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一塊「好鋼」,打磨的「爛片兒」,究竟毀在哪兒?

  #影視雜談#

  引言:

  《中國機長》是根據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情傳記災難片。我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寫下了這樣一段短評:

  作為一部災難片,《中國機長》是失敗的。置人於死地的,往往不是災難本身,而是人們對於災難危險的恐懼,這是一部合格災難片應該展現的核心價值。而《中國機長》在這方面顯得十分蒼白,甚至其根本就不願意竣及人們在面臨這場重大災難時的情緒;作為一部劇情傳記(人物故事)片,其故事更是糟糕透頂的,最諷刺的是,這部影片在宣傳時還一再強調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經過一夜的思考,現在我想從電影創制的角度來和大家討論《中國機長》究竟差在哪?

  一、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20世紀初的1911年,義大利電影先驅喬托·卡努杜發表《第七藝術宣言》,公開宣稱電影也是一種藝術,把它與文學、戲劇、繪畫、音樂、舞蹈、雕塑並列。從此電影創制就成為了一門獨特的藝術創造,創造性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它與其他藝術形式共同蘊有的「特性」。然而,從頭到尾的看一遍《中國機長》和之前報導出來的「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進行對比,這部本該具有創造性的影片和真實的事件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區別。

  既然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就一定要忠實於原始素材,在把握原始素材的精神實質和總體面貌的原則下進行一定的加工和取舍。但是《中國機長》卻僅僅只是對「一次驚心動魄的災難事件」原模原樣地照搬,機械生硬地還原。生活是電影創作的唯一源泉,可現實生活,即使是驚心動魄的災難生活,也是散亂的、紛繁龐雜的,將這樣生活的原始面貌搬上螢幕既沒有意義,也沒有價值。正如豆瓣上有網友所說的那樣:

  「說實話,我在觀看這電影的時候,一直都想快進,看著根本沒有什麼感覺。如果真的讓我說感覺的話,那是因為我對‘川航事件’有感觸,至於電影演的故事,我就不想再多說什麼了。」

  我的觀影感受和這位網友的大體相同。能讓我有所感觸的只是川航事件本身,而不是由「川航事件」改編而成的《中國機長》。電影的制作者並沒有能像我原先預料的那樣——站在一給藝術或者思想層面來高屋建瓴的向我們展現他對「川航事件」應有的獨特感受和深刻思考。而只是把現實生活中的事件一成不變的「復制」到了銀幕上。

  二、失敗的人物塑造:跑龍套的大眾淹沒了我們的主角英雄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其核心的任務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在影視作品中一個生動的螢幕形象往往能夠影響、感染億萬觀眾。因此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是電影制作人最重要的頭等大事,毋庸諱言,就《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本身的人物塑造來說,是非常失敗的。

  在電影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手法,但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三種方式:「出場定型式」、「成長髮展式」、「異向轉變式」。顯而易見,從《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確知其在人物塑造頂用的是「出場定型式」。「出場定型」的人物性格形象是既定的,人物一出場就已經具備了定型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會隨著故事的不斷發展情節的不斷推進,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以及紛繁龐雜的矛盾沖突中得到展現。可是,在《中國機長》中導演和編劇並沒有設置任何典型的環境來表現中國機長劉傳健的性格特征,更沒有制造激烈的矛盾沖突向人們展示其思想的轉變。

  一部電影中,從事件的發端到行動的決策以至整個故事情節的推進發展,都是圍繞著這部電影的核心人物展開的。電影主角應該是影視制作者著力刻畫最能影響劇情發展方向的人物,一部電影作品的主要人物不宜過多一般為一二人,且必須具備鮮明的個性。《中國機長》在開拍制作以前的核心任務就是向人們展現「在一場驚心動魄的災難事件中劉傳建機長及其機組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優秀品質」,然而,影片對劉傳建機長及其機組工作人員形象層面的刻畫都是十分蒼白的,更不用奢談展現其精神層面的優秀品質了。

  直到影片的最後我所能記住的,只有袁泉飾演的乘務長,更有網友吐槽,看到最後,根本不知道這部影片的主角是誰,確定是張涵予飾演的中國機長嗎?這明明是在演空姐好吧!還有網友吐槽說,真搞不懂,幹嘛要叫《中國機長》,叫《川航機組》,不好嗎?這不僅使觀眾大失所望,恐怕與制作人員的創作初衷更是相去甚遠吧?

