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四個忠心家臣,效忠慕容家族這個壞老板,悲劇根源是?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道義與死忠的取舍:決裂時仍是忠臣

一個壞老板,未必招不到忠心耿耿的傑出員工。自古以來,不乏這樣的例子。春秋末期晉國權力最大的智襄子雖「不行仁義」、「侵地而滅」,但他手下的豫讓卻有國士之風,甘為知己而死。三國時的袁紹「性矜愎自高,短於從善」,屬於摸了一手王炸好牌還能輸得精光的典型,可他手下卻有田豐、沮授這樣既長於韜略又極有風骨的謀臣。《天龍八部》中也有這樣一組老板和員工,他們之間關於「忠誠」的糾葛卻遠比歷史人物複雜。

慕容復雖一表人才,但算不上什麼正面角色。在他眼中虛無縹緲的王霸雄圖、功名事業,比什麼都重要。為了達成荒誕的大燕復國計劃,他可以違背種種道義,拋棄青梅竹馬的表妹、刺死嫡親舅母、拜大惡人段延慶為義父,可謂薄情寡義、心狠手辣。最終心魔讓一個有為青年變成了坐在土墳上喃喃不休的重度精神病患者。

《天龍八部》四個忠心家臣,效忠慕容家族這個壞老板,悲劇根源是? 歷史 第2張

1982《天龍八部》,石修飾演的慕容復

他父親慕容博出場不多,但同樣手段殘忍,為達成復國目的,不擇手段。如多次挑撥大國關係,不惜犧牲無辜,以渾水摸魚、從中得利。蕭峰全家便是其中的受害者。只不過父親比兒子更加老謀深算,惡跡更加隱蔽。我們從慕容博對兒子的叮囑之中,就能看清這對父子的面目:「除了中興大燕,天下更無別般大事,若是為了興復大業,父兄可弒,子弟可殺,至親好友更可割捨,至於男女情愛,越加不必放在心上。」

這樣一對「壞老板」父子,卻有四個忠心耿耿的家臣: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關鍵是這四人不僅忠心,且皆風采過人、骨氣軒昂,有名士、豪傑色彩。公冶乾慷慨好義、豪邁善飲;風波惡雖好勇鬥狠,但決不恃強凌弱,是非分明、直爽重義。連蕭峰都對二人評價極高。包不同為人詼諧,待人簡傲,可光明磊落、為人瀟灑。鄧百川相對沉穩,雖不如三位兄弟個性鮮明,但三觀卻相差不遠。

員工的優秀,也讓老板跟著沾了光。丐幫副幫主馬大元慘死,幫眾高度懷疑兇手是慕容復,蕭峰卻力排眾議,為其辯護。他並不熟悉慕容復,但認為既然公冶乾「豪邁過人」、風波惡「是非分明」、包不同「瀟灑自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這樣了不起的人物相交,他們的老板慕容復自然不是壞人。

《天龍八部》四個忠心家臣,效忠慕容家族這個壞老板,悲劇根源是? 歷史 第2張

這段神交的收梢,卻是「蕭某大好男兒,竟和你這種人齊名」

四位家臣對慕容家族的忠誠是發自肺腑的,這事兒毋庸置疑;他們有自己的道義追求、原則堅守,這也無可懷疑。可慕容家族向來不講什麼講道義、原則,這兩件事難免會有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四家臣該如何踐行「忠誠」?

四家臣效忠慕容家族的原因,書中未明確交代。在最後慕容復殺死包不同之後,他曾向其他三人提及「當年家父待三位不錯,三位亦曾答允家父,盡心竭力的輔佐」,鄧百川也說到「我們確曾向老先生立誓,此生決意盡心竭力,輔佐公子興復大燕、光大慕容氏之名」。可以推測四家臣對慕容家族的效忠,多半始於慕容博一代。慕容博對四人頗有恩義,四人遂對慕容家族效忠。恐怕除了恩義之外,效忠的緣由也離不開慕容博超凡的個人魅力。慕容博雖「惡」,但他老謀深算,劣跡隱而不彰,武功超凡入聖、謀略見識俱是第一流,又仗義疏財、喜結交豪傑,還有一個背負國恨家仇的傳奇身世和誓要復國的勵志故事,簡直打造出了孟嘗君加龍媽丹妮莉絲的雙重人設,四家臣為之折服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家臣明是非、知道義、重風骨、講原則,可以說近乎儒俠,而傳統儒家的忠,是有條件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忠誠的首要原則是道義,而道義一旦與忠誠發生衝突,道義是居於首位的:「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已諾必誠」、效忠於固定的對象,在四家臣那里同樣是一種美德,所以他們必須「事上竭忠」,這種盡心竭力的效忠,近乎我們今天說的「死忠」,就像粉絲對愛豆的愛,一旦講原則講條件,就不是真愛了。

英國歷史學家史懷梅在分析整理中國歷史上種種類型的「忠」的

時候,將理想主義型的「忠」和等級差異型的「忠」視為概念譜系的對立兩極:前者並不明確忠於哪個對象,而是忠於超越性的權威「道」;後者強調對個別對象獨一無二的效忠。心懷「道義」和「死忠」四家臣,就像懷揣著兩塊相斥的吸鐵石,兩個東西時不時就會發生衝突。

