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大學111年學測有關社會科評論,全教會教師群提供初步評論如下
試題整體特色:【重視議題探究與資料判讀】
一、歷史:
立足傳統,並導入歷史研究,融入新課綱與素養,去中心化並融入多元史觀。融入考察與探究,重視族群互動與人群移動,新課綱要點(原住民、政治、經濟、文化、族群、戰爭、科技、交流等)多有命題,實屬素養題典範之作。整體中間偏難,符合課綱,第9題琉球首里城大火扣緊時事,第5、12題提到歷史考察,蘊含歷史探究與實作的精神。
二、地理:
加入田野實察,傳統的圖表判讀仍是考題重點,第64題藉由題幹文字閱讀,考驗學生轉換為繪圖作答是一創舉,建議未來朝此命題。但建議可再加強跨科整合的深度。
第19題、22題、57~58題連結COVID-19疫情,討論到世界疫苗分配議題、澳洲邊境管制、疫情對台灣產業活動的衝擊,扣緊時事。
跨科整合依然是趨勢 : 第34-35題以1855年清代官僚日記的歷史背景為題幹,但試題概念為地理的環境負載力與人口成長。
三、公民:
重視透過資料判讀的取徑探究社會議題,強調社會現象背後的形成脈絡並凸顯社會,只靠知識記憶並無法順利答題。今年特別以「原住民議題」特別突出。
扣緊時事:第 22 題提到 2020年澳大利亞農業缺工,與新冠疫情爆發後勞動力缺乏的問題。第4題提到購買新機車補助,跟近年政府大力補助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有關。
跨科整合:例如第42-43題提到 民眾參與合作編輯的免費開放性地圖,42題偏向公民考科,先考免費電子地圖所產生的外部性與伴隨的經濟效率影響,43題則是偏向地理考科,考開放式電子地圖的利用。
創新度高:例如第50題提到我國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的判別,學生必須從附表的相關資訊(選區數、總席次等)來逐一排除不可能的選舉制度。
偏向探究實作:例如第47-48題雖並未以某個專業知識作為考點,但考驗學生是否能從題幹文字摘述支持論點的依據。
本文來源:台灣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