什麼時候結婚?」但她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直到外婆躺到了病床上。這位女子內疚,焦慮,她決定:「今年一定要結婚,哪怕是為了外婆。」終於有一天,她穿著婚紗,牽著一位男士,守在外婆的病床前,噙著淚花說:「外婆,我結婚了……」

  這是一則某婚戀網站的廣告。廣告播出後,許多人紛紛斥責它用孝道來綁架婚戀,甚至有網友在微博上發起了萬人抵制活動。

  然而這又不僅僅是一則廣告。據廣告的策劃人說,這是由婚戀網站的一個真實案例改編的。雖然引起人們的反感,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廣告折射出的是現實。廣告中的場景對許多單身女性來說並不陌生。一位27歲的女生說:「看到這則廣告後,我立刻傻了眼。當時飯桌上就有我的外婆,除我之外,兩個未嫁的表姐臉色也變了。」在廣告的推波助瀾下,外婆和家裡的長輩一遍遍地嘮叨著家裡女生們的終身大事。

  雖然廣告中被逼婚的是女性,未婚的男性同樣無法擺脫家人的「借題發揮」。「上大學那會,爸媽總說別談戀愛以學習為重。一畢業,父母又要我抓緊時間談對象。」30歲的小許說,奶奶身體不好,每次催婚家裡長輩就會把奶奶搬出來,說奶奶想見孫媳婦,你要趕快結婚,不能讓奶奶死不瞑目走得不安心。「我爸媽有段時間集中給我安排相親,說只要身體好人品好就可以了,你挑來揀去年紀就越來越大了。」久而久之,他覺得苦不堪言。

  29歲的小路是一名未婚的國家公務員。「我們老了,你就算是為我們著想也要考慮個人問題呀!」只要回家,父母就會這樣苦口婆心地說。「我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小路無奈地說。但父母不接受這個說法,總覺得別人都結婚了,你怎麼就找不到對象呢?只要聊天超過5分鐘,父母就會將話題繞到結婚上。

  被家人逼婚的尷尬與無奈,是所謂「大齡」單身者們的普遍經驗。一位朋友年薪20萬元,有房有車,但她媽媽並不覺得欣慰,因為她沒婚姻。她說:「客戶誇我上一個設計做得不錯!」她媽會說:「你怎麼選了這麼個工作,十天半個月都見不到活的男人。」她說:「下周打算飛去蘇梅島。」她媽會說:「旅遊完了還不是得一個人住,我一想到你這麼慘就想哭。」她說:「這是我閨蜜特意送你的燕窩。」她媽會說:「你那些朋友沒一個靠譜的,都不給你介紹對象。」她不敢說自己過得很好,她媽會認為你既然這麼能幹,怎麼結婚這件事辦不好?唯一的解釋就是沒將父母的話放在心上。她更不敢說自己過得不好。哪怕她只是得了小感冒,她媽都能聯想到,別人都是合家歡樂,只有她奄奄一息,孤苦伶仃。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結婚約等於不孝,約等於失敗,約等於沒面子——這仍然是許多父母的普遍價值觀。不管父母的智商、見識、能力、財富如何,一旦子女過了法定結婚年齡還沒動靜,他們會自動切換到逼婚模式。循循善誘者有之,苦口婆心者有之,惡言相向者有之,甚至以死相逼者也有之。在逼婚這件事上,父母們似乎達成了最大共識,經過了統一培訓,有的演悲情戲玩苦肉計讓子女不忍,有的時時旁敲側擊事事含沙射影,有的安排「鴻門宴」強逼相親,有的發動親戚朋友一起催婚……

  在這樣的轟炸下,單身青年們再淡定的心也忍不住焦慮了。有的成了恐歸族,逢年過節都不敢回家了;有的成了相親狂,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有的在網上po文,「誠租女(男)友」回家見父母;有的本來「寧缺毋濫」,但最終選擇了湊合;更有極端的,被逼出了毛病——武漢有對父母,每天在兒子耳邊滾動播出逼婚宣言,強迫他相親20多次,兒子漸漸對相親產生心理陰影,一聽到相親這一敏感詞,就恐懼、煩躁,進而患上情感性精神障礙。

  逼婚的背後

  逼婚背後的價值觀有著廣泛而堅實的大眾基礎。一個普遍的家庭觀念是,婚姻能夠讓人的幸福更有保障。父母長輩、親朋好友「逼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從古至今,絕大多數人都結婚,這是一條最為正統的「幸福之路」。盡管大家也都明白婚姻不意味著幸福,可是普遍經驗確實還是結婚比單身更容易幸福。逼婚的人由衷地希望,你能以最容易的、最安全、正確率最高的路徑抵達幸福。