他們對忠誠的理解和踐行,呈現為不同的幾個階段

慕容博在世(假死之前)時,四家臣對主公基本上是無理由的死忠。一個公司的老板如果是克里斯馬型的人物,能力超凡,魅力十足,員工在公司事務上往往因敬仰老板而對其無條件忠誠。慕容博武功造詣、閱歷謀略無不遠在四家臣之上,四家臣對其敬仰之餘,很難想到用其他標準來審視、評判主公的作為。此時四家臣對慕容博的忠誠,就像美國政治學家茱迪·史珂拉所界定的「政治忠誠」,是一種強烈情感表達,而非理性表達,也就不會有反思性。但這一切在慕容博假裝死亡、退出江湖之後,發生了改變。面對少主慕容復,四家臣不再僅僅以家臣自居。自我身份認知的變化導致了對忠誠理解的轉變。

慕容博曾要四家臣「輔佐」慕容復,四家臣也以此為己任。但「輔佐」二字意味著,四家臣對於慕容復而言,不再是普通下屬,而是顧命之臣。鄧百川等人看待慕容復,除了是屬下看待上司之外,還有一層諸葛亮看待劉禪、霍光看待漢昭帝的意味在。「輔佐」也表明,四家臣不再無條件服從主公的任何命令,更應該在維護主公利益的基礎上,對其行為進行匡正、扶助。這種自我身份認知的變化,當然不僅僅源於慕容博的一句「輔佐」。關鍵在於,慕容復的個人能力遠遠不能和乃父相比。他雖然武功高過四家臣,但年紀太輕、江湖閱歷不足,四家臣年紀均是中年接近老年,其中尤其鄧百川、公冶乾更是閱歷豐富、智識過人的老江湖,既出於對少主的愛護,又出於對老主公承諾的信守,他們打心眼里願意以自己對江湖的理解來指導和匡正慕容復的人生。但畢竟有君臣之別、上下之分,四家臣還是以臣自居,卻也不敢真的自詡慕容復的「尚父」,而是對他極其尊敬。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你是我的少主人,我要服從你;但我又想做你的老師,想指導你。此時四家臣的忠誠,在絕對死忠之中,萌發了道義的芽苗。這從四家臣和慕容復幾次意見分歧中就可以看出來。

第一次分歧,發生在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島島主陰謀反叛天山童姥的萬仙大會上。慕容復等人無意中撞見此次聚會,鄧百川認為這些人多是邪魔外道,「殊非良善之輩」,不能與之結交。但慕容復卻不管什麼良善不良善,復國大業就是他的最高良善,管他是阿貓阿狗還是臭魚爛蝦,既然對方人多勢眾,就不妨與之結交,以收攬人心。所以他竟對這些前一分鐘還在與之劇鬥的洞主島主們說出「禍福與共、患難相助、慕容復供各位差遣」這種話來。四家臣無不愕然,但出於服從主公的習慣,選擇了沉默。

這次大會上,還有一個分歧:眾人決定殺一名從天山童姥宮中擄來的女童以歃血為盟,以示反叛決心。殺害無辜女童,是江湖道義所不能允許的。在場的段譽提出異議,並求慕容復救此女童。慕容復念念不忘的只是如何討好眾洞主、島主,以收為己用,根本不在乎是不是濫殺無辜。鄧百川等人顯然更重道義,但他們必須要服從主公,不便插手,在拒絕救人提議之後,「臉上均有歉然之色」。

另一次分歧在少林寺武林大會上。蕭峰勢單力孤,為數千豪傑所困,慕容復與四家臣商量助拳事宜。除鄧百川外,三位家臣都深知蕭峰的為人,在他們的認知里,蕭峰不可能是傳說中的惡人。蕭峰曾力排眾議為慕容復洗脫殺害馬大元的冤屈,也算對慕容氏有恩。於公於私,慕容家族都應該相助蕭峰。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三人都力主助拳蕭峰。鄧百川對蕭峰不熟悉,並未發言。慕容復卻像念定場詩一樣念叨起興復燕國的大業:大業就不能得罪人多的一方,大業就是要收買人心。為了那個遙遠而抽象的荒唐目標,江湖義氣和個人恩義都是可以被犧牲掉的。這次分歧,仍然以四家臣屈服慕容復告終。

在西夏公主招親一事上,四家臣倒是和主公沒有什麼分歧,都認為慕容復該割捨與王語嫣的感情,去應駙馬之選。慕容復對此心理負擔極少,「微一沉吟,便不再以王語嫣為意」,為不讓王語嫣跟隨自己同行,騙她到自己家中小住,造成即將迎娶她的印象。鄧百川、公冶乾卻對欺騙天真爛漫的姑娘均感內疚,風波惡是四家臣中是非感最強、最為直爽的,更是重重打了自己一個耳光,卻假托是蚊子叮了自己。

這一系列分歧的關鍵在於:慕容家族希望四家臣是什麼樣的人,和四家臣本來是什麼樣的人,這兩件事隱含著矛盾。幾次分歧,四家臣都選擇了前者,壓抑了後者。不同版本的《天龍八部》文本,通過修改包不同的表現,更是清楚地體現了兩者之間的張力。

