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前言:
最近,由高偉光、迪麗熱巴主演的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收官,東華鳳九修得圓滿,這部劇的豆瓣評分也攀升至6.3,《三生三世枕上書》改編自唐七《三生三世》系列的第二部同名小說,電視劇一經開播,便掀起追劇熱潮,收獲了不小的關注度,究其原因其一是原著本身影響力不凡,有受眾基礎;其二前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成功改編讓不少觀眾對這部姊妹篇同樣分外期待;其三就是請來曾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收獲不少好評的高偉光和迪麗熱巴繼續飾演東華和鳳九。
劇集講述了九重天的天地共主東華帝君與青丘女君白鳳九歷經三生三世的愛情故事。鳳九在琴堯山遇險被東華帝君所救,因此對東華心生愛慕扮作仙娥入太晨宮報恩,然而天意弄人,報恩不成反倒受了一身情傷。心灰意冷的鳳九決定放手,不再強求與東華的緣分。為了盡快報恩,了卻與東華的牽扯,得知東華將自己的一半影子投往異界後,她分出自己的一半影子追隨而去,並借著東華元神下凡歷練之機,化身小九暗中助他歷劫。
按天命石所寫,東華與鳳九闔該是終生不見的緣分,但鳳九的執著打動了天命石,為兩人的影子安排了一世情緣,並將影子未盡之緣轉移到了東華和鳳九身上,因此才有了兩人在白淺婚禮上的正式相見及此後的相愛相守。然而,就在兩人決定舉辦婚禮時,東華卻丟下鳳九一去不返,發現自己懷有身孕的鳳九傷心離開。
妙義淵巨變,妖尊緲落即將掙脫禁制,東華決定與其同歸於盡,以一己之力保全天下蒼生,得知一切的鳳九闖入星光結界,與他同生共死,兩人最終獲救並得以長相廝守。 u0001
電視劇的情節相當程度上還原了原著小說的劇情,相當一部分好評的焦點也在於此。從去年《聽雪樓》魔改,被瘋狂吐槽,最終豆瓣評分收在4.4分,而慶餘年領會原著精神,尊重原著內容的改編收獲7.9的高分,便能窺見編劇的改編能力,原著的還原度對於IP劇而言有多重要。本文將從敘事策略、人物塑造、主題內涵三個角度來解讀《三生三世枕上書》電視改編的成與敗。
u0001敘事策略:採用順敘方式重新組織故事,增強流暢性和可看性,但在敘事節奏方面,顯得冗長拖沓
與原作使用插敘的方式不同,電視改編使用順敘方式對故事進行了重新梳理,對觀眾比較友好,但在敘事節奏方面,卻存在硬傷。
1.以時間順序展開劇情,呈現東華與鳳九的三世情緣
小說採用插敘方式,以兩人在白淺婚禮正式初見為開端,在進展過程中以插敘的方式,回憶了400年前鳳九扮作仙娥入太晨宮報恩的往事。但對於電視劇而言,這種非時序、非線性的敘事手法容易導致混亂和歧義,製造觀看的難度和障礙。電視劇改編採用時間順序梳理了原作兩人的三世情緣,使得情節的發展,情感的轉折遞進以因果關係呈現,更為清晰、易理解。
第一世:遇難被救,天宮報恩
兩人的緣起在於鳳九誤闖琴堯山,驚動魔界妖獸,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被趕來的東華帝君所救。東華作為洪荒戰神,天地共主,是鳳九從小便向往、崇拜的大英雄,此次相救,更是對東華起了愛慕之情,甘願自降身份,扮作仙娥入太晨宮報恩。這是兩人第一世緣分的前因。
入宮報恩,是鳳九對東華熱烈追求的開始,但這場追求最終卻以始終不得相見的失落以及累積一身傷痛的疲憊而結束。我們隨著劇情感受鳳九一次次重燃希望的樂觀與勇氣,也感受無論她怎麼努力都無法得償所願的挫敗與失落。 u0001
第二世:化身小九,凡間報恩
因為天宮報恩的失敗,所以有了分出影子投往梵音谷和真身下凡的再次報恩,在凡間的鳳九以小九的身份與作為晉國皇帝宋玄仁的東華開啟了兩人的二世情緣。
在凡界,作為宋玄仁的東華對小九情根深種,這本是鳳九心中所期所願,但是為了幫助東華順利歷劫,她卻必須抑制對東華的感情,違心做出傷害他的事情,兩人的感情同樣不得善終。
