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歷史的朋友圈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明清之前的皇帝通常用廟號或謚號稱呼,例如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宋高祖趙匡胤,而明清皇帝習慣用年號稱呼,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萬歷皇帝朱翊鈞、乾隆皇帝弘歷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細探究,耐人尋味。
上圖_清 陳書.歲朝麗景圖
要弄清這種現象,只要梳理一下廟號、謚號和年號的關係,就能明白其中的奧秘。
首先來看廟號。
商朝講究祭祀和敬拜,建設專門的家廟,追加廟號,供奉先王。周朝繼承了商朝的謚號制度,廢止了廟號制度。秦朝因廟號和謚號的追加,必定造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因此雙雙廢止,廟號制度一度中斷了數百年。
漢朝建立後,重啟了廟號制度,從此成為一項重要的禮儀制度,延續到了清末。廟號的評定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禮紀》明確記載:「祖有功而宗有德。」功是指開國或奠基的功業,德是說守成之德。祖和宗之間是開基和承嗣的關係。
上圖_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西元前256年—前195年),(廟號:太祖) (謚號:高皇帝)
開國皇帝常用的廟號有太祖和高祖,兩者可以指一個人,比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死後,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官方正式名稱是「漢太祖高皇帝」。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任性地將廟號和謚號揉合在一起,尊稱為「高祖」,造成後世誤讀,一直以漢高祖稱呼劉邦。
太祖和高祖也表示血親之間的不同關係。《爾雅·釋親》中解釋:「曾祖之父為高祖」,「烈祖之父為太祖」。三國時期,曹丕登基建魏,追尊父親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丕死後,謚號皇文帝,廟號高祖。既表明兩人是魏國的奠基開國之君,也是父子關係,追尊的廟號沒毛病。
在南北朝時期,廟號被玩壞了。石勒、劉裕、陳霸先等人均打了高祖的廟號,甚至南朝宋的第三任皇帝劉義隆被弒殺後,謚號文皇帝,廟號太祖。這位皇二代,卻享用了開國皇帝的廟號,後世議論紛紛,指摘不斷。
與祖類似,宗的廟號同樣也有講究。一般來說第二任皇帝的廟號通常為太宗。在大一統王朝中,漢、唐、宋、元、明、清等六朝的第二任皇帝劉恒、李世民、趙匡義、孛兒隻斤·窩闊臺、朱棣、皇太極均被尊為太宗。
上圖_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年號:永定) (廟號:高祖) (謚號:武皇帝)
廟號還有褒貶之分,舉例來說,褒義的有世祖、聖祖、成祖等,代表有二刷天下之功,有仁宗、孝宗、睿宗等,說明是仁愛孝順的賢君,貶義的廟號有肅宗是指中興未成之主,高宗是由盛轉衰的君主。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是個特例,他發動了靖難之役,病逝後廟號太宗,明世宗朱厚熜後來將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
擁有廟號最多的皇帝是明末崇禎皇帝。他死後,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尊其為思宗,後改為毅宗,隆武帝朱聿鍵即位後,三改廟號為威宗,滿清入關後,四次改廟號為懷宗,最後追謚為「莊烈帝」。直到民國時期,明思宗才成為崇禎正式的廟號。
唐朝以後,皇帝的謚號字數過長,例如唐玄宗的謚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在稱呼上多有不便。官方改用廟號作為稱呼,久而久之成為約定俗成的傳統,比如唐高宗、宋仁宗、元世祖等,從此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
上圖_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謚 號:武穆、忠武)
其次,該聊聊謚號了。
廟號和謚號有交集,也有差異。兩者都是歷史人物死後,統治集團對其一生所作所為,給予一定評價意義的稱號,對歷史人物進行高度概括。此外,兩者同樣包含了褒、貶和同情的成份,隋朝第二代皇帝楊廣死後,唐高祖李淵追謚為煬帝,原因不言自明。
與廟號不同,謚號的應用範圍更大,皇帝、妃嬪、諸侯、大臣以及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等都能得到謚號,例如岳飛的謚號是忠武,乾隆帝嫡妃富察氏謚號孝賢純皇后,同時,統治集團可以將執政理念與謚號結合在一起,漢朝倡行孝道,在評定皇帝的謚號時,加綴孝字,例如孝文、孝景、孝武等。
在隋唐以前,謚號只有一兩個字,簡明扼要。唐朝以後,皇帝的謚號的字數逐步增加。清朝乾隆皇帝的謚號是最長的,多達25個字,在讀之前,請先深吸一口氣,ready go:「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讀完有木有缺氧的趕腳?皇帝的正式稱號應該廟號在前,謚號在後,合二為一,構成先王的全號。在奏折衷,大臣稱呼乾隆皇帝時,用高宗純皇帝就可以了。
上圖_乾隆皇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1799年),(謚號:純皇帝) (廟號:高宗) (年號:乾隆)
與廟號和謚號不同,年號是封建社會用來編年的名號。
西元前140年,漢武帝宣布以年號編年,目的是以年號紀錄君主的在位年長,首個年號是建元,此後逐步制度化。由於年號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因此,建元成為帝王開國的重要象徵。
明清之前的歷任帝王,對待年號相當任性,凡是天降祥瑞或發生國家發生重大事件,就會更改年號,此舉與漢武帝的初衷各走各路。明清帝王基本是一帝一元,既通俗易記,又體現時間順序,因此,用年號稱呼明清皇帝成為習慣,其中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前的年號是「正統」,奪門之變後,他復辟成功,再次登基,改元「天順」,是明清皇帝中唯一擁有兩個年號的皇帝。
歷史上的年號超過了500個,常見的年號通常有兩至四個字組成,例如漢武帝的元狩、王莽的始建國、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字數最長的年號是西夏皇帝李元昊使用的「天授理法延祚」,歷時十年,以及他孫子惠宗李秉常的年號「天賜禮盛國慶」,為期六年。
上圖_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謚號:則天大聖皇帝→則天大聖皇后) (年號:證聖、聖歷、神功、久視、神功、神龍)
史上最牛的「年號達人」要數唐高宗李治和武周女皇武則天這對夫妻了,前者擁有14個年號,後者也用了14個年號,外加4個臨朝稱制的年號,在21年間用了18個年號。而梁武帝蕭衍共有七個年號,其中的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有同花順的趕腳。
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不是康熙,而是崇禎,西元1628年,明思宗朱由檢開始使用崇禎年號。他煤山自縊後,朝鮮感念明朝助其抗倭的恩德,不但收容明朝遺民,還沿用崇禎年號,直至清末,前後歷時265年。
廟號、謚號和年號作用不同,地位不一,是封建帝制的產物,代表了王者至上的禮教,體現了威嚴神聖的制度,蘊含了內容豐富的文化。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廟號、謚號和年號也隨之而去,成為中國古代的國學,如今回味,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