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時期的解放戰士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三年多國共內戰中,人民革命軍由戰爭之初的不到130萬人發展到1949年取得根本勝利時的500萬人,增加了近4倍。當時,人民革命軍的兵源主要是兩部分人,即土地改革後的翻身農民和國民黨軍俘虜兵而來的解放戰士。如果說,全面內戰爆發之初,人民革命軍的補充主要是動員解放區的翻身農民,那麼,到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後,則更加側重於解放戰士了。

國共內戰時期的解放戰士 歷史 第1張

費縣戰役

「俘虜中一切精壯士兵,均應爭取補充我之部隊」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對俘虜的改造,早在井岡山時期就開始形成較為完整的俘虜政策,強調不虐待俘虜,並開始動員俘虜參加紅軍。1928年11月,毛澤東在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即《井岡山的鬥爭》)中說,井岡山紅軍的來源「(一)潮汕葉賀舊部(即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引者);前武昌國民政府警衛團(即秋收起義部隊,引者);(三)平瀏的農民;(四)湘南的農民和水口山的工人;(五)許克祥、唐生智、白崇禧、朱培德、吳尚、熊式輝等部的俘虜兵;(六)邊界各縣的農民。但是葉賀舊部、警衛團和平瀏農民,經過一年多的戰鬥,只剩下三分之一。湘南農民,傷亡也大。因此,前四項雖然至今還是紅軍第四軍的重要人員,但已遠不如後二項多。後二項中又以敵軍俘虜為多,設無此項補充,則兵源大成問題。」紅軍時期已形成了一整套的改造俘虜兵的作法,俘虜兵已成為紅軍的重要來源。

抗戰一勝利,蔣介石就挑起內戰,戰爭必定會造成人員傷亡,如安在減少傷亡的同時補充發展,除了動員解放區農民參軍之外,中共中央十分重視對國民黨軍俘虜的改造,以實現化敵為友、化敵為我的目的。1945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曾發出《關於戰俘處理辦法》,提出俘虜中一切精壯士兵,均應爭取補充我之部隊;一切官佐均加爭取,其願為我軍服務令其服務,如不願為我軍服務或堅決頑抗者,則加以看管教育並令其生產,一律不放回,如果集中看管困難則分散交地方看管教育與生產,以便戰爭結束時同國民黨交換我方之被捕被俘人員;至於老弱病殘則是予以宣傳教育之後放走。按照這個規定,國民黨軍俘虜除老弱病殘之外其餘被俘人員一律不予放走。同年11月3日,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草擬的《對俘虜官兵的處理辦法》再次強調對「一切俘虜官兵照中央指示原則上均收留教育,反動者監視,均不放走,僅在必需時可考慮放走個別的人」。

這個政策的目的無疑在於補充自己,削弱敵人。但是,全面內戰規模越打越大,被俘的國民黨官佐數量日多,由於釋放的人員過少,一方面將被俘的國民黨官佐不分大小全包下來,不但加重了解放區的經濟負擔,而且需要大量的看管人員;另一方面也造成國民黨方面任意曲解我之俘虜政策,甚至導致有的國民黨軍官在戰爭上頑固抵抗。為此,1946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發出《對俘虜工作指示》,提出對俘虜的釋放或留用應靈活運用,不應消極放走了事。對於被俘的旅級以上軍官基本上不釋放,進行教育爭取;對於團營級軍官則送軍區教育訓練,爭取部分為我所用,選擇其中比較進步而又願意回去者,給以任務個別先行釋放,其餘的除個別極頑固反動或有交換價值者,一律分期釋放;對於連排級軍官經短期訓練後,除可留用者外給以任務即時釋放;對於士兵俘虜中的老弱病殘、兵痞及不易教育者進行簡單的教育啟發訴苦後釋放,其餘大部分爭取補充我軍,或選擇一部分進行教育後放回做敵軍的瓦解工作。

1947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於對俘虜軍官處理辦法的規定》,提出凡俘虜的國民黨軍尉級軍官經短期訓練後,除自願留我軍工作者外,一律釋放;校級軍官可選擇部分釋放,決定之權屬於各軍區政治部,並須經軍區首長批準;將級軍官可以個別釋放,但須經軍委批準;特務分子經訓練爭取後如何處置,決定之權屬於各軍區政治部(由保衛機關提出意見),並須經軍區首長批準;技術人員及有專門技能的人員,如特等射手、炮兵、工兵、通訊交通兵、醫生等,經過深入的思想教育後,盡量爭取為我軍服務。

