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硬碟優勢再被激發,15T容量問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機械硬碟優勢再被激發,15T容量問世

經過數年的洗禮,電腦用戶已經從機械硬碟過度到了固態硬碟,至今裝機不上固態,甚至都被人笑話。但機械硬碟依然堅挺的存在,它存在必然有它的價值。相當大的一部分用戶採取固態+機械的方案,即固態當作系統盤和部分頻繁讀取的部分,機械硬碟當作倉庫盤。機械硬碟存在的因素在於,對比固態硬碟擁有三點優勢。

首先是容量的巨大優勢,在QLC洶湧到來之前,機械硬碟的容量暫無憂慮。目前固態的主流為256G,逐漸向著512G邁進,1T的價格暫時讓用戶卻步。而民用級別的機械硬碟,已普及到了4T的容量,可以600左右的價格拿下。更高的達到8T,部分用戶也可接受,價格卻相當於1T固態,容量是固態的8倍。

第二是價格優勢,目前固態的成本逐漸接近1元1G。而民用級別的機械硬碟,以4T為例已低於0.15元1G。這相差近十倍的價格優勢,還是可以令機械硬碟牢牢的守住陣地。或許在QLC到來之後,固態的價格會有一番革命性變革,到時我們拭目以待。反正短期機械是牢牢守住了價格優勢。

第三是可靠性,機械硬碟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對比固態,當作倉庫盤比固態保險。固態硬碟的優勢為速度一項。但有案例表明,目前或多或少還會出現些數據丟失的現象,更何況不少用戶談TLC/QLC色變。而機械硬碟掛機存在損耗外,若是當作外連硬碟,通過USB3.0接口連接,需要時才使用一下,馬達的損耗率極低,非常適合當作備份倉庫。

即便如此,機械硬碟還是會受到巨大的衝擊,那麼它必然要將優勢進一步擴大,大踏步往前沖才能夠生存。就在這種背景下,大容量用戶的福利知音問世了,首次出現了15T容量的硬碟。這對部分數據量大的用戶來說,是振奮的消息。畢竟雲盤上百G存儲時代過去後,用戶還是急需要用到倉庫盤的,並且現在的數據越來越膨脹,一個4T硬碟竟然保存不了幾個4K高清影片,必須用到更大的容量。

西部數據發布了新的Ultrastar DC HC620系列。對比前一年發布的14TB硬碟,儲存密度從1034Gb/平方英寸增加約7%,達到1108Gb/平方英寸,內部採用八張碟片封裝。HC620 15TB定位企業級,採用熱管理疊瓦式磁記錄(Host-Managed SMR)技術、HelioSeal磁記錄技術,比上一代待機功耗降低31%。規格為3.5寸,接口cai用SATA 6Gbps和SAS 12Gbps,轉速維持7200RPM,緩存上升到512MB,傳輸率和尋道時間也相應加快。 功耗待機5.2W、負載6.4W,平均每TB 0.35W,噪音相比前任降低了不少。平均故障間隔時間250萬小時,支持7*24小時不間斷運行。質保5年。

雖然目前這是企業級,但讓機械硬碟有需求的用戶看到了前景。機械硬碟的容量用了20年時間才翻了一千倍,即從98年左右的4G普及到了4T,我們更加期待著上百T的到來。當然價格也要是我們可以接受才可以。作為普通用戶,不需要把大容量硬碟掛機,只放入硬碟盒當作外連備份倉庫盤即可。不管怎麼說,有這麼一個倉庫作為保障,多少會讓我們的數據放心些。未來固態和機械的競爭還會繼續,我們拭目以待它們誰將會打勝,或者徹底分工。作為在DIY里摸爬滾打了多年的觀者們,你們對此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