但鳳九為了東華甘願忍受反噬之苦,幾次危險關頭均舍命相救的行為,讓我們在為兩人的結局惋惜之餘,更多地是感嘆和沉浸於鳳九對東華的情深。
u0001第三世:影子守護,梵音谷報恩
東華因為調伏妙義淵修為受損,陷入沉睡後一半影子被投入梵音谷,以震懾妖尊緲落,而天宮報恩未果的鳳九,為了了結自己與帝君的前緣,同樣分出一半的影子,追隨帝君而去,以代替自己完成報恩的使命。於是有了化身為沉曄和阿蘭若的兩人的第三世情緣。
因為鳳九的執著,天命石為兩人的影子安排了一世情緣,沉曄和阿蘭若的緣分本應善始善終,但因為意外,兩人的命運軌跡再次相錯,深愛阿蘭若的沉曄終其一生都不曾向阿蘭若表明心意,而誤會沉曄對自己絕情的阿蘭若了無生意,毅然決然走向戰場,也走向死亡。但正是這一世的錯過,為本應半點緣分也無的兩人掙得了幾分可能。
u0001第一世續:天命相抗,終得圓滿
沉曄和阿蘭若未盡的前緣,被轉移到了帝君和鳳九的身上,兩人於思行河畔白淺婚禮正式相見,經歷天宮、梵音谷、阿蘭若之夢,曾經的誤會一一解除,明確自己真心的東華,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段緣分,續寫了鳳九已然決意斬斷的前緣。
無論是掉入阿蘭若之夢後,修改鳳九記憶,快速解除兩人誤會;還是以塵封瑤池為由,逼迫鳳九現身,都是為了從天命處給兩人掙得幾分相守的可能。
正是由於前期鳳九的執著,和後期東華的不信天命,才讓本無緣分的兩人硬生生改寫命運,雖然歷經艱辛,但終於求得圓滿。
電視劇改編重新梳理兩人的故事,以順敘的方式呈現兩人的三世情緣,使得我們得以跟隨情節發展脈絡和因果關係,來深入理解劇情,感受兩人緣分的不易和敢於抗爭的勇氣。
2.u0001 敘事節奏安排欠妥,劇集冗長拖沓
這一問題的出現部分是因為原著本身的缺陷,而電視改編未能作彌補,部分是電視劇在改編原作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小說文本與電視劇視聽藝術在呈現方式上的區別。
前期節奏顯慢,結尾過於倉促
劇集前期節奏緩慢,尤其是關於第二世凡間歷劫以及阿蘭若之夢的部分,簡單的故事情節用了繁復、冗長的敘述方式來呈現。
凡間情節在原作中沒有過多描寫,電視改編將其擴展是合適、恰當的,但就是這一個鳳九為了助東華歷劫,讓他愛上自己後又狠心拒絕的簡單故事,用了超過10集的篇幅來講述。反反復復通過無趣的劇情企圖烘托鳳九內心的不忍與糾結,實則在消耗觀眾的熱情。
阿蘭若之夢用了雙線嵌套敘事,一層是東華與鳳九跌入阿蘭若之夢後,為了走出夢境,必須按著曾經的軌跡走完阿蘭若的一生,另一層則是回憶中沉曄與阿蘭若的前緣以及比翼鳥族王室的那一段不可言說的秘辛。正在經歷的阿蘭若的一生與回憶中的往事之間必然會有重復,如何避開不必要的重復,將故事清晰的展示,並且在還原沉曄、阿蘭若感情的同時,服務於作為息澤的東華與作為阿蘭若的鳳九之間的情感遞進,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技術活,顯然改編在此處顯得頗為無力。
前期拖劇情,導致節奏緩慢,結尾部分卻在瘋狂趕進度。帝君與鳳九生出誤會,妖尊緲落掙脫禁制,鳳九心死凡間隱居,東華用計逼鳳九現身,乃至為護四海八荒決定羽化,以及鳳九趕來相救決定與他同生共死,如此複雜而重要的情節僅用了4集的篇幅來呈現。節奏的失衡讓劇情吸引力的持續性和觀劇的滿足感降低不少。
u0001 過度使用內心獨白,拖慢劇集節奏
小說是文本的藝術,但電視劇則是視聽的藝術,內心獨白作為展現人物心理,推進敘事的手段在小說而言,是常見且合理的,但在影視劇中,應該考慮刪減或者以恰當的劇情方式來展現,而不是直接照搬。劇中最為明顯的過度使用便是小狐貍的段落。
唐七對主角彎繞曲折的心理活動著墨較多,這是她小說的一個特點,作為小說體裁而言,這是合適的,但是電視改編,簡單粗暴地將這些段落以人物內心獨白的方式呈現,事無巨細,繁冗地向觀眾展示人物心理,則顯得多餘而拖沓了。
