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穿透資金流動中的人和事」
金融街19號新掌門
作者:老胡
任何一任中國證監會主席人選的變更都不是小打小鬧,除去這項職務本身的重要性以外,它還須對候選人的心理素質與未來前途做關鍵考量。
在中國北京所有的部級單位中,金融街19號是個特殊的存在,在市況非常糟糕時,這個街口會需要有安防力量的把守,以應對憤怒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前來表達抗議。
54歲的易會滿先生在這個周六下午已履任的新工作,就是成為這家機構的掌門人,出任中國證監會成立以來的第九任主席。
這並不是匆忙的決定,而是更高層面做了相當長時間的考量。劉士餘的離任在監管系統內部傳言已久且早已確定。
不過,在稍早前的深夜,對於近在眼前的職務變動,中國證券會曾予以否認。這倒不是臨時生變,而是1月25日由劉先生主持的2019年工作會議,該機構並不希望因職務變動沖淡了會議本身的主題,影響會議對科創版的相關工作部署。
劉士餘先生在26日下午4點將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任黨組副書記、理事會主任,這是一家頗具歷史與實力的正部級機構,祝福他。


和任何一位前任相比,易先生如今應對的局面都不是最好的光景。上證指數已經從最高點一度跌至2440點創下新低;投資者們悲觀的情緒已讓成交量極度萎縮;更大的麻煩是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的風險已然壓境。
當然,好消息也很多。更高層的監管者已經下定決心對資本市場做大刀闊斧的改革,這意味著易先生革新的阻力會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小。我們看到科創版在短短時間內就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推進,並即將落地;註冊制也很快將借此試點。
擔任證監會主席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易先生的8位前任中,還只有尚福林先生的任職時間超過3年。相比而言,易先生在中國工商銀行34年的漫長生涯,應對這項工作必是一段全新的挑戰。
易先生被納入升遷為更高級別官員的考察之列應是在2017年年中,當然,彼時,作為證監會主席考察序列,他並不是唯一的候選人。
此時間點正式升遷,則更多考慮人和時機亦已成熟。新局面有了新任務,需要具有獨立破局能力的市場派,並須在國際化方面具有經驗。
出生在民營經濟發達、改革意識強、草根金融發端的浙江蒼南,易先生在業務處事風格上的一個特點是「在商言商」。作為很大程度須優先政治任務的工行掌舵者,這是並不多見的。易先生在其中展現了極強的市場化意識和極高的專業素養。
「說話稍帶口音,極為專業且低調,可是無論再低調也遮不住放光的兩眼」。


易先生是在1984年以大專學歷畢業,這是他很多時候被人提起的「出身」,但被更多同仁提起的則是他具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腦子靈活到被他的同事們認為「很神奇」。當然,易先生後來也獲得了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成為多所高校的「傑出校友」。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杭州市分行的半年短暫時光,此後至今的34年則全部效力於工行。從江蘇、浙江、北京分行一路走來,2008年起任工行副行長,在2013年夏天更是得到當時工行董事長和行長的雙重「保薦」,以排行第五位的副行長職位接替64歲的楊凱生升任行長。
在此其中,易先生最早的伯樂是時任工行杭州分行副行長、後來做到總行副行長的張衢,一路獲其重點培養並著力提攜。2008年,當張衢因年齡原因退休時,時任北京分行行長的易會滿接任這位老主管升至工行副行長。
一位同仁評價,易先生工作嚴謹,自控力極強。2005年至2008年期間,在其擔任工行北京分行行長期間,該行存貸款、中間業務、利潤總額都是地區第一,但沒有出現任何違規的地方,這很難做到。
進入總行後,他亦得到薑建清與楊凱生的信任,薑、楊和易三人被工行內部同仁公認為業務能力最強的三人。易先生和薑建清有著非常相似的職業履歷,同時又與楊凱生先生有著非常相似的管理風格。
易先生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很強的主動革新意願,一定程度上,主動意願比革新更重要。在工行總部任副行長期間,易先生在信貸、風險、財務、會計、科技、電子銀行、管理信息等方面都力推了創新改革,這也是他受到器重的重要成績。
但是,他也並非對於一切新事物都抱以寬容。在今年夏天,易先生曾非常鮮見的以激烈強硬的措辭批評支付亂象。
「一些支付機構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實,以創新之名、行違規之實,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貸之實,對金融亂象的滋生及蔓延起到誘發和推波助瀾的作用」,易先生要求「抓源頭,出重拳,治重點」。
我們看到,後來的整治故事,如今正在發生。


易先生贏得一致的良好口碑還來自於民間。「務實、親民,沒一點架子」是他的諸多下屬一致的評價,這很大程度源自於其曾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經歷相關。在諸多同鄉口中,他除了「沒有架子」之外,更多的是評價是「正派」。
當易先生升任工行董事長後,他的一位下屬也是浙江同鄉就曾主動辭職,以此避嫌。
易先生的家族中有一位大姐及三位兄長,但如今大多還在老家謀職,父母雙親至今在老家農村生活,他的妻子也在前幾年才調到北京工作。2017年,易先生的老父親90歲大壽,易先生也只是在老家農村家里操辦了20幾桌飯菜招待鄉親。
「絕對是個好人,也是個能人」。
當然,良好的口碑並不會讓易先生在金融街19號的工作得以輕鬆,他的所有前任都曾在上任之初備受期待,都曾各有千秋推進改革,但這個火山口的烈焰也從沒有消停。
中國證券市場已經發展了30年,和所有經驗豐富的掌門人一樣,他們都是試圖厘清政府與市場關係,但最後總繞不出圈子。從「三分業務,七分政治」的劉鴻儒先生,到「市場的問題交給市場解決」的周小川先生,最後都被以指數漲跌論英雄。
總而言之,希望這一次有些不一樣,祝易先生好運。
對了,接任易先生掌舵工行的或是來自央行、51歲的朱先生。
如果希望獲取所有文章全文或希望獲得關於金融、地產投資一手獨家信息和解讀,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星球」;貝姐也和幾位信得過的投資者組建了房產投資群組,在公號回復「房產」加入,可加貝姐個人微信。
在星球群組內,我們的數千名組員主要來自於地產公司、金融機構、一線互聯網公司,以及FA機構。貝姐在星球內及個人微信一對一回復咨詢,並每日晚間解讀當天資本市場重要公司動向及宏觀經濟政策。掃以下二維碼或點擊左下「閱讀原文」,加入雪貝財經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