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理想汽車累計銷量剛過萬輛,IPO首日市值卻意外超蔚來,這是一場資本的狂歡,還是真「潛力股」?
7月30日,理想汽車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因受疫情影響,本應該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的理想汽車,最終選擇在其北京交付中心舉行雲敲鐘儀式。這是繼蔚來汽車之後,第二家赴美IPO的國內造車新勢力。
在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雲敲鐘之前,理想汽車對外宣布其首次公開發行的95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股定價為11.50美元,每股ADS代表兩股公司A類普通股。此次發行預計將於2020年8月3日完成,具體取決於慣例成交條件。
不過,美股開盤後,理想股價一路飆升,一度達到17.50美元。截止收盤,理想收盤上漲43.13%,報16.46美元,市值139.25億美元。而蔚來汽車當日股價收盤下跌3.94%,報12.20美元,市值135.72億美元。
相比蔚來2018年9月上市時,6.5美元的發行價,67.72億美元的市值,上市直接市值過百億的理想汽車,到底值不值?
眾所周知,蔚來汽車中國總部落戶合肥,剛剛第5萬輛量產車在合肥基地下線,且蔚來在2020年前6月,累計銷量為14169輛,而理想上半年累計銷量為9500輛,即蔚來在上半年的銷量是理想的1.5倍左右,但理想的市值卻比蔚來高。
資本看好理想
對於此次理想汽車IPO,作為理想汽車B輪系列獨家財務顧問並參與投資,泰合資本告訴鈦媒體,「理想汽車今天的成功,並非得益於某一方面的優勢,而是來源於團隊全面而綜合的素質,這歸功於李想和團隊對行業終局的敏感洞察、對商業本質的深度思考、對產品的極致打磨、對技術的堅定投入、對組織管理的不斷升級。」
大多數分析會認為理想汽車的上市代表資本對智能汽車賽道的整體看好,是市場的短期熱度導致的,但泰合資本認為,長期來看,理想汽車上市後有望成績千億美金的市值,因為理想汽車自創始之初就抓住了三個本質:
首先是汽車消費的本質。汽車工業產業鏈條長且龐雜,打造任何一個產品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戰略舉措,畢竟汽車不像互聯網產品一樣可以反覆試錯和迭代。理想從一開始就選定中大型SUV,這基於對市場供需兩側深度的解構分析。從需求側看,一是隨著中國市場大量新中產家庭湧現,家庭用戶第二輛車的主要使用場景就是全家出行,6~7座中大型SUV必然是用戶首選;二是低價位代步車升級換代,大量換車用戶主力消費的價位區間在25~40萬左右。而從供給側看,目前無論外資還是國產廠商,在這一價位都難以看到高品質、有競爭力的同類型SUV車型出現。
其次是電動車行業的本質。當所有人都在討論「電動化、智能化」話題的時候,並沒有太多人關註其實現的成本。這裡包括宏觀成本和微觀成本。
宏觀是指社會基礎設施的成本,既包括電池能量密度的持續提升、電池技術的升級和其成本結構的重大改變,也包括充電基礎設施的大量升級和成本優化,這要求每一個電動車行業的玩家充分考慮整個行業的發展節奏,順勢而為。
微觀成本既包括用戶決策成本,也包括決定企業生死的經營成本。在用戶決策成本中,最大的門檻還是來自於對「燃油車還是電動車」的品類糾結,而引發糾結的核心出發點還是裡程焦慮。理想用「解決裡程焦慮的電動車」占領用戶心智,掃除了這一決策障礙。而經營成本既包括一輛車的BOM成本,又包括車輛服務(例如充電、換電等)成本。BOM角度,目前電動車領域的動力電池成本占到整車BOM成本的40%之多;服務成本角度,中國的城市環境、居住方式都使得充電樁/換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巨大,目前只有國家資本支持的新基建玩家例如特來電、國網等有能力培育這一市場,新造車企業如果嘗試靠自身搭建這樣一個龐大的充/換電網路,無異於給自己挖坑。理想從一開始就明確「活下去」的大目標,選擇增程式的技術路線,保證了賣車伊始就能出現正毛利,且量產後的毛利遠高於其他競品,從而實現自我造血、提升了「活下去」的能力。
最後是商業的本質。在這一點上,李想堅持「不騙自己」。這一點首先展現在了定價策略上,理想汽車從創立第一天就要求團隊必須刨除所有補貼的影響,對產品獨立、市場化定價,這有效避免了補貼變化帶來的價格體系沖擊和用戶體驗落差。在商業效率方面,李想基於自己多年在汽車之家平臺觀察到的傳統車企品牌營銷費用居高不下的弊病,從第一天就給公司定下「實現10倍商業效率提升」的目標,展開了一系列創新——打造一條龍的顧問服務以減少交付和售後環節的低效冗餘、建立用戶帳號體系以打通用戶全生命周期觸點、創建數據化的透明系統以實現內部全鏈條管理。
不過,有網友在微博上表示,「理想汽車赴美上市,且如此行色匆匆,不是最佳狀態,也不是最佳時機,有沒有資本的壓力,眼下還不好說。但是,延續9輪融資,已經可以看得出理想汽車身下的資本,已經沒有承受能力了,都在迫切指望企業趕快上市脫身了。畢竟,在資本的眼裡,除了利益還是利益,不可能看企業長遠。更何況,所謂的新勢力造車,原本就是一個概念,而不是汽車技術研發和生產水平真的已經進入很高平臺的標誌。」
兩年虧損近40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理想汽車成立至今已完成9輪融資。去年8月16日,理想汽車C輪融資5.3億美元,由美團公司創始人、CEO王興領投,李想、今日頭條等跟投。招股書顯示,最近一輪融資是今年7月1日的D輪融資,募集資金5.5億美元。D輪融資由美團領投5億美元,投後估值為40.5億美元。