劇中小狐貍的段落,作為小狐貍的鳳九對帝君的傾慕,終於得以陪在帝君身邊的喜悅,得到帝君喜愛和特殊對待的驕傲,被姬蘅搶功和分走帝君注意力的憤怒,得知帝君只是將自己當做一只寵物的失落,被帝君狠心懲罰和遺忘的傷心難過,這些情感呈現其實劇中的小狐貍就完成的很好,不需要再輔之以鳳九的內心獨白一遍遍地向觀眾展示,或者不應該用這種過於粗糙的方式來展現。
總而言之,電視改編在敘事策略方面,成功之處在於以時間順序重新梳理組織故事脈絡,增強了劇集的可看性和易看性;而失敗之處在於節奏的失衡。 u0001
人物塑造:保留了原作主角人物塑造的精髓,同時也延續了原作在塑造反派人物時的簡單和乏力
原作主角性格有其獨特魅力,改編對此作了還原,但在反派人物方面,原作本身基礎便較為薄弱,電視改編也沒有對此作改進。
1.主角人物設定豐滿生動,保留原著精髓
電視改編在人物方面,基本遵循原作設定,原作在主角人物的塑造方面,有其獨到的魅力。以東華和鳳九為例,電視改編呈現出來的人物形象基本保留了原著的精髓。
東華:接地氣的英雄
東華無父無母,無名無姓,生於遠古洪荒時代,手執一把蒼何劍,殺伐決斷,戰無敗績,以一己之力平定亂世,是執掌六界生死的天地共主,是活在教科書里的神仙。世人皆以為他冷漠寡言,嚴正耿介,實際上卻是一個以毒舌腹黑著稱的空巢老人。連宋,燕池悟和鳳九都深受其害。
避世數十萬載,他幾乎不理紅塵俗世,每天過的是釣魚下棋捉弄人的清閒日子,但一旦四海八荒出現異動,他又是那個義不容辭,將眾生安危扛於自己肩上的上古英雄。
他不解風情,不沾情愛,愛慕他的男男女女都被他直接扔了出去,對他生出不該有的心思的知鶴和姬蘅,使出渾身解數,也不曾得他半點青睞,半分回應;但鳳九的出現卻將他從三清幻境拉入萬丈紅塵,36萬歲終於鐵樹開花的空巢老人,專一黏人,愛吃醋,愛示弱。
東華的性格魅力在於他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英雄,但同時也是一個接地氣的人。
鳳九:不一般的普通人
鳳九生於民風開放的青丘,作為四海八荒唯一一個九尾紅狐,一出生便是大家捧在手心的寶貝,活潑可愛,會搗蛋,愛撒嬌;同時,也執著勇敢,對自己認定的事絕不輕易放棄。
比如,她不顧眾人勸阻,勇於挑戰東華這個高難度的目標,時刻想著把他拐到手,藏到青丘。為了這個目標,吃盡苦頭,自降為仙娥,出賣皮毛化身一只普通狐貍,被遺棄還差點沒命。很難想像一個被寵溺著的小姑娘會有這樣的勇氣和意志。
她是一個渴望心愛之人呵護的小姑娘,她碰到過幾次大的劫難,東華都不在她身邊,無論是身為小狐貍時差點被姬蘅的寵物咬死,還是阿蘭若之夢,被關九曲籠差點被火燒死,在她最需要東華的時候,他都沒有及時出現,她看到小燕對姬蘅的關心,息澤對橘諾的呵護時,也會羨慕,會傷情;同時也自以為老成持重,會心疼心愛之人,奮不顧身去保護心愛之人。幾次對東華舍命相救,因為他的身世憐惜他,給他做好吃的糖狐貍,帶他逛集市,給他買喜歡的東西,遷就他的黏人和任性,把他當小孩子一樣給他滿滿的關愛。
鳳九的性格魅力在於她是一個接地氣的人,但又有著高於常人的勇氣和韌勁。
2.反派人物延續原作,設定較為薄弱
劇中的反派人物,主要是知鶴、姬蘅和緲落,對她們的塑造顯得相對薄弱,沒有一個清晰合理的人物線,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給主角情感關係製造障礙的工具人。
知鶴:刁蠻公主
一出場便是一味地刁蠻任性,對東華勢在必得,不容他人覬覦,她存在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阻止鳳九在天宮身為仙娥之時和東華的相見。
u0001
姬蘅:誤會製造機
姬蘅是鳳九和東華情感道路上的誤會製造機,無論是她還對東華尚無意時,無心製造的誤會,還是在梵音谷莫名其妙改變心意愛上東華後故意製造的種種誤會,都是推動兩人情感關係曲折發展的重要工具,劇中對姬蘅的結局作了改編,她突然就被燕池悟感動,弄清楚自己的心意後答應了與他在一起,這個突兀的轉變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為了盡可能給所有人都安排一個圓滿的結局。
