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東西?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回復書單給你50份良心書單

文|鬼子六

作者:紅茶魔術貓(知乎用戶)

這裡咱家主要想從宋代的軍陣體系入手講一講。

首先從吐槽一下其他答主的回答開始入手,正好會和我後面說的有些聯繫,請被吐槽到的不要介意~

首先從他開始:

@句玉

所說的開始——不用陣法的岳飛。宋代是陣法研究空前發達的時代,岳飛是兩宋之交的名將,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名將,他本人據說是不屑陣法的,《宋史》裡錄了他與宗澤的一段對話:「澤大奇之,曰:「爾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萬全計。」因授以陣圖。飛曰:「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澤是其言。」岳飛雖口說‘兵法之常’,然而就內心而言,他看重的還是‘存乎一心’,還是‘野戰’。

嗯,這是你理解錯了,但這樣的誤讀其實在知識界是很普遍,也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岳飛表達的兩層意思很清楚:一是陣而後戰,兵法之常;二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前一段肯定制定軍陣的必要性,後一段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靈活運用軍陣的思想——宗澤傳授岳飛的陣圖,是宋初河北軍平原制騎經驗的精華,而這裡岳飛的話,則是學生將學習後的心得與老師的對答。

結合歷史上岳飛的戰術運用,能夠明顯看出與韓世忠、張俊等出身西軍的將領有所明顯不同。因為西軍長期在西北山地與西夏作戰,更適應的是小股野戰突襲這樣的戰術,而非以堂堂之陣對攻。種不同,我以為正是岳飛對宗澤所授陣圖學習的結果。

從常識上來說,指揮幾百人或許還可以野地浪戰,但到了成千上萬的大軍時,如果沒有事先部署好的軍陣隊列,在臨敵關頭根本不可能有效指揮。無論主將有再天才的戰術構想,絕不可能在短時間正確無誤地傳達到上萬個不同的士兵個體,使其作出統一的戰術動作。

若乃提卒十萬,深入賊境,大軍在前,堅城未下,欲戰則勝負未決,欲攻則利害難知,自非整飭車徒、部分營壘,或先據地之要害,或先扼敵之襟喉,蛇蟠月偃,中權後切,疇能收萬全之勝哉?氐如平原大野,深林險道,前兵後澤,乘高趨下,頓兵擁眾,呼吸俟命,若不素練施設,敢問何以處之?

——《武經總要》

舉個栗子,郾城之戰之時岳飛臨敵變陣,擺了一個「以騎兵八百挺前決戰,步兵張左右翼繼之」的非常規陣型。以騎兵居中,步兵分列兩翼乍一看是與傳統相反的陣型,特別是在敵眾我寡時運用這個陣型,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但這卻有可能是宋軍操練過的熟套。宋蒙戰爭期間,宋初大將曹彬的十二世孫曹友聞在四川「以騎兵五百直前決戰,將步兵左右翼並進」而大破蒙軍,其實是與岳飛同樣的戰術。

說了那麼多,回到上面的話題,宗澤傳授給岳飛的陣圖,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馬馳 的回答裡提到了一個「迷信陣型的負面例子」:

@馬馳

《武經總要》中的平戎萬全陣,他的評價是——為什麼呢?很簡單,一次投入十幾萬人才能擺成的這麼宏大、嚴密、齊整的戰陣,一定不適合在除了大平原以外的其他地形使用;戰陣過於宏大,戰場準備時間就很長,敵人不會看著你布陣;就算你擺好了,騎兵看到這麼宏大的架勢就嚇到了,我走你總攔不住我吧;宋太宗以皇帝的身份要求將領貫徹落實,於是沒有人敢換陣型,什麼時候都擺這一套東西,豈有不輸之理……任何陣型都是要根據具體的地形、環境、己方兵力和對手兵力調整的,怎麼可能有萬金油陣法。

這裡面的誤讀有幾個:

1、因為名叫「平戎萬全陣」,所以設計意圖是適用於所有地形;

2、敵人不會坐等你擺陣,擺完了也可以繞著走;

3、因為是皇帝設計的,沒有人敢換陣型。

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東西? 歷史 第1張

▲ 這個答案裡引用的平戎萬全陣原圖,是 windg2000 在 SC 發的。如果看過他本人配圖的說明,就知道這個答案裡的解讀有多哭笑不得了

那麼,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因為,宋初河北大陣體系的基礎是宋遼邊境的特殊地理形勢——

自滄州至順安軍邊吳淀,邊界有塘水阻隔。這段天然防線,按照何承矩計算,其直線距離「東西三百餘裡南北五七十裡」,但全長則「綿宜七州軍,屈曲九百裡」,水深自五尺至一丈不等,「深不可以行舟,淺不可以徒涉,雖有勁兵不能渡也。」……但邊吳淀西向至長城口不到一百五十裡,「山阜高仰.水不能至,敵騎馳突,得此路足矣。」……

