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丨套路編輯部,來源丨運營研究社(ID: U_quan),授權發布。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有多紅?
截至發稿,第三期公演舞臺播放量已破1.5 億,讓同期在播的綜藝瞠乎其後:
熱搜更是天天不停,一天至少 2 個掛在榜上,甚至連衍生出的腦洞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都能上熱搜:
從前兩年火出圈的《偶像練習生》《創造 101 》,再到今天全民都在追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些爆紅的綜藝背後,都藏著哪些運營套路呢?
今天,運營社唯一國家二級追星運動員就帶你一起扒一扒,現象級綜藝的那些「小秘密」……
01
拉新:讓用戶感受到節目價值
對於綜藝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節目開播前盡可能多的獲得曝光、搶占用戶心智。
畢竟,現在搶占用戶時間的東西太多了,你需要給用戶足夠的理由來看你的節目。
從「用戶運營」的角度考慮這個命題的話,其實就是:如何讓新手期的用戶感受到產品的價值?
研究了最近一年的幾個大熱綜藝後,我們發現,節目組們為了讓用戶提前感受到節目的價值,可都太拼了:
1)自帶流量的常駐嘉賓
從節目的制作流程來看,選擇合適的常駐嘉賓,就是第一步。
什麼樣的嘉賓,才算是合適的常駐嘉賓呢?
一般有兩種人:正當紅,很火的藝人;或是在某個領域內很有知名度的藝人。
換句話說,要麼有才,能給選手提供專業指導;有麼有流量,能幫節目組擴大潛在的用戶範圍。
對於被吸引過來的粉絲來說,能在節目中看到愛豆「營業」,就是綜藝提供給用戶的價值。
有了價值,用戶才有了觀看節目的動機。
就像剛結束的《青春有你2》,裡面的導師:
蔡徐坤 —— 頂流藝人;
Lisa —— 韓國女團 BLACKPINK 成員;
Ella —— 國民女團 SHE 成員;
Jony J —— 著名RAP歌手;
雖然《青你2》的素人選手居多,但導師陣容強大,不僅自帶流量,而且這些流量還來自於不同圈層。
比如 Lisa 和 Jony J 的粉絲,就各屬於韓圈和RAP圈兩個小眾圈層,互相之前很少重疊;而 Ella 的國民度和實力,也增加了觀眾對導師團隊的信賴感。
反觀沒有什麼水花的《創造營2020》:
教練團的四個人,其中三個曾是韓團成員,粉絲重合度高就不用多說了;另一位教練毛不易則是天賦型選手的典型代表,對指導學員也沒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從導師的配置上說,《創造營2020》就略輸一籌了。
2)有討論度的節目話題
除了用常駐嘉賓作為增加節目價值的砝碼,由綜藝節目而延伸出的話題,也可以為節目增添價值。
在拉新階段,綜藝還沒有上線播出,討論的話題又該從何處入手呢?
我發現,開播前有關節目的討論,很多都集中在有話題的選手,或是綜藝節目題材本身。
① 話題選手
話題選手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網紅博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KOL;另一種就是所謂的「回鍋肉」,也就是多次參加選秀節目的選手。
在節目開播前,這兩類選手都可以很好的引起話題討論。
比如《青你2》訓練生林小宅,是一位在微博坐擁 1141 萬粉絲的知名博主。
這個粉絲數什麼概念?
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而備受關註的張雨綺,粉絲量還比林小宅少了 100 多萬。
單就林小宅參加《青你2》這件事而言,就為節目在開播前贏得了不小的討論度——
這類選手不僅吸引了她作為網紅時期的忠實粉絲,更吸引了一部分喜歡「吃瓜」的路人大眾,給用戶提供了娛樂價值。
《青你2》中最終出道的 C 位 —— 劉雨昕,就是一位多次參加選秀節目的「回鍋肉」。
劉雨昕曾參加過《向上吧!少年》、《舞林爭霸》、《蜜蜂少女隊》以及《青春有你2》四檔選秀類節目,還是蜜蜂少女隊的出道成員之一。
這類選手本身就有一定的粉絲基礎,他們大多實力不俗,舞臺上往往也有能讓人驚艷的表現。
這類坎坷的追夢經歷,很容易和觀眾產生「角色代入」:
從他們身上,用戶看到了「屢次失敗」的人也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從而產生更深的情感共識。
② 話題現象
因為本身題材而爆火的綜藝節目就更多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在開播前,百度指數已經達 12 萬 + ,而《青春有你2》在播前的百度指數最高才 3 萬 + ,二者之間差了整整一個數量級。
這是為什麼呢?