  不要意外父母為什麼逼婚。對他們而言,理由實在太充足了。他們希望自己的基因通過子女繼續連綿下去,讓他們的生命在薪火相傳中生生不息——這不是迂腐,而是刻在人類基因裡的本能,沒有這種生物的本能性,人類也許就要滅亡。他們希望你將來老有所養,病有所依,弱有所靠,生存是有風險的,一個人勢單力薄,必須要抱團才能安全,若沒有伴侶沒有家庭沒有兒女就難以安養天年的,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經驗。同時,最宜生育的年齡也是一個人在婚戀市場身價最高的階段,在此期間結婚,能實現婚姻的利益最大化——正如股票最好是在最高價位拋售,人既然是一定要結婚的,為何不在最合適的年齡結呢?

  逼婚的背後是代際觀念的沖突。逼婚的價值觀從來都在,但在過去的時代,逼婚並不會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遵循了早婚早育,所以不會和父母有那麼多沖突。而現在,時代變了,年輕人有了更廣闊更多元的生活,對愛情和婚姻有了新的解讀,對生活有了更高要求,對人生有了新的規劃,父母一代卻仍以傳統生活模式規制下一代。作為曾經的「過來人」的陳好說,在子女結婚這件事上,父母本身受到了環境的影響。他們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很難不在乎周圍人的看法和評價,很難不在乎「面子」,他們在無形的壓力下要求子女結婚,其實也是在保護自己的社會關係和社會地位。而且,大多數父母年老之後生活沉悶無趣,陷入自我價值驟降的狀態當中,參與到子女的婚姻和育兒問題裡,是上一代人重新找到自我價值的重要手段。父母長輩對年輕人的世界已經不懂,很難有什麼共同話題——你的工作,你的專業,你的朋友圈子,你的興趣愛好,他們都已經插不上話,唯一他們覺得還關心得上而且自己占了理的,就是催你趕快結婚。這也跟地區差異有關係,北上廣等大城市生活節奏快,交往圈子小,是典型的陌生社會,結婚生子的壓力相對內地小城鎮往往小很多,甚至不婚族也不少,但在一些小城鎮,超過30歲不結婚簡直就是異類。

  而逼婚之所以成為年輕人普遍的苦惱,是因為大陸人的家庭觀念仍然非常強,父母始終視子女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難免投入太多情感,甚至過多介入對方生活;子女從小就被教育要承擔父母的期待,「不讓父母失望」「為父母爭氣」是他們的驅動力,也是他們的包袱。所以,面對逼婚,很多年輕人往往只有壓抑、煩躁和無奈,卻極少有直接的對抗,也少有強有力的正面溝通。也就是說年輕人在一定程度上默許和接受了逼婚的存在。

  今天的年輕人雖然大都受過比父母更好的教育,有更廣的見識,但他們的發展仍然依賴父母的投資,受教育要父母出學費,就業要父母找關係,買房要父母出首付,薪水菲薄或失業要「啃老」,生存競爭讓他們維持著與父母的緊密關係。父母對子女的養育視為投資,要以子女聽命作為回報本來是父母缺乏安全感的體現,而子女一代的缺乏安全感正相應地讓兩代人結為共同體,這種結盟的代價是子女自由選擇的折損,讓他們處在或因不聽命而內疚,或因聽命而無奈的兩難之中。

  實際上絕大多數年輕人並不想做決然的抗爭者,他們不是不願意結婚,只是希望婚姻有更多情感的高質量並且不妨礙其他人生計劃,而一些父母仍然隻將結婚視為一系列「條件」的務實匹配。年輕人離開原生家庭湧入大城市經常帶有逃離的意味,他們想逃離集體的成規與世俗。他們逃離中仍然渴望親情,渴望家庭的支持,卻不再認同父母所代表的文化,又沒有意願、沒有能力在各方面劃清界限,這就最終導致了被逼婚時的尷尬和難堪。

  對逼婚不如樂觀一點

  無論是為子女的現實幸福考慮,還是出於傳統觀念的思維,或者周圍親朋的壓力,父母們都會竭盡全力地督促子女結婚。我們當然不讚成逼婚行為,但同時,也不讚同將逼婚妖魔化。男婚女嫁本是人類生存發展的自然法則,適時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庭不僅是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是年輕人通過成家立業走向成熟的標誌,是一個家族興旺發達的表現,更是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重要因素。我們完全可以以積極的心態、樂觀的精神對待逼婚這件事。

