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還在流行的軟骨病可以休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本文來自 雪花新聞,本文標題:那些還在流行的軟骨病可以休矣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if (window.location.host != ‘www.xuehua.us’){window.location.href=’https://www.xuehua.us/2018/08/05/%e9%82%a3%e4%ba%9b%e8%bf%98%e5%9c%a8%e6%b5%81%e8%a1%8c%e7%9a%84%e8%bd%af%e9%aa%a8%e7%97%85%e5%8f%af%e4%bb%a5%e4%bc%91%e7%9f%a3′;}

來源 | 純科學(chunkexue)

作者 | 汪濤

中美貿易戰發展到現在,網上很多輿論不斷增強地攻擊胡鞍鋼「超越論」的觀點,以及「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宣傳。尤其是胡鞍鋼的超越論觀點受到很多人攻擊。這個觀點認為:中國現今的六大實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文化軟實力)發展,已進入全面趕超、主體超越美國時期——其中前三大實力早已分別於2013年(經濟實力)、2015年(科技實力)、2012年(綜合國力)超越美國。甚至有所謂「清華校友呼籲清華解聘胡鞍鋼,維護清華學術清白」的極端言論。

本不想介入這種明擺著有些是非的爭論,剛看到李曉鵬博士一篇文章「不必擔心貿易戰,因為中國將取得勝利是一件毫無疑問的事情」。開篇也提到他本不太想寫相關內容,但太多網友催他寫些東西,以消除人們不必要的擔心。我也深有同感,那就索性把事情徹底說破吧。

我再次強調一下,研究任何問題必須要以科學的方法來進行。

所以,我們先來問一個問題:胡鞍鋼的言論,以及「厲害了,我的國」這些宣傳是否真對中美貿易戰產生過任何影響?

要證明因果關係是否存在,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來看看時間上的先後。原因是在結果之前,並且要有足夠的因果作用過程(此處免談量子因果問題)。如果相應的言論和宣傳是在美國貿易戰的戰略決定產生之後出現的,即可立即斷定影響的因果關係不存在。如果是在此之前,有可能,但並不能僅以此確定,還必須要其他證據。我們先從《厲害了,我的國》說起。

《厲害了,我的國》與中美貿易戰是否有因果關係

 

很多人根本就搞不清楚「厲害了,我的國」究竟是什麼,就僅憑這個名字在那里亂放一氣。事實上,這是一部電影,它是2018年3月2日上映。但是,作為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的重要標誌,美國是3月22日也就是這個電影公映後僅僅20天公布301調查結果。而作為此次貿易戰準備活動啟動的標誌,是2017年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宣布,美國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

很顯然,《厲害了,我的國》這部電影與中美貿易戰僅從時間上就可判定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因果關係。但要注意一個問題,這部電影的內容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它是根據電視系列片《輝煌中國》精選改編而成。

《輝煌中國》有六集:《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 新髮展理念為脈絡,全面反映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它是以2017年9月19日至24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的。這個時間點也是在美國發起301調查之後。顯然,它至少與美國開始準備貿易戰是不可能有因果關係的。

再從具體內容上分析,如果人們看過這個電視系列片就會明白,這個片子除了《圓夢工程》《創新活力》有與中國科技相關的內容外,其他幾集是環保、人文、開放、脫貧等在任何國家都是無比政治正確,並且不可能會對美國有任何刺激性的內容。

《圓夢工程》里,主要講的是「港珠澳大橋,其他橋隧工程,高鐵,無人化的智能港口,普遍服務的信息網路,南水北調,天燃氣輸送工程,特高壓輸電網路」等等工程建設的成就。顯然,這是與「一帶一路」理念相關的宣傳內容。中國對於基礎設施建設一向極為重視,早就有「要想富、先修路」「想發達,通電話」以及「鐵公基」等說法。這種宣傳口徑都已經持續幾十年了,怎麼現在一下就把特朗普給惹毛了?這也太小看特朗普的心理素質了。

