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誰也沒想到,這個夏天,中生代成了「當紅炸子雞」。
劇場圈,哥哥們披荊斬棘——
無論制作方還是市場回饋,似乎都漸漸從「流量霸屏」的困惑中走出來了!
陳建斌、董勇、郝平三人攜手主演的《三叉戟》餘熱未消,潘粵明就從《誰說我結不了婚》裡的社會心理學教授搖身一變「局中人」,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續寫「叔圈」魅力。
再加上因為《隱秘的角落》成為熱議焦點的秦昊、張頌文、王景春……
「叔圈」演員們以演技為底,用口碑說話,讓大眾看到了中生代「逆襲翻盤」的驚人能量。
展開全文
業內人士認為,中生代演技派頻頻霸屏,側面印證了觀眾審美正在發生明顯變化。
他們紮實的演技、生活的質感,遊刃有餘的角色拿捏,賦予了觀眾更為暢快淋漓的收視體驗,這在某種程度上將會進一步地倒逼市場創作回歸內容邏輯。
同時,「叔圈」們的崛起,也正為演員生態營造更多的「榜樣效應」,為急功近利的焦躁心態降溫——
有些能量,真的是需要時間小火慢燉「熬」出來的。
「中生代」成爆款標配:贏得了口碑,更賺得了流量
近年來,「唯流量至上」的扭曲創作觀,一度侵蝕著影視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少專業度、敬業度雙雙缺失的人氣演員霸占著優質資源,卻把一手手好牌打得慘不忍睹。
實力派老戲骨往往只能以配角的身份,成為他們的「黃金綠葉」。
在「觀眾苦流量久矣」的背景下,由三個年齡加起來超過150歲的中年大叔撐起的《三叉戟》沖出重圍,令人耳目一新,被觀眾形容是「土石流屆的一股清流,給炎炎夏日帶來了一抹清涼。」
該劇自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以來,引發全網追劇熱潮——
CSM59城單集收視延續破2%,豆瓣評分高達8.4,年輕觀眾占比高達78%。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警界老人們,一並表達了「叔圈」演員「老樹發新芽,新樹再開花」的真實心聲。
看似非典型的《三叉戟》,一路用實力和口碑,贏得了「披荊斬棘的叔叔們在流量的叢林中奮進」的尊重。
如果要票選「憑演技翻紅的中年大叔」,那麼46歲的潘粵明必須擁有姓名。
在江蘇衛視熱播劇《局中人》中,潘粵明首次出演諜戰劇,扮演一個外表冷峻、性格隱忍、內心經常陷入糾結和拷問的情報人員,並再度詮釋了什麼叫「劇拋式演技」。
劇中,潘粵明往往沒有多餘的臺詞,喜怒不形於色,總是「用最平靜的語氣說著最狠的話」,眼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懾力。
尤其是與90後新生代演員張一山的對手戲,讓觀眾直呼過癮。
劇集開播之後,CSM59城首播收視破2%,贏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
不僅是電視劇,在網路劇這一塊,「中生代」同樣橫掃熱度。
其中最富代表性的,當屬創下「國產懸疑最佳」的《隱秘的角落》。
秦昊、王景春、張頌文等用電影質感的炸裂演技,徹底征服了觀眾,老戲骨、實力派、影帝、導師全程飆戲,一路高能。
演技和制作的加持,讓「中生代」仿佛成為了精品劇的標配。觀眾們發現——
原來,回歸到影視作品的價值本身,配合好的劇本和制作,實力才是真正的流量之本。
被重新發現的「花樣年華」:不用演,他們就能展示生活的毛孔
「中生代」到底是憑什麼征服觀眾的?
