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弟今天跟機哥說,他已經移除掉微博App了,決定以後都不再玩。
啊這,這得經歷了什麼事……
八弟給我解釋,他覺得微博已經變味了,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微博了。
例如說,現在在微博評論區好好聊一件事情,總有很多人陰陽怪氣。
甚至時間長了,現在看每個微博的表情包,都覺得陰陽怪氣。
然後當他跑去熱搜,幾乎都是各大明星今天在幹什麼什麼,這跟他半毛錢關係沒有啊。
不小心點進去,還能看見一堆算命的,用玄學來解釋熱搜的事情。
而十年前的微博,哪是這個樣子啊。當時,大家很熱愛分享自己的生活。
聽完八弟這一席話,機哥覺得,對於類似他這種微博「原住民」來說,現在的微博變味了,確實挺難受的。
其實也不僅是微博,像十年前的QQ空間、十年前的天涯社區、十年前的開心網、十年前的人人網……這些社交平臺,好像留給我們的都是美好的回憶。
反觀現在主流的社交App……emmm。
So,機哥就很好奇,難道2021年的今天,就沒有一些純粹一點的、乾淨一點的社交App嗎?
類似的提問,機哥在豆瓣和知乎上都看到不少,看得出來大家都有這種需求。
經過一番搜羅,機哥發現還真的有不少。只不過有點小眾,比較少被我們留意到了。
下面我列舉幾個,機友們也跟著瞧瞧是不是有點意思。
答題式社交:Dots
首先是一個叫做「Dots」的App,機哥在好幾個帖子裡都看到有人推薦它,就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一點開App Store,整個程序的大小只有33MB。好家夥,機哥有多少年沒見過只有幾十兆的社交App了。
它的玩法很簡單,因為只有兩個版塊:真心話、連環話。
在真心話的版塊,可以通過回答別人提的各種問題,找到相同興趣的朋友。
它也不是像知乎那種非常專業性的問題,而是更接地氣一點的。
例如說機哥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的第一個網名是什麼?
於是下方就是各種社死現場。當年各種殺馬特、傷痕文學都跑出來了。
要知道,這些糗事在Line朋友圈,那應該不會說出來吧。
而且機哥覺得,Dots的後臺機制應該是加入了AI算法的。
有時候像「你最喜歡五月天」的哪首歌這種問題,會把回答相同的答案的人聚在一起,然後這波人又能進行進一步的聊(shui)天(qun)。
至於Dots另一板塊:連環話,就跟開放式朋友圈差不多了,只不過需要選一個主題才能發。
用遠古時期的互聯網語言來總結,就是「灌水」。
反正機哥就把這個功能當作表情包收集器了,因為剛好有個主題是「沙雕表情包」。裡面還都是高清無碼無水印的表情包……
經過機哥幾天的體驗,Dots的交流環境倒是挺乾淨的。沒有穿插廣告、沒有賣茶小妹、沒有機器人式po文、沒有ghs…
確實有一瞬間,穿越回去十幾年前各大論壇的既視感。
但就是從見習用戶轉為正式用戶的條件,比較苛刻、比較花時間……
接下來機哥講的幾個社交App,理念就更加新奇了。
安慰式社交:Tell
機哥之前沒想到,原來安慰別人,也能做成一個專門的App。
「Tell」的核心版塊也是兩部分:小溝火、解憂館。
這個小溝火,就非常有意思了。
以前我們經常在電影、遊戲裡,看見一群人圍著溝火徹夜長聊。
(來源:最終幻想)
「小溝火」就是把這個搬到了線上。
吶,機友們想一想,現實世界裡只有晚上才會點燃溝火。
所以Tell的小溝火版塊,也是晚上18:00~3:00才開放,相當於限時聊天室。
既然是個傾訴型的App,其實小溝火的形式就是:
一個主持人來點燃一個溝火,然後一邊讓聽眾訴說自己的煩惱、一邊安慰,別的聽眾則充當一個傾聽者的角色。
由於可以選擇匿名,所以倒是讓機哥想起,以前深夜的電臺情感節目。
而現實世界的溝火,如果不添柴加火,火就很快熄滅。
小溝火也一樣,一個溝火聊天時長默認是15分鐘,如果要聊下去,需要讓旁聽的聽眾不斷添柴。
要說這個小溝火哪裡最吸引機哥,那當然無煙又環保啦!