緲落:炮灰大Boss
妖尊緲落可以說是劇中的反派大Boss,她一直企圖沖破禁制,重新掀起神魔之戰,但在大結局之前,基本沒什麼存在感,幾次想搞事情都被東華打得灰頭土臉還莫名其妙生出一股自我感覺很良好的滿足感。好不容易沖破禁制還因為智商不夠,被東華聯合燕池悟誆騙關入星光結界,最讓人不解的是,本來以為是可和東華抗衡的武力值MAX的大Boss,卻被修為所剩無幾還帶著一身傷的東華與鳳九合力打敗,自己落了個身死魂消,別人卻死里逃生,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可以說和原作一樣,劇中反派塑造薄弱,工具性過強,難以讓人產生共情,只有單純的厭惡和對她們身為智商盆地的同情。
總體而言,在人物塑造方面,電視改編一方面很好地保留了主角人物的精髓和迷人之處,但在反派人物塑造方面,也延續了原作的缺點,顯得乏力無味,缺乏共情和驚喜。
u0001
主題內涵:基本還原了人和天命對抗,執著愛情戰勝無情天命的主題,但改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作的主題呈現。
《三生三世枕上書》所展示的情感關係的魅力在於,原本毫無緣分的兩人,如何執著追求,與天命對抗,最終戰勝天命,贏得一世姻緣。因此越展現天命的殘酷,越能體現這份情感關係的艱難,凸顯人的力量,但在電視改編里,這塊被明顯削弱了。
1.第一世:提前設置了東華鳳九的相見
在原作中,鳳九在天宮當仙娥的四百年,未曾有機緣與帝君得見一面,這正是印證了天命所判的兩人無緣,但電視劇在這個時間段加入了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東華嘗了鳳九做的糖醋魚後,讚嘆不絕,開口留她在太晨宮做菜。
這樣的改編提前了兩人見面的時間點,給觀眾撒了糖,減輕了原作虐感,但卻弱化了天命關於兩人無緣的判詞。
2.第二世:設定為帝君本體下凡歷劫
在原作中,晉國的宋姓皇帝並非東華所化,彼時,東華正因為調伏妙義淵,法力耗費過甚而陷入沉睡。凡間渡劫不過是掩蓋帝君沉睡事實的一個幌子,鳳九誤以為真,於是也暗中下凡相助,以求報恩,再次印證了天命所說的兩人無緣。但電視劇改為東華的元神下凡化身宋玄仁,並和鳳九有了一段情。
這樣的改編,其實是背離了兩人無緣的天命,也不符合當時鳳九剛從天宮傷情而歸時決心不再強求兩人緣分的決定。
3.第三世:解除了阿蘭若之夢中帝君與鳳九的誤會
在原作中,帝君在阿蘭若之夢中化身息澤與鳳九相處,並未向失憶的鳳九說明自己的真實身份,鳳九自以為與息澤生出了感情。這也使得出夢之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東華選擇修改了鳳九的記憶。而這正是導致兩人最後決裂最重要的原因。電視劇改為鳳九元神歸位後,想起了一切,和帝君消除誤會並度過了一段甜蜜日子,同時刪除了東華修改鳳九記憶的橋段。
這樣的改編,使得兩人最後的決裂缺乏足夠的支撐,也削弱了東華作為人對天命所作的抗爭,削弱了原作中人對天命抗爭的主題內涵。
總體而言,在主題內涵的呈現方面,電視改編相對而言比較失敗,未能突出原作主題,反而使得原作希望表達的主題內涵有所弱化。
u0001
結語:
《三生三世枕上書》能在一眾電視劇中突圍,收獲較高熱度,同時,口碑不斷攀升,豆瓣評分提高至6.3,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電視改編對原著超高的還原度,各種名場面的再現收獲了一眾書粉的喜愛。
但從敘事策略、人物塑造和主題內涵三方面仔細分析,可以看出電視劇在還原與改編過程中既有保留原作精華,對原作進行合理改編的成功之處,也存在未能改進原作缺點,對原作的改編存在不合理之處等問題。
>《三生三世枕上書》:三個層面分析電視劇改編的成與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