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email protected]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歡迎進入中國養生健康網
夏天來了,不用給出汗賦予那麼多的使命,愉快地出汗,健康開心地過夏天!
2018 年的三伏天時間如下:
初伏:7 月 17 日—7 月 26 日中伏:7 月 27 日—8 月 15 日末伏:8 月 16 日—8 月 25 日
今天迎來中伏的第一天,天氣正式進入穩定的、炎熱的狀態。天熱了,汗出得多了。各種有關出汗的說法,也讓人困惑了:有說汗出多身子虛的,有說出汗排毒要多流汗的。那麼到底如何呢?
出汗有利有弊
首先我們要知道,出汗並非不好。汗液在降低體溫的同時,能夠排除部分代謝廢物,清除體內垃圾。風寒感冒發熱,就常要借助發汗的方法來解毒散熱。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汗是津液的代謝產物,血汗同源,出汗過多會耗損氣,傷及津液而損心血。
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正常的情況下,人體出汗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如夏天很少出汗,氣血沒有「長開」,人體對風寒的抵抗力就會減弱。
夏季出汗其實是人體在給自身降溫,如果總是待在有空調的環境里很少出汗,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氣侵襲,容易感冒、咳嗽不止。
出汗能「排毒」?
有人覺得出汗多不好,有人卻覺得要多出汗,因為這是「排毒」。
並不是!
不管用什麼方式出汗,汗里 99% 的成分都是水,其他成分只占 1% 不到。
這里的其他成分包括鈉、鉀、鈣、氯、尿素氮等,其中能和「毒」沾邊的大概就只有尿素氮,而尿素氮主要通過小便排出人體,汗水里的那點量,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一方面,人體沒有那麼多毒要排。另一方面,出汗是為了散熱,真沒有排毒的作用。
如果有太多人為干涉,刻意讓身體出汗,機體反而可能亂了陣腳……
1. 脫水
體內水分丟失多了,會覺得頭暈、乏力,甚至昏迷。
2. 感染
出汗多,皮膚一直處於比較濕潤的環境,就容易發白髮皺變脆弱,此時,發生細菌或真菌感染的風險會上升。
3. 皮炎
有些人會用保鮮膜包裹,刻意出汗,覺得能幫助減脂。
如此一來,汗水中的一些成分可能直接刺激皮膚,繼而出現紅斑、癢等接觸性皮炎症狀。
另外,這種方式也不能「脫脂」,充其量讓人脫水,補水後,體重馬上就回升了
出汗多,說明身體「虛」?
有人覺得出汗多不好,說明身體虛。其實多數人出汗多的情況,都是「生理性出汗增多」,跟疾病無關。
常見的生理性出汗增多有這幾種。
1. 吃飯時出汗多
舌頭上的味蕾有很多感受器,一些食物接觸到這些感覺器後,會向大腦發出信號,促進排汗。
這種多汗跟疾病沒有關係,不用太擔心。
但如果糖尿病人吃飯時突然出汗明顯變多,可能是近期血糖控制出了問題,需要注意監測血糖。
2. 手心、腳心、腋窩、脖子出汗多
這四個部位出汗多,多是基因決定的多汗現象。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輕微多汗,也不影響正常生活,那身體就沒什麼問題。
如果出汗特別多,多到給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比如腋窩多汗發臭等,可以去看醫生,是有辦法控制的。
3. 更年期出汗多
這與更年期體內性激素水平變化有關,保持環境涼爽、透氣、少穿衣服即可。
如果症狀嚴重到影響生活,可以到醫院尋求幫助。
出汗多的時候,一定記得一件事兒——多喝水!
出汗黏糊糊,吹空調好不好?
當然可以。
不過盡量使室溫維持在 26~28 ℃,不要太低,免得室內外溫差太大。
還要注意記得通風,讓新鮮空氣在室內流通一下。
不習慣開空調的老友,搖搖扇子吹吹風扇來杯涼茶,也是解暑的好方式。
出汗多了,一天可以沖上兩次澡(不要太多,也不用每次都塗抹肥皂或沐浴液),清清爽爽過夏天。
文章來源:保養局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本文整理自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後台,謝謝!
商業合作請聯繫QQ:307656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