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相比起人手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拍的抖音快手類短視頻,基於SONYA7 II、Go Pro級別的相機,手持雲台,無人機和專業剪輯設備生產出來的Vlog更像是PGC的產物,畫面的質感和具有藝術氣息的表達風格讓Vlog迅速從泛濫的短視頻內容裡脫穎而出,占領了短視頻領域的審美高地。

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娛樂 第1張

記錄做飯也可以是一場創作?

Vlog全稱Video blog,視頻博客,即blog的視頻版,通過視頻的方式記錄日常生活。通常一個Vlog的長度在1-10分鐘之間,內容多為碎片化的日常記錄,沒有刻意的故事設計,強調去表演化、真實日常和鮮明的個性,在內容的打磨上會更注重畫面的協調性、拍攝的審美格調以及高水平的剪輯技巧。

博主@大概是井越是國內較早引入Vlog的高人氣Vlogger之一,以井越的Vlog《終於在家做飯了》為例,這部534萬次觀看、1.7萬點讚的五分鐘Vlog主要記錄了井越和高人氣女友小八一次在家做飯的過程——從兩人在超市選購食材,吐槽物品包裝設計,到在家做飯、吃飯的點滴細節。兩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年輕人做飯的過程有一點笨拙又有點溫馨,記錄的風格很隨性、幽默、真實,引發網友對「美好生活」的共鳴。

Vlog這種以第一人稱視角為主線,個人風格濃重的生活記錄方式能夠讓用戶在觀看的同時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和創作者產生情緒共鳴,體驗和博主之間微妙的陪伴感,這種互動更加深層次,也更富有黏性。

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娛樂 第2張

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娛樂 第3張

2012年,Youtube上出現了第一條Vlog。近年來越來越多全球的年輕人選擇用帶有鮮明個人色彩的Vlog記錄生活日常,經由5年的發展,Vlog已經從2013年Youtube每天200餘條的上傳漲至2017年的每小時2000餘條,如今在Youtube上甚至可以檢索出一億條和Vlog相關的結果。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CaseyNeistat,作為早期的職業vlogger,Casey曾經在YouTube上連續600多天堅持日更Vlog,紐約街道上滑雪、穿著西裝滑水、無人機扮聖誕老人飛行、電動滑板改裝阿拉丁飛毯等創意vlog內容讓眾人耳目一新。由於其有鮮明的個性、特別會玩以及對高質感畫面的追求,Casey在YouTube上獲得了千萬量級粉絲的擁躉和十幾億的播放量,並被玩家稱為Vlog之父。在國內,井越、冬瓜等先鋒Vlogger都是從模仿Casey的拍攝開始的。

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娛樂 第4張

短視頻的下半場,Vlog蠢蠢欲動

在當前國內,Vlog雖然還處在活躍於小眾群體的成長期,但也已經催生了一批高人氣Vlogger,像井越、冬瓜、cbvivi、飛豬、你好竹子,都有百萬微博粉絲,漲粉的速度也都非常快。比如從2017年5月開始拍Vlog到如今一年多,井越的微博粉絲量就從六萬增加到了一百萬。

視頻平台也嗅到了新的機會,通過設計輔助製作Vlog的產品功能和建設Vlog愛好者社區,把自己的觸角伸向了Vlog領域。Vue和一閃都有vlog製作功能,用戶可以直接用這兩個APP進行Vlog素材的剪輯、加配樂加濾鏡等操作。

為了沉淀更多的Vlog創作者,拿下主流Vlog社區的高地。各大視頻平台先後發力,一閃在2018年春節發起了「一分鐘」創作挑戰,邀請用戶拍攝一個60秒的Vlog來講述自己的春節故事。小影在2018年一開始便提出了自己的三年計劃——V光計劃,計劃用2018年一整年的時間孵化一部分vlogger,並且使20%的頭部創作者獲得合作紅利。

微博Vlog官方也在9月18日發出vlog正式召集令,過往30天裡,發布過4條以上Vlog,就有資格申請成為微博認證的Vlogger,享受微博的扶持。微博Vlog官方經營也不斷和各種流量明星、大V合作拍Vlog,擴大vlog的影響力。

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娛樂 第5張

另有消息稱,騰訊旗下另一款有戰略意義的短視頻「Yoo視頻」也在接觸Vlog機構和頭部作者。

與此同時,品牌方也敏銳地察覺到Vlog潛在的影響力,OPPO手機、攜程旅遊、戴森捲髮棒等品牌都嘗試和vlogger合作,通過讚助或品牌植入的方式在vlog裡打廣告。比如井越就給OPPO R17 Pro拍過「發現夜的美」vlog,在攜程旅遊的讚助下拍攝了「京都大阪的日與夜「vlog,反響都很好。

