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992年中國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台,2000年中國汽車突破年銷200萬台,2002年中國汽車銷量突破300萬台,借著市場的春風,自主品牌奇瑞、中華、吉利開始重新嶄露頭角,但不得不承認中國的自主品牌事業是斷檔的,1950年代最早一批的自主,紅旗也好,上海也好大都是手工作坊,直到1984年以後合資車企的逐步成立,我們才慢慢形成、接觸、認知汽車工業化生產的標準。也恰恰是這樣的原因,後來崛起的一批自主品牌起步薄弱,製造工藝和品控都缺乏經驗,這就形成了中國人對海外製造的信任,對中國製造的看扁,錯並不在認知,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汽車製造和海外差距甚大。錯在認知不更新!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後,中國汽車製造也在快速發展,到了2014年,中國汽車製造的先進性實際上已經全面領先,以中英合資的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開業投產、以在上汽通用東嶽工廠為中國而生的昂科威車型為代表,中國製造的品控和技術標準都是領先世界的。
製造業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方國家有句話說的好「To live well, a nation must produce well」——製造業強,則國家興盛。
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多走的是將中低端產業外放到全球成本最低的國家和地區,本土只留下中高端的核心技術研發、品牌IP的國家戰略。危機過後,全球經濟受挫,有利於經濟穩定和就業的製造業才又被各大發達國家重視起來。
在這段時間里,有著這個星球上最多且最勤奮工人的中國迅速成長為了世界工廠,幾乎全球所有大型製造企業均在中國深根發芽,中國製造開始成為世界主流。而一旦中國產業製造形成規模化和長久化,中國工人的熟練程度提高,其認準的優勢加以專業技能就成為了全球行業標桿,家電行業如此,手機製造如此,汽車行業也如此。
與早期外資企業在中國建廠時標準的隨意不同(比如老舊的生產線當時在中國也是領先的,但低於國際標準),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市場的瘋漲,外資企業在中國所建立的工廠水平之高標準之嚴也成為了全球之冠。以汽車廠商為例, 如通用上海金橋工廠、捷豹路虎常熟工廠、BMW鐵西工廠、大眾天津工廠、佛山工廠、豐田的廣州南沙工廠等等等等都是品牌旗下設施最完備,技術最先進,管理最智能的全球標桿工廠。
不僅如此,為了服務這些汽車廠商,包括博世、電裝、愛信、博格華納、麥格納、佛吉亞等全球最頂級的零部件供應商也紛紛在華投資建廠。從硬件上來說,中國工廠所生產出來的汽車即代表了該品牌最頂級的品質。
長久以來,貼著德國製造、美國製造和日本製造標籤的產品在中國消費者心中便意味著高品質。然而隨著製造產業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奠定,中國製造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全球頂級製造品質的代名詞。
服裝行業,奢侈品牌中有一大半產品均由位於廣東和浙江的中國工廠代工完成;蘋果手機、三星電視等等電子產品也有一多半在中國進行組裝製造。成都生產的沃爾沃S90出口歐美市場,上海生產的別克昂科威出口美國···等等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中國製造的強大實力。
還記得不久前蔚來汽車的李斌在一檔節目中說「保時捷工廠比不上蔚來」,這話雖有偷換概念之嫌,但若僅從字面上來理解卻也不無道理。以蔚來工廠的設備、環境和設計標準來看,其的確有不遜於保時捷等大牌工廠的硬件基礎。只不過在生產管理經驗以及產品原生品質設計方面,蔚來自無法比肩保時捷。
而在傳統合資車企中,既匯集了全球最頂級的工藝和硬件設施,也凝聚了各大車企數十年乃至百年造車積淀的生產管理經驗,亦囊括了一批全球效率最高最熟練的工人。單以產品的生產、製造而論,我們認為中國製造行業的整體水平甚至要超過日歐美等發達國家。
中國工業產業薄弱的地方,實際上還是技術研發而非製造。
根據《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中,共有778家美國公司、577家歐盟國家公司、337家日本公司和438家中國公司入榜。其中華為以113億歐元的研發投入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
盡管中國上榜企業數目不少,且華為排名極高。但是細查榜單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公司研發投入排名整體偏低。在排名前50的公司中,有且僅有華為一家中國上榜。
在汽車行業中,大眾以131.35億歐元的研發投入高居總榜第三位,戴姆勒排名第十位,豐田排名第12位,此後是福特(14位),BMW(17)、通用(18)和本田(22)、日產(37),哪怕是在中國頗不受待見的雷諾和PSA,也高居第48和50位···而在榜單前列,則未見一家中國車企。由此可見,在技術研發層面,自主品牌仍有極為廣闊的進步空間。
從全局來看,中國目前強在製造;而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達國產則仍在技術研發層面領先。所以,別再吐槽中國製造了,今時今日中國製造的水準就代表了全球一流,同一品牌在中國生產的汽車也許是世界上最靠譜的。我們應該鞭策的是自主品牌在產品技術研發領域的探索和創新。所以當下的合資車企強盛有強盛的道理,但讓人欣喜的是,諸如廣汽傳祺、長安汽車都形成了強大的世界研發體系,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則吸收了大量海外研發人才,在過幾年,我想中國汽車品牌必然會具備和合資一較高下的強大實力,目前實際上在車聯網領域已經反超。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本月底,我們將抽取一到三條最精彩的評論或積極互動的網友,送出球叔精心收藏的車模以及保溫杯、行車記錄儀、隨身碟等禮品!歡迎各位積極留言。
球叔 | 教你 | 買車
買車用車的一切問題
球叔幫你解決
微信號:qsjnmc
長按二維碼關注球叔
入駐平台「不止」
今日頭條|搜狐|車家號|新浪|易車|網易|UC|企鵝|一點
球叔教你買車旗下媒體「還有」
汽研社|SUV與越野車顧問|豪華車視界|汽車發燒友
汽車行業發展與研究|精準購車|新車點評
商務合作–微信-chemishe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