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珍寶館館長薄維:收藏家的境界與情懷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初見薄氏珍寶館館長薄維是在2018年10月「明星孝行動讓愛回家」中華品牌委員會健康科技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那次大會便是由薄維館長主持的。面對眾多來賓,薄維幽默談吐將活動主持的恰到好處。原以為他是專業主持人,後來才知他是第一次在那麼多人的場合中公開主持。

活動結束後,一番短暫的交流,方知薄維是一位音樂愛好者,他是「金家班」的門徒。「金家班」由國際公益歌王金山創辦,在「金家班」迄今已有數十位音樂愛好者與金山結緣,拜公益歌王金山為師,薄維便是其中的一位入室弟子。

薄維在公益歌王金山的指導下,音樂才華得以展露。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薄維熱愛音樂,因此學什麼都很快。2018年,薄維在音樂事業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成功推出個人音樂專輯,在眾多歌曲中脫穎而出,最終入圍2018全球影視藝術金尚獎。

成功與年齡無關,不要讓年齡成為阻礙夢想做到的枷鎖,有夢就要大膽追逐。人到中年的薄維在音樂領域中能夠瞬間爆發出來自己的潛力並非偶然,他不僅是一名成功的歌手,同樣也是一名設計大師,曾先後設計過諸多藝術品,得到了眾多文化界與藝術界人士的追捧。薄維愛好廣泛,音樂事業曾經在他生命中是重點所在。薄維的創業歷程中,於2005年——2012年期間創辦小提琴樂器廠,不少小提琴款式都是薄維親自動手設計的。他的員工既有中國的,也有義大利和法國的,因為小提琴盛產與法國,流行於義大利,薄維融合中西員工的智慧打造屬於東方獨具魅力的小提琴。薄維對樂器的鍾情,為他音樂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有了之前的經歷,薄維才能在音樂領域里厚積薄發。

與薄維先生第一次見面後,並未和他互留聯繫方式。後來,幸得「明星孝行動讓愛回家」中華品牌委員會主席郝桂芝女士和公益歌王金山老師的極力引薦,方有與薄維先生後續相見的緣分。

薄維的珍寶館開設在北京潘家園的小區里,穿過小區門,從其中的一棟樓地面上往下走一層便是薄氏珍寶館的收藏間,這里稱為展寶館自然也是可以的。薄維曾經在事業最為輝煌時,珍寶館便開設了9家店。

為何薄維先生將薄氏珍寶館開設在地下室一層,原因有很多,一則,薄維先生目前沉淀多年古玩,現在目標轉為做公益項目,和深入研究古玩文化,不在以開設珍寶店為重點。二則,這些珍寶對於保存環境有嚴格的要求,需要有足夠的濕度和乾燥度,同樣對於溫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將珍寶保存在普通環境中而言,無疑對於這些寶貝的保存是極其不利的。地下室自然有一定的保存優勢,因為古代許多奇珍異寶無不是在地下埋藏,才得以很好的保存,後來被人發現,才得以重見天日。

打開一扇智能防盜門,小心翼翼得走進屋里,便感覺這里是別有洞天。奇珍異寶無數,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似乎穿越了時代,望著一件件珍寶,矚目觀瞧不同時代的藝術傑作,無不被古老的文明所震撼。一代代人的智慧都深深的印記在這些奇珍異寶之中,它們是古代歷史文化經濟,以及人們對時代思考的符號。沒有巧奪天工的能手,怎能打造出鬼斧神工的藝術品。古老的珍寶便有追溯珍到上億年的透明琥珀,西周時期的青銅盤,西漢時期最小迷你型錢幣,直徑僅為3毫米、戰國時期秦國的瓜棱青銅權、唐朝漢白玉佛像石碑、宋代青花瓷器、元朝青花人物獸耳瓶、清乾隆時期的招財珊瑚樹、清晚期義和拳兵器、民國期間齊白石字畫、民國期間國寶級紅豆杉傢俱、近代紫砂壺。上下五千年的民間物質文化遺產,在薄氏珍寶館均有收藏。薄氏珍寶館收藏種類名目繁多,西周時期的鼎、爵杯、尊、罍、簋、盤等青銅器30餘件,隋唐歷代佛像50餘尊,明清民國近現代字畫100餘張,海南黃花梨傢俱20多件,義大利古董小提琴15把,明清雜項300餘件。不少藏品都是世上稀少的珍寶,若論目前已有的拍賣市價可能,能夠拍賣過億的藏品不下5件,隨便拿出一件藏品估價不菲。