有劇評人表示:
「長期以來,急功近利的創作方法論招搖過市,‘摳圖拍攝’失去了人與周圍環境的對話關係,‘慘白濾鏡’讓臉頰缺少了生活的鮮艷靈動,當活色生香、立體多元的生活被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簽‘降維’處理後,觀眾的觀劇體驗隨之變差。與之相反,中生代演技派們所塑造的人物,不再給人‘蠟像式’的觀感,而是有血有肉的真人,能讓你看見生活的毛孔。」
在接受江蘇衛視採訪時,陳建斌曾這樣闡述《三叉戟》的創作心得:
「我們表演的時候,就是拿著生活的尺子在衡量,我們參考物就是生活本身,就是我們生活裡的這些人,所以如果是拿這個坐標演出來的人物,才會有認同感。」
縱然青春不再,生活的錘煉和打磨,反而賦予了「中生代」們更為深刻的洞察能力和更加嫻熟的把控能力。
他們無須用力和刻意,只是在作品中把真實的生活過一遍,就足以打動人心。
《局中人》的導演兼編劇劉譽在談及潘粵明時,對他讚不絕口:
「他的表演內斂、沉穩,又不失爆發力。在他這個年紀,僅是用表情和眼神,就能讓人感受歲月滄桑,特別有魅力。全劇的最後一場戲,沒有一句臺詞,他露出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意味深長的笑容。其實我也沒跟他聊過應該處理成什麼樣,但是他給到了我們一個非常準確的表情,把生活的質感完全表現出來了,特別強大。」
秦昊今年42歲了,在因為《隱秘的角落》大火之前,他不光是「文藝男神」,也曾挑戰過很多豐富的形象,並在角色中一次次遇見自己。
例如,他曾在江蘇衛視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大劇《江河水》中飾演年輕的港務局局長江河。
當時他曾說,拿到《江河水》劇本時,第一反應就覺得江河和自己的經歷太像了。
他們都遇到過很多人生的挫折,也都覺得身處絕境的時候,只要堅持,就會柳暗花明。
在秦昊看來,40多歲正是男演員的「花樣年華」。
當年上中戲的時候,他就盼著可以演《北京人在紐約》這類作品,而當時只能像「小大人」一樣裝著去演一些人物。
如今,他不想浪費作為演員的黃金時期:
「我終於可以不演了,可以用我這麼多年的積累,用我對這個角色的理解,慢慢散發這個年齡應該有的魅力。」
年齡並不和演技成正比,但實力派的春天真的來了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現象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集體霸屏之前,劉敏濤就憑借在江蘇衛視55盛典上的「靈魂」表演,以3000萬直拍席卷熱搜,成績了最近一段時日來最富個人魅力的「文娛爆款」。
舞臺上的她自信、美麗,詮釋著人到中年的堅定、果敢和從容,擁有和觀眾天然共情的人生魅力。
無論是姐姐們的乘風破浪,還是哥哥們的披荊斬棘,都體現了觀眾審美的一次「集體叛逆」。
事實上,演藝生態是姹紫嫣紅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只不過,當觀眾默默在心裡給年輕的流量們貼上了「不靠譜」「不敬業」的負面標簽後,轉而欣賞「姐圈」「叔圈」,也在情理之中。
可喜可賀的是,中生代們用實力打破了他們只能當配角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了老戲骨帶不起流量和熱度的認知偏見。
連日來,關於他們如何把握角色、切磋表演、打磨細節的片場花絮,順勢成了觀眾們討論的焦點。
這股紮紮實實鑽研業務的良好風氣,一定會推進更多的演員以他們為榜樣,提升自我能力,促使整個行業重返健康發展的軌道。
當然,我們也應意識到,年齡並不和演技成正比。
就比如《隱秘的角落》中三個05後的小演員,就讓大家領教了何謂未來可期。
這番「演技歸位」,更像是給大批演員發出了職業拷問——
當「流量時代」漸行漸遠,華麗的泡沫逐漸破滅,要想在洶湧的競爭中乘風破浪,你們的立身之本可還安好?
三十不一定「而立」,四十不一定「不惑」,摸爬滾打苦練內功註定是一項長期的修煉。
2020年的大螢幕,與其說是在給中生代正名,更不如說是給了那些在隱秘角落默默努力的人們一次發光發亮的機會。
而豆子相信,以演技定C位,正在成為演藝生態的黃金準則。
▽
今日小豆子 | 幼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