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2月3日,「2021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在廣州舉行。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在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發表題為「科創板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的回顧與展望」的演講,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委副主任付彥發表了題為「深交所支持科技創新 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
劉逖:持續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
劉逖首先從6個方面回顧了科創板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的主要成就。他指出,第一,科創板市場已漸陳規模,創新資本形成成效顯著。科創板從宣布設立到開市交易歷時259天,開市兩年多,上市公司364家,總市值達5.6萬億元。2021年6月1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陸家嘴論壇對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的評價:整體效果較好,符合預期。
第二,科創板充分體現了制度包容性。科創板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更好滿足了「硬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需求。
截至2021年11月26日,14%的公司適用不含盈利要求的標準上市。共上市28家特殊類型企業,包括未盈利企業滬矽產業等23家;紅籌企業如中芯國際、華潤微、九號公司、格科微;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如優刻得、九號公司、匯宇制藥、精進電動;首隻CDR上市是九號公司。
第三,科創板「硬科技」成色逐步顯現,研發強度領先於其他板塊。2021年前三季度科創板研發支出與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是8.2%,居各板塊之首。
科創板公司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平均擁有發明專利106項。此外,科創板公司多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項:49家科創板公司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三大獎項,占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的14%,合計獲獎次數達到84次。
第四,科創板形成了產業集聚和示范效應。截至2021年11月26日,科創板新一代資訊技術企業數量占比達34%,生物醫藥占比22%、高端裝備占比18%。中芯國際、中微公司等36家集成電路公司,占A股集成電路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第五,科創板公司呈現較快成長性。2021年三季度,科創板營收增速為45%,歸母淨利潤增速64%,均高於其它板塊。
第六,科創板優化了科技創新生態。科創板的設立,激發了創投機構的投資熱情——97%的科創板公司在上市前曾獲得創投機構投資;同時,科創板設立引領了科技人才創業的新風尚——科創板上市公司總計擁有近10萬人的科研隊伍。
最後,談及科創板如何更好地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劉逖指出,要持續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加快制度創新,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率先建設成為成熟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投資人;聚焦硬科技,盡快使科創50指數成為中國硬科技行業的晴雨表;為世界貢獻資本市場的中國范式。
付彥:在更深層次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
當日的論壇上,深交所上市公司監管委副主任付彥作了主旨演講。她表示,長期以來,深交所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發展全局,把支持科技創新、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擺在核心位置,以改革求突破,以監管促發展,以服務固根基,引導要素資源不斷向高效率、高效益、高成長的創新領域集聚,初步建成全球最具活力的高成長新興市場,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發展道路。
「深交所將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和‘四個敬畏、一個合力’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功能和樞紐作用,助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積極貢獻力量。」付彥表示。
回顧深交所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付彥總結了三點,分別是「堅持改革賦能,在更深層次更廣範圍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堅持創新引領,有效暢通資本、科技、產業高水平循環機制」以及「堅持服務為本,推進形成健康良好的創新生態體系」。
其中,在改革賦能方面,去年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平穩落地。一年來,創業板市場運行平穩,直接融資功能提升,改革成效顯著;今年4月6日,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併順利實施,形成了「主板+創業板」市場格局,深市市場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能夠為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在創新引領方面,深交所持續完善適應創新企業發展需要的基礎制度,優化再融資和並購重組機制,豐富股權激勵模式,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進註冊制改革,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持續推進產品創新,支持創新創業企業和創投企業發行雙創債,探索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推進產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圍繞科技創新需求做好優質項目儲備。
在「服務」方面,深交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完善「在地化」服務網路,建成從上市培育到IPO再到持續發展的企業全周期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精準性、有效性。
鞏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成效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擘畫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雄偉藍圖,也指明了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在論壇上,付彥表示,深交所將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落實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繼續發揮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緊密融合,加快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持續深化改革,營造更包容高效的融資環境。將持續鞏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成效,持續優化註冊制試點制度機制,堅守創業板「三創」「四新」定位,完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評價體系,發展有利於持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現創新發展的再融資及並購重組服務體系,降低資本形成成本,提高形成效率,為更多優質高科技、創新、創造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環境,促進資源配置到國家重點支持領域。
二是豐富金融產品,塑造具有創新特色的資產配置平臺。將著力構建與「雙碳」目標相適應的創新資本形成體系,加大對新能源等領域優質主體融資支持力度,推出碳中和專項債等創新產品,推進「雙碳」主題指數研發,提高環境資訊披露質量,增強上市公司綠色可持續發展意識。
三是提升服務質效,打造友好型的創新服務體系。將繼續做深做實市場培育服務,推進在地化服務提質增效,優化升級創新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功能,推進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推進服務鏈條向企業生命周期前端延伸。加強與大灣區各地市聯繫,廣泛聽取市場意見建議,著力化解科技企業發展難點堵點問題,提供一攬子定制化服務方案,支持公司綜合運用股權、債券、信貸工具,形成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組合拳」。
編輯:葉舒筠
yeshuy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幹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