《乘風破浪的姐姐》憑借其「 30+ 女團選秀」 的特點,以及社會對女性的關註度的加持,成為了一檔未播先火的現象級綜藝。
打造出頂級流量蔡徐坤的選秀綜藝 ——《偶像練習生》,也是憑借題材本身獲得關註。
作為中國首檔男團類選秀節目,《偶練》開啟了中國偶像選秀元年。
《創造 101 》則拿出了「打造中國頂尖女團」這個噱頭,在節目開播前賺足了眼球。
對於用戶來說,這幾檔綜藝的主要價值,在於給觀眾提供了全新的節目形式—— 掌握了團體的主導權,選出自己心中的團體偶像。
雖然同是「首檔男 / 女團選秀綜藝」,但對比《偶練》和《101》兩檔節目的關鍵字熱度,我們可以發現在節目播出期間,《101》的熱度總是略高於《偶練》:
同樣是在節目播出前就具有很大聲量的選秀節目,在節目播出後的熱度卻有了差異。
其實,這種差異在其他節目中也很常見,很多播出前名氣很大的節目,在播出之後反而「涼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02
激活:引導用戶產生參與習慣
在節目播出後,用戶和節目完成了「初次會面」,這時候的用戶已經邁入了成長期。
對成長期的用戶來說,運營的關鍵在於引導用戶形成產品使用習慣。
同樣,一檔綜藝節目想保持熱度、甚至「出圈」,節目組就要不斷地挖掘新話題,引導觀眾參與到節目討論當中。
其實,「引導」這個詞有點溫和,要想形成更為廣泛的話題傳播,我們需要「刺激」用戶。
對於觀眾來說,「槽點」就是一個很好的刺激。
1)生產槽點
槽點通常是有關節目的一小段視訊、一句話或是一個行為。經過網友的傳播與再創造,槽點就變成了網路熱梗。
總的來說,「生產」槽點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來自節目嘉賓的意外之喜,另一種則是節目組的刻意安排。
① 嘉賓的意外之喜
說起最近很火的槽點,「張雨綺順拐」一定榜上有名。
先讓我們重溫一下經典現場,僅這一個動作,張雨綺就順拐了 4 次:
不僅是觀眾們沒想到,導演組可能都沒想到,在這次表演之後張雨綺的人設徹底「崩塌」了——
從「知性御姐張雨綺」變成了「鐵憨憨張小雨」,這種強烈的反差為觀眾提供了討論空間。
這個初舞臺為張雨綺延伸出了至少 3 個熱搜,相幹話題閱讀量總和近 10 億:
正是人設上的「反轉」,顛覆了用戶對張雨綺的認知。
這種意外之喜正好戳中了觀眾的興奮點,也就是「刺激」到了用戶。
② 節目組有意安排
不過,嘉賓們出彩個人表現,畢竟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為了保證節目能穩定輸出槽點,節目組會對其進行有意安排,比如通過後期剪輯的方式,來放大節目沖突,引發討論。
前幾天,就有觀眾為《乘風破浪》中的海陸報不屈,稱「海陸打斷黃曉明說話」的節目橋段是被後期剪輯過的,並列出了一系列證據,證明海陸當時只是在自言自語。
類似於這種用剪輯放大矛盾、增加節目沖突的套路,在綜藝中並不罕見。
寧靜之前參加的一檔綜藝節目 ——《花兒與少年2》,就是靠剪輯來放大成員之間的矛盾。
放大成員間矛盾的同時,也增加了節目的看點。
盡管會有觀眾吐槽,但無論是正面或者負面的評價,只要觀眾願意參與到節目的討論當中,都已經為節目本身博得了收視率。
就像知乎網友評價的那樣:
(《花兒與少年2》)整天上演撕逼大戰,收視率卻很好
2)傳播槽點
當槽點被「生產」出來後,為了引導用戶持續參與、擴大節目的影響範圍,我們需要將這個槽點傳播開,讓更多用戶參與到「吐槽」中,為下一步的用戶留存打下基礎。
① 自發傳播
有一些槽點是可以自發進行傳播的。
比如不久前從《青你2》出圈的洗腦熱梗:
「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髮」、「就像是一場夢,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
出圈後,這兩句魔性歌詞引發了各種版本的翻唱:
關於這個梗的表情包也隨處可見,更是極大的助力了它的傳播。
現在的熱梗往往都是曇花一現,但從「淡黃的長裙」的百度指數可以發現,它還存在一定的長尾流量。
這就很有意思了,後續熱度僅靠自發傳播維持是不現實的,畢竟現在網路資訊變化迅速,而且網友的記性也很差。
想讓節目相幹的槽點維持熱度,一定少不了制作方的推波助瀾。
