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email protected]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編輯手記:
「家,是不斷更新的夢想!」聽了那麼多描述家的句子,還是情不自禁被這句話打動。兩貓,一屋,一雙人。今天的屋主會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家打造成了夢想中的樣子。這個周末,就讓我們在萌萌的喵星人和美屋的陪伴下,一起度過一段美好時光吧。
屋主的話
要
說這半年我在哪些方面最有感觸,變化最大,那一定是我的家了。年前在洛杉磯呆了一段時間,非常羨慕美帝人們的大house,有後院有遊泳池,藍天白雲仿佛也觸手可及。於是特別心心念念有花園的大房子。當然我不能去買花園,但回到北京也就有了重新調整家里的衝動。
因為家,我成了一個真正設計自己生活的設計師!
給大家一首非常好聽的《靈魂伴侶》
房屋信息
坐 標:北京
面 積:86㎡
戶 型:2室1廳
裝修時長:30天
▼
(以下為屋主自述)
現在的房子入住兩年,不知不覺,韋伯和卡卡已五歲了~
我們家不大,大概86平米,兩室一廳一衛一廚外加一個儲物間。兩人兩喵和諧共處。但還是覺得稍微擁擠,於是大概兩個人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家里布局,部分軟裝,收納功能里里外外都整理了個遍,之後大為驚訝,怎麼覺得大了10多平米。而且整個氣質都提升改變了。一發不可收拾,不斷的調整改變,直到現在基本滿意,加上等新家具的時間,整整花了一個多月。真的,一旦走上家居之路,就是一條不歸路,才發現,那是一種深陷生活質感的真實需求。
改造前的樣子沒有拍,之前發過一篇,依稀可見原來的樣子(文末有鏈接),其實大的風格沒有變,做了很多布局和細節的調整。
從餐廳看向客廳的效果,相比之前空曠了很多。
而對於這次調整改造,總結一下這幾個方面的變化,同時給大家一些參考建議。
空間,日常動線為首要
我家的格局很簡單,一進門整個格局是個大開間,餐廳,客廳,工作區一覽無餘,客廳是我最常呆地方,客廳承載了開放式工作區,會客廳,影音室等功能。為了很好的活動,從進門到客廳到窗台,留出了一條長長的路線,客廳大部分是低矮的家具交織錯落,窗簾邊上裝了燈帶,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高更有亮。
玄關放了一張自己的大畫,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可愛的鯨魚,歡迎回家。
餐邊櫃很喜歡,剛好在玄關和餐桌區域做了一個隔斷。
餐邊櫃:凡屋的阿爾托斯邊櫃
從餐望向客廳的感覺,請忽略我家胖子。
工作區,每天呆的最多的地方,網格架上減少了很多圖片,東西比較多,但盡量讓其看起來更簡潔清爽些。
書桌和邊櫃品牌:二黑木作
茶幾上的鮮花,我希望家里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美美的~
這個書架是北歐復古店淘的,紅柚木非常喜歡,一見鍾情,上面裝滿我的美學類書籍。
閱讀區的書架上基本都是家屬的書,偶爾參雜我的。
每次在客廳聊天時,韋伯都坐在這里聽得津津有味。他是我見過最有靈性的貓,一度懷疑他其實是人類。
而客廳是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區,因為不看電視,所以沒有電視牆,一面是我的工作台,一面是閱讀區,經常被貓咪霸占,一面是沙發,另一面則是餐廳方向,餐廳和客廳之間的橫梁上裝了投影螢幕,所以周末通常客廳就變成了一個很好的影音室。坐在沙發上看電影真是愜意極了。
從餐廳看向客廳,很明亮寬敞。這可能是家里最好的view了哈哈~
餐桌品牌:二黑木作
朋友來的時候沙發和閱讀椅圍成一圈,茶幾上會隨手放上兩本喜歡的書和香薰,通常也會有鮮花,沙發後面的窗台有個讀書寫字的小書桌,旁邊是綠植區,陽光非常好,在這里看書寫字,畫畫、曬太陽,玩貓,一切隨意。
茶幾上一般不會多放任何東西,除了花、香薰和書這幾樣。
茶幾品牌:吱音
地毯品牌:青木鋪子
在光源的布置上,也花了點心思,客廳的主燈光不會太亮,有很多輔助光源,如落地燈和各種台燈,還有窗簾上的燈帶,多光源會增加某個區域的溫暖指數。
床頭一角,我沒有床頭櫃,簡單的用小凳子替代。落地的地球台燈和我的畫很搭!