《創新活力》一集里,講了移動支付、共享經濟、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物流、機器人、超級計算機、柔性智能生產線、大飛機C919、重型製造設備、運20、殲20、無人機、航母、深海鑽井平台、可燃冰、「彩虹魚」深海探測器、遠洋測控船、FAST射電望遠鏡、登月工程、量子通信、天宮2號空間站、科技人才……

雖然說這里面的內容是比較有刺激性的,但基本上都是老掉牙的內容,並沒有什麼新東西。而且開篇重點強調的是科技創新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便捷,這個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也是走遍天下都政治正確。

中國幾十年來一直都在宣傳自己重大科技領域的成就,幾十年前就有太空等領域的成就宣傳。現在不過是增加了一些內容。尤其是後面4集,純屬是一些人文化的內容,更加中規中矩、走遍天下都是政治正確的東西——綠色環保、脫貧幫困、協調發展、包容開放。毫無疑問,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宣傳的基本口徑、內容主題上,這個電視系列片根本不具備刺激美國發起對中國這麼大規模貿易戰的邏輯可能性。美國可能會因為中國搞污染治理、綠色發展、脫貧幫困、包容開放就要對中國搞貿易戰嗎?這實在是荒謬至極。

如果說有什麼大眾心理上的關聯性的話,正是因為它在時間上與中美貿易戰最沒有關聯性,所以其時間點正好撞上中國貿易戰,就可能有人本能地把當下發生的兩件事情簡單關聯起來。如果是普通人這麼想可以理解,但作為寫文章的人來說,建立這種關聯就太low了。

 

胡鞍鋼的言論是否刺激到了美國?

 

雖然我個人認為,中美貿易戰最終有可能發展到極大化的5000億規模也超出特朗普本人的意料之外,但是,與中國打一場大規模的貿易戰的戰略決策,很早就已經在特朗普腦子中紮下根了。如果真有什麼言論與貿易戰間有因果關係,只可能是美國決定進行貿易戰之前,甚至之前很早,而絕不可能是同時,更不可能是其之後。如果把中美全面貿易戰這麼重大的事件,想像成在大街上兩個人意外發生口角,然後很快就打起來的過程,那實在是太幼稚了。這更是對特朗普總統的侮辱。

推動這個決策過程的原因是極為漫長的因素。特朗普在還沒當總統的時候,一開始就把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作為其競選綱領。顯然,如果真有某種不當言論刺激了他產生這想法,一定是在他開始參加總統選舉之前至少3年~5年的時間點上。這個時間點是什麼時候?至少是2013年之前。

所以,要想去批評中國學者或媒體的言論不當,只有去找2013年及其之前的言論,而不要找此之後的,更不要把2017與2018年的一切言論與中美貿易戰扯上任何關係。

胡鞍鋼最被人詬病的超越論是什麼時侯的事情?——2017年初。相關的文獻是:胡鞍鋼、高宇寧、鄭雲峰、王洪川. 大國興衰與中國機遇:國家綜合國力評估[J]. 經濟導刊,2017,(03):14-25。僅從其時間點上就可以判定,這個言論與中美貿易戰基本上沒有因果關係。如果不是有人在貿易戰之後「揭發批判」這個論文,除了專業圈子里的極少數人外,根本就沒幾個人知道他曾經寫過這個論文。

當然,胡鞍鋼在這個論文中的觀點也不完全是第一次提出,而是在2015年在上海召開的世界中國學論壇上發表的。這個時間點上是不是會產生影響?就需要更多論據來分析了,並不能簡單肯定或否定。

但是,胡鞍鋼早就是中國知名的官方智庫學者,他的言論和著述很早就對中國和世界有相當的影響力。那麼在此之前、尤其是2013年之前的言論,至少是存在極大影響可能性的。

尤其是2011年,他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國2020:一個新型的超級大國》一書,在美國學術界、政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推薦給與中國有關的國務院官員和專家們研讀。這本書還是先在美國出版的,而後在印度出了英文版,在韓國出了韓文版,2012年1月1日才「翻譯」成中文,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真正對美國有實際影響的書,批評胡鞍鋼的人卻極少提到,這更證明這幫人是毫無科學頭腦的烏合之眾。

