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張

紙媒和新媒體,是現階段時尚愛好者獲取資訊的兩個重要介質。印刷刊物擁有大量豐富的圖片資源,一張精致的時裝大片足以讓我把這本雜誌買回家珍藏,它製作時間長,內容相對更加深度,即使過去10年,依然可以翻出來看看。新媒體最大的優勢即時效性。省去出版印刷的流程,第一時間將最新鮮的資訊同步到你的手機,海量的信息可以滿足所有需求。

但是目前就要高唱紙媒的挽歌,是不是還是有點為時過早?

• ✦ •

曾經的雜誌從業者去哪兒了?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2張

✦ 《VOGUE服飾與美容》2005年9月創刊封面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3張

✦封面人物: 杜鵑、Gemma Ward、王雯琴、佟晨潔、劉丹、倪明曦

✦攝影師: Patrick Demarchelier

分享一個蠻有趣的現象:現在很多在做電商的老板,都愛聘請印刷刊物出身的編輯,深厚的文字功底,鮮明的個人風格,以及嚴謹的邏輯,在老板那兒無疑是塊香餑餑。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4張

✦《VOGUE服飾與美容》2007年9月號,記錄中國模特進軍國際T台

✦ 封面人物:Stephanie、杜鵑、Mackenzie,、裴蓓

✦ 攝影師:Greg Kadel

時代的更替,總會伴隨著離別。很多在雜誌「欲求不滿」的人,最終都選擇了離開。有些人選擇去創業,輸贏難料;還有些人去了新媒體或電商網站。前者可能他們還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份情懷,還想著做點什麼;而後者大多是為了金錢。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5張

✦ 《世界時裝之苑ELLE》2000年4月號, 首位國內明星封面,章子怡

除了這些職業之外,還有的去當了明星經紀人、品牌設計師,自己開了買手店,甚至直接當起了網紅。

• ✦ •

新媒體與紙媒共存?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6張

✦《中國時裝》2001年11月號, Cate Blanchett(左)

✦《中國時裝》2001年12月號, Nicole Kidman(右)

✦ 這是未與Harper’s Bazaar版權合作時期的封面, 2005年起更名為《時尚芭莎》

新媒體是大勢所趨,這不是一道好與壞的判斷題,而是在飛速崛起的互聯網環境下,它正在牽引著每一個被「波及」的領域或前行或後退。這是時代的產物,不是某個集團或個人的成敗。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7張

✦《時尚芭莎》2007年4月號, 周杰倫&桂綸鎂

再說回雜誌。我始終不想用「死」這個字眼來形容它,而它也確實還沒「死」光光。在這個流量至上的年代,請個頂級流量拍封面絕對是上上策,這一點新媒體確實要雙膝奉上。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8張

✦《智族GQ》2015年4月號, 首位男明星單人封面, 鹿晗

✦《VOGUE服飾與美容》2015年7月號,吳亦凡回國後首封, 創刊10年來首個男星封面

街角的報刊亭以賣飲料為生。高檔場所大大減少雜誌的擺放,因為顧客大多都在玩兒手機。當雜誌淪為流量偶像的一個漂亮數據的時候,我真的有點難過。

不過令我欣慰的是,近兩年的某些書店卻在打破常規。與我們所熟識的類似「新華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這類傳統老牌書店不同的是,新型書店大多是伴隨著咖啡、甜品和紅酒,將讀書與生活方式巧妙地融合。一般周末我去的時候,每次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安靜的閱讀。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9張

✦《智族GQ》2009年創刊封面

✦ 主封面人物:孫紅雷、張藝謀、劉德華

書店這個最原始的媒介逐漸回潮,快節奏的生活下,有人願意偶爾給自己來個急剎車,停下來吸收一下養分。這股浪潮可以來得再兇猛些,給那些真正好的雜誌一些「生存」的土壤,願紙媒和新媒體能夠一直共存下去。

• ✦ •

磁器對話資深「圈」內人

時尚圈來去匆匆,20年光陰彈指間。有些紮根在這里的人,卻依舊不想走。他們經歷過輝煌,也正在感受低谷。

?