如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理想汽車的盤前市值已經超過1倍還多,盤後市值接近14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理想汽車此次將發行950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相當於1.9億股A類普通股,同時設定15%的「綠鞋期權」。理想汽車每2股美國存托憑證代表1股A類普通股,IPO發行價區間為11.5美元,高於此前10美元的最高定價區間;在不計算「綠鞋」的情況下最高融資將達到11億美元;此次IPO的主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UBS)和中金公司(CICC)。老虎證券和雪盈證券為副承銷商,承銷商總計享有1425萬股ADS的超額配售權。理想汽車此次募集資金大部分將用於資本支出和新產品的研發。
本次理想汽車IPO共引入四位基石投資者,認購價為IPO最終發行價。其中美團認購3億美元,王興個人再認購3000萬美元,字節跳動認購3000萬美元,Kevin Sunny認購2000萬美元,合計3.8億美元。此外,剛清倉蔚來汽車的高瓴資本也在本次IPO公開發行中認購3億美元。
此次IPO後,李想持股21%,王興及美團持股24%。但由於同股不同權機制,李想仍擁有72.7%的投票權,理想汽車的控制權仍牢牢掌控在李想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資訊顯示,理想汽車在2018年、2019 年淨虧損分別為 15.3 億元、24.3 億元,兩年合計淨虧損 39.6 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毛利潤為6828.8萬元人民幣,毛利率為8.02%,其中,車輛銷售毛利率為8.45%。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毛利率從上一季度的8%提升至13.3%,虧損則從上一季度的7710萬元收窄至7520萬元。
從虧損額度來看,相較於蔚來汽車,理想汽車虧損額較小。蔚來汽車在上市(2018年上市)之前的兩年淨虧損分別為25.7億元(2016年)和50.2億元(2017年),而理想汽車2018年和2019年的總虧損額接近40億元。
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成本控制方面理想較蔚來更為嚴格,但在研發投入方面,蔚來的研發投入比理想高出很多,理想汽車今年一季度的研發投入只有1.9億元。另外不被注意到的是技術路線,不同於其它造車新勢力純電動汽車路線,理想汽車選擇的是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路線,其在招股書中也提到,理想ONE的材料成本接近於內燃機車的材料成本,遠遠低於同等級的純電動車。
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都還處於燒錢開拓市場的階段,即便特斯拉,雖已實現延續四個季度的盈利,但這盈利的背後有很大程度來自於賣「碳排放指標」獲取的收益。
上市之後的隱憂
赴美IPO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新的起點,也將會潛藏著無數的風險。
理想汽車目前只有一款產品理想ONE,且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都不會推出新品,而理想ONE交付半年多以來,發生多起質量問題,比如:「排放控制系統故障」誤報警;因車輛的物流模式在交付用戶前沒有完成解除,導致在高速上無法加速;儀表顯示動力電池故障,車輛在高架上停擺;儀表黑屏;煞車失靈;街頭自燃等多起事故。
在理想汽車的招股書中,有長達53頁的風險提示,比蔚來汽車當年的風險提示多出近10頁。
在風險提示中,理想汽車多次提到其目前主推技術/產品路線——EREV增程式電動車的風險。「我們未來的發展依賴消費者對新能源車(NEV),尤其是增程式電動車的需求。」理想汽車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部分中以加粗黑字表示。
除了增程式技術的風險外,理想汽車在招股書中還透露,目前對單一車型的依賴也是其隱憂之處。按照規劃,理想汽車計劃在2022年推出一款全尺寸SUV,並將配備新一代增程系統。
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內,理想汽車在售的只有理想ONE一款產品,而7座大型SUV市場空間本就有十分有限,如安在有限的市場內擴大市場占有率,這就非常考驗理想的營銷能力了。
雖然理想汽車目前的交付量已過萬,但實際上這是自2019年4月份開啟預售以來的累積訂單,該數據無法反應其真實的市場表現。
隨著累積的訂單量被不斷消耗,理想汽車的銷量開始出現明顯的逐月下滑現象,數據顯示,理想汽車4月銷量為2600輛,5月銷量下滑至2148輛,而6月銷量為1891輛。
作為資金流的主要來源,如果理想汽車的銷量不能持續保持增長,接下來其資金情況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對於理想汽車而言,眼下的當務之急,不僅是要不斷改善產品質量,提升產品力,還要想辦法去賣出更多車。
小結
上市後的狂歡可能很快就會結束,接下來理想汽車還要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市值一時超越蔚來,只能說明資本市場對於頭部造車新勢力依然看好,對於新能源汽車賽道依然充滿信心。
理想汽車上市當天,美團CEO王興在其個人飯否網站上表示,「那些認為李想的理想是操盤一個千億美元的理想汽車的朋友們,你們還是低估了一個數量級。」
理想汽車的未來到底會如何?還要看市場最終的驗證,畢竟,汽車這種大宗產品最終還是靠產品力來說話。(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