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早在2015年,就有傳言稱戴森公司計劃造電動車,2017年戴森公司官方證實了傳言並宣稱其電動車將在2020年面世。戴森公司一直都以信息保密工作做得好著稱,近些年除了一些小道消息和猜測,外界無從得知其電動車研發進程,直到2019年5月8日,戴森公司放出了幾張電動車相關的專利圖紙,才稍稍揭開了一點其神秘的面紗。
然而,戴森已經決定放棄造電動車了。
戴森創始人發布了一封公開信,聲明說戴森工程團隊已經做出了非常好的原型車,但是沒找到可行的商業化方案,在出售電動車方案未果後,決定把電動車項目砍掉,關閉英國和新加坡的研發機構,把研發資源投入到固態電池、感應技術、視覺系統、機器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這些已經比較熟悉的領域。
2017 年對外公布項目的時候,戴森就對外宣傳自己會給電動車配備一個 523 人團隊,並且還招攬了阿斯頓馬丁前首席設計師Ian Minards和BMW前高管Ian Roberson作為戴森電動車項目的主管,以及雇傭大批在特斯拉和捷豹路虎的工程師,加上戴森原本的工程師團隊。
放棄項目意味著團隊解散,團隊成員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新角色或者換新工作,詹姆斯戴森在公開信里也說了,希望能在公司為一些員工找到一些新工作方向,當如,如果有人不希望留在公司,公司也會公平地給予他們應該得到的尊重。
戴森向來是對工程師相當重視,甚至之前就在公司園區建了一所戴森設計工程學院(Dyson School Of Design Engineering)培養工程師,十七八歲高中畢業即可進入這里學習,畢業之後即可選擇留在戴森工作,也可以選擇離開。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里上學不用交錢反而是可以拿薪水的。資料顯示,2019年時戴森公司擁有將近16000名員工,其中工程師有6000多人,幾乎占總人數一半。
除了花了不少力氣招人,這兩年戴森為電動車也花了不少錢,2017 年對外宣布會有 25 億英鎊的投入,如今有消息說這筆預算已經花了一大半,畢竟戴森是在自己總部旁邊真刀真槍做了研發中心和測試場,當然,對於財大氣粗的戴森來說,這筆錢並不算是個很大的數目。光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的個人資產就有138億美元(約為1223億人名幣)是英國首富。而戴森盡管是一家英國公司,但98%來自於海外,其中中國地區占約47%。
戴森本來想做什麼樣的電動車?
展開全文
虎嗅之前做過戴森電動車的報導,今年年中的時候,戴森對外放出了幾張電動車相關的專利圖紙,透露了自己的造車理念。
根據當時的專利,戴森想要的是能「保證豪華寬敞的乘坐空間和一流的駕駛體驗情況之下,利用較低的車重和較低風阻的空氣動力學外形,達到優秀的性能表現和續航里程」。盡管通過專利圖紙得不到太多的信息,但是根據其尺寸和外形,以及整體布局結構還是能夠看出一些特徵。
具體來講,圖紙上戴森原型車,是一輛類似於路虎攬勝(約5米長)的大型SUV。其軸距達到驚人的3300mm,甚至比攬勝還要多378mm,確保了寬敞的乘坐空間;最小離地間隙比攬勝的220mm高出40-60mm,保障其作為SUV的強大通過性;但是整車高度約為1650mm,比之攬勝少了約250mm,應該是為了空氣動力學造型而做出的犧牲。
從內部結構看,戴森電動車也是採用電池底置的方式,受到車高的限制,可能需要較薄的電池組才能保證內部空間不受影響;雙電機的布局設計使得內部空間可以進一步靠前,再加上類似於轎車設計的座椅位置和角度,從而保證舒適的乘坐體驗。
戴森公司官方確認其電動車使用全鋁車身以達到輕量化,不選用碳纖維結構是因為他們認為未達到量產電動車的要求。為了保護底部電池組和為前後懸架提供足夠支撐,底盤採用的是平板結構,懸架系統則是自適應可調整的類型。裝配23英寸或者24寸的合金輪轂,配合高寬比為45-55%的窄胎,戴森公司稱通過實驗表明,這樣的設計可以在極大降低滾動阻力的同時提供足夠的剎車強度。
在電動車最核心的電池和電機技術,戴森表示會採用固態電池來配合戴森電機。
戴森為什麼放棄?
