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野蠻人」這個詞最早來自於羅馬的一段歷史。公元410年8月的一個晚上,一直被羅馬人鄙為「蠻族」的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率領下攻入了羅馬帝國的首都「永恒之城」。入侵者燒殺搶掠,羅馬城內外,戰馬嘶鳴,哀嚎沖天,烈烈大火燒了3天3夜,「野蠻人」將羅馬帝國800年的文明榮耀踩在腳下後,毫不留戀的揚長而去。

1000多年後,「野蠻人」在商業世界再次復活。

他們等待,伺機,進攻,掠奪,有的僅僅想乘虛而入,買下競爭對手以壯大自己;而有些則是為眼前利益,榨取對方現有價值然後拋棄,落得遭人唾罵。他們就是進行著惡意收購的資本市場的野蠻人。

當製作《刺客信條》的遊戲公司育碧在3月21日晚上宣布,終於擺脫了維旺迪的惡意收購時,不知有多少遊戲玩家為之歡呼。冰冷的資本角逐有時牽動的是一個企業甚至一種文化的全部未來。

惡意收購要成功從來都沒那麼容易。無論是董事會還是管理層,都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撓這場交易,雙方精彩的攻防對決不輸於老王花27小時看完的《延禧攻略》。

臭名昭著的「遊戲終結者」

說到遊戲行業最「無恥」的公司,最「惡毒」的收購,恐怕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維旺迪(Vivendi)

這家成立了一個多世紀的法國水務公司,在1998年更名為現在的「維旺迪」。這家公司的發展套路就是不斷通過收購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並逐漸發展為涵蓋電影、音樂、出版等諸多業務的娛樂巨頭。維旺迪的收購幾乎不受行業領域範圍的影響,只要是當下火熱的行業和公司,它都有興趣。從水務行業到後來的電視台、平面媒體、遊戲公司等等,幾乎不挑食地統統收購進來。遊戲圈里的雪樂山、暴雪、動視和育碧子公司Gameloft都曾被財大氣粗的維旺迪「收養」並且遭到無情的「家暴」。

維旺迪的收購行為之所以名聲如此不好,因為它使用的是「收購→重組→榨取價值→出售」的這樣一套流程。幾乎所有被維旺迪收購的遊戲公司都逃不掉那個悲慘的結局:最大限度榨取IP價值,不考慮質量加快遊戲推出速度,然後重組架構,裁員,雪藏或者被賣掉。

當年的雪樂山就是它的第一個獵物。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雪樂山是誰?曾經占領網吧的《半條命》,就是雪樂山發行的。當年雪樂山被維旺迪收購後,本以為抱住了一個土豪爸爸,萬萬沒想到僅過了一年,維旺迪就兇相畢露,成了可怕的繼父:先是關閉了雪樂山旗下所有開發工作室、大批裁員,緊接著維旺迪重組了自己的遊戲部門,並解散了雪樂山。從此,雪樂山名存實亡。

第二個被獵殺的是北方暴雪,它與維旺迪理念不同,導致四位創始人在內的30名員工集體出走,北暴時代終結。剩下的暴雪被維旺迪逼著跟動視「結了婚」並改名為「動視暴雪」,它旗下最大的遊戲,就是大家熟悉的魔獸世界。所以,這樣一家大遊戲公司,在受夠折磨之後,終於在2013年主動提出了「贖身」計劃,並在同年成功收回大部分股票。從被收購到贖身,整整15年。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但維旺迪不會因為放走暴雪而收手,一如既往地喜歡掏空遊戲開發商。第三個獵物出現了:同為法國企業的育碧(Ubisoft)。在2015年,維旺迪突然宣布將對育碧進行持續性收購,長達3年的拉鋸戰就此拉開了序幕。維旺迪用1.4億歐元買下育碧6.6%的股份,次年分兩次入股掌握了育碧25%的股份和幾乎23%的投票權。