薄維何許人也?他是天津人士,開口一說話便有一股濃濃天津味。天津流行相聲,天津人骨子里帶著幽默基因。聽薄維說話,便覺得大有戲劇成分融入其中,他說話很有藝術的情調,讓人聽著頗覺得有幾分好玩,他平易近人,不經意間便能把交流的氣氛給提升一個高度,不會讓你感覺到絲毫的冷場。

薄維書法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薄維在收藏界摸打滾爬近三十年,平生閱歷無數珍寶,在少年時期正是受到父親的影響,把他不經意間帶到了收藏的道路。

戰國時期秦國的瓜棱青銅權收藏於薄氏珍寶館

搞收藏第一件事情,那得有根基。薄維生於1974年,當年他的曾祖父薄鑫農老爺子在世的時候,趕上了改朝換代的時期,大清已廢,民國建立。天津在清朝晚期的時候便設有多個國家的租借地。薄維曾祖父薄鑫農在天津和平區勸業場做民國巡捕房局長,在世為官,富庶一方,門庭若市,他們家在天津那是大門大戶,家里有過生日的,逢年過節的,自然有不少人到薄府送人情禮。薄府真可謂家財巨豐,奇珍異寶無數,多到用車來計算。到了他爺爺那輩人,繼承了祖上的遺產,處在烽火戰亂的年代里,薄家人居然保全了奇珍異寶,並不曾遺失散落。薄維的父親便是在古董堆里長大的少爺,爺爺那輩是地主,父親受到良好的教育,見廣識多,對於家里傳下來的祖產頗感興趣,具有極高的鑒賞能力。而家傳的古董寶貝正是在他父親那輩流出去了,趕上了特殊時期,家里的祖產遺物被整整拉走了6大車。到薄維接手祖上遺產時,家里的古玩僅剩下原來的百分之五。

元代青花人物獸耳瓶收藏於薄氏珍寶館

薄維的父親和母親是個工人,在八十年代,薄維的父親一個月能掙兩百元,母親一個月能掙幾十元。薄維的父親總是拿著微薄的薪水買些「舊貨」回來把玩。因為總買「舊貨」,把家里的錢都給折騰光了,日子很不好過,曾在一段時間內薄父遭到薄維母親的反對。

薄維在父親的熏陶下,開始認識傳統文化,了解「舊貨」的意義所在。薄維耳濡目染,自幼便鍛煉出識貨的好眼力。薄維在上學的時候,就開始玩起了收藏,起先收藏煙標,這是啟蒙前期的收藏樂趣。後來隨著對古玩的認知,開始集郵,後來接觸到了錢幣收藏。他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收藏的錢幣中便有最早的貝幣、西周、戰國、三國、明清的錢幣。

薄維的母親在1988年退休後,便開始擺攤換東西,經常把家里收藏的古董給賣出去賺錢補貼家用。這一嘗試,發現賣舊貨效益不錯,於是薄維的父親和母親都幹起了這行。薄維上高一的時候,也就是1988年,每到周六,他便跟著他的父親來北京賣古董,成為潘家園第一批商戶。

