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一批家族摩配渝商變遷:創二代不做董事下車間,為取經當服務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0月31日-11月2日,「2018年全國重慶商會會長會議暨知名企業北碚行」在重慶北碚舉行,全國400多位全國各省市重慶商會會長、相關專家學者,以及知名企業老板等,將匯聚重慶共論民營經濟 新髮展,探討弘揚渝商精神,為重慶民營經濟繁榮貢獻渝商之力。

今年,恰逢重慶歇馬機械曲軸有限公司創辦60周年。

揭秘第一批家族摩配渝商變遷:創二代不做董事下車間,為取經當服務員

這是北碚歷史最悠久的民營企業之一,歇馬曲軸從一個鄉村小作坊到現代化工業企業的60年變革之路,幾乎見證了北碚民營經濟的發展與騰飛,更親歷了幾代渝商傾力奮鬥的歲月。

第一套摩托車發動機曲軸

歇馬曲軸的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的一家鄉鎮集體企業,從一架馬車,兩盤鐵爐起步,主要生產一些簡單的農用鐵器。

上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蒲陵機器廠、紅巖機械廠等一批國營企業內遷歇馬,讓這個不起眼的農業小鎮迅速朝著工業化的道路發展。因國營企業配套產能不足,鄉鎮企業開始承接一些簡單的機械加工業務,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歇馬曲軸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重慶最早一批涉足到農機、摩托車零部件的加工企業。

這時重慶摩托車行業正處起步階段,經過慎重考慮,在摩托車的所有部件中,公司最終決定將加工技術相對複雜的曲軸作為主打產品,並於1991年自主研制出了西南地區第一套摩托車發動機曲軸。

然而,從2000年開始,傳統的摩托車行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市場及發展瓶頸。

「轉型升級成為擺在歇馬機械曲軸,以及每個企業面前的必由之路。」傳統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已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浪潮,經過慎重的考慮,歇馬機械曲軸公司決定引入合資經營模式主動突破。

2002年,歇馬機械曲軸公司完成改制,曹正素成為歇馬曲軸董事長。

經此一改,公司與國內摩托車行業龍頭企業長江集團合資合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找到了一個好老師,導入了先進務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成功進入洋馬、百力通、科勒、三菱、鈴木等世界500強的配套體系,為企業的再次騰飛夯實了基礎。

如今,歇馬曲軸已成為國內小型內燃機領域排名前三的知名配套企業,產品從摩托車板塊延伸到了通用機械板塊和汽車板塊。

創二代不做「董事」下車間

從家族式到改制建立合資合作公司,重慶歇馬機械曲軸有限公司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春。就在這之後的2004年,歇馬機械曲軸的第二代創業人,曹正素的兒子張藝蓬從新加坡求學歸來。

作為二代渝商,也是創二代,張藝蓬擔任了公司的執行董事。

然而,23歲的張藝蓬卻不樂此,他選擇去到車間一線,在配套、生產、行銷、財務等各個崗位輪崗,全面了解公司經營發展的各個層面。

或許正是當初的這份「不安於享受安逸,深入一線」的渝商奮鬥精神,為後來公司的第三次創新升級奠定了基礎,也做到了兩代渝商間在公司經營管理創新上的成功交接。

進入2010年之後,製造行業的競爭變得更為殘酷,企業亟需變革,然而企業經歷了50多年的發展,從上世紀80年代涉足摩配開始,就幾乎沒有遇到大的挫折,員工們對現行的管理方式已形成習慣。

此時的張藝蓬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夠找到一條適合公司的創新升級之路。

「董事」去麥做勞當服務生了

2013年,麥當勞向中國市場開放特許加盟,張藝蓬向母親提出暫時離開工廠,著手加盟麥當勞。

張藝蓬回憶說,此次離開,更迫切地希望以學習的心態了解其它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那一批重慶地區申請特許加盟的面試者有數百名,最終只有兩名獲得通過,張藝蓬正是其中之一。

麥當勞管理層對於張藝蓬的申請頗為疑惑,歇馬曲軸廠的年產值早已過億,作為公司董事,張藝蓬根本無需在麥當勞謀求一份加盟工作。

但張藝蓬從洗廁所、掃地、端盤子,到炸薯條、做漢堡……通過整整一年的學習,通過自己的踏實勤奮,打消了麥當勞的顧慮,最終獲得了在南充的特許經營權,隨後又獲得了川東地區其它城市的特許加盟權,並成為了麥當勞中國食品安全和產品品質顧問委員會委員。

通過計時制追求精益管理

2016年,張藝蓬放棄了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業務,回到工廠全面負責工廠的管理工作。在麥當勞3年的學習讓張藝蓬獲得了很多的收獲,他認識到了在基礎技能方面專業培訓的重要性。

像麥當勞這樣的連鎖餐飲之所以能在全球範圍內保持同樣的產品質量,是因為其內部具有完備的培訓體系:任何新員工都能通過培訓教材、視頻,以及現場人員指導,迅速知道在自己的崗位該做什麼?如何才能做好?遇到問題要如何處理?而這種在工作環境下標準化、程序化的技能培訓,恰恰是民營製造業普遍缺乏的。

2017年,張藝蓬開始花大力氣提升企業內功,深挖企業潛力。

「傳統製造業都是計件薪水,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因為當時生產力嚴重不足,市場需要的是產品。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產能的迅速增長,產品數量已經不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張藝蓬說工廠從計件制向計時制的改革,不是重回大鍋飯時代,而是符合供給側改革,符合現代企業的高質量、高品質的發展需求,企業必須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手段來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注重每一個頻率、節拍的準確度。

2017年,張藝蓬開始在不同的車間實施「計時制+計件制」,以及計時制的管理改革。工人不再簡單按數量計酬,而是在一個更高效的管理平台工作。改革實施一年之後,一方面是職工薪水增長了5-10%,而產品廢品率下降了20%,企業總體效益增長明顯。

上遊新聞記者 張皓 徐菊 攝影 高科 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