《時裝L’OFFICIEL》執行出版人

《時裝男士L’OFFICIEL HOMMES》執行出版人兼主編

王韶輝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0張

✦《時裝男士L’OFFICIELHOMMES》2019年1月號, 佟大為(左)

✦《時裝男士L’OFFICIELHOMMES》2019年2月號, 古力娜紮(右)

Q:可以聊一聊當年剛進入時尚行業時,你是什麼樣的狀態嗎?

A:我記得是在1999年9月,我誤打誤撞進入了中國第一本時尚刊物《時裝》雜誌。當時完全不知道時裝編輯為何物,就是覺得時尚很美好又很夢幻。

在那時的中國時尚媒體圈也沒有什麼優秀樣版可以學習,很多工作方式都要靠自己去摸索,除了我本人是學習服裝設計專業似乎有點沾邊以外,基本就是一個棒槌。

@女王的名字你別猜

最不「時尚女魔頭」的女王陛下

宇宙大刊時裝總監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1張

✦《時尚先生Esquire》2003年9月號, 趙薇&姜文

✦《時尚先生Esquire》2006年2月號, 首位女星單人封面, 章子怡

Q:可以聊一聊當年剛進入時尚行業時,你是什麼樣的狀態嗎?

A:感覺一個人什麼都要乾的狀態,從前沒有助理,借衣服、熨衣服、拍攝到還衣服一手包辦,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好的訓練。

Q:從業多年,你覺得時尚或者時裝依然在打動你的是什麼?

A:我最喜歡整個創作的過程,由0到10。

Q:時尚雜誌的「實習生文化」,是伴隨著紙媒的發展一直存在於這個行業的嗎?

A:不單是時尚行業,其他行業也有實習生的吧。

Q:剛入行的時候,遇到過「時尚女魔頭」的主編嗎?

A:我很幸運,並沒有。其實哪有那麼drama,我相信成功的人都是對自己對別人要求高的人,但並不代表是魔頭。

Q:時裝評論人的必備要素是「毒舌」,你認同嗎?

A:個人不太喜歡毒舌派的風格,而且大部分是為了希望得到別人目光而亂噴一通的,這些人真懂的才沒有多少個。但當然,他有自由去噴的同時我也可以選擇不看,哈哈哈。

Q:如何看待我們日益發展的新媒體,你認為哪些會成為繼承紙媒氣質的合格接班人?

A:繼承是新媒體會取代紙媒的意思嗎?我不同意這點,因為這兩個東西是可以並存的。

Q:你認為,作為一名新媒體的編輯需要具備哪些「過人」技能?

A:反應快!動作快!腦子快!敢創新和有幽默感也很重要。

• ✦ •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2張

✦《COSMOPOLITAN時尚》2002年8月號, 首位國內明星封面, 舒淇

✦《時尚芭莎》2005年1月號 更名後首期封面, 張曼玉

憋到最後,我還是想說兩句心里話。在這個優質內容為王的年代,某些傳統雜誌卻依舊因服務於「客戶爸爸」而把內容做的寡淡無趣,這是對於讀者的一種傷害。拿著頂級的時尚資源,卻找不準目標讀者,這無疑是一種失職。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3張

✦《健美女性》2002年12月創刊封面,Angelina Jolie, 於2003年7月改名為《嘉人MarieClaire》

✦《嘉人MarieClaire》2018年8月號 周韻

但我始終願意相信,雜誌是不會消失的,只是如何轉型和持續發展,還需要繼續去摸索。而新媒體究竟在伴隨著互聯網飛速占領高地的同時,發展到什麼程度?

?這一切,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圖片來源於網路

• ✦ •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4張

合作聯繫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chat: ivy_27


點擊美圖穿越往期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5張

✦摩登中國·草書|在酒槽里跳舞的中國文字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6張

✦同學聚會:I’mfine,thankyou.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7張

✦我最愛的手遊里竟然有「國寶」?


• ✦ •

對話 | 紙媒vs新媒體,關於「過去與未來」的思考 時尚 第18張

不一樣的中國創造專為中國時尚發聲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