② 外力推進
最常見的套路,就是官方直接參與到玩梗中。
以《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例,關於這個綜藝節目的第一個熱梗應該就是「曉明歷險記」了。
有網友稱別人參加的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黃曉明參加的卻是「曉明歷險記」:
關於這個梗,節目官方在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內容中就給出回應,與網友隔空互動:
這樣一來,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就被拉近,不僅提升觀眾參與節目討論的熱情,還進一步擴大了話題傳播。
觀眾發微博說:玩梗的《乘風破浪》節目組也太皮了吧
綜上,圍繞著綜藝節目相幹槽點,我們可以發現,引導用戶產生參與習慣的基本流程如下:
首先要找出節目的槽點,這個槽點可以是自然產生的,也可以是人為制造的;
然後,圍繞著這個槽點,目標用戶自發參與節目討論,在此期間官方下場可以有效地增加熱度,維持目標用戶繼續討論話題的熱情;
接著,經過更大範圍用戶持續地討論,形成了網路的熱點,槽點打破圈層得到有效傳播;
最後,就達到了我們在開始提到「出圈」營銷的效果。
03
留存:讓用戶持續感受 「啊哈時刻」
看了幾期綜藝、已經有些「上頭」的用戶,就可以稱之為成熟期用戶了。
面對已經處於成熟期的用戶,比技巧更重要的,是讓用戶持續感受「啊哈時刻」,進而實現更好的用戶留存。
啊哈時刻:指用戶對產品核心價值感受最強的一點,最吸引用戶讓其無法拒絕的產品特點。
對於綜藝節目來說,讓用戶持續感受「啊哈時刻」的關鍵就是 4 個字 :做好內容。
1)增加看點
做好一檔綜藝節目的內容,增加節目看點是重中之重。
我們還以《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例,為了增加節目看點,《乘風破浪》很大膽的將備采花絮剪進了正片當中。
事實也證明了,姐姐們的備采花絮也是金句頻出:
寧靜:別人都不知道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幹了
伊能靜:別讓我配合你們
張雨綺:人家那叫高光,你不太懂
花絮中的片段很直觀的反映了姐姐們個人的性格,也讓觀眾對接下來的內容產生期待。
節目制作組真的很聰明,他們十分清楚,觀眾的「啊哈時刻」不是姐姐們乘風破浪順利成團,而是姐姐們如何「興風作浪」。
緊緊圍繞著觀眾的「啊哈時刻」進行內容編排,每一期的節目都有讓觀眾無法拒絕的內容,也難怪《乘風破浪》的收視率一路攀升了。
2)沉沒成本
想要實現更佳的用戶留存,提升用戶的沉沒成本也是一種很好的手段,通俗來說,就是增加用戶離開的難度。
從綜藝節目內容的角度考慮,養成式選秀的賽制,就可以很好地提升用戶的沉沒成本。
我們先來看一下選秀節目的基礎賽制:
選手初評級後,根據實力分到不同的組別;接著,按組進行公演,觀眾可以為自己喜歡的選手投票;然後,根據投票結果重新分組,晉級 or 淘汰……
這個過程會一直重復,直到成團。
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沉沒成本是從兩個方面不斷累積的:
一個是對選手的情感投入,已經投入的感情是無法收回的;
另一個就是金錢投入,選手的票數和粉絲投入的資金成正比,而花出去的錢也沒有辦法收回來。
① 情感投入
在《創造 101》中的楊超越,雖然唱跳實力差一些,但名次依舊很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粉絲對她的情感投入。
有網友評價楊超越說,她告訴了自己一個人怎麼才能頂天立地的活著,楊超越讓他的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節目組會放出選手訓練中或者賽後的各種情節片段,讓觀眾看到選手的成長。
觀眾對選手的情感,則在比勝過程中不斷加深,選手也就成為了粉絲的情感寄托。
② 金錢投入
相應地,每個人都希望自己 pick 的選手成功出道,為了給自己的愛豆增加票數,花錢是最直接的手段。
在選秀綜藝中,粉絲究竟能為了選手花多少錢?