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娛樂 第6張

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而是自己

正因為Vlog在國內快速崛起的影響力和商業潛力,Vlog被一些人認為會繼抖音快手之後成為短視頻的下一個風口。然而一些頭部Vlogger並不看好Vlog的普世性,比如冬瓜認為Vlog「會火,但不會成為風口」,cbvivi認為Vlog「不適合內容創業。”

我個人也認為Vlog不太可能成為短視頻的流量解藥,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Vlog創作門檻很高,決定了它只能停留於相對小眾的圈子。一閃的的slogan是「成為創作者」,但用戶從瀏覽者轉變到創作者,其中最大的鴻溝就是視頻的創作難度。首先說設備,vlog的高清質感和鏡頭語言的流暢性對拍攝設備要求很高,主流的vlog拍攝設備至少得保證有SONYA7 II、Go Pro級別的相機和配備的穩定器,另外還得考慮無人機等升級裝備,這對於絕大多數拍抖音快手的用戶來說已經相當遙不可及了。

對不起,Vlog的對手不是抖音 娛樂 第7張

另外Vlog對拍攝的技術有很高的要求,和一鏡到底的抖音快手短視頻相比,vlog創作者對鏡頭語言、時長、配樂、剪輯節奏都得有很專業的把握,而且得耗很大的精力。井越在被採訪時透露自己每期素材會有60G-70G,從中剪輯出5分鐘的Vlog需要花6到10個小時,而且會在電腦剪輯軟體中完成。除非是全職vlogger或是重度愛好者,一般的用戶不太可能有這個時間精力和創作水平。

第二,人格化的vlog更像是一種藝術形態,很難被工業化生產。即和任何一種非流水線式的藝術表達形式類似,比如相聲、脫口秀,Vlog創作者的人格魅力和天賦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Vlog雖然看上去是很流水帳式的記錄,但鏡頭語言的調度、人物的鮮明個性和自我表達都是非常獨特的。這種獨特性可以從當前頭部vlogger的背景看出來:

Casey是一個真正的 flim maker,有背景的職業製作人,在做 vlog 之前就已經通過做過很多病毒視頻成名。cbvivi 是編輯、產品經理,在《外灘畫報》做過編輯和新媒體總監,寫過一個叫「看,那個人在飛!」的博客。井越是中山大學的哲學系博士生、《惡毒梁歡秀》第二季編劇,以及最早的人人網網紅,他在荷蘭讀研究生時寫的《在阿姆斯特丹吃蘑菇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一度流傳甚廣。飛豬在校時創辦的博客「反波」在當時被梁文道稱作「中國目前最好的博客」,目前飛豬是一閃的CEO。

作為一種自我表達的內容形式,vlogger身上的個人魅力是讓用戶來看Vlog的主要助推力,vlog裡的有趣靈魂在現實裡真的也是天才又有趣的少數人,像井越這樣的斯文敗類型男、個人風格鮮明、有學識有視頻製作能力、還有個好看模特馬子的Vlogger寥寥無幾,這就直接導致了優質的能火的vlog數量非常有限。

第三,國內缺乏Vlog創作的文化土壤。Vlog的核心在於分享生活,並通過分享生活傳達個人意識和態度,而國人傳統上並沒有這種愛分享的潛意識。而且中國市場並沒有經歷過DV一代,缺乏家庭錄像的文化,中國的用戶並沒有拍攝視頻來記錄生活的習慣。

這幾年短視頻的火熱讓越來越多人願意在鏡頭面前表現自己,但是其中更加突出的是顏值、表演、吸睛的成分,是如何從一堆內容中脫穎而出,比如抖音上的各種炫技、秀顏值秀身材、搞笑,可以說是打造了一個加了濾鏡的世界,這些和vlog強調的自然、真實的敘述並不不是一種類型的。

Vlog的流行很大程度在於它的真實性,在越來越多的個體開始關注自身,關注差異化時,獨特的人格魅力正是能引得眾人追隨的重要原因。而這也恰恰是中外文化的差異之一,即國人還沒有太適應高調表達自我的差異化,並且對自我的獨特性有足夠的自信。

回到Vlog和抖音的話題上來,我覺得Vlog和抖音之間並非競爭關係,而是雙方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賽道上,Vlog自身的瓶頸也好,困境也好,和抖音沒有太大關係。

抖音是一個滿足用戶及時滿足感的娛樂產品,他就像海一樣,你總能找到一片適合你的島嶼,而VLog則融合了社交、獵奇,戶外,個人IP,探險精神,是一小撮人的精神遊戲,嚴肅的說,兩者的定位和受眾都不相同。Vlog或許可以成就一批高人氣愛豆,但肯定不會成就大多數人。

另外,別想太多,你做不了Vlog。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