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1張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邁入第四十個年頭。

  回顧四十載,波瀾壯闊,砥礪奮進,春華秋實。如今,大陸已成為電視劇第一生產大國、第一播出大國,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中國影視業的長足發展,映襯著時代變化的步履,根源於中國當代社會、經濟、文化領域的改革開放。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本版開辟「回響40年」系列,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影視創作的成績與突破,考察題材的演進與變化,透視歷史的經驗與啟示,為當代創作找尋前進的路徑,為推動中國影視轉向高質量發展、做到從影視大國走向影視強國,匯聚智識、積蓄力量!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2張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3張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與思考

李京盛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4張

在改革開放40年中國電視劇發展歷程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以獨特的題材優勢、宏大的歷史視角、崇高的價值引領和壯闊的美學品格,藝術再現了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謳歌了一代共產黨人的初心之純、主義之真、信仰之堅和人格之美,繪就一幅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歷史影視藝術長卷。

40年來,100多部、數千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將中國革命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轉換為藝術敘事和影視人物形象,將史詩般的革命歷史化為史詩風格的影視作品,以歷史和美學的思維方式,對中國革命史中蘊含的豐厚思想價值內涵,做了深度開掘和當代解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努力做到從高原向高峰的攀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文藝要表現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文藝要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英雄。十八大以後創作播出的《海棠依舊》《彭德懷元帥》《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換了人間》等作品,正是踐行上述思想的重要成果。

以紀實手法再現崢嶸歲月

歷史邏輯中展開戲劇邏輯

中國革命史既是一部建黨史、建軍史、建國史,也是一部充滿硝煙的戰爭史。這其中,有先進思想的傳播,理想信仰的追尋,新型制度的建設,更有民族戰爭和人民解放的炮火。這場革命好比一出有背景、有序幕、有高潮、有結局的歷史大劇,一出有文戲、有武戲、有悲歌、有凱歌的歷史傑作。因此,對這段歷史的影視藝術創作,其戲劇發展邏輯,就在歷史發展邏輯之中;其劇情發展走向,就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中;其人物和故事細節,就在歷史的褶皺之中。這並非排除創作者藝術把握歷史的能力和創造力,而是在表明,以紀實手法為主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和「大事不虛」的創作原則,是對題材獨特性的尊重與敬畏。同時,在歷史與戲劇之間、史實與虛構之間、紀實與寫意之間,仍然有著創作者的藝術想像自由和藝術拓展領域。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5張

《日出東方》《中國1921》《開天辟地》《尋路》《秋收起義》《熱血軍旗》《井岡山》《紅色搖籃》《長征》《西安事變》《東方戰場》《東北抗聯》《保衛延安》《浴血堅持》《延安頌》《八路軍》《中國命運的決戰》《解放》《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東方》《換了人間》等,這些成功的作品都是在忠於史實的同時,營造了濃鬱的藝術氛圍,再現歷史的同時,滲透著強烈的藝術熏染。紀實手法讓作品充滿歷史質感和真實力量,歷史邏輯和戲劇邏輯的兼容與自洽,既表現出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又讓劇情充滿跌宕起伏的懸念與張力。史與詩的交響,構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雄渾氣象和史詩品格。

以傳記體例謳歌偉人英雄

歷史命運中書寫人物命運

以塑造中國革命歷史中的偉人、領袖和傑出人物為主要內容的作品,在這類電視劇中數量較多。這類作品以人為經、以史為緯,在經緯交織中塑造出中國革命頂天立地的人傑與英烈,為中國影視作品中的英雄譜系增添一批真實、光輝、感人的藝術形象。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6張

這類題材電視劇中的人物傳記,既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等閒人物,也不是藝術虛構中的人物,他們是建黨建軍建國的革命領袖,馳騁沙場智勇雙全的元戎將帥,洞察時代變化的治國能手,赤膽忠心以身許國的豪傑英烈……這些人物是這一題材電視劇創作的寶貴資源,也頗具文藝創作的書寫特性。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是古往今來文藝歌詠的永恒主題。《開國領袖毛澤東》《領袖》《李大釗》《秋白之死》《風華正茂》《海棠依舊》《少奇同志》《朱德元帥》《陳雲》《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彭德懷元帥》《陳賡大將》《上將許世友》《葉挺將軍》《抗日名將左權》《彭雪楓》等人物傳記類作品,以史狀其生平行跡,以藝摹其豐姿神采,或寫人物一生追求理想、獻身革命的生命旅程,或截取其革命生涯中的精彩篇章,劇情結構多以國家民族命運推動劇中人物命運的發展變化,將革命與人物的成長和命運起伏緊密交織,互為因果,使革命因為有了這樣一批英雄而顯示出神聖和悲壯,也讓這批民族優秀兒女因革命成就一世英名。人以史彰,史以人驕,人史相輝,這是以人物傳記為內容的作品在戲劇敘事上的突出特點。更為可貴的,是作品對劇中人物性格塑造上的鮮活與傳神:以文韜武略而揮斥八荒、睥睨群雄的毛澤東,以雄才膽略而指揮若定、勁健朗俊的周恩來,忠肝赤膽的許世友,耿直剛烈的彭德懷,瞿秋白憂鬱雅致的文人氣質,陳賡詼諧幽默的本色性格……通過影視藝術手段和演員的出色表演,他們從歷史中走出來,鮮活而生動地呈現於螢幕。