在接下來的1年多時間里,維旺迪所持有的育碧股份一度達到27%,投票權24.5%。按照法國法律,一旦這個百分比超過 30%,維旺迪便可以收購育碧,這時候育碧距離涼涼已經不遠了。 面對之前暴雪和雪樂山兩家鮮血淋漓的先例,不少育碧粉絲都心驚膽跳。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然後,轉機出現了。今年3月21日,育碧與維旺迪達成撤資協議,育碧創始人Guillemot 兄弟拉來了騰訊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養老金計劃,共出資20億歐元,購回維旺迪所持有的全部股票,同時維旺迪5年內不得再收購育碧股份。

這場驚了眾多遊戲玩家一身冷汗的收購戰終於結束了。但是它旗下的子公司Gameloft(經典的賽車遊戲狂野飆車就是)沒能躲過,原董事會成員集體辭職,遊戲開發加速,質量口碑崩盤。現在,Gameloft近乎涼涼。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維旺迪是輸家嗎?在這3年的對抗中,維旺迪共花費近7.5億歐元,這次退出也為他們帶來了巨大收益。

現在,從這場大戰中脫身的維旺迪或許又在尋找新的獵物。

野蠻人KKR的封王之路

有一種資本,它們專為並購而生,在一系列的收購戰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以小錢收購那些經營不善的企業,經過重組後退出,撈取令人怎麼舌的豐厚利潤。

而KKR可以稱得上是這種杠桿收購基金的祖師爺。KKR首創大量舉債收購目標公司的並購模式,自己只需出資很少一部分,其他的並購資金都是各種類型的債務,也就是所謂的「杠桿收購」。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雖然KKR的輝煌記錄數不勝數,但讓KKR公司真正變得大名鼎鼎的當屬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杠桿收購——對食品和煙草大王雷諾茲·納貝斯克(RJR Nabisco)的收購。這起被稱為“世紀大收購”的惡意杠桿收購,令盛極一時的RJR Nabisco元氣大傷,至今仍難以復原。

RJR Nabisco是美國最大的食品和煙草生產商,旗下擁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比如奧利奧、樂芝餅乾、駱駝牌香煙等,產品遍及全球各地。但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崩盤。這家公司股價從最高70美元跌到40美元。這個時候,納貝斯克作為一家自身業績優良,股價又處於低位的公司,就成了眾多投資機構中的一塊肥肉。

所以,都有誰感興趣呢?首先就是以公司CEO喬韓森為首的管理層。將公司收了,「我自己當國王」,就是他們的想法。於是管理團隊首先向自家公司發出了私有化收購要約,報價75美元/股,正式拉開了這場交易的序幕。就在喬韓森遞出收購要約4天後,看到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構KKR也即刻跑步進入戰場,報價90美元/股。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圖片截取自電影《門口的野蠻人》

由此,這場私有化的杠桿收購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在所有合作的可能性都破滅後,KKR與喬韓森一方展開了競標競爭。在每股75美元的價格基礎上,一路上漲到100美元、105美元、106美元、108美元,直到最終KKR以109美元獲勝。

在整個收購案中,KKR付出的代價極小。由於公司發行了大量垃圾債券進行融資,並承諾在未來用出售被收購公司資產的辦法來償還債務,因此這次收購資金的規模雖然超過250億美元,但其中KKR使用的現金還不到20億美元。

不過,高成交額並沒有帶來理想中的收購結果。雷諾茲公司在收購完成後並沒有重整旗鼓,而是一蹶不振。2003年上半年,雷諾茲的銷售額比前一年下降了18%,僅為26億美元,而營業利潤下降了59%,為2.75億美元。2005年KKR出售了所持有的RJR Nabisco的所有股權,收益率平平。

雖然RJR世紀大收購開始時轟轟烈烈,最終成績平平的收場,但是卻鋪就了KKR杠桿收購的封王之路。

KKR的創始人克拉維斯曾經這樣描述過自己的使命:「我們像實業家一樣思考和行動,為好的企業提供幫助,並且使他們更卓越。我們是有耐心的資本以及不斷的創新能力。」

被特朗普「拯救」的高通

不同於前面的遊戲和食品產業,有些涉及國家「戰略性」行業的惡意收購,連總統也忍不住要叫停。

今年3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出面,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了博通收購高通的交易,這起持續半年之久的收購案件就此告一段落。