  一般來說,電影作品中的人物設置需要尤為精心的設計,要使每個人物都有既定的任務、意向和行動,使每個人物都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位置和層面上為整個電影出力,也就是說,每個出場的人物及大家物之間的關係都是有用場的。可是在《中國機長》為數不少的人物設置中,絕大部分都是無用的。對此,一位豆瓣網友發表了以下評論:

  《中國機長》並沒有讓我們看到這些設計,每一個角色都是獨立的,每一個工作都給人感覺是不相關的,人物沒有互動,部門沒有配合,所有的工作安排都隻見臺詞不見行動,明明可以留出很多時間展現中國民航力量的強大,導演卻把時間大量浪費在了尬聊和那些反覆、乏味並且毫無資訊量的危機狀態展現之上,不過其實個人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影片中很多的戲都是為了給客串的明星強行加上而非正常寫作出來的,尤其是關曉彤和楊穎的角色,毫無必要,毫無意義。

  這位網友還談到:

  編劇對於乘客的展現尤其失敗和刻板,藏族的家庭、前去看望死去戰友的老兵、驕縱的土大款、離家出走的太妹、清純的啞巴女等等等等,請問這個航班的中文名叫「政治正確」嗎?看著所有人登機前做作的表現,像極了那些你在電視上看的公益廣告,引起極度的生理不適感,而影片中某些機組人員的塑造也真的沒有好到哪兒去,在人物關係不清不楚的情況下,總覺得主要角色之間有著奇奇怪怪的曖昧關係,對視的情緒表達尤為讓人想入非非,而對於歐豪以及杜江角色輕浮性格的展現既沒有增加趣味性也沒有增加人物的維度,只給人一種刻意為之的尷尬之感,非常莫名其妙。

  三、錯誤的情節模式:抹殺了真實故事的感染力

  法國著名小說家、編劇阿倫·羅伯·特裡耶說:構思一個電影故事……實際是構思這個故事的各種形象包括與形象有關的各種細節。誠然如是,在電影創作中,故事和情節的構思設置十分重要,因為電影作品是讓觀眾通過一次性的觀看來展示其內容的。這就使得電影作品必須牢牢的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使觀眾從頭到尾的看下去。而要達到這一藝術效果,就必須要有生動曲折、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但令人失望的是,《中國機長》的故事情節相當平淡,甚至很乏味。

  影片將一個真實而又完整的事件硬生生地分為了三段,第一段,展示了與此次「川航事件」毫無關係的空乘及機組人員的日常生活,顯得瑣碎而又拖拉;第二段,才是這部影片應該展現的緊急迫降的過程;第三段,完全就是老套的煽情。縱觀整個劇情發展過程,我沒有看到他對整個故事和情節發展的精心構思,進一步說,電影創作者並沒有通過故事和情節線索的發展來準確的深入的揭示人物性格內部的矛盾和對立的因素,更沒有展示現實生活錯綜龐雜的關係和人們在面臨這場災難時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因為導演和編劇錯誤地選擇了「生活流式」故事情節的發展模式。

  所謂「生活流」,就是隨著日常生活的正常步驟,似乎無人為痕跡的完成反應生活表現人物的敘事。它力圖保持原始素材中本有的生活風貌,具有一種「紀實」風格。但其絕非是對原始事件本身的完全「復制」,而是要經過創作者精心的剪裁、取舍與編排的。生活流式情節追求質樸、自然、真實,不著人為編排的痕跡。這種模式所展現的內容是那種「非英雄化」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而《中國機長》,恰恰是要展現在重大災難面前,「一場驚心動魄的事件」中「一個令人敬佩的英雄令人震撼的行為舉動」。

  結語:

  霍華德·勞遜的《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中說:

  一出戲可能以任何一件事情做出發點:心中一閃而過的胡思亂想,自己身心的或準備研究的某種關於行為或藝術的理論,偶然聽到或想到的幾句對話……偶然在人群中看到某一個由於某種特別緣故而特別引起劇作家注意的人,或者一個經過周密研究的形象,甚至在閒談中聽到或觀察到的一件小事,或者一個講的很簡單或者很細致的故事。」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一件很小的事有時候就能激發電影的創作靈感,進而成績一部偉大的電影。何況是「川航事件」這一具有巨大社會轟動效應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如果電影的創制者能夠精心的剪裁、努力的挖掘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如同《薩利機長》那樣重要的一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然而實際是,正如網上一些十分有見地的自媒體人所說:

  二者沒有可比性!

預防寶寶蛀牙,4件事很多爸媽都忽略了

組圖:星二代瑪雅·霍克寫真大片,主演《怪奇物語》第四季將播

61歲畢福劍打球被偶遇,臉部變胖啤酒肚紮眼,離開央視榮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