凳子品牌:秘密的糖果
餐廳和客廳間裝了投影幕布,觀影是周末重要的家庭活動。
在空間上做了很多減法,比如桌底上不再放書,小矮凳收起來,沙發換成小一號的,茶幾也由原來的長方形換成圓形,餐桌調整了方向,書櫃換成閱讀區,這些小改變很大程度上讓空間立體空曠起來。
書房一角。把電腦從客廳搬回書房,清爽多了。
香薰機:MUJI
改動的原則是符合日常生活習慣的動線,同時兼顧功能和美觀。
我最喜歡的閱讀椅,品牌叫Karimoku。聽說絲絨布防貓,然而並沒有,韋伯非常喜歡。
風格,做不到空無一物,就亂中有序
我偏愛傳統文化,但我並不喜歡那些特別中式的設計,所以我的文房四寶都是很簡約的風格,我也喜歡北歐的復古和日式的原木風。偏愛櫻桃木,給人一種溫潤親和的質感,用久了顏色會加深,有種沉穩的美感,所以整體的風格是溫暖的木色,搭配復古綠,而牆上的畫都是我自己的黑白畫,不搶眼也不會被忽略,我的原則是讓是每樣東西都不是主角但又有自己的存在感,在適合的空間里互相映襯出各自的美。
窗台的小書桌,是原來的茶幾,在宜家買了桌腿改造成書桌了,原來的長條書桌放書房了。這里最適合寫字,牆上的字畫都是平時的練習紙邊兒。
書桌定制:宅匠
書法是每天的日課,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家里的整體風格是低飽和度的櫻桃木色和綠色,偶爾有些小裝飾提亮,比如抱枕,擺件。也為大色調融入一些有趣的變化,而這些都沒有刻意追求,都是喜好所致。這很像生活,你的審美越趨於穩定,你會越不自覺的選擇一些人進入或者離開你的生活。
我的畫作TB有售:一行物原創生活美學
我還喜歡vintage(復古風),尤其是家具,家里的紅柚木的書架和綠色閱讀椅就是在二手復古店淘的。還有這個收藏了很多年的打字機和復古相機都是在vintage店淘的,那些被人放棄的東西,能重新被人愛上,這種延續讓人心生溫暖。
這些大部分都是旅行帶回來的,每次出門買東西越來越克制,只選自己最喜歡的。
家里的冰箱貼都是旅行時收集的,朋友們知道我喜歡,出去也會給我帶,每次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小東西,就心生暖意,他們與眾不同,充滿愛和甜蜜的回憶。
收集了滿滿的回憶→
最喜歡的物件之一,很多年前朋友送的離別禮物,因為融入了情感,有種日久彌新的美感。
餐邊櫃一角,這個德龍麵包機很少用了,因為不經常吃吐司,但是很復古美貌,所以一直很喜歡。
麵包機:德龍
飲水機:北鼎
玄關鞋櫃上一角,都是日常小物。
近幾年日本的收納整理術風靡中國,大家紛紛崇尚起斷舍離和”空無一物”,宜家北歐風也是極其火熱。我是一個對物品很依戀的人,喜歡收藏書、收集旅行紀念品,收集餐具,家里的畫也很多,這些都是自己點滴的收藏和記憶,雖然我也很欣賞那種四白落地的潔淨高級感,但也並不會糾結於斷舍離,我所理解的斷舍離,是取與舍之間的平衡,有節制的取,也不過分的舍。一點小欲望讓家更豐富,一點小克制讓家更高級。珍惜物,也不要為物所累,”欣於所遇,暫得於己”。
(BTW,這次改造收拾了一車的物品運回爸媽家)
貓王的音響,買了很多年,一直都很喜歡,除了這個大的,還收了兩個小的。
音箱:貓王
為一個小朋友畫的小畫,她說父母一個是大象一個是小鳥,我想她和弟弟是氣球哈哈。
而人生是越來越豐富的,我們的閱歷、情感、會融進很多物品里,慢慢的他們將變成我們的一部分,將這些物品好好妥善安放,呈現一個多棱面多自己。
收納,二八原則一切剛剛好
收納永遠是個難纏的主題,如果沒有真正實踐過,你可能不太會相信,做好收納,家里真的會大十幾平米,我家可用面積只有80多平,很多來過大朋友覺得像100平,因為覺得東西不少,但是日常活動起居大空間很寬敞。我家隱藏著一個強大的收納空間就是儲物間,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取舍問題。
左邊是我的餐櫃,右邊是儲物間一角,收納是一門學問,很多繁瑣零碎,但是一旦完成,生活就變得簡單多了。
收納架子盒子均來自宜家。
朋友送的香薰很喜歡,品牌一個是茶靈,一個是PADDY WAX。香薰絕對是提升幸福感的利器之一。
對於收納,我個人堅持三個重要的原則,一個是二八原則,展現常用的好看的20%,其餘80%收納起來。一個是物歸原處,用完即回歸原位,並用各種方法記住東西的收納點,比如標籤,透明盒子。再一個就是進一舍一原則,即新買了一件同類物品就捨棄舊的,以免重復積累負累。還能用的物品捨棄的方式我一般是上”閒魚”或者捐贈。
一個小角落,偶爾有些亮色提神哈哈。絲網版畫是藝術家張占占的作品,京東:普可可藝術空間 有售。
小主子的午休時間。臥室把床和衣櫃換了,不過分裝飾,白色簡潔風。
床品品牌:momotalk莫語
床尾凳也很喜歡,黑胡桃木的,有個人來還能當餐椅。
長凳品牌:三米之內
而對於角落的利用,我通常是搭配一些畫,幾本書。一條長凳或者香薰,既是裝飾也適用空間,都是生活中積累起來的真實美感。
家,於我的意義
家的不斷更新變化,一切都是歲月的沉淀,家對我來說,它既是身體的容所,更是心的居所,它是一個人投射在有限空間的一個最真實的影像,它是我不斷更新的夢想,比如牆上的畫,曬乾的花,讀過的書,那些慢慢長高的綠植,從春天到夏天,成長的過程就像生活的過程。家,它能代表我自己,我的生活方式,我的習慣、我的風格品味,我的興趣性情,更重要的是,我對待自己的態度。
主臥里的窗台做成了飄窗茶室,一度也被貓咪們占領。
一個有溫度和生活氣息的家和一個讓人舒服的朋友一樣,總是很吸引人的。
以上圖片來自屋主:會飛
屋主公眾號:會飛
家的要素
年輕人的軟裝改造服務
報名去改造 你也可以擁有更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