這一樁晶片巨頭間的並購案備受關注不僅僅是因為規模之大,更因為這場並購從 2017 年 11 月開始,雙方上演著極其精彩的攻防劇情,不論是黃金降落傘、或者是毒丸計劃,都可以在高通與博通並購攻防中看到。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提起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相信大多數國內消費者都耳目能詳。高通驍龍處理器占據著高端智慧型手機的半壁江山。三星、小米、vivo、LG等知名手機廠商在其手機產品的處理器上無不選擇高通驍龍作為主要配置。

這家擁有30000多名員工,成立於1985年的老牌無線技術公司,近兩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淨利潤不斷縮水,股價也持續下跌。到了2017年11月1日,有消息傳出蘋果公司將棄用高通晶片,隨後蘋果公司開始起訴高通,指控後者一直針對「與他們無關的技術」收取專利費,一時間牆倒眾人推,各個手機廠商也紛紛加入蘋果的起訴陣營。

也就在高通內憂外患之時,晶片製造商博通(Broadcom)趕緊「趁火打劫」般地於11月6日宣布要收購高通。博通提議以每股 70 美元現金加股票方式收購高通,交易總價值 1300 億美元。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博通和高通一樣,同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線生產半導體公司之一,年收入超過25億美元。它在計算機和網路設備還有數字娛樂上起家,後又涉及到移動設備製造等業務,與高通相比,兩者算的上是競爭對手。

為了保護自己家產不被惡意並購,高通可說是使盡了各種招式,除早在 2017 年底就宣告目前的 11 位董事會繼續參選,與博通提出的人選對抗外,同時也通過拉高報價,並同時聯合各家合作夥伴一起發聲抵制博通的並購行動。此外還制訂巨額補償金、籌劃股票回購以提高股價,並大幅提高 2019 財年的業績目標等手段,希望能讓博通知難而退,然而博通當家大老板 Hock Tan 也不好惹,除了動之以利,順著高通的勢頭提高報價,還提高了並購案一旦失敗之後必須付給高通的分手費金額,希望借此能打動高通股東的心意。

Hock Tan 的作法也被證實相當有效,部分高通股東倒戈站到了支持博通的一方。

為了回擊博通,高通提高對另一家半導體製造商恩智浦(NXP)的收購價,但此舉讓博通極為不滿,調降收購價格 4%,期望通過站在博通方的高通股東的壓力,逼迫高通就范。一直到最後,高通開口表示,若博通提出每股 90 美元、總共 1600 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就樂意與博通就並購進行協商。高通的這個舉動,看似是安撫既有股東的不滿情緒,但其實已經開始醞釀最後讓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 出手干預的大招。

資本市場的獵殺:野蠻遊戲

被終止交易不久前,特朗普對Hock Tan的神秘微笑

就在2018 年3月5日清晨,有消息爆出高通主動接受CFIUS對這起並購案的調查,這一天剛好是原定3月6日高通股東會的前一天。於是CFIUS介入這場晶片巨頭收購計劃,命令高通股東大會延期30天,然而還不到一周,3月12日,特朗普就通過行政命令禁止了這場收購。

這場近半年的「史詩收購」,其實無論結果如何已經對高通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高通股價從50美元直飚70美元、又從70美元掉回60美元,董事長雅各布被免職,獨立董事上位,股東往復被雙方爭取。或許,正因為收購過程越來越「鬧劇」,讓高通這樣掌握一個行業核心技術的公司遭受亂局,的確是上升到影響美國國家實力的范疇了。

在並購拉鋸戰中,往往受傷最深的還是那些被資本搶奪的標的公司,無論是驚魂未定的育碧,元氣大傷的RJR,還是被「趁火打劫」的高通。收購戰中資本掠奪的好與壞,很難用道德和法規來評判,或許成王或許敗寇,資本市場從來不缺精彩的博弈。

我是老王,專注於

投資、理財和金融的知識傳播

置頂我,每晚十點,

我們「老王必修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