秦家寨與青城派闖入了慕容家丫鬟的住所聽香水榭,欲向慕容氏尋仇。這兩派人物各懷鬼胎,個性猥瑣、行徑卑劣。在新修版之前版本中,包不同現身後,大展神威,既在混戰中救得兩派首腦人物,表現了俠士救人危厄的一面,同時又對兩派人物大加折辱,以示懲戒。在這個過程中,包不同名士般的簡傲風采,對宵小之輩的不屑,展現得淋漓盡致。

可在新修版中,包不同對兩派人物的折辱卻適可而止了,他想到了要為慕容復招攬人心,不可得罪太多江湖同儕。在兩派首腦表示願奉慕容家族號令之後,包不同竟向其拱手道歉,盡管他對這些人極其鄙夷。這種行為已與慕容復討好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島島主並無區別。

早先版本的包不同是一個簡傲名士,行事任誕,個性瀟灑,服從內心意志,甚至看不到多少「忠誠」的影子;新修版的包不同是一個強調遵從慕容家族利益的忠誠家臣,處處為慕容家族著想,不惜壓抑自己的個性。此時的包不同,正是慕容家族希望看到的包不同。

四家臣與慕容復的最後一次分歧也是源自包不同。這次分歧導致了矛盾的總爆發,雙方最終決裂。當慕容復試圖拜天下第一大惡人段延慶為父,改宗段氏,以「曲線復國」時,包不同坐不住了。他公開指責慕容復「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慕容復將其擊斃。認「賊」作父與擊斃包不同這一系列行徑,突破了鄧百川等人心中道義的底線,道義與原則戰勝了對少主的無條件服從,對慕容復的失望使他們終於走向了與慕容家族的徹底決裂。

《天龍八部》四個忠心家臣,效忠慕容家族這個壞老板,悲劇根源是? 歷史 第2張

包不同指責慕容復

但這里值得玩味的是,盡管道義壓倒了死忠,四家臣與故主已割袍斷義,他們仍然沒有放棄「忠誠」的名義。決裂之後的鄧百川認為自己沒有背叛「先主」慕容博。他以「老先生」慕容博的名義訓斥慕容復:「這等認他人為父、改姓叛國的行徑,又如何對得起老先生?」這就出現了非常吊詭的一幕:與慕容家族決裂的家臣,卻認為自己才是真正忠於慕容家族的;真正背棄慕容家族的,是慕容復。可諷刺的是慕容復卻是慕容家族在世的唯一傳人。此時他們徹底走向了所謂的「理想主義的忠誠」,只忠於自己的道義原則。

這種「理想主義的忠誠」,比「無條件的死忠」更有價值優勢。我們將四家臣與《鹿鼎記》時代為「擁唐」、「擁桂」之爭打得頭破血流的沐王府家將和天地會群雄一比,就會很清楚這一點。

但「理想主義的忠誠」一旦走向極端,會潛藏著消解忠誠本身的危險。理想是內心之中的,極端的理想主義忠誠就是只忠於自己的內心,沒有任何穩固的外在忠誠對象,也就沒有任何穩定的人際關係。種種反復無常與背叛都可以憑借「理想主義的忠誠」之名進行。全冠清背叛喬峰可以說自己是忠於「宋與契丹不兩立」的更高原則,馬夫人殺夫通奸可以說自己忠於「從心所欲」的人生理想,連丁春秋弒師都可以說自己是受到了獲取武學奧義的神聖感召。

但鄧百川他們是光明磊落的君子好漢,也知道完全從抽象的理念論證自己對慕容家族的效忠是站不住腳的,所以他們必須抬出那個已經遁世的老先生慕容博來。那個慕容博在他們心中早已理想化、神聖化,就像我們回憶年少時自己的愛豆。他們以老先生的名義狠狠教訓其兒子,行使了最後一次匡扶少主的義務。這里的慕容博絕對不是慕容博,只是鄧百川三人的自我投射。因為最諷刺的是,「若是為了興復大業,父兄可弒,子弟可殺,至親好友更可割捨」,這話正是慕容博親口叮囑兒子的。

鄧百川說「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分別時,三家臣一揖到地,一聲「拜別」,從此再不回頭。他們知道現實中對慕容家族的效忠已再無可能,但在最後時刻仍然處處遵循著一個忠臣的禮節。

 

1.郭爍 | 應當毫不猶豫地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起點2.侯虹斌 | 女性消費里的騙局,最容易受傷的總是乖乖女

3.鄧文初 | 重口味的中醫:人體入藥與道德困境

4.郭墨墨 | 李心草案結論之前,看清這5個關鍵詞

5.吳二棒| 在中國,有一個奇葩門派叫國寶幫

點擊文末在看,幫喜歡的文章沖榜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天龍八部》四個忠心家臣,效忠慕容家族這個壞老板,悲劇根源是? 歷史 第11張

 

《天龍八部》四個忠心家臣,效忠慕容家族這個壞老板,悲劇根源是? 歷史 第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