太早的言論,比如說1980年之前的中國人的言論,如果說他們對特朗普這次貿易戰有什麼影響也有點太誇張了。2013年之後,尤其2017和2018年時間上太晚。胡鞍鋼的這本書出版從時間點來說,的確是影響力相對最大化的點。

那些還在流行的軟骨病可以休矣 科技 第1張胡鞍鋼的書《2020:一個新型超級大國》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很簡單明了,正如書名所提示的,胡鞍鋼預測中國會在2020年成為世界「超級大國」。「超級大國」這個名字原來可是專屬於美國的。在宣傳中簡化成為一個詞「超級中國,Super China」。

但是,這本書可是讓美國人最先看到,再等印度人、韓國人都看完後,才讓中國人看到的。為什麼要這樣?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可能也不相信。從以上證據看,這本書確實有刺激到了美國決策層和精英層的很大可能性。為什麼不來批評這本有顯著證據對美國產生影響的書,而要去批評顯然基本不可能有因果關係的2017年初用中文發表的論文呢?

要麼是這些人沒腦子,要麼就是不用心,要麼就是毫無科學素養。

很難理解,科學素養這麼低下的人還要自稱「清華校友」想來清理清華的學術門戶?到底是誰更有損清華的名聲?

因此,本文不僅絲毫不是為胡鞍鋼作任何辯護,而且是科學地提示了胡鞍鋼確實有影響美國決策的嫌疑,並且深入指出了他是「如何」和「在什麼時間點上」影響到美國人的。相反,那些強烈指責胡鞍鋼的人根本就沒找對時間和地方。這充分證明他們是何等地缺乏科學的素養。

但是,即使我們認為胡鞍鋼2011年的書觀點的確對美國產生了影響,如果認為美國精英和特朗普僅僅因為這一本書,就作出與中國打貿易戰的決策,這過於高看胡鞍鋼,也太過看低美國決策者們了。

 

只是胡鞍鋼的看法嗎?

如此強烈地抨擊胡鞍鋼,好像中國會超越美國的預測只是胡鞍鋼一個人的看法,這也太過於抬舉了胡鞍鋼先生。這不僅不是他一個人的看法,甚至早就已經是全世界的一個共識。

2011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研究預測稱: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後實際跟蹤研究的結果是:2014年中國按PPP計算的GDP已經超過美國。

胡鞍鋼所建立的數學模型和指標選擇是否有問題,這個的確是可以討論和商榷的。但就算他認為中國經濟實力2013年超過美國的判斷有問題,那也是與IMF用PPP指標評估認為2014年中國GDP已經超過美國可能有問題是同一個性質的事情。如果要去指責胡鞍鋼,為什麼不去同時對比評判一下IMF?如果說胡鞍鋼的觀點對特朗普有影響,至少不能抹殺人家IMF的功勞吧?

非常多的國際主流金融和智庫機構,高盛、德意志銀行、美國蘭德公司、英國IISS(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等都預測過中國何時超越美國的問題,只是給出的時間點各不相同而已。而在研究這個問題本身就表明,全世界所有主流的研究機構都明白中國超過美國已經不是一個太遙遠的事情。100年以後才能做到的事情是不需要談太多的。大國崛起,中國崛起,和平崛起等早就是全球爭論的話題。中國崛起有什麼基本特點?當然是要成為世界第一嘛。

我個人在2008年2月20日發過一個博客文章:「中國經濟超過美國的精確時間」,研究分析結果是2016年至2018年名義GDP總量有可能超過美國。這個文章不僅在中國點擊和轉載量極大,甚至被盜版,也被很多網友轉載到美國的網站上,在美國都有幾萬的點擊量。網上大V們沒談過這個預測的人是少數。比較多的人給出的預測是在2020年至2030年之間。這些預測都與胡鞍鋼的看法沒有本質差別,只是時間前後不同而已。所以,如果只把作出這個預測和判斷的專利權完全授予胡鞍鋼,不僅我是不答應的,全世界主流的研究機構和中國的大V們不會答應的人多了去了。