我找到了這樣一份應援明細,來自在《青你 2 》中,以第一名成就出道的劉雨昕的後援會:
劉雨昕後援會在《青你2》期間總支出達 1500 多萬
短短兩個半月,粉絲們就為選手付出了如此高昂的金錢成本,可見綜藝選秀中,金錢沉沒成本的高昂。
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談戀愛一樣,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越難以離開彼此;觀眾對節目選手投入的時間、情感、金錢越多,觀眾對選秀節目的黏性也就越大。
而這,也正是選秀節目熱度居高不下的套路所在。
04
結語
剛剛,我們從「用戶運營」的角度盤了盤這些爆紅綜藝背後的運營邏輯,我們先來總結一下知識點:
①綜藝節目開播前,讓用戶感受到節目的價值;
②節目剛播出時,要引導觀眾養成參與(觀看)節目的習慣;
③在節目的整個播出周期中,要做好節目內容,使節目更有看點。
其實,在我們盤過這些爆火的綜藝之後,不難看出,一個綜藝能不能火,需要的不止是運營技巧,而是制作方在節目內容上夠不夠用心。
制作方用心去籌劃節目內容,所有制作流程都一絲不茍,於細微處見真章,這樣用心制作綜藝,收視率自然不會差。
相反,一檔綜藝的內容只想著糊弄觀眾,賺筆快錢就走,那市場自然也不會給它好的反饋。
內容才是一檔綜藝節目的核心價值所在。
DoMarketing-營銷智庫(ID:Domarketing-001)創立於2012年,系Domarketing.cn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專註泛營銷、熱愛大文娛、挖掘新商業,致力於做百萬營銷人首選的思想加油站。
投稿或商業合作請加微信:
Domarketing(註明你是誰,來自哪家機構)
如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在看」哦
點擊下列關鍵字讀更多精彩文章
易烊千璽|宜家|NFL|劉希平|養蛙|品牌復刻|前任3|MUJI酒店|無問西東|渣渣輝|生肖營銷|肯德基|Blue Bottle|豬豬女孩|跨年|污營銷|日清|喪營銷|臟臟包|差評危機公關|電影廣告|餘文樂|Nike|YSL|奢侈品|黑公關|熊青雲|品牌MV|劉昊然|霍普金斯|奚夢瑤|正義聯盟|John Lewis|戛納改革|TFBOYS王源|喬治·路易斯|演員的誕生|媽寶男|戶外廣告|廣告節|金拱門|酒品營銷|擼貓|創意中插|微信改造|抖音|中國新歌聲|虛擬代言|白夜追兇|品牌自黑|羞羞鐵拳|返鄉報告|明星品牌|電線桿廣告|魔幻的零售|鹿晗|薛之謙|MarTech|資訊流廣告|甲方告乙方|保溫杯|蟑螂咖啡|CP營銷|安卓營銷|海底撈危機|二次元營銷|薑思達|4A的憂傷|二十二|喜茶|CMO魔咒|臺灣廣告|日本廣告|亞文化|化妝品文案|物化女性|我的前半生|快閃店營銷|星巴克的杯子|爆款|李叫獸|馬薇薇|李三水|明星醜聞|歡樂頌|羅永浩|雙IP運營|讚助商宮鬥|明日之子|蘇寧818|luckin coffee|火箭少女101|Dior|華帝|江小白式營銷|劉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