以藝術思辨詮釋思想價值

紅色基因注入民族精神血脈

革命是文藝書寫不盡的主題,不僅僅是因為其中有莎士比亞戲劇那樣強烈的矛盾衝突,有古希臘《荷馬史詩》中那樣宏闊的民族奮爭故事,有司馬遷《史記》中那樣令人為之擊節的慷慨悲歌之士,更在於革命所蘊含的巨大思想價值和精神力量。文藝就是用藝術手段,從歷史和現實之中,從事件和人物身上,發現和彰顯這些思想價值和精神力量,它是古今一切文藝作品所要努力抵達的思想精神高地。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在將歷史思維轉化成審美思維的同時,努力以藝術思辨,提煉和詮釋這場革命給後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並使其成為民族精神中的紅色基因,成為當代價值高度和精神高度的坐標。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7張

一是理想與信仰之光。毛澤東以一介布衣之身扭轉乾坤;李大釗面對絞刑慷慨赴死;湘江之戰,面對血流漂杵的慘烈,紅軍仍能殺出一條血路;長征路上,面對強敵和天險,革命者仍能橫槊賦詩……劇情的陡轉跌宕,人物命運的大起大落,於絕境中突現生機的逆轉,在戲劇結構和藝術表達的張力深處,是理想和信仰的力量。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將理想信仰之光,籠罩在每一個感人故事中和劇中人物身上,化為作品中動人的藝術光彩。

二是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無論寫史還是寫人,愛國情感和英雄情結是人物發展的重要情感推動力。對國家民族命運的自覺擔當和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英雄氣概,構成人物的精神底色:為尋找救國真理,在苦悶中彷徨的朱德毅然拋棄舊軍隊中的高官厚祿,遠渡重洋投身革命;富家子弟彭湃,為讓天下百姓脫離苦難燒毀自家的田契;冰天雪地中,楊靖宇以草根充饑,直到子彈打光犧牲……因愛國而救國,為救國而革命,因革命而不怕犧牲,這是愛國主義通向英雄主義的必然。愛國之情與英雄之氣,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中,是灌註力最大、感染度最濃的情感表現方式。在表達愛國主題和塑造英雄形象上,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可以說是本色當行。

三是勵志奮鬥、自強不息的人生信條。在表現革命者成長的敘事中,始終貫穿人物對社會和人生的叩問思考,對生命意義的積極追尋。從他們身上,可以感受到革命者少年立志的遠大懷抱、青春激蕩的生命活力、豐富飽滿的情感世界和堅忍頑強的進取精神。在革命這一宏大主題敘事之中,不乏對人物人生層面的細膩展示和描摹,使作品充滿生命的意蘊和啟示。《恰同學少年》中描寫的毛澤東,還是一個湖南師范學校的學子,透著一個未來革命者的早熟氣質。讀書、思考、運動、結社、交友、社會考察以及青春朦朧的愛情……都伴隨著勵志奮發的人生主題和「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生命豪情。《我們的法蘭西歲月》,以成長、求索、奮鬥為主調,對青春與革命做了互釋與互動。22歲的周恩來、16歲的鄧小平和同樣年輕的趙世炎、蔡和森、向警予、陳毅等赴法勤工儉學,尋找革命真理和人生意義,在最終通向革命的道路上,度過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這兩部作品在風格手法上,有意加入了一些時尚偶像劇的表達方式,贏得了年輕觀眾的喜愛。這些作品中表達的思想和精神,對當下青年人的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新的時代,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還有許多高峰攀登。諸如在對中國革命歷史的深入研究上,對革命的主題、內涵和意義的當代理解和闡述上,歷史思維向藝術思維的轉換上,歷史史實和藝術虛構之間的結合上,思想深度開掘和審美境界的營造上,探索運用更新鮮多樣的藝術方式來吸引更多年輕人觀賞上,用文藝的方式傳承紅色基因上,都應做出更積極的探索。

(作者為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

「回響40年」系列 ① | 傳承紅色基因 攀登文藝高峰 歷史 第8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