國共內戰時期的解放戰士 歷史 第2張

人民革命軍突破濟南城垣

「我軍戰勝蔣介石的人力資源,主要依靠俘虜」

戰爭的第一年是在解放區境內進行。由於採取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標的作戰方針,解放區面積人口有所縮小。一年之後,人民革命軍轉入戰略進攻,戰場轉入國民黨統治區,但新解放地區需要一個鞏固的過程。因此,各解放區農民承擔著繁重的參軍、支前等戰勤負擔。以在晉察冀解放區為例:1948年2月時,有野戰軍14.6萬人,軍隊直屬機關及傷病員4.3萬人,新兵、俘虜平均每月3萬人,地方軍(兩地方縱隊在外)3.3萬人,各隨營學校及新編人員0.7萬人,總共軍隊系統27萬人。此外,各級黨政機關學校團體還有一部分脫產的幹部,而晉察冀解放區只有1300萬人。聶榮臻在給毛澤東的一份報告中說:「在人力物力動員上都是最大的限度了。」這樣的情況自然不只是晉察冀一個地方存在。作家知俠在其戰場日記中寫道:「國共內戰開始時,還可以在解放區發動青壯年參軍,來補充部隊。可是隨著戰爭的擴大,解放區再抽不出青年去參軍了,不僅抽不出青年,甚至連中年和老年人也不多了,因為他們都為了保衛解放後的勝利果實,參加了民工團去聲援前線了。解放區後方只剩下兒童、老人和婦女了,就是他們也擔負著農業生產和後方治安的任務。」

同時,隨著人民革命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開始進行無後方作戰,開辟新解放區。這時,一方面經過一年多的參軍動員,老解放區能夠參軍的青壯年已經所剩無多;另一方面新區各項工作的開展需要一個過程,並非新區一建立就可以動員組織農民參軍參戰,而且新區也因為國民黨的多年征兵以及隨之而來的「躲壯丁」致使在鄉青壯年大為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將俘虜兵改造為解放戰士及時補充兵源就顯得十分重要。1947年9月13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草擬致陳毅、粟裕電中明確提出:「對俘虜應採取即俘即補方針。俘獲後有數天訓練,開一個翻身會(吐苦水),即可補入部隊。彭習野戰軍全靠俘虜補充,即用此種方法,而戰鬥力很好。用此種方法,只要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均有俘獲,即能保持兵員的經常狀態。」從這個時候起,人民革命軍的兵源主要將俘虜兵改造成解放戰士。

為了使解放區能夠休養生息,除了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之外,中共中央決定戰爭第三年起各解放區原則不再征兵。1948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就各地戰況及今後的兵源問題發出指示:「今年華北,華東,東北,西北各區除個別地方原定擴兵計劃準予完成外,其餘均不應擴兵。」今後前線兵源全部依靠俘虜及一些地方部隊之升格,中共中央估計今後攻城野戰所獲俘虜可能大為增加,因此,「各區及各軍應用大力組織俘虜訓練工作,原則上一個不放,大部補充我軍,一部參加後方生產,不使一人不得其用。我軍戰勝蔣介石的人力資源,主要依靠俘虜,此點應提起全黨注意。」

如果說國共內戰之初,革命軍的兵源還基本來自於動員解放區農民參軍的話,到國共內戰中後期,相當多的部隊兵源已主要來自於解放戰士,有的時候甚至當天俘虜當天就參加革命軍,連軍裝都來不及更換,就調轉槍口參加戰鬥,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惟部隊補入俘虜有些已超過百分之八十」

陜北一度是國民黨重點進攻的地區,這裡本來人口就不多,可動員入伍的青壯年相應少,加之這裡是老根據地,大眾覺悟高,能夠參軍或參加革命的人大體都離開了家鄉,因此,戰鬥在這裡的西北野戰軍的補充除了其他解放區的支持外,主要依靠俘虜兵,西北野戰軍中解放戰士的比例很高。

1947年8月24日,毛澤東在給陳毅、粟裕並告劉伯承、鄧小平及華東局的電報說,西北野戰軍「五個多月(三月十九日起)作戰,完全未補充解放區新兵,補充的都是俘虜兵」。11月27日,彭德懷、張宗遜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說:「現在人數,一縱隊一萬零數百人。三、六兩縱人數相等,較蟠龍青化砭戰鬥時尚多。那時一縱不及八千人。惟部隊補入俘虜有些已超過百分之八十,有些百分之六十,平均當在百分之七十左右。」1949年2月8日,彭德懷關於西北敵軍動態及野戰軍部署致毛澤東電中又說:「俘虜兵約占全軍百分之八十,連隊比例更大,班長絕大多數是俘虜兵,排長副排長亦近半數,連長指導員各軍中均有個別。絕對多數是四川人(除四縱外),基本上已成為南方軍隊。」習仲勛也說:「在西北野戰軍轉入戰略反攻的前後,部隊的俘虜兵成分不斷增多,多數單位占一半以上,有的連隊竟達百分之八十。當時,補充到部隊的俘虜兵,經過教育都能調轉槍口殺敵立功。」

