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歷史 第1張

【湘紀話廉⑦】「五代清卿」袁聿修

袁聿修(511—582),字叔德,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尚書郎、太常少卿、信州刺史、都官尚書、吏部尚書等職,歷經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和隋五個朝代。袁聿修為官五十餘年,時逢亂世,社會動蕩,卻能做到始終如一,清廉為本,史書稱他「在官廉謹,當時少匹,尚書十年,未受升酒之饋」,人們因此尊稱他為「五代清卿」

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歷史 第2張

袁聿修出身士族高門,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曾任北魏的中書令。魏晉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主要靠家庭出身和背景來選官,袁聿修18歲時就出任「要職」州中正。北魏時的州中正由中央直接任命,其職責為掌選本州人才,考察評議官員,權力很大。後來,袁聿修又在尚書臺經歷了度支郎、五兵郎中、左民郎中等「關鍵崗位」。當時官場攀附成風,送禮盛行,與一般計程車族子弟不同,袁聿修為政廉潔,為人謹慎,從不收受饋贈,亦不攀附權貴,始終嚴以律己,清靜寡欲,與世無爭。當時很多名士很賞識他,經常讚美他的為人品格。

北齊武成帝大寧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之職出使巡視各省,並受命考核官員的得失。經過兗州時,他的老友邢邵正好任兗州刺史。久逢知己,相談甚歡,兩人分別後,邢邵派人送來當地特產——幾匹白色綢緞作為禮物。袁聿修立即退還白綢緞,並附信一封說:「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願得此心,不貽厚責。」邢邵收到信後,為袁聿修的清廉自守所感動,他回信稱:「弟昔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袁聿修在尚書臺任職時與邢邵興趣相投,志同道合,邢邵很了解袁的品性,曾常稱他為「袁清郎」。東魏、北齊時期,尚書臺郎官間送禮之風盛行,袁聿修在尚書臺十年,未曾接受過別人一升酒的饋贈。

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歷史 第3張

北齊後主天統初年,袁聿修任信州刺史,他仁政愛民,輕徭薄賦,官不擾民,百姓安居樂業,深受人們愛戴。一次,皇帝派禦史出巡諸州,信州與梁、鄭、變、豫等州相接壤,在信州周圍的這幾個州,禦史都檢舉查辦了官員的不法行為,而唯獨信州沒有受檢舉的官員,禦史竟然都不到信州來巡視了。到袁聿修任滿解職還京時,州中趕來送行的百姓,塞滿了道路,有的人帶來美酒與肉脯,有的人痛哭流涕依依不舍,爭先恐後想多送一程。當時正值盛夏,炎熱難忍,袁聿修擔心百姓們過於勞累,時常停下車馬,接過送行百姓的酒碗,一飲而盡,表示心意領了,勸他們不要再相送,各自早點回家。袁聿修回京後,信州百姓鄭播宗等七百餘人向朝廷上書請求為他立碑,以記述袁刺史的功德。

齊亡入周後,袁聿修獲授儀同大將軍、吏部下大夫。隋開皇初年,袁聿修出任東京都官尚書,後於熊州刺史任上無疾而終,終年七十二歲。

一輩子認認真真做人,修成一身正氣;五十年兢兢業業理政,換得五代清郎。袁聿修生逢亂世,卻能終其一生恪守清廉本色,不受升酒之饋,不收束帛之禮,朝政再壞,他也有底線,絕不同流合污,參與亂政,他因此贏得了百姓的愛戴,歷史的褒獎,「五代清郎」「五代清卿」的美譽,實至名歸!廉者,政之本也。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清白做人,乾淨做事,堅持一陣子易,堅守一輩子難。為官從政,實際上就意味著一種付出、捨棄和奉獻,權力面前應當充滿敬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利益面前應當守住底線,守正如初,無愧於心。為官者,當深知:清廉是福,貪欲是禍,擋不住誘惑,管不住自己,守不住底線,終會走向覆滅的深淵。(蔣偉)

編輯:方可

校對:尹驍

更多精彩 為您推薦

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歷史 第4張

►「紀委監委出面協調,我們放心了……」

►「才智」用錯了地方,落入貪腐陷阱的年輕幹部

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歷史 第5張

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歷史 第6張

相鄰的地市都被巡視了,唯獨這位「官二代」任職的地方沒人來 歷史 第7張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