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當風鈴搖響,當海獅歌唱,這是水花四濺的美人魚華爾茲。」7月6日上午,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丹麥藝術家聯手打造的兒童劇《小美人魚》在假日經典小戲院首演,隨同著婉轉的音樂、寧靜的講述,觀眾從陸地走入了海底,跟從著小美人魚體驗了成長,追尋了愛情,在愛與付出中收獲了完整的靈魂。
眾多周知,小美人魚的故事大部分發生在海底,而如安在沒有水的舞台上自然地展示海底世界,展示美人魚們在海底的生活,成為了編劇兼導演托基爾 林德貝格(Torkild Lindebjerg)主要思考的問題。「一開始得知要排演這部作品時,我是拒絕的,因為在舞台上自然地表現海底、表現人魚很困難,但當我進行了幾天的思考後,我想也許我們可以從‘一桶水’開始,發展出全部海底世界。」
演出一開始,五位扮演美人魚的演員分別提著一個水桶依次走上舞台,她們頭戴泳帽,腳上穿戴潛水用的腳蹼,通過不同節奏的走路聲音,瞬間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接下來,這個水桶仿佛成為了銜接海底世界的一個機密通道,演員從水桶中拿出了一條魚、一座城堡、一顆琥珀、一扇貝殼、一顆珍珠……漸漸地,舞台中心的玻璃缸中呈現出了人魚們的家,而跟著一桶接一桶水的注入,觀眾們也跟著演員來到了海底世界。
不同於華麗精致的寫實舞台,也不像簡約抽象的寫意舞台,《小美人魚》的舞台就像藝術家用一把大剪刀「剪」出來的一樣。總體視覺設計尼爾斯 薩赫(Niels Secher)也的確從剪紙中獲得了大量靈感。「安徒生一輩子都將剪紙作為結交朋友的禮物,他用一把把大剪刀將一張張紙塑造成盛滿文字的精致藝術品。剪紙中展示的童話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創作靈感。」
為了讓觀眾感受到小美人魚家鄉的顏色,尼爾斯專門用丹麥帶來的帆布,親手製作了劇中的魚、帆船、城堡等道具。與此同時,人魚的服裝也通過特殊處理,既在身後有「魚尾」的形狀,又不影響演員正常走路,而在小美人魚變幻出雙腿時,只需將身前的布料撕掉,便能露出人的雙腿。
與人們印象中的北歐Tone相同,《小美人魚》的演出如同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每個觀看演出的觀眾仿佛都回到了兒時聽睡前故事的狀況。正如作曲延斯 索爾斯郭爾(Jens Tolsgaard)所說,安徒生用偉大的愛描寫了海洋、天空和其間的一切,他調動了所有元素,包含水、空氣、地盤、火、木頭和金屬。而這一切的元素都融入在音樂中,跟著故事的講述,不同的旋律、音色襯托出不同的情緒。
在延斯看來,音樂的功效就是強調感情,「它能激發我們某種感受,我們也可以用它構建戲劇後果,我們盼望音樂和布景、燈光一起幫助我們區分水上和水下的世界。」劇中的小美人魚有一把從沉船上撿到的尤克里里,當她對王子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時,她便會獨自彈奏尤克里里,而在她的姐妹盼望通過舞會讓她放棄上岸的想法時,躁動的舞曲和清泠的尤克里里的聲音彼此碰撞,觀眾對小美人魚的情緒世界能領會得更加逼真。
盡管《小美人魚》的結局並不完美,但卻給觀眾留下了無窮盼望。小美人魚明知自己會化為保麗龍,仍選擇了愛並為之付出生命,當太陽升起時,她問道:「現在,我將成為什麼呢?」「天空的女兒!」隨同著一道道敞亮的光芒,小美人魚最終獲得了她憧憬的不滅的靈魂。現場的小朋友們沒有因為小美人魚的死亡而哭泣,而是看到了忘我的愛與付出背後的美妙。
全劇的演出過程中,不時就會出現滑稽詼諧的片段,調節氣氛的同時,也充滿了童趣。六位演員通過分飾不同角色,邊講述,邊表演,拉近了觀眾與故事的距離。在演出的開頭和結尾,「安徒生」都出現在了舞台之上,像一個魔術師一樣,用一個故事開啟一段旅程,而故事的終點並不是結束,而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
演出結束後,《小美人魚》劇組的主創和演員與觀眾進行了交流互動。該劇將於8月17日至9月1日進行第二輪演出,陪同小朋友渡過全部暑假。(光亮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麗萍)
[db: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