至於Tell的另一個版塊:解憂館,就有點像以前Line的漂流瓶。
每個人可以傾訴、也可以解答別人的傾訴,但是每天會有次數限制。
這個玩法是好的。
但機哥隻擔心,有Line漂流瓶這個先例……嗯,不說了。
上面這幾個App,坐在家裡就能玩。接下來這個,可能就需要我們走出去啦。
地圖式社交:Pott
前幾年,有一款叫做《世界迷霧》的App很火,每去到一個地方,App裡地圖上面的迷霧就會撥開。
機哥這次找到的這款叫做《Pott》的社交App,理念跟它有點相近。
我們每去一個地方,就能在App裡打卡,最後生成專屬的足跡地圖。
但是跟世界迷霧不一樣的是,Pott加入了社交的元素。
去到某一個地方,如果之前就有別人在同個地方打卡,就能顯示對方事先寫下的內容。
可能是推薦附近的寶藏小店,也有可能是這裡怎麼拍照才好看。
當然,我們也可以跟對方跨時空交流。
Pott的這種把社交跟現實結合到一起的玩法,機哥覺得非常對胃口。既不會讓自己變宅,又可以多出去走走。
當然,機哥友情提示:
那麼,出去玩當然會拍照了。機哥發現,拍照也能做成社交App哦。
拍照式社交:FIMO
機哥前兩周講拍照App的時候,才講過FIMO作為模擬膠片相機的玩法。(可以戳這裡回顧:《今年拍照最好的蘋果手機,竟然是iPhone 7》)
但是,機哥最近發現,FIMO原來還有社交屬性。
FIMO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個主題。我們就可以參與進這個主題,把手機拍的美美的照片投進去。
例如說,現在最新的一個主題是Light(光線)。機哥就看到很多人把城市的光影、自然風光的光影捕捉到,然後上傳。
並且點進每一張照片,左滑就可以看到作者當時拍照時的心情或者想法。覺得很棒的話,還能給照片點個貓罐頭,就相當於點讚。
或者直接關註,以後就能欣賞人家新發布的作品啦。
u1s1,機哥看到裡面無論是精選出來的,還是普通用戶拍的,照片質量都很ok。
除了上面幾個應用,其實機哥還搜集到很多App,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展開說啦。剩下的我報一下名字哈:
單機版朋友圈式社交:回響
簡單來說就是日記App,我們可以當作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朋友圈來用。
但是吼,也可以選擇某一本日記對好友開放。
嗯,最怕的就是沒有好友。
小眾愛好式社交:Soda蘇打
玩PS遊戲機、拍膠卷、聽唱片、逛博物館……這些愛好雖然小眾,但也是有不少愛好者的。
Sada就是提供一個平臺給這些小眾愛好~
投票式社交:乙評(三評)
看名字就知道,這個App的核心玩法,就是投票。
總能找到跟自己三觀一致、愛好一致的朋友~
怎麼樣,看到機哥上面列舉的幾個社交App,是不是覺得它們雖然小眾了一點,但非常乾淨和純粹呢?
沒有陰陽怪氣的評論、沒有雜七雜八的熱搜,這種「簡單」的感覺,機哥真的很久沒有體驗到了。
其實機哥也不是要否定現在主流的社交App,只是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用到它們最簡單、最基礎的功能。
所以說,只要把這些小功能做好,一樣會有很多人喜歡的嘛~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 → 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