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1張

生理條件下,我們的身體中有著相互拮抗的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纖維蛋白酶溶解系統),兩種系統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狀態,既保證了血液有潛在的可凝固性,在出現出血事件(如割傷)時能夠及時止血,又始終保證了血液的流體狀態。然而,在機體應激狀態下,如冠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時,這種動態平衡便會被打破,促發凝血過程,形成血栓導致血管閉塞,從而發生急性心肌梗死。了解血栓的形成機制及過程,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的了解急性心梗的治療。

血栓形成基本條件

1、血管內膜損傷

正常情況下,內皮細胞的抗凝作用如下:

①單細胞層的薄膜屏障—隔離作用;

②合成、分泌CO和前列環素(PGI2);

③合成、分泌凝血酶調節蛋白、肝素;

④合成、分泌纖溶酶原激活物。

然而,內皮細胞損傷時,則可通過以下作用促凝:

①內膜面粗糙不平,抗凝能力下降;

②促使血小板黏集;

③暴露內皮細胞下的膠原纖維,激活Ⅻ因子,啟動內源性凝血系統;

④釋放組織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2張

2.血流狀態的改變——血流緩慢或渦流形成

正常時,血流的軸流由紅細胞和白細胞構成,外層是血小板,最外圍邊流是一層血漿,將血小板和內膜分離開,當血流緩慢或渦流形成時:

①血小板進入邊緣,增加與內膜接觸機會;

②局部凝血因子濃度增高;

③引起局部缺氧,導致內皮細胞損傷,觸發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過程。由於靜脈血流緩慢,並有漩渦,容易受壓,靜脈血栓形成多於動脈(4:1),下肢多於上肢(4:1)。

3.血液凝固性增高

指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降低。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3張

血栓形成過程

1、始動作用——血小板黏集

血管內皮細胞脫落,血小板黏附在暴露的纖維結締組織上。血小板黏集堆的形成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隨後血栓形成的過程及血栓的組成、形態、大小都取決於血栓發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速度。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4張

2. 血管內膜粗糙,血小板黏集成堆,使局部血流形成漩渦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5張

3. 血小板繼續黏集形成多數小梁,小梁周圍有白細胞黏附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6張

4. 小梁間形成纖維素網,網眼中充滿紅細胞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7張

5.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滯,停滯之血液凝固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8張

血栓的分類

1、根據部位和血栓組分的不同, 血栓可分為:

(1)白色血栓:發生於血流速度較快的部位(如動脈、心室), 主要由血小板組成,纖維素和紅細胞含量相對較少;

(2)紅色血栓:發生在血流極度緩慢或者停止之後, 由纖維蛋白和紅細胞組成;

(3)混合血栓:常表現為一個血栓不斷形成的過程,在二尖瓣狹窄和心房纖維顫動時,左心房內形成的血栓就是混合血栓;

(4)透明血栓:主要由纖維素構成,這種血栓發生於微循環小血管內,只能在顯微鏡下見到,故又稱微血栓。

急性心梗的抗栓治療

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主要原因是冠狀動脈內斑塊破裂誘發血栓性阻塞,因此,溶栓和(或)抗栓治療(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十分必要。常用的溶栓藥物有: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和重組人尿激酶原等。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有:

①阿司匹林;

②P2Y12受體抑制劑:主要指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③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lIb/IIIa受體拮抗劑:如替羅非班。常用的抗凝藥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比伐盧定等。除此之外,還需聯合其他藥物,如調脂(他汀)、抗心肌缺血(硝酸酯類、麝香保心丸)等進行綜合治療。

以上內容摘自網路,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健康 第9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