那些還在流行的軟骨病可以休矣 科技 第2張

這是2009年,英國人馬丁·雅克出版的書

《當中國統治世界》比胡鞍鋼的書早兩年,並且遠遠比胡鞍鋼的觀點勁爆。第一版就銷售25萬冊,並被翻譯成11國文字出版。把功勞都記到胡鞍鋼頭上,先問問人家英國人馬丁·雅克同不同意。這本書的推薦者就有胡鞍鋼,顯然,胡的觀點受到馬丁·雅克的影響是邏輯上很自然的事情。不要僅僅認為中國人影響了別人,更多時侯還是歐洲和美國人影響了中國。

客觀上說,胡鞍鋼的「超越論」如果較真的話,的確有些方面是不合適的。無論如何,人們在談經濟實力對比的時侯,看得最多最重的還是名義GDP是多少,這個中國還是沒有超過美國,還差臨門一腳。在這種前提下,其他方面談太多的確是有可能導致誤解的。

另外,單純地談中國會成為超級大國,和中國已經在什麼方面超越美國,而沒深入分析相應的影響和中國應當注意和解決什麼問題,這也是不合適的。

當很多中國人討論這類問題的時侯,思維方式總是談「這樣講好不好,是否會引起美國的打壓?」而不是首先問「這是不是科學的事實?面對這個事實我們應當做什麼?」。

我當年之所要研究這個事實,是因為要不斷地告誡中國人,這個事實是全世界所有研究機構和智庫眼睜睜看著的,不是說你中國人藏著掖著別人就看不到,以為別人是傻瓜嗎?雖然我的文章是2008年初寫的,但我也是看了更早期的很多國外的類似研究結論後才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的。既然這是一個事實,中國遲早會面對相關國家的競爭,我們就必須早作準備。

當時我就特別提出過房地產的問題。全世界的智庫和金融機構都在盯著你的數據認真研究你的時候,你還要像傻瓜一樣裝著不知道,什麼都不對自己的人民說,這是在騙別人還是在騙自己?

我當時在文章中特別提醒到:「表面看來,以上數據分析似乎會給中國人一個非常樂觀的前景。但我們所要得出的結論卻是正好相反的。因為這個前景事實上全世界的人都眼睜睜看著的……這種局面將使中國在未來9年內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因此,未來這9年將是中國最高危、最疑難重大風險此起彼伏的9年……中國國歌中的歌詞用在今天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侯’,同時也是到了做到中華文明復興最光明的前夜。」

因此,研究這個問題如果僅僅只是談中國會超過美國是存在問題甚至嚴重問題的,但存在這個問題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研究這個問題。為什麼這次貿易戰打起來後,很多中國人感到太突然,難以接受,就是因為原來談這個問題談太少了,一談就認為是大逆不道。到現在談這個問題還認為是大逆不道。

這對今天的中國人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作為中國人需要順應和最大限度地利用這個機遇。難道因為說出某個事實後,會帶來不同人的不同心理反應就不去說出事實了嗎?這不是科學的態度。

2004年左右我做歐洲市場,與歐洲客戶交流時,他們對中國的看法遠遠超過中國人自己,讓我們大為驚訝。後來深入交流和分析過歐洲的歷史就明白了,歐洲國家近代經歷過的大國興衰太多了,早就看清楚中國會很快超過美國,只是中國人自己落後時間太長,對此難以置信而已。雖然早就把這當作理想,但真當理想要做到的時候,還是無法以平和的心態看待這個問題,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對等」

 

說了那麼多各路人馬的看法,這些可能有實際影響,也可能只是一個媒體上、專業界、學術界自彈自唱的熱鬧而已。最關鍵的問題是:中國和美國政府最高決策層作出的判斷是什麼?先別管你同意還是不同意,我們先討論相關的事實是什麼。

先來說中國。中國最高主管層最近有一個人們不太關注的說法,但卻極為重要: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大變局」這個表達最早其實來源於李鴻章當年面對列強侵入中國而發的感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原來中國認為自己是中央之國,其他國家都是蠻夷之地。歐洲等更是些遠在天邊不入眼的蕞爾小國。但是李鴻章們發現這個延續了幾千年的格局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了——西方將成為世界的中心和主導。

