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保駕護航 民營經濟迎來發展新機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標題:多措並舉保駕護航 民營經濟迎來發展新機遇

    自11月1日習近平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以來,各地不斷推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舉措,為普遍不景氣的民營企業打了一針強心劑。雖然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徵,已經成為推動大陸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為什麼仍然顯得弱不禁風?民營企業發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如何看待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舉措?

    民營企業發展的「救心丸」和「定心丸」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 首席評論員 李長需

    不可否認,這兩年,民營企業的發展,確實出現了不少困難,既包括「老問題」: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也包括「新問題」:國際環境變化讓一些民營企業受到拖累;部分民營企業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無法跟上轉型的步伐;不少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得不好……所以,對於民營企業而言,當下最要緊的不僅僅是要吃下「救心丸」——減輕負擔輕裝上陣,也需要鮮明的政策表述,清除「信息噪音」,打消發展疑慮,吃下繼續發展的「定心丸」。

    對於前者,李克強總理在11月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其中兩項議題都是聚焦同一個主題,那就是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期間,央行也表態,初步考慮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做到「一二五」的目標,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於1/3,中小型銀行不低於2/3,爭取三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占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而國家稅務總局則表示,在財金稅收領域將紛紛出台重磅措施,包括稅務總局要盡快研究更大規模減稅政策建議。這些解決融資與負擔的言論與政策,對於處於困境中的民營企業來說,可謂及時的一粒粒「救心丸」,如果執行到位,對於幫助民營企業舒緩困境乃至走出困境,意義重大。

    對於後者,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一錘定音:「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大陸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有關不符合這個路線方針政策,對民營經濟發展表示懷疑,甚至要求違反民營企業特點,給民營企業加上超越其企業特性的束縛的言論,均被一一廓清。隨後,最高檢、最高法、司法部等部門要為民企保駕護航的密集表態,會讓民營企業更為放下心來。

    清晰的表述重申了黨和國家鼓勵、支持、引導、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無疑給民營經濟吃下了「定心丸」。可以說,它比「救心丸」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有目共睹。今天,站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時間節點上,高層及相關各部門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支持,對於中國超過2700萬家的民營企業和6500萬個體工商戶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如果各部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措施都能落到實處,民營經濟一定會迎來新的發展春天。

    民營企業為什麼總是腰桿不硬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評論員 路治歐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的人發表了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謂「民營經濟離場論」,說民營經濟已經完成使命,要退出歷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謂「新公私合營論」,把現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為新一輪「公私合營」;有的人說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是要對民營企業進行控制,等等。

    這段話摘自習近平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總書記在列舉如上言論之後,直截了當地說:「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黨的大政方針。」

    這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雖然出自個別人之口,卻對民營企業家有著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它們打著預測中國前進方向的旗號,披著憂國憂民的外衣,並且輔以各種似是而非的實例,其中不乏片面曲解政策之處:認為國家強調把公有制經濟鞏固好、發展好,就是抑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認為對一些犯罪的企業老板追究刑事責任,就是收緊對非公企業扶持的政策。

    這麼多年,盡管中央總在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性,卻仍有大量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看其不順眼。所有的否定,大概都能追溯到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那句話:「雇工到了八個人就不是普通的個體經濟,而是資本主義經濟,是剝削。」 這種教條沒有與中國國情相結合,顯然是中國發展的一股負能量。

    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座談中,發表了權威的宣言:「在這裡,我要再次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大陸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任何否定、懷疑、動搖大陸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對企業家來說,這段話太重要了。其實,無論哪種具體的扶持措施,都不如完善市場經濟制度重要——其重要在於政府「不做什麼」,忘掉它們的「民營」身份,遠比因為這個身份而受到照顧更受期待。

    民營企業要更好發展 必須提高合規化水平

    □中正企業法律風險研究中心主任 成永

    這兩年,多數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既因為市場經濟環境變化較快使不少企業難以適應,因為有些部門和地方沒有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平等的發展環境,也因為民營企業自身存在不少問題。

    民營企業經營的合法合規,源自內外兩個方面。外部環境已經由習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司法部已經出台意見,在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等方面做了規定。企業內部合規化需要企業家自身的努力,比如,在環保、社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規範、不穩健甚至不合規不合法的問題,如何在加強監管執法的背景下作出改變。

    企業內部合規化有多迫切?2015年年初,由某商業銀行攜手國際知名調研機構在北京發布了《中國中小微企業白皮書》並推出「中小微企業健康指數」。該白皮書,重點選取中小微企業數量最集中的12個城市、中小微企業占比最高的15個行業進行調研,以最大限度反映大陸小微企業真實生存狀態。調研結果顯示,三分之二以上接受調研的企業處於「亞健康狀態」:行業競爭激烈、股權結構不合理、管理不規範、稅負過重以及融資難等是企業面臨的五大共性難題。其中,股權結構不合理、管理不規範等即為內部合規化問題。

    企業做不到內部的合規化,在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必然會被逐漸壓縮生存空間,也會因為公眾法治意義的提升而面臨越來越大的民事法律風險,甚至刑事責任法律風險。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發現,一些企業合同官司是因為企業在合同簽訂時根本沒有相應的法律意識,在一些涉企業家的刑事案件中,企業老板覺得很冤而實際上確實已經在無意中觸及了法律的底線……

    阿里的30位合夥人中,有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的蔡崇信、資深執業律師俞思瑛、擁有香港和美國紐約州執業律師資格的石義德等三位是法律專業人士,堪稱阿里的三大法律護衛。蔡崇信為阿里帶來了「契約精神」和「國際遊戲規則」,使公司建立起符合國際玩法的治理結構,也將最初十八羅漢團隊的利益綁到了一起。

    而新東方的三位創始人將新東方做成中國第一的教育,最終卻以「分家」收場。頗具戲劇性的情節是:俞敏洪得知徐小平帶員工欲反對他的改革進行「革命」,便直接讓人把徐小平的辦公室占了。徐小平上班時發現自己辦公室裡坐著別人,無奈只能分道揚鑣。筆者無意去評價孰是孰非,但創業團隊的意見分歧、觀點衝突往往導致昔日親朋反目,這與企業沒有合規化有莫大的關係。

    企業法律風險是一種源於法律或者與法律相關的外界不確定性因素,往往與其他各種企業風險混合在一起,最終演變為法律責任,導致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的承擔。它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甚至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因此,民營經濟的發展與民營企業的興衰,不僅需要大政方針的支持、職能部門的扶持,更需要練好企業內功,特別是要提高經營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通過合規管理、內部控制、全面風險管理,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