值得注意的是,戴森雖然對外說放棄了電動車項目,但是固態電池的研發並不會停止。
2015 年有曝光說戴森會做電動車的源頭,就是因為戴森當時收購了美國密歇根的一家固態電池公司Sakiti3(名字基於Li鋰元素和其原子重量而來),其目標是「保證電池安全性如同家用平板電視一樣,達到更高的電池密度」。而隨後戴森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發這一技術,只不過目前沒有公布自己的研發進展。
如果詹姆斯戴森公開信中說的「原型車已經打造的非常好」確實可信,那可能意味著戴森適配電動車的固態電池已經研發成功,但因為成本太高,所以不能保證電動車利潤才會砍掉電動車項目。
另一方面是電機,戴森公司的產品之所以性能好、質量優,正是因為他家多年研發優化的電機相較於其它公司,具有轉速高、體積重量小和耐用性好等優點。電動車使用的電機與戴森產品所使用的電機從結構上並無太大差別,並且戴森使用的是他們獨有的數字電機(Digital Motor)——普通電機(Electric Motor)的升級版,配合上戴森多年來積攢的電機控制技術,理論上表現會很不錯。
但畢竟電動車電機與家用電機還是存在明顯差異,所以理論結構並不能代表戴森在電動車的電機研發上面就非常順利,電機也可能是戴森在造車路上遇到的坎。
當然,除了基礎技術,就如同詹姆斯戴森公開信所說,戴森放棄電動車的最大原因,一定是因為最直接的一點:電動車不能賺錢。
戴森的家電產品能保證低成本高溢價的原因並不是戴森這個品牌究竟有多高端,而是戴森在產品背後大量的研發投入,而在家電領域的產品研發投入往往具有相當好的延續性,也就是戴森做了這麼多年家電,在如此高的產品利潤率下,大量的研發投入也是可以攤平並且穩賺不虧的。
但電動車是完全另外一個領域,造車這件事的複雜程度要遠超造數位產品,看看國內造車新勢力一路走來磕磕絆絆就能知道雖然電動車看起來比燃油車好上手,但想做出一輛好車絕對是難上加難的。
去年去參觀戴森總部,戴森這家公司給我留下的一個最深刻印象就是他們對技術創新的執著,無論投入多少也要把產品做成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令人更為敬佩的是,戴森總能找到自己市售產品創新力與盈利能力的平衡,也就是造出來的產品,一定是有創新的,可靠的,更重要的是能賺錢的。
所以戴森公司想要做電動車,一定不會像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那樣,找市面上最好的公司去「拼湊出」一輛成品,而是會讓方方面面都達到符合自己企業價值觀的層面才會發布,就像戴森公司每一款產品都在復述著同樣一句話:「There’s no point in doing one that looks like everybody else’s。
從現在來看,造車一輛車也許對於戴森並不算太難,但要想把這輛車做到一個合理的利潤率,實在是太難了。電池電動車成本占比最大的一個部分,戴森要做自己的固態電池,無論是研發成本還是生產成本都要遠比現在成熟的電池方案高,即使在一開始戴森就把自己的電動車定了個很高的價格區間,10 萬英鎊,但可能這個價格對於戴森打造出的原型產品,還是不夠用的。
然而 10 萬英鎊的價格,已經能在英國市場買一輛相當不錯的豪華品牌旗艦車了。中國車市如今情況不好,別的國家更糟,本來這各個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在歐洲市場就賣不出去多少,戴森的車即使造出來了,即使暫且不談產品競爭力夠不夠,就單純從銷量和利潤率的角度,戴森在造車這行,還是非常難存活的。
戴森的新目光:固態電池、感應技術、視覺系統…
戴森放棄電動車看起來是半途而廢,但 25 億的研發經費畢竟不是像國內造車新勢力一樣拿別人投資,除了 2016 年時候從英國政府拿的 1600 萬英鎊電池研究資金,戴森做電動車的投入,大部分花的是自家的真金白銀。所以一些電動車產品研發過程中的重要基礎技術,戴森是不會放棄的。
目前電動車最大的瓶頸在於電池的能量密度,人們很難再讓單位重量的鋰離子電池提供更多能量,也就很難進一步提升電動車的續航,乃至是電子產品的電池續航能力。
而戴森研發的固態電池,則被當做是目前科學界認為能夠解決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瓶頸的一種技術方向。
在2010年,豐田就曾推出過續航里程可超過1000KM的固態電池。包括QuantumScape以及Sakti3所做的努力也都是在試圖用固態電池來取代傳統的液態鋰電池。
Sakti3這家 2007 年創立的公司,2015 年被戴森收購了。
除了戴森,大量想要在純電動車上有所作為的車企也在投入固態電池的研發。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2018年曾向電池公司Ionic Materials投資6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64億元人民幣),以開發電池新技術,目標是在 2025 年讓自家電動車用上固態電。日本媒體在 2017 年報導豐田打算 2022 年賣固態電池汽車,BMW在 2017 年時候也宣布與美國電池技術公司Solid Power著力研發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希望能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兩到三倍。
對比下車企的投資,基本就可以看出戴森在固態電池上面的投入有多大了。
而且對於戴森,一旦固態電池能夠研發成功,並且做到成本合理化的量產,無論是自己重啟電動車項目,亦或者是轉型成為眾多廠商的電池供應商,戴森都能從中掙到大筆利潤,更何況戴森本來就是一家電器公司,電池研發成功了,在電器層面還能做到更多創新。
也就是說,相比於短期內把整車做好,推向市場與眾多豪華品牌以及特斯拉硬碰硬廝殺,戴森倒不如像如今的決定這樣,砍掉整車項目,用自己雄厚的財力去做技術技術研發,在未來成為每家公司都避不開的基礎供應商。
除了固態電池,戴森在公開信中對外說保留的項目:感應技術、視覺系統、機器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這些技術,都是戴森現在可以在自己的家電產品用,轉到汽車行業里也能用在駕駛輔助上的,都是相通的技術,同樣有機會做到研發投資的最大化。
戴森的在電動車行業的退出,倒是對中國這些年湧現的新造車的一種「嘲諷」,畢竟戴森如此不缺錢,還是覺得電動車不夠賺錢。
那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們,似乎家家都挺缺錢的,但即使把車造出來了,真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