2015年中國高層開始有「500年未有之大變局」,「300年未有之大變局」,後來逐漸演變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與前述我們討論的超越論有關係,但也不完全一樣。這個說法是判斷西方、尤其是美國作為世界中心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但在此之後究竟是什麼格局,並不明說。也並沒有認為中國會有意願照搬繼承西方或美國的霸主地位。但的確是明白無誤地表達了美國作為世界中心的歷史即將結束這個判斷。

另一個佐證該判斷的官方說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從未像今天這樣離我們如此之近。」什麼叫「如此之近」?說白了也就是「近幾年之內的事情」嘛。

那麼,這個判斷美國人接受嗎?當然不好接受,但是,希望人們清楚地明白一點:特朗普作出的戰略判斷,與中國最高層的戰略判斷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政治表述的立場和方式不同而已。特朗普一再強調的是「對等」,這是他全部貿易戰最基礎的理論依據。

很多人還沒聽明白,以為特朗普是在強調某種更有理的貿易原則,其實完全搞錯了。原來為什麼不說「對等」?美國原來是世界老大,有很多做老大的潛在好處,當然不說對等了。他能把最大利益的美元霸權好處「對等」地和大家平分嗎?當然不會。在做老大的很多利益上占了好處,要讓小兄弟們服氣,當然就得在其他方面讓一點了。並且,對外貿易逆差是獲得美元霸權好處的前提條件之一,所以也不完全是給小兄弟們的讓利,只是在這個格局下雙方存在契合點罷了。

但是,現在特朗普強調在所有貿易方面都要對等,認為有很大貿易逆差是美國吃虧了,為什麼?說白了,就是美國已經不再尋求當老大,要和大家有一樣的貿易地位。因為老大原來的貨幣霸權好處不太好使了,遇到了塊頭太大的中國和印度,羊毛薅不動,最多占點小便宜。因此,只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回到通過發展實業生存,當然就得在所有方面要求與大家一樣。

得不到老大的好處,卻只承擔老大的責任和義務,那美國怎麼受得了?他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個口號清楚明了地表達了兩層意識:一是美國在前任民主黨的糟糕治理下已經不再是老大,否則怎麼叫「再次」?二是就算在他當總統做成功以後,「再次偉大」的美國已經不可能是過去的老大了。

一個國家的最高層已經形成的判斷,是基於長期、大量的數據和宏觀形勢分析之後產生的,雖然會隨著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而發生一些調整,但基本的判斷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中美貿易戰發生之後,中國不斷做出了調整,但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基本戰略判斷是否發生過動搖?絲毫沒有!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發出讓中國人很震驚的制裁令,但中印主管人4月27-28日在武漢會晤,官方新聞介紹的這次非正式會晤的主題就是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形勢下,就發展兩國的關係等各種問題交換意見。無論中美貿易戰如何進行,剛剛結束的南非金磚國家會議上,中國主管人的發言和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依然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離口。

人們的注意力只是關心在貿易戰上,但兩國最高主管層最大心思卻並不完全在這里,而是雙方都在研究「大變局」之後該做什麼。貿易戰只是其中一個階段性的小小插曲而已。如果認識不到這一個當今世界上最重大的變化和事件,還有什麼資格在學術上指責他人呢?

 

為什麼有些人要強烈地批判胡鞍鋼?——信仰垮塌

 

美國以前不僅是世界的軍事、科技、經濟、貨幣等等的老大,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信仰。過去中情局是有經費支持這種信仰的。但是,特朗普上任後公開掀桌子把這些經費給砍了。雖然沒有經費的支持,但信仰一旦形成,在這種信仰沒有徹底破滅以前,自帶幹糧也會自我支撐這種信仰的。這就是當前大量出現「自幹五美分」的原因所在。