時任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政委廖漢生回憶:「國共內戰開始前我縱三五八旅、獨一旅的戰士基本上都是根據地入伍的子弟兵。後來隨著戰爭發展,一方面大量減員,一方面俘虜了大批敵軍士兵,而在人煙稀少的陜甘寧和晉綏邊區兵員困難,新成分的補充從過去主要靠子弟兵變為幾乎全部從俘虜兵中解放入伍。解放兵在全縱各連的比例平均占到60%以上,有些連隊占到80%。」1948年5月4日,陳毅在華東野戰軍團以上幹部會上說:「他們一年多沒有補充解放區參軍的新兵,主要是吸收解放戰土。現在部隊中解放戰士成分也占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爭取解放戰士參軍的經驗和我們差不多。」

華東野戰軍中解放戰士的比例也很高。1947年7月19日,陳毅、粟裕、譚震林向中共中央報告說:「去掉俘虜四十萬中參加野戰軍最低估計十萬,與自願參軍相等或越過,野戰軍俘虜兵比例百分之四十到八十。」華東野戰軍「每一戰役後,每個團要補充一千多俘虜兵,俘來後就給發槍打仗。」「我們補兵員十分之三是翻身農民,十分之七是解放戰士。有些部隊則不要,以翻身農民同別人換解放戰士,後來因在困難時解放戰士逃跑多,大家不願要解放戰士了。部隊補兵最好比例是翻身農民十分之四,解放戰士十分之六。一年來,我們補充了二十萬解放戰士,十二萬翻身農民。」

淮海戰役時,華東野戰軍對俘虜實行即俘即補即教即戰的政策。「淮海戰役開始,華野為三十六萬九千人,戰役過程中傷亡十萬五千人,戰役結束時達到五十五萬一千人,這中間除整補了幾個地方團外,補進的主要是解放戰士。」一場規模如此大的戰役下來,華東野戰軍總數增加了18.2萬人,如果再加上傷亡10.5萬,在戰役期間參加華東野戰軍達到了28.7萬人,其中隻補充了幾個地方團,以每個團按2000人計算,幾個團也就是萬人左右,這就意味著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俘虜的國民黨軍,大部分士兵成為解放戰士。

國共內戰時期的解放戰士 歷史 第3張

國共內戰期間的毛澤東

「我們爭取了一大批解放戰士參加了部隊」

晉冀魯豫野戰軍在挺進大別山之前,因為活動區域多為老解放區,這裡土地改革進行比較早,因而翻身農民參軍的比例高一些。在國共內戰的頭4個月的作戰中,「由於延續幾個月的作戰,部隊的老戰士有相當的減員,大量翻身農民和解放戰士補入部隊。這樣,部隊的成分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戰士相對地減少了,新參軍戰士和解放戰士大量增加了,每個連隊,三種戰士大體各占1/3。」在國共內戰的第一年中,晉冀魯豫解放區「有24萬翻身農民踴躍參軍,10餘萬解放戰士經過教育改造補充到部隊,使我軍兵員充實。」進入大別山後,由於是無後方作戰,在新區動員農民參軍需要一個過程,因此,華夏野戰軍的兵源補充就主要依靠俘虜兵了,「部隊在去年淮海戰役後,本來俘虜成分就普遍達百分之六十左右。現在則普遍的已達百分之八十左右」。

解放戰士所占比例相對比較低的是東北野戰軍。東北土地較多,土改後農民分得土地也多,廣大農村基本沒有被國民黨軍占領,兵源主要靠翻身農民參軍,在一段時間也不太重視俘虜兵的工作。1947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羅榮桓在一個報告中承認:「過去俘虜爭取工作做的不夠,夏季攻勢共五萬俘虜,現在補充到部隊只有八千人,在後方訓練的八千人,其餘的不知何處去了。明年要爭取有一萬俘虜補充部隊。」1948年5月,羅榮桓在東北人民革命軍總部師以上幹部會議上還說,「爭取俘虜工作很差,消滅敵人三十萬,隻爭取了五萬人。」隨著遼沈戰役的勝利,大批的國民黨軍被俘,東北野戰軍的解放戰士也逐漸增多。「俘虜兵大部已由各縱自行組成解放團,有的一萬至二萬五,另由地方接收一部。」「困難的問題是數量太多,一時無更多幹部來專門集訓俘虜。」遼沈戰役結束後,東北野戰軍補充了6萬餘名新兵和11萬餘名解放戰士。1949年1月上旬,羅榮桓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報告說:「現在我軍百分之八十是東北人,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俘虜的南方人。」平津戰役後,東北野戰軍中的解放戰士驟增,解放懷來、天津後,補入5萬人,北平和平解放後,再補入傅作義投誠的部隊10萬餘人,加上遼沈戰役時補充的11萬人,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東北野戰軍共補入約26萬起義、解放戰士。有的連隊起義、解放戰士占半,有的超過了一半。

