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除此之外,英國NHS、日本經濟產業省醫療產業司、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國家藥監局、中國衛生信息學會等機構代表和聯影醫療、騰訊醫療、AWS醫療、西門子醫療、羅氏診斷、IBM Watson、阿斯利康中國、蘭丁高科、深睿醫療、Babylon Health APAC、強生、東軟、科大訊飛醫療等一眾AI健康頭部企業高管,以及來自上海、北京等地部分三甲醫院負責人出席活動並進行主題分享。8月30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徐匯區人民政府和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承辦,中國信通院華東分院協辦的2019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峰會在上海徐匯西岸成功舉辦。
8月30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徐匯區人民政府和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承辦,中國信通院華東分院協辦的2019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峰會在上海徐匯西岸成功舉辦。
作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題論壇之一,2019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峰會以「智匯健康·預見未來」為主題,通過構建一個多元、開放、創新的全球性共享交流平台,就人工智能健康領域發展趨勢、行業監管、創新技術、實踐應用及投資風向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國際電信聯盟高級顧問Simo Ferraz De Campos Neto、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朱秀梅副司長、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司副司長劉文先分別為本次峰會致辭。徐匯區區委書記鮑炳章、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黨委副書記馬列堅、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丹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共同出席本次峰會。
除此之外,英國NHS、日本經濟產業省醫療產業司、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國家藥監局、中國衛生信息學會等機構代表和聯影醫療、騰訊醫療、AWS醫療、西門子醫療、羅氏診斷、IBM Watson、阿斯利康中國、蘭丁高科、深睿醫療、Babylon Health APAC、強生、東軟、科大訊飛醫療等一眾AI健康頭部企業高管,以及來自上海、北京等地部分三甲醫院負責人出席活動並進行主題分享。
本次峰會還舉行了國際電信聯盟ITU(健康醫療人工智能焦點組)國內對口組成立儀式,並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電信聯盟ITU聯合發布最新《醫學人工智能應用白皮書》。據悉,該焦點組致力於健康醫療人工智能的標準預研究,聯合中國信通院、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健康醫療領域及人工智能跨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推動健康醫療人工智能創 新髮展。
千帆競發:AI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新范式
業界周知,國內醫療健康的核心痛點在於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不匹配。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多,醫療需求持續攀升,醫保支付壓力不斷增大,進而使得醫療資源不均衡問題愈發突出。
以醫學影像領域為例,大陸醫學影像數據的年增長率在30%左右,遠高過放射科醫師的年增長率,後者僅保持在4.1%上下,這種缺口無疑進一步刺激了AI技術的落地與應用。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從大陸醫學裝備智能化的趨勢帶來相關分析。「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如今的人工智能正走向2.0時代。在2.0時代,新理論、新技術、新平台具有強大的延展性和滲透性,與社會需求高度融合。醫學裝備與人工智能的加速融合,正是這一趨勢的集中表現。」潘雲鶴認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在醫療健康領域打開大空間,促成新服務,而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推進科技創新,另一方面更要高度重視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
以本次峰會的舉辦地來看,徐匯區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和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繼成功承辦了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後,一批標桿企業和重大平台在這里落地,200餘家人工智能企業落戶徐匯,包括騰訊、微軟、亞馬遜AWS、依圖、聯影智能、深睿、AirDoc、搏動等一批人工智能企業正在成為徐匯生命醫療科技創新的新標籤。在構築「一核一極一帶」人工智能產業空間布局過程中,徐江加快西岸智慧谷、北楊人工智能小鎮等人工智能新地標建設,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和徐匯濱江融合發展的「一號工程」。集聚生命健康產業的楓林創新「核」將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復旦、交大、華理、上應大等豐富的大院大所和高校資源,以建設MINI波士頓為目標,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健康創新生態。去年底徐匯發布的人工智能新高地建設「T計劃」中,明確提出每年將向企業開放一大批示範應用場景項目,包括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
「人工智能不只是做文本、影像分析,」東軟醫療副總裁兼首席知識官李雪說,「它應該更多地與雲、物聯網、大數據結合。」基於這樣的理念,東軟醫療打造出MDaaS產品線,為改善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以及醫生超負荷工作和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提供系統化、生態化的解決方案。
