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第八大強國,最終被哪一個國家消滅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53年,另一說公元前403年)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顯著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消滅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誌,從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秦國、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這七個國家被稱為 「戰國七雄」。而在筆者看來,在戰國七雄之外,這個國家曾經力戰魏國、趙國,堪稱 「戰國第八大強國」。

首先,這個諸侯國就是 「中山國」。根據《左傳》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省唐縣西北粟山)建立國家。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 「中山」,這便是初期的中山國,中山之名始見於史書。公元前505年、504年,晉國兩次進攻鮮虞中山。在春秋後期,面對晉國這一中原霸主,中山國無疑存在非常大的生存壓力。不過,即便遭到了非常致命的打擊,但是,晉國依然沒有徹底占領中山國。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國名存實亡。在這之後,趙、韓、魏被封為諸侯,形成秦、齊、楚、燕、趙、韓、魏戰國七雄爭霸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山國逐漸強盛起來了。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領他的部落離開山區,向東部平原遷徙,在顧(今河北省定州市)建立了新都。不過,在戰國初期這一歷史階段,雖然強大的晉國不存在了,但是,經過變法後崛起的魏國,還是給中山國帶來了滅頂之災。彼時,吳起等魏國將領率軍進攻中山國。

雖然魏國當時的實力力壓秦國、趙國等諸侯國,不過,吳起率領的魏軍還是經過了三年的苦戰,才於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在此基礎上,魏文侯派太子擊為中山君,三年後又改派少子摯,後來擊被立為魏國國君,就是魏武侯。雖然被魏國滅亡後,但是,中山國的勢力依然沒有放棄復國的志向。經過20多年的努力,加上當時魏國的實力受到秦國、楚國、齊國等諸侯國的削弱,所以,中山國終於在公元前380年前後重新建立,並定都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復興後的中山國因為將趙國領土分割開來,所以自然成為了趙國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最後,對於復興後的中山國,號稱九千乘之國,不僅擋住了趙國的多次進攻,其疆域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區南部、石家莊地區大部、邢台地區北部及衡水地區西部,南北從鄗至鴟之塞約200公里,東西從井陘到扶柳約150公里。不過,對於趙國來說,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後,其實力也迅速強大。公元前296年,趙國出兵消滅中山國。由此,對於戰國第八大強國——中山國來說,自春秋末期正式建立國家,在戰國初期被魏國消滅後又復國,最終於公元前296年被徹底消滅。而在消滅中山國後,趙國逐漸成為和秦國並稱的兩大霸主。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