據沈括的調查,這一地段中又可分為兩段,即定州、西山、北平寨一段.和保州以東至順安軍一段。對於前者,宋軍可倚西山布陣,另以奇兵設伏,令局勢不致惡化。但後者則「平川橫袤三十餘裡,南北徑直、並無險阻,不經州縣。可以大軍方陣安驅,自永寧軍以東直入深、冀,行於無人之地。這才是前沿的最大漏洞。

——曾瑞龍《北宋及拜占庭帝國的彈性防禦戰略初探》

也就是說,遼軍的入寇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見的。針對於此,宋軍在防禦時將重兵集團置於遼軍南下的必經之路的方向(定州、唐河一線)上,並協調周邊諸軍做出預先的布置,即通過分兵壓縮遼軍騎兵大兵團的行動空間,盡可能逼迫其在宋軍指定的戰場上進行決戰。根據《武經總要》所載,這樣的大陣「中軍陣步騎常滿十萬人,前陣騎士滿三萬人」,其實已經遠遠超越了戰術陣型的范疇,而是上升到了戰區戰略高度的部署。

回過頭來,我們才可以說平戎萬全陣。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這個大陣從來沒有在實戰中擺出來過。這是因為,客觀上沒有符合戰役想定的背景條件。比起上面說過的動用整個河北戰區主要野戰軍兵力的常陣,平戎萬全陣的占地更廣、動員兵力更多。那麼其預設的戰役目標其實就呼之欲出了:這是想定了宋遼戰略決戰的背景下,開封的總預備隊主力出動,由皇帝親征的情況下的野戰營陣圖

類似的概念,可以參考《三國演義》中的八百裡連營。當然需要指出的是,與小說不同,這只是大軍靜止駐營下的狀態,一旦接敵,各個單位如何展開、如何變化,並沒有完全體現在陣圖上。

說到這裡,我們終於可以從陣圖過渡到這個問題的核心了——什麼是陣法?

這個提問下的很多回答都列舉了中國古代各種陣型,並且大談各自有何優勢劣勢。說得直白些,這其實都是在買櫝還珠了~



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東西? 歷史 第2張



——如果我們把坎尼會戰開始階段漢尼拔的陣型拿出來看,能看出些什麼?

——嗯,一個前凸的半月陣,步兵居中,兩翼騎兵

——恭喜你!和羅馬統帥看到了同樣的東西~ 顯然,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東西? 歷史 第3張



如果對陣法的認識只停留在這個階段,那我們可以在這裡繼續談論半月陣和三線陣各有什麼優缺點,甚至根據日本電子遊戲的經驗,做出「大象吃老虎、老虎吃老鼠、老鼠吃大象」之類的簡單判定。但很遺憾的是,三次元的遊戲規則複雜的多。其中最要命的一條就是——陣,不是靜止的。

回頭來看坎尼之戰。簡單來說,迦太基軍騎兵上前驅逐兩翼的羅馬騎兵;中軍步兵後撤,兩側步兵前插,威脅羅馬軍陣兩翼。至此,迦太基的陣型由前凸的半月陣變為後凹的半月陣,形成了對羅馬軍步兵陣線的口袋包圍。同時,兩翼的騎兵前突驅散羅馬騎兵後,返身包抄羅馬軍步兵身後,從而完成了對羅馬軍主力的包圍,最終打了一個教科書式的包圍殲滅戰。

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東西? 歷史 第4張

很顯然,戰役的不同階段,作為主動一方的迦太基軍通過調整戰術陣型,將羅馬軍一步步誘入陷阱,並且最終通過外線包圍,不斷壓縮羅馬軍的空間,使其不能保證維持陣型的必要空間,從而陷入混亂。當羅馬軍不能維持陣型時,即使數量是對方的幾倍,也只能陷入單方面的被屠殺結局。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漢尼拔一開始就擺好了戰役最終階段的後凹半月陣,羅馬軍還會乖乖地鑽進口袋嗎?

到這裡,我試圖做出一個定義——陣型的目的,是根據長期的訓練及預定的計劃,將大量的個體作戰單位進行組織化排列及展開。而陣法,則是為了做到戰術意圖,在實戰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調度組合的方法。陣型是戰術的基礎,而陣法則是戰術的核心。

戰役開始階段,多採用許多均衡分布兵力的基本陣型,甚至是具有幾何意義上的對稱(例如孫臏兵法中的所謂十陣)。一個主要目的是為了迷惑敵人的判斷、掩蓋己方最終戰術意圖;同時也便於根據對方行動,進一步調度組合兵力變化戰術隊形。

演義小說中的擺陣鬥法,往往是你擺個太乙三才陣,我擺個河洛四象陣,你急忙變個循環八卦陣,我再換個武侯八陣圖……但在現實中卻不是這樣——陣形,不是擺出來的,而是在實戰對抗中打出來的。對方顯然不會等著冰河跳完白鳥舞再放鑽石星辰拳大招一樣,也不會任由你隨心所欲變換戰術陣型。如何自對抗中完成己方的陣型變化,同時壓制對方調整,就是陣法的奧秘所在。