薄維高中時期讀的是中專,學的是計算機專業,1991年畢業後順利進入一家公司成了一名管財務的職員。薄維業餘職業就是練攤賣古董。每到周五的時候,在半夜十二點便要坐車從天津往北京里趕。在早期創業的時候,該遭的罪都遭了,該受的苦都受了。多年來,薄維見證著北京的快速發展歷程,並跟隨著經濟發展,一步步走向專業收藏家的隊伍。

薄維介紹說他眼中的北京發展變化太大了,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潘家園,讓人聽後頗感震驚。薄維說初來北京潘家園創業,潘家園荒涼。究竟荒涼到什麼程度呢,當年已經有了三環主路,僅僅為現在的一半寬,潘家園房子非常少,人也很少,相對比較僻靜,路上即使在白天都少有車輛。當時潘家園最明顯的一處地標為河南大廈在建。如今的潘家園已經是今非昔比,成為中國民間古玩的風向標,在國際上都享有較高知名度。

薄維從1991年一直到1997年業餘練攤六年整,他才下定決心,辭去原來固定的工作,正式邁入專業收藏界的門檻。那一年,薄維購買了人生中第一輛座駕桑塔納,這輛「豪車」花費17萬,屬於當年比較上檔次的車輛。這輛車結束了他數年來從天津不斷往返於北京的路途奔波之苦。那會子來北京,由於時間段比較特殊,需要半夜三更來北京,早晨5點就得擺攤,必須由專車接送。然而這輛專車卻是一輛破舊淘汰的波蘭大車。夏季蚊蟲叮咬不斷,冬季穿上兩個棉褲都感覺不到身上有溫度。

2000年,薄維開始在潘家園開古玩店,結束了歷時9年擺地攤的艱苦歲月。薄維的古董店迎來的第一位成交的客人便是著名收藏家馬末都先生。此時的薄維在工作中是非常賣命的。30年來,每一周的周五、周六、周日,薄維都是在古玩市場度過的,在全國各地古玩市場淘寶貝,即便病了打著點滴也在堅持,不曾有過休息。

2001年,薄維曾向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求教傳統木器傢俱鑒定與鑒賞,如何去偽存真。收藏家王世襄先生耐心指點薄維,這讓薄維對於傳統木器傢俱的收藏有了深入的認知,避免了今後投資木器傢俱收藏品的錯誤。

薄維這樣來形容收藏人的生活,玩古玩的人是寂寞人群。需要從容淡定,需要有資金,面對古玩市價的反反復復升降,更要有定力沉得住氣。或許在你不需要錢的時候,某件藏品可以以不菲的價格出手,但你卻不捨得買。當自己缺錢的時候,急需現金,藏品價格再低也得出手。這些藏品即便在精美也不屬於自己的,它屬於社會,屬於大家,自己永遠不過是一個幫忙保管的人。收藏圈子比較小眾,分享交流不夠,有一定的局限性。

薄維希望能夠突破收藏圈的局限性,因此他一直努力打造薄氏博物館,他的最終目標是想打造出一個社交文化健康平台,在這個文化健康平台中,融入國學院、書畫院、佛學館、藝術品鑒賞班、茶藝、手伴藝術禮品開發、70後俱樂部,定期組織會員做社會公益活動,讓更多的人走進薄氏珍寶館,了解不同時代的文化,讓身心靜下來,用文化來養生,通過認知傳統來調息身心健康。

一直很拼命的薄維為何想起文化健康養生,這便有不得不說的兩件事情對他帶來極大的觸動。2008年,薄維的母親突然離世,讓薄維感覺到生命的無常,薄維認為自己一定要對自己好點,善待自己的生命,讓快節奏變得慢下來,欲速則不達。他在天津有一位非常仗義的朋友,每次缺錢,薄維向這位朋友借錢,倘若需要資金幾百萬元,這位朋友連個借條都不需寫,朋友就會幫忙拿出來。這位朋友也是搞收藏的,朋友的藏品市值可能100個億,然而就在人生最為輝煌的時候,人才55歲,忽然病死了。他的家人不懂古玩,將朋友一生畢生心血的藏品最終以2000萬變賣,其落差天壤之別。

