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社死了,但我更想說說這個細思極恐的故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991天

  

  01

  

  昨天,王力宏終於發微博道歉了。至此,他和李靚蕾的微博喊話也到此結束。

  

  但這件事,留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

  

  關於這個驚天大瓜的前因後果,相信大家已經了解得很透徹,這裡就不再贅述。

  

  對於兩人的這場鬧劇,我不是當事人,不予置評。但王力宏都道歉了,說明他確實是做錯了。

  

  錯了就是錯了,任何借口都不能成為他犯錯的理由。

  

  本文不存在幫王力宏洗白,也不是替他共情,輿論該怎麼評就怎麼評。我只想透過這件事,寫寫一個普通人的反思。

  

  王力宏之所以被大眾稱為所謂的「優質偶像」,除了他苦心經營的形象之外,和他完美的履歷不無關係:

  

  本科就讀於威廉姆斯學院,畢業後以優異的成就考上伯克利音樂學院;

  精通7國語言;

  6歲學小提琴;

  8歲學鋼琴;

  13歲寫出自己的第一首歌,才華橫溢……

  

  而這樣的履歷,在他的家族中卻是最弱的:

  

  

  這樣的家世,就註定了王力宏有一對嚴格的父母。

  

  年輕的時候,哥哥弟弟全都是學霸,唯獨王力宏對音樂非常著迷。

  

  父親王大中認為他這是不務正業,為了逼他放棄音樂,還曾放過狠話:如果你搞音樂,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

  

  母親李明姝對王力宏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我是愛你的,你要聽我的」。

  

  王力宏曾在節目中說,自己小時候練琴,別人都沉迷其中時,音樂天賦極強的母親會打斷他的表演,尖銳地指出他的問題所在。‍

  

  後來王力宏成為大明星,媽媽則成為了王力宏的管家、經紀人、會計,掌控著王力宏的事業和財產。

  

  對於父母的控制,王力宏無力反抗。

  

  有段時間,母親強勢接管各種事項,唱片、接戲、綜藝,他深覺壓抑,如李靚蕾的文章中說的,「王力宏因為失去對自己事業的控制權,而憂鬱到躺在地上不能動。」

  

  

  他也曾一度為了擺脫控制,利用了妻子的同情和愛。

  

  

  一手撐起王力宏事業的,是他的父母,東窗事發後第一時間出面的,還是他的父母。

  

  

  李靚蕾在微博上,更是直接指出王力宏懦弱,45歲的人,還要80多歲的老父親出來解決問題。

  

  

  不過,這可能還真不能單純地怪王力宏懦弱。

  

  02

  

  王力宏的反應,讓我想起熱播劇《女心理師》裡的一個案例:

  

  李夢飾演的蔣靜,和王力宏一樣,是一個活脫脫的「雙面人」。

  

  在媽媽面前,她乖巧聽話,30歲了還對媽媽言聽計從,愛彈鋼琴,穿白色連衣裙,剪齊瀏海,梳高馬尾,出門跟媽媽報備。

  

  而離開媽媽的視線後,她就馬上變成叛逆的另一面,穿背心短褲,去酒吧打媽媽最討厭的架子鼓。

  

  後來,蔣靜患上了神經性厭食症,總是控制不住地暴飲暴食,吃多了又怕胖,開始摳吐。

  

  楊紫飾演的女心理師在咨詢中發現,蔣靜的暴飲暴食和摳吐,都是因為母親的高壓控制造成的壓抑。

  

  

  蔣靜5歲開始,就被母親要求每天練琴10個小時,沒有周末和假期,一旦彈錯,母親就一邊罵她,一邊打她,並一遍遍要求她「重來」。

  

  

  蔣靜崩潰後,母親卻表示,自己都是為了她好,希望她將來有出息。

  

  

  按照媽媽的要求,蔣靜終究長成了讓媽媽驕傲的孩子,但卻留下了一顆千瘡百孔的心。

  

  在一次爭吵中,蔣靜的手機被媽媽充公,媽媽把她鎖在房間裡。

  想輕生的蔣靜被賀頓救回來後,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喊出了心裡話:

  

  「我根本不想拿什麼一等獎,我根本就不喜歡彈鋼琴。我今年三十了,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讓我成為的樣子。」

  

  

  但長期受母親控制的蔣靜,也說出了自己的迷茫和困境: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沒有目標,我也沒有夢想,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以為自己喜歡燙個頭髮,穿個吊帶,其實我只是想要自由……」

  

  控制欲極強的父母,表面上在為孩子打造完美人生,實際上卻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

  

  而一旦他們被剝奪這個權利,就將失去生存能力,無法應對外界變幻莫測的環境,也無法處理龐雜的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

  

  心理咨詢師白瑞在《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功課》一書中說:

  

  最終,控制欲望強的父母可能會收獲最大的失序——要麼孩子的個人意志被他們的控制欲殺死,要麼孩子叛逆成為一個他們所懼怕的「壞孩子」。

  

