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觀察 | 有人對進博會表達過這種疑惑,為何最終被證明是個誤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標題:進博會觀察 | 有人對進博會表達過這種疑惑,為何最終被證明是個誤解?
摘要:即便你能在網上找到無數東西,你也很難在網上「同時」看到這些東西,而存在於實體展會中的人的流動與交往,是「網購」難以替代的。也恰恰是因為這樣的流動與交往,看上去有點像「拼盤」的博覽會,絕不只是在做加法,而是在構造一個特別的、具有交往意義的空間。進博會觀察 | 有人對進博會表達過這種疑惑,為何最終被證明是個誤解? 新聞 第1張

 

進博會到了最後兩天,社會觀眾的到來,讓本已頗高的人氣有了「爆棚」之勢。如果說前些天還相對屬於圈內人士的話,昨天和今天,向部分普通市民開放的進博會,就更多了幾分日常化的熱鬧。

 

進博會本身是相對專業的展會,但專業並不妨礙看熱鬧。其實前些天的專業觀眾也看熱鬧,採購商當然不乏直奔主題、帶著明確目標的,但搞服裝的順帶看幾眼農產品,做藥品的順便看幾個機器人,這樣的「串場」更是常態。

 

進博會觀察 | 有人對進博會表達過這種疑惑,為何最終被證明是個誤解? 新聞 第2張

 

11月8日是最後一個專業觀眾日,主辦方統計的入館人數是:國家展區7.24萬、服務貿易展區4.64萬、汽車展區7.41萬、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8.46萬、消費電子及家電(含珠寶玉石展)10.06萬、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10.04萬、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5.75萬、食品及農產品展區9.73萬。這些數字的總和是63.33萬,但「四葉草」顯然不可能同時湧入那麼多人。據可能當天整個進博會的入場人數大約在20萬左右,光把各個館的人數加起來是得不到這個答案的,原因很簡單——人不斷地在流動。

 

人的流動,某種程度上也是實體展會的一大魅力所在。

 

說實話,進博會前也有一種疑惑的聲音:互聯網如此發達,小小一個移動終端,就足以連接千萬級的進口產品和商品,實體展會規模再大,能大得過網路嗎?另外,各種垂直領域的專業展會平時已經不少,進口交易更在隨時發生,一個規模空前的進博會,是否就等於專業展會的組合?

 

當進博會行進過半的時候,一位資深媒體同行向我講述了他的觀點:不錯,實體展會規模再大,也只可能涵蓋網路世界的冰山一角;而一個個專業展區組合而成的進博會,乍看起來的確像一個「拼盤」。但是,重要的是,即便你能在網上找到無數東西,你也很難在網上「同時」看到這些東西,而存在於實體展會中的人的流動與交往,是「網購」難以替代的。也恰恰是因為這樣的流動與交往,看上去有點像「拼盤」的博覽會,絕不只是在做加法,而是在構造一個特別的、具有交往意義的空間。

 

當然,作為中國著眼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以及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進博會的象徵意義更應深入人心。

 

這的確是個挺有說服力的解釋,某種程度上,取名為「進口博覽會」而不是「交易會」或者「展銷會」,恐怕也有這樣的考慮。博覽博覽,因其「博」而讓人能「覽」,又因為由人來「覽」而凸顯其「博」。這就不只是簡單的做買賣的地方,更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文化交流場。

 

而既然是交流,那麼自然可以讓人看「門道」,也可以讓人看「熱鬧」。有時候,熱鬧看多了也就看出了門道,只要有足夠的東西可看。

 

進博會觀察 | 有人對進博會表達過這種疑惑,為何最終被證明是個誤解? 新聞 第3張

 

從最尖端的科學技術、創新成果,到最日常的吃穿住行、生活方式,進博會提供了大量可看的東西。而看熱鬧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進博會跟8年前的世博會,也頗有一些相似。

 

拿進博跟世博作比較,是這幾天進博會裡頗為熱門的話題。除了名字,它們還有不少相似之處,不光是同在上海舉辦,也不僅是辦進博的過程中,沿襲了不少辦世博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兩個性質並不相同的博覽會,卻都有一層意義:打開大門,讓前沿而多元的物品和文化,充分展示,充分交流。

 

很多年前,美國人阿爾弗雷德·海勒曾讚譽世博會「反映了人類最豐富的體驗,是人類旅程的終極目標」——它永遠具有教育意義並給人靈感,為人類提供精神食糧,喚醒人類發展所急需的才能,它濃縮著所處歷史時代的經驗教訓,激活人類的種種本能……這樣的溢美之詞,未必現在就要套到進博會身上,但無疑,這同樣是人們對進博會的期待,以及對上海這座城市借進博會之機進一步成長的期待。

 

博覽會就是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它所容納並呈現出的多元、豐富,正是值得人們去學習的材料。這種學習既可以無比專業,也可以非常業餘——誰說走馬觀花之間,就不會有點滴啟示?學習的對象既可以無比高深,也可以特別日常——或許哪個不起眼的角落裡,就可能蘊藏著一種見所未見的文化?

 

這種多元性,正是一座包羅萬象的博覽會之魅力所在,也正是一座開放之城、創新之城、包容之城的魅力所在。

欄目主編:朱珉迕文字編輯:朱珉迕題圖來源:視覺中國圖片編輯:笪曦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中圖均蔣迪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