對於晉察冀(華北)野戰軍中的解放戰士比例情況,1947年3月25日,羅瑞卿(軍區政治部主任)在軍區政治工作會議曾說:「對待解放戰士,主要的亦應是爭取的政策。一年多以來,我們爭取了一大批解放戰士參加了部隊,經驗證明:這一政策是正確的。參加我軍的解放戰士,許多人已加入共產黨,並成為戰鬥英雄或模範工作者,為著人民的解放事業,他們堅決奮鬥和英勇犧牲。」羅瑞卿同時要求把解放戰士的「補充數目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內(大約不超過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同年7月20日,朱德給毛澤東的信中說:「晉察冀工作,這三月來已有轉變,前已電呈。現在野戰軍已完全組成,所委人員已到職,人員補充也正在進行,約可得一萬補充兵,大部是俘虜。」因此,「以致目前(1947年8月)革命軍中已有50%至70%是解放戰士」。1948年8月16日,聶榮臻向毛澤東報告說:「補訓兵團第一期接收之察南戰役的解放戰士8449名,洗刷475人,調出軍官及技術人員353人,實留7351人,逃亡203人,病死3人,爭取參加我軍者7145人,占總數97.2%。」解放戰士比例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俘虜中又有二百八十萬變成了革命軍」

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的俘虜政策完全成功。對放下武器的國民黨士兵,一個不殺,其中大部分可以參加我們的部隊,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國民黨軍官,經過改造可以為我們所用。蔣介石搞關門主義,我們放回去的國民黨軍官他也不敢用。我們比他膽大,對他的軍官,一部分大膽地用,大部分放回去。放的時候和他訂個條件,要他出去做工作,只要做一點工作,對我們就有幫助。」1949年7月7日,周恩來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說,三年中,「在敵人所損失的五百六十九萬人當中,被我們俘虜的人數達到百分之七十,即四百一十五萬,而俘虜中又有二百八十萬變成了革命軍。」

在國共內戰中,革命軍將大量的俘虜兵轉變成解放戰士,極大地減輕了解放區人民的負擔。這些解放戰士基本上都是貧苦農民出身,他們參軍都是迫不得已被國民黨抽壯丁抓來的,一旦經過訴苦教育啟發其覺悟,就有可能成為勇敢的戰士。他們在軍隊中都經過軍事訓練,往往比剛參軍的翻身農民更有戰鬥力。

事實上,在三年國共內戰中,不少解放戰士成長為戰鬥英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第十八旅的王克勤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王克勤生於安徽阜陽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9年7月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被俘後參加人民革命軍。因為表現出色提升為班長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6年10月6日,在山東巨野縣徐莊阻擊戰中,王克勤帶領全班與國民黨軍激戰一天,殲滅大量敵人。戰後,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3人被評為戰鬥英雄,王克勤被提升為排長。1947年7月10日,王克勤在定陶戰役中犧牲。短短1年的時間裡,王克勤斃傷敵232人,俘敵14人,緝獲步槍8支,曾8次立功。在三年人民國共內戰中,從解放戰士中湧現出一大批王克勤式的戰鬥英雄。各部隊也創造了許多轉化俘虜兵、培養解放戰士的辦法和經驗。將俘虜兵改造成解放戰士,充分顯示中國共產黨俘虜政策的威力,也體現了政治工作的力量。

在國共內戰中,有多達280多萬人的國民黨軍隊士兵成為解放戰士,又有170餘萬人部隊或起義或接受和平改編,二者相加達到400餘萬人。因此,國共內戰中後期人民革命軍的主體已是原國民黨軍隊計程車兵。通常說國共內戰消滅了八百萬國民黨隊,其實其中的一半被轉變成為革命軍。在國共內戰中,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不但給共產黨運送了大量武器裝備,也「運來了」源源不斷計程車兵。

(作者系中央黨校 (國家行政學院) 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 教授)

(來源:團結報)

國共內戰時期的解放戰士 歷史 第4張

作者:羅平漢

編輯:

王富聰 孫靖琪

文史e家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國共內戰時期的解放戰士 歷史 第5張

國共內戰時期的解放戰士 歷史 第6張

除了帶給您優質黔貨

更希望我們能帶您

去了解貴州深山裡的故事

敬請關註

博愛扶貧雲商城

那家網/蘇寧易購

黔貨出山,我們在努力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