  蔣靜和王力宏,似乎正好對應了這兩種結果。

  

  03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功課》一書中提到,父母之所以極端控制,是因為自身的不完善,讓孩子成為自我的延伸,從而修補自身的人格不全和自卑。

  

  因此,他們往往會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控制:

  

  ①監控。時刻想了解孩子的動向,並認為這種行為天經地義。不僅行為要監控,最好思想也能監控。

  

  ②強制。當孩子的言行與自己的意願不一致時,不會尊重孩子的意見,而是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為此不惜使用暴力、威脅等手段。

  

  ③貶低與漠視。貶低孩子的缺點,使其自我懷疑;而當孩子遇到困難,則坐視不理,任由孩子受傷害。

  

  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一種心理:「我就是很差,所以要聽爸媽的話。」「我這麼差,只有爸媽才愛我。」這樣家長才可以更方便地控制孩子。

  

  ④鎮壓。在孩子不受控制時氣急敗壞,一旦孩子出現家長意料之外的自主行為,無論對錯,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反對和鎮壓。

  

  ⑤道德綁架。「家裡所有的錢都供你上學,所有好吃的都給你吃,爸媽為了你豁出命也值得——你還能不聽話嗎?」類似這樣的話,就屬於道德綁架。

  

  如果孩子照做了,那只是迎合了父母,或者說是完善了父母,卻沒有完善孩子自身。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但沒有機會自我成長,還有可能陷入不同程度的「通病」:自卑、自我否定;敏感,抗壓能力差;叛逆,情緒暴躁;難以發展正常的人際關係……

  

  就像心理專家許川在微博上說的:

  

  他們的表面性格,往往是順從的,好說話的,就像是王力宏對外的表現一樣。

  

  他們是別人眼中的完美伴侶,在事業上都有不小的成績,但卻很難和別人進入真誠而坦誠的情感關係,因為他們自己的情緒需求,從小就被壓抑了。

  

  被壓抑的情感需求,反饋的婚姻裡,就是無法共情,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出軌,混亂的男女關係。

  

  過度控制,是最壞的教育,也一件很危險的事。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在你的控制下,孩子最後會長成什麼樣。

  

  04

  

  還記得發萬字長文數落父母,封鎖父母6年,12年不回家的北大留學生王猛嗎?

  

  

  他從小品學兼優,成就數一數二,高考被北大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畢業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名的大學研究生……

  

  然而這一切,都彌補不了他內心在長期壓抑下導致的心理問題。

  

  他將這一問題歸咎於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

  

  母親為了保護他,沒有讓他上幼稚園,小學期間,也經常被母親關在家裡,不許出門,還事事辦包。

  

  學校搞活動,老師要求穿短褲,母親卻偏讓他穿長褲,怕著涼,結果讓老師不滿,讓同學嘲笑。

  

  高中因為調座位影響了學習環境,向父母請求幫助時,卻遭到了父親的打罵:「同桌有什麼影響?」「最卑賤的狗才想要公平」「你憑什麼要求學校優待你,就憑你學習好?」

  

  王猛說:「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的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範,他們所有的付出只是為了控制。」

  

  言語之間,充滿了對父母的恨意。

  

  辛苦把孩子拉扯大,最後回饋的卻是孩子的恨,我想,這一定不是做父母的願意看到的。

  

  

  如果不想和孩子的關係走到這一步,父母就應該控制自己的控制欲。

  

  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樹立「界限感」,學會親情「斷舍離」,尊重家庭個體的彼此差異。

  

  如果意識到自己的控制欲可能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傷害,不妨坦誠地向孩子道歉。

  

  前幾天,熱搜上就出現了這樣一個話題:看完女心理師我媽道歉了。

  

  

  一個網友發貼說,自己從小成就很好,國中就開始住校,高中也住校,但是有什麼話也不想跟父母說。

  

  一天午飯時,媽媽突然跟他道歉,說不應該那麼小就把他送去寄宿。

  

  媽媽說,看完女心理師,覺得自己做錯了很多,對不住他。

  

  雖然他對媽媽說,自己沒在意,卻在午睡時默默流淚。

  

  原來,自己一直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愚笨出錯,傷害孩子。

  

  但若敢於放下權威,坦誠地跟孩子說一句「對不起」,既是愛的表現,也是一種溫暖的智慧。

  

  天下無不愛孩子的父母,千萬別因為用錯了愛的方法,把孩子越推越遠。

  

  願父母子女一場,可以始終有愛,且越愛越親。

>王力宏社死了,但我更想說說這個細思極恐的故事

網友指控MAMA頒獎禮三大罪狀!疑似不公平對待TXT,只因師兄BTS防彈少年團沒出席就展開報復

尋夢園

馮紹峰媽媽罕見露面,趙麗穎「六宗罪」曝光,離婚真相浮出水面

尋夢園

林俊傑爆料者直接點名「開房」事件女主,還說出身份特征,真夠狠

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