如此強烈和過份地選擇攻擊胡鞍鋼,並且是選擇顯然不可能與貿易戰有因果關係的論點攻擊,卻不敢去觸碰其他,甚至不敢去觸碰胡鞍鋼的確對美國政界有實際影響的作品,只不過是信仰垮塌的反應。這個信仰是必然要垮塌的,因為支撐這個信仰的美國自己都不去維護他了,靠自幹五美分們怎麼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大變局已經來臨,因此,不正常選擇性攻擊胡鞍鋼和「厲害了,我的國」這些與貿易戰顯然毫不相乾的東西,只是自幹五美分們的信仰最後絕唱而已。

無論未來如何發展,美國依然會長期是一個非常先進發達的國家,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英國失去世界霸主地位後快100年了,依然是一個很發達的國家。當然也有一些曾經的大國後來衰落得比較多,例如西班牙等。如果美國有什麼最需要中國人學習的,那就是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但無論如何,作為信仰的美國即將成為歷史,如同曾經作為信仰的英國早已成為歷史一樣。所以,外邊的人依然要想自己去維持這種信仰是會很痛苦的,況且還不一定受特朗普待見。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沒投票權,你對他怎麼看待,對特朗普的實際意義為零。

從1994年直到1999年,中國經濟總量全球排名基本上是第七位。1995年還被巴西短暫地超過一年。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一步步超越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幾乎是平均每兩年就跨一個新台階。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幾乎沒什麼感覺。到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不知不覺中都已經是日本的兩倍多了。當年說中國根本不可能超過日本的人,也早就忘了自己曾經說過什麼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中國人沒什麼感覺,被超過的國家好像也沒什麼明顯感覺。

但是,在中國超越美國的過程中,中國人的心態卻會有極大的波動。不僅有些美國人受不了,很多中國人可能更加受不了。因為美國是一個信仰,而其他國家都不具備這個特性。信仰被超越了,就相當於信仰垮塌了。但是,真當中國超越美國一定時間之後,慢慢地人們也就適應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和超過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時實際區別也不是太大。中國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美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沒因為這個事情就發生任何變化,天也沒塌下來。

 

再次澄清一個似是而非的觀點

可能會有網友繼續追問一個問題:有觀點認為過去鄧小平制定的韜光養晦戰略支持了過去幾十年中國和平順利地發展,為什麼不繼續韜光養晦呢?中國變得積極和進取真的不是此次貿易戰的任何原因嗎?

這個問題的確可以討論。但正如我在回答一個網友類似問題時的回復。該網友問的問題是:當兩軍對壘時,能夠隱藏得越久,讓敵人走得更近一點,然後再開火不是更好嗎?敵人走到70米再開火與走到30米再開火,哪個更好可以討論。但是:

第一,既然這個交火是遲早的事情,在70米還是30米打響就不是原則問題。

事實是已經打起來了,那其實問題反而變得很簡單——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猶豫和爭論的?一旦打起來,為什麼打起來的問題就毫無意義了,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行動一致、上下同心、全力以赴、用盡智謀地放開打就是了,先打出最佳效果。要有任何爭論也是等打完了再說。都已經打起來了,自己內部卻在那里無休止地爭論為什麼不藏好一點,這不是有毛病嗎?這樣的人如果真的是在戰場上應該如何處置?——全部、立即就地槍決,否則仗還怎麼打?況且這不是中國要打的,並不是「等敵人走近了再開火更好」的問題。更況且,別人早就在離你7000米、甚至7萬米以外就開始觀察最終接近到70米時的問題了,你以為是你沒藏好別人才發現,如果你藏好了別人就發現不了嗎?

第二,我一再強調過,只要守住因攻擊房地產等金融危機的底線,貿易戰打成什麼樣都無所謂。

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對房地產給出的策略是前所未有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充分證明了我在之前文章中分析的房地產是中美貿易戰中最大的軟肋的判斷