比如在坎尼之戰中,相信漢尼拔在變陣壓制的過程中,羅馬軍一定也做出了各種反壓制的努力,比如說試圖完成中央突破,比如說阻止對方兩翼展開,比如說繼續維持陣線以兵力優勢壓倒對方等等。但是,最後勝利者是迦太基軍,只能說明他們的陣法更勝一籌,在對抗中完成了對對方的壓制。

最後,結合一個案例整理一下上面所說過的陣圖、陣型、陣法

979年七月,宋太宗北伐幽燕,在高粱河戰敗。班師途中,宋太宗預估到了不久後遼國將興師報復。如前所述理由,事先預判到了戰場將在唐河徐河一線,因此頒下陣圖,安排河北各野戰軍向預設戰場集結,將戰役目標確定為「會兵設伏夾擊」。

九月,遼軍果然調動十萬騎發起進攻,戰役在徐河以北的滿城打響。宋軍在河北的三大野戰軍,定州、鎮州軍約八萬步騎已集結在滿城戰場,而關南軍1~2萬騎則機動包抄遼軍側後。

根據宋太宗的規劃,針對步兵為主的定、鎮主力「賜陣圖,分為八陣」。但臨戰前,宋軍將領發現敵軍勢大,而八陣過於分散,以至於「士眾疑懼,略無鬥志」。

經過陣前會議,宋軍將領決定臨敵變陣,一面派出使者詐降爭取時間,一面將陣型由八陣變為前後兩列的橫陣。「三戰,大破之」

徐河大陣正面擊破遼軍後,關南騎兵及時趕到追擊,將遼軍趕入西山坑谷,最終斬首萬級,俘虜隨軍人員三萬。



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東西? 歷史 第5張

陣圖層面來說,宋軍在兩個月前就預判到將在滿城決戰,無疑是料敵先機的一著。戰略部署上,以定、鎮軍為鐵砧,以關南軍為鐵錘,最終也確實起到了效果。

但是從陣型來看,宋太祖預先布置得八陣在戰後受到了置疑。但是各位,如果光看陣型的話,宋太宗選擇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武侯八陣圖,而最後變陣所選擇的只是最基本的兩列橫陣——還記得坎尼的羅馬軍麼?好歹還有三列,比你還多一列,可人家上哪說理去?

選擇兩列橫陣,從陣型的理論上可以舉出很多優點,例如增強陣型縱深度,有利中央突破,又例如多梯次排列可方便指揮官適時投入預備隊,或者安排撤出戰鬥等等(而在這裡最大的優點,我以為可能正是因為這是操練最為熟練的基本陣型,能夠最大程度地讓士氣動搖的宋軍恢復信心,同時盡快完成陣型轉換)。反過來,也有降低兩翼的機動餘地,整體轉向困難等劣勢。

所以,最關鍵的陣法對抗,應當是發生在史料中一筆帶過的「三戰,大破之」過程中。在兵力大致相當的步騎對抗中,宋軍是如何梯次投入兵力的,如何確保兩翼安全的,最終又是如何中央突破的,很遺憾,現有的史料記載沒有告訴我們。

最後,反過來說,宋太宗原先安排的八陣一定就是錯誤的麼?我認為也未必。

剛才說過,戰前設定的戰役意圖是:會兵、設伏、夾擊——也就是說計劃以正面的定、鎮軍為正兵,而以關南騎兵為奇兵從側後包抄夾擊遼軍。

而實際上,由於定、鎮軍從正面擊潰了遼軍,隨後趕到的關南騎兵沒有包抄到遼軍主力,而只是參與了追擊戰。

這個戰役設想在一年後的980年被重演了,遼軍再度發兵十萬侵攻雁門,河東主帥潘美「令楊業領麾下數百騎自西陘出,由小陘至雁門北口南向與美合擊之,敵眾大敗」。此戰,楊業的騎兵部隊就是繞道背後,與正面的潘美步兵主力對遼軍發動夾擊,最終獲勝的例子。

可以想像,宋太宗原來的計劃,可能不止是擊退遼軍那麼簡單,而是野心更大的要打包圍殲滅戰。他的設想中正面的鎮、定主力的任務可能只是牽制遼軍而已,因此選擇了相對沒有那麼進攻性的八陣。

但是正如後來的岳飛所說的——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前敵指揮官們根據敵勢的變化,和我軍的心理波動,果斷選擇了變陣。雖然計劃有變,但最終同樣起到了很好的結果。

最後,鳴謝我們閹黨最紅最紅的紅太陽 @經略幽燕我童貫童相公。

本文來源於知乎 「古代陣法究竟是什麼?」 問題下 @紅茶魔術貓 的回答,答案鏈接(長按即可打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93399/answer/52403607

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東西? 歷史 第6張

歷史研習社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審核 | 喵大大 排版 | 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