目前,徐匯區湧現了一批先行試點,復旦大學腫瘤醫院、斜土路街道,以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中心醫院、徐匯區衛生事業管理髮展中心等11個應用場景先後被市經信委列入第一批和第二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試點,其中就包括針對日趨嚴重的慢病項目「數字家庭醫生」。據悉,這個項目通過智能音箱與患者對話,能形成語音電子病歷反饋給社區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幫助社區醫院或醫生做到隨訪、用藥提醒、處方推送、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功能。
「除了AI助力肺部疾病篩查,人類還有2-3萬種疾病需要解決,尤其像神經、腫瘤這些重大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依靠的是包括MR(磁共振)、PET-CT等在內的多模態數據。行業的發展才邁出一小步,醫學影像AI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聯影醫療董事長薛敏說。
而就在近期,國內首家腦疾病智能診療門診也正式落戶徐匯,投入經營。資料顯示,AI醫生「小豹」系統由中山醫院聯合復旦大學類腦研究團隊等自主研發,目前診斷特異性已達95%。憑借自動獲取分析病人行走時的步態特徵、讀取病人的臉部表情和語音,分析言語復述情況,「小豹」能判斷出是患者否存在腦功能障礙,同時還能對影像學的結果進行智能化判讀。
「現在是設備的智能化,在某一個環節加入AI的能力;未來將成為智能化的設備,打造貫穿臨床診療全工作流,覆蓋多病種的AI。」薛敏說,到那時,才出現真正的AI醫療產品。
除了醫療服務以外,藥物的研發也是AI的重要落地場景之一。新藥研發行業一直以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著稱,近年來臨床失敗率不斷攀升,更拉長了一款藥物的研發周期,拔高成本投入,最終讓支付端承受巨大的壓力,「AI+新藥研發」模式的出現,則有望一改現狀。羅氏診斷信息技術部總監徐兵認為,如果「診斷+制藥」是模式上的創新,那麼加入AI之後,藥企對於靶點、晶型、苗頭化合物等方面的篩選效率將大大提高,從而縮減了時間和開發成本。
「大陸要推動醫學裝備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要推進科技創新,還要高度重視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在這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關鍵領域,中國應盡快布局,率先啟動。」潘雲鶴在演講中強調。
他山之石:全球AI健康發展趨勢與展望
當前,全球範圍內正掀起新一輪的科技產業革命。AI在醫療健康領域中的滲透與融合趨勢日間顯露,借助科技賦能提升人類健康水平已形成全球共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認為,目前發展進入了「無人區」,全球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沒有經驗可借鑒,但相關法律規範制定必須被提上日程。過去,我們都過分重視技術發展與場景使用,但規則制定者才能真正引領行業發展,掌握國際話語權。
正因如此,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劉文先也提到「要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確保數據和信息安全」的建議。
「下一步應加強潛在風險的研發和防范、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社會熱點問題的重點研究、高度防止數據偽造濫用,防止侵犯個人隱私,確保AI技術安全、可靠、可控。」寧光指出。
從落地場景來看,AI在醫學影像與病理輔助診斷、臨床決策支持、藥物挖掘、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探索,不斷推動著醫療健康行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效率、改善服務質量」目標的做到。無論是提升醫生診療的水平和效率,還是打通患者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閉環,各家醫療機構和創業公司紛紛押寶AI等新技術,核心在於看重其對重塑醫患關係、突破現有瓶頸的關鍵作用。
「NHS系統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它能夠以較低的人均醫療費用取得很高的醫療質量。」英國NHS首席醫療科學官Simon Eccles在主題演講中提及,受益於NHS體系,英國的男女人均預期壽命在1981-2008年期間分別增加了6.9年和5.1年。
2013年,全球權威評級機構Commonwealth Fund發布的報導中,NHS被評為全世界最優秀的醫療系統。Simon Eccles認為,這並非簡單歸功於「政府主導」「全民覆蓋的免費醫療」等方面,而是持之以恒的市場化改革。在這個過程中,無疑為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賦能醫療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與可能。
日本經濟產業省醫療產業司政策規劃處處長Toshinori Kawaguchi則帶來AI在健康養老方面的實踐經驗。受制於人口老齡化、就醫需求旺盛等國情,日本數年前就已經開展醫療人工智能的探索,完善制定關於AI醫療設備的一系列規則,涉及研究開發、臨床試驗、認證審查、製造品控和流通售後等各環節。Toshinori Kawaguchi介紹,在效率方面,AI具備人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有助於緩解人口衰退所造成的醫療資源供給壓力。日本經濟產業省將在未來五年內,陸續投入100億日元,建立「人工智能醫院」體制。
另一方面,諸如美國IBM、德國西門子醫療等老牌科技巨頭,也已經嗅到AI對於健康產業的變革與影響,加速推進自身業務向人工智能醫療領域傾斜和轉型。「IBM的思路並不盲目,我們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運用於醫療行業,深入洞察醫學知識和醫學數據,進而解決腫瘤與基因、醫學影像、生命科學、健康管理、醫療支付等醫療健康領域的多重難題。」IBM Watson全球健康事業部副總裁Alok Gupta表示,AI醫療的市場空間巨大,但對於投身這個領域的企業來說,如何順利轉化自身原有優勢,才是立足點關鍵。
從宏觀來看,AI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為「醫改」及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而醫療行業也將從政策驅動的數字化建設,向體制改革驅動的數字化建設演進,並呈現出智慧化、線上化、數據驅動的特徵;從微觀來看,為滿足醫院服務提供方、醫療支付和監管方、藥品及醫療器械提供方的不同場景,AI還會演化出更多的應用方式,促進做到「以人為本的整合型服務」。
>匯聚全球AI醫療力量,賦能智能健康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