忙碌中透支了自己的身體,終需要還的,死之後,又有什麼屬於自己。沒有健康的身體無疑而言等於喪失一切。因此在人生的感悟中,薄維認為文化養生非常重要,好心態,才能確保身心健康,心態好壞往往是患病的根源所在。薄維想通過搭建文化養生健康平台,嵌入書法院、國寶鑒賞院、中醫養生等,讓人們關注文化與健康,更關注自己的真正需要。文化為載體可以滿足精神的需求,令人身心愉悅,提高自身的修養,對陶冶情操而言都是有利的事情。

薄維介紹藏品象牙涼席

談起薄氏珍寶館的藏品,薄維如數家珍,聊得十分投入,他的講解深入淺出,讓人聽後在看藏品,無不生起一種敬畏之心。一張民國期間又象牙製作而成的涼席,便要耗費一百公斤象牙,讓人聽後無不瞠目結舌。

薄維介紹鎮館之寶白髮石

一塊頑石之上居然長出發白的頭髮,買時僅有五公分,後來放了一段時間之後,白髮石上的頭髮長到了十來公分。這些前所未聞的怪寶,讓人拍案稱奇。

薄維介紹清乾隆年間山水開光埡口葫蘆賞瓶

一件件藏品無不融入了薄維巨大的心血,他是收藏家,更是民間文化的保護者,用心來呵護著這些鬼斧神工的傑出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來自民間,最終他還會把這些藝術品原原本本還給社會,因為他僅僅是寶物的暫時保管者。看開了這些,一切便釋然了。收藏的不僅是文化,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敬畏情懷,倘若對傳統文化不敢興趣,再好的時代藝術品也不如現金對人而言更有吸引力。

(右三)薄維投資家資本培訓結業

薄維愛心助學幫扶的學子

拿得起放得下,有了這樣的胸懷,薄維開啟了人生的另一番境界,他開始關注公益事業,情系貧困學子,曾先後資助過多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他推崇傳統文化,用不同方式來弘揚傳統文化,並積極推廣孝道文化,加入「明星孝行動 讓愛回家」團隊,親自到敬老院慰問年邁老人,並為老人購買愛心禮品。他既是收藏家,同樣也是公益人,用不同的方式來傳遞出世間一份正能量。

民國時期的紅木床收藏於薄氏珍寶館

中國民間收藏協會歷時3年在數以千計的古玩藝術品中篩選100件精品民間文物做為民間國寶檔案,薄氏珍寶館其中有9件藝術品載入民間國寶檔案,薄氏珍寶館是入選民間國寶檔案最多的一家民間收藏機構,驕人的成就足以證明薄維在收藏界的魄力與實力。

薄維與他的藏品海南黃花梨

薄氏博物館的設想與構建是薄維在人生壯年時期最後奮力一拼的目標,他深信藝術與大健康產業的融合必然是雙贏的一個過程,為推廣傳統文化找到了一個新的入口,文化健康社交平台若能建成便是對當下民間收藏機構的一種新型經營模式的探討,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將會更有力度。

薄氏珍寶館薄維先生經過家族四代人的收藏與傳承,擁有三十年的實戰收藏經驗,薄維慧眼識寶,讓薄氏珍寶館遠離了贗品的投資風險。在三十年的收藏歷程中,薄維經歷過無數挫折和困難,種種坎坷沉淀出薄氏珍寶館的收藏奇跡。今後,薄維先生將建立薄氏博物館,重在打造健康文化養生平台,讓更多人參與進來,了解傳統文化,放慢生活節奏,注重身心健康。薄維讓薄氏珍寶館融入「明星孝行動 讓愛回家」的平台中,一起從事公益事業,傳播公益文化理念,用實際行動來幫扶到更多弱勢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