  被逼婚的你,需要多幾分理解力。其實大部分的父母並沒有強迫子女服從他們的意願。他們能做的逼婚,無非是言語上催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或者憂心忡忡聲淚俱下,行動上通過熟人或熟人的熟人幫你物色可能的結婚對象,給你安排幾場相親而已。大家心裡都清楚,父母再著急,再生氣,也不會真的把自己怎麼樣,既然如此,作為子女的你又何必將逼婚上綱上線地批判,似乎受了莫大的傷害和委屈呢?須知越是將逼婚悲情化、嚴重化,就越會加劇甚至激化兩代人之間的矛盾。

  只要秉著同理心,將心比心,就會從逼婚中感受到父母的關切。從呱呱落地到蹣跚學步,從上幼稚園到讀大學,從找工作到買房子,你人生的每一步,父母都會為你操心,結婚這種關係到你幸福的人生大事,他們又怎麼可能淡定得了呢?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希望兒女能早點兒結婚成家,過上平穩幸福的生活,是人之常情。大部分的逼婚,並沒有多少「逼」的成分,更多的是「愛」。做兒女的應積極主動面對婚戀問題,多多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真誠而耐心地溝通,既不逃避結婚話題,也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擇偶觀,拿出可行的人生規劃表,讓父母長輩們吃上定心丸,並贏得他們的理解。

  被逼婚的你,需要多幾分能力。如果習慣了做個媽寶男(女),一切都依賴父母,凡事都由父母安排,沒有獨立生活獨立處事的能力,父母自然對你的人生放心不下,會因為焦慮而介入你的愛情和婚姻。學會自己作主,學會成為一個成熟獨立、自己承擔責任的人。只有一個成熟獨立的人,才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才能正確面對戀愛和婚姻問題。

  毫無疑問,結不結婚輪不到外人說三道四,但那些30歲還住在家裡,下班回家端起父母做的飯菜,吃完飯最多洗個碗,然後就去追劇和打遊戲的年輕人,與其說是父母逼婚的心理有問題,不如說是自己的生活態度有問題。單身狗是個時髦的詞,但單身不應該放棄生活質量,「過得像條狗」。你既然對婚姻要求那麼高,對愛情抱持美好嚮往,不願意湊合結婚、將就生活,至少要有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讓單身生活顯得十分滋潤的能力。父母關心子女是天性,要讓他們放心,就要有實力證明你雖然暫時沒有結婚,但一個人也活得很好。如果你的生活快樂,充實,富足,父母在結婚這件事上也就不會給你太大壓力。

  被逼婚的你,還需要多幾分定力。不要為了給父母長輩一個交代,就隨便找個人湊合,草率地走進婚姻。性格不相投,三觀不一致,感情沒基礎,這樣的婚姻不但不是人生的避風港,反而會成為人生的暴風雨。不如「任它風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動」,以平常心對待逼婚,以進取心對待人生。

  被逼婚的你,還需要再多幾分魅力。不管父母逼不逼婚,戀愛是美妙的,戀愛瓜落蒂熟進入婚姻是歡喜的,與有情人做快樂事是幸福的,生兒育女盡享天倫是圓滿的——這一切,都是父母最願意看到的,也就是說在結婚這件事上,子女和父母絕不是對抗的關係,而是關係最親密的利益共同體。如果一直遇不到那個「合適的人」,那麼年輕人,你也許需要反思一下,考慮給自己再增加幾分魅力。兩情相悅是一種感覺,但,我們總是更容易對更美好更優秀的人產生愛慕的感覺不是嗎?如果自身散發魅力,那麼自然就有更多機會遇見「合適的人」。這種魅力可以是外表上的,如果顏值先天不夠,至少可以做到衣飾整潔得體;這種魅力可以是性格上的,知書達理友善大方絕對能給一個人加分;這種魅力可以是學識上,富有詩書氣自華,不信看看高曉松;這種魅力還可以是職業素養上的,有專業能力和職業成績的人會顯得很酷很強大……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遇見另一個更好的人的機率也會大很多。別以為父母傻,他們閱人無數,心裡明白得很,眼看著你魅力四射光彩照人,知道你絕不會「砸在手裡」,又怎麼會無休無止地逼婚呢?

單身優質女會員:

男生單身優質會員:

單身聯誼活動: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追蹤娜米,與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在你最愛的平台追蹤娜米

脫單秘笈

戀愛數字

男女會員

戀愛金句

時事觀察

生活圖文

諮詢服務

會員活動

活動分享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生活圖文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