我之所以一再強調單純的貿易戰無論打成什麼樣都無所謂,是因為就算美國把貿易戰打到最大極限,最大不了就是一些生意做不成了,少賺一些錢而已。美國關稅再高,最多只能不讓中國產品在美國賣,不能說不讓產品在中國賣,也不影響賣到歐洲、俄羅斯、日本、韓國、非洲、中東、南美、加拿大……中美貿易戰打到最大極限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呢?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占GDP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32%降至2017年的18%。2006年,中國對美貨物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為29.7%,到2017年時已經下降為18.7%。況且,無論貿易戰怎麼打,不可能說把中美貿易直接歸零。對中國來說最多不過是錢多賺點少賺點的問題,對特朗普來說是總統還能不能當下去的問題,對美國來說是會不會崩潰的問題。放開了打到底又能怎麼滴?美國歷史上幾是與中國全面對抗不是「逢中必挫」,就是「逢中必出幺蛾子」,中國已經發展到今天了更不會例外。

第三,中國越是強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越是有更多人丟棄原來的幻想向中國靠近。

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自幹五美分對這類宣傳焦慮萬分的原因所在。因此,中國就是應當更大量地、堅定不移地宣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並且在現在貿易戰已經打起來的情況下,更是要大力地宣傳這些。

一旦仗打起來,那就沒太多道理可講,所有士兵就是要殺聲震天地與對手開幹,而不是罵聲震天地自己與自己人吵翻天。過幾年回過頭來看就會明白,有些人是多麼地不可理喻。說清楚事實不僅是讓其他國家的人明白,更是對中國自己的人清楚要做什麼的行動號角。

如何去成就未來的中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也是其機遇所在。我所寫的書,尤其像《實驗、測量與科學》這類研究科學最基礎問題的書,就是順應這樣的機遇而做的工作。現在這是中國人唯一應該考慮的問題,到今天了居然還在爭論中國是否會超過美國的問題,實在是太愚鈍了。我在30多年前就開始考慮中國在經濟上成為世界第一之後,如何在繼承過去西方文明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遠遠比其更高層次科學文明的問題了,所以才能正好趕在現在做成功一點相關的工作。

我們應當有當年古希臘智者們在古埃及文明基礎上創立一個更理想文明的雄心。除了認真考慮如何遠遠超過西方文明之外,難道今天的中國人還有其他值得認真考慮的問題嗎?未來不是預測爭論出來,而是主動努力創造出來的。

第四,我們這樣說絲毫不是在中美之間拉仇恨,正相反,這是各自站在各自立場上的問題。

中美兩國之間是很有感情的,對特朗普本人我也非常喜歡,我也是商人,從他當上總統一開始我就很欣賞和喜歡他,到今天他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後我還是如此看法。人家是完全站在自己國家的立場上說話和做事,沒辦法,我們也只能站在自己國家立場上說話和做事。貿易戰打完了,兩國還是會很友好,所以打大點,打大了才能盡快打完。

中國的確也需要考慮下在中國經濟充分地成為世界第一後,如何逐步形成更協調地與美國的新型關係。這個本文不再展開。只是強調一點,逐步調整利益關係是可以的,但想借此機會狠狠地薅一把中國的羊毛那絕對不行,這個必須堅決打回去。胡鞍鋼的學術觀點有什麼問題,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討論。但想借攻擊胡鞍鋼為配合金融戰進行輿論戰準備,這同樣絕對不行,必須堅決打回去。

第五,為什麼鄧小平要說「韜光養晦」?有什麼「光」和「晦」值得藏起來呢?當然就是今天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嘛。

如果不是這種級別的光有什麼好「韜」的?但到了這個已經在變成現實的時候,還有什麼好繼續韜的?這當然不是支持那種「嚇尿體」「震驚體」的表達,但也不能在中國實力已經發展到今天的情況下,一遇到貿易戰就自己嚇尿、震驚自己。其實原來說震驚的,也只是自己心態有問題、受不了感到震驚而已。

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人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是故,勝可知,而不可為。

特朗普能否阻止中國的超越並不取決於他,而是取決於中國。只要中國自己不陷入金融危機導致發展停滯,僅僅憑借自己經濟發展的慣性就自然而然地會做到超越。特朗普能做的並不是讓美國永遠做世界老大,而是使美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進程中不至於崩潰掉。清楚了這一點,就會知道他做事情最大極限點在哪里了。

心態平和一點,對歷史正常看待,時間久了就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