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象為什麼那麼難?因為3種思維模式在作怪

  前段時間,央視財經《經濟資訊聯播》公布了一組數字:當前,我國已有超過2億單身,其中超過9200萬獨居,而這個數據還會持續增長。

  驚人的數據背後,藏著很多人的苦惱。不論是30+的大齡青年,還是20出頭的小哥哥女生,絕大多數人的內心,對戀愛、婚姻還是充滿著渴望和期待的。

  但同時又畏懼找對象,或許因為曾經的失敗戀愛經歷,或許因為總是遇不到理想的伴侶,或許因為家人朋友的干涉,或許因為害怕戀愛耽誤工作和事業的發展。

  總之,如今找個對象,真的不容易!

  在很多人看來,現在找對象難是一些客觀因素所導致的,例如:女方對男方提出了過高的物質要求、門不當戶不對、年齡長相性格不符合預期等。

  但其實,真正出現問題的是你的思維模式,而你的這些種種理由,不過是錯誤的思維模式的外化。

  那麼,哪些思維模式正在阻礙著我們尋求真愛?有以下3種:

  1、浪漫主義

  在童話故事裡,我們總能看到這一幕: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就是浪漫主義的典型代表,太過傾向於尋找靈魂伴侶。

  浪漫主義者認為愛情是浪漫的、優雅的,是不期而遇的,那個對的人會在該出現時出現,愛情會主動來敲門,而現在之所以單身,是因為還沒有遇到真命天子。

  一般情況下,浪漫主義者不接受相親,也不喜歡通過社交平臺結交新朋友,他們很喜歡浪漫的邂逅,甚至是一見鐘情。

  正是因為這種對愛情太過浪漫的期待,他們總是在幻想真命天子出現的美好場景,但事實是,愛情不是等來的,而是努力創造的。

  所以,當你對理想的伴侶有著無限的憧憬,但同時又期望愛情的開始一場浪漫的偶遇,那麼大機率上講,你很難找到理想的對象,因為這種浪漫主義思維模式會讓你進入無限幻想和等待之中,最終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和青春。

  2、完美主義

  在你做決定時,你會將所有選項都考察一遍後,再決定如何選擇,還是會在考察的過程中「見好就收」?

  如果你是前者,那麼你就是典型的完美主義,總是強迫自己在考察完每一種可能的選項後,再做出決定。這看似是一種理性的行為,但如果面臨大量選項,這種強迫行為就會變得令人卻步。

  完美主義者找不到對象,正是因為他們覺得「下一個會更好」,並且害怕錯過、選錯,所以必須結識所有的潛在對象後,才能做出決定。但其實,這種思維模式帶來的後果就是,身邊的人都找到了伴侶,而只有自己被剩下。

  3、自我懷疑

  很多人一提起找對象這件事,就會說:

  「我現在還在拼事業,等我事業成功,有了房子、車子,再考慮找對象。」

  「我現在工作還不太穩定,等我穩定下來,才能找對象,不然會願意跟我談戀愛。」

  「我現在還不夠成熟,在很多方面還不夠優秀,等我變得更好之後,再去找對象,才能找到更好的。」

  這些拒絕找對象理由看似通情達理,但實際上,等你真的有錢了、成熟了、優秀了,適合的人可能就已經錯過了。

  自我懷疑在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讓一個人更好的反思,但如果過度了,就會讓人難以展開行動,總覺得還沒有做好準備,可當你真的覺得自己做好準備時,一切可能都晚了。

  所以,自我懷疑者會因為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害怕自己不夠好,而遲遲不敢為愛展開行動,一直讓自己處於備戰狀態,但真正等待百分百準備好,可能就已經失去了很多機會。

  綜上所述,不論是浪漫主義,還是完美主義、自我懷疑,這三種思維模式都有一種共同的特點:不切實際的期望。

  浪漫主義對親密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完美主義對伴侶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自我懷疑則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那麼,該如何走出這三種錯誤的思維模式?需要建立2種正確的思維模式,掌握尋求真愛的3個方法。

  1、建立「事在人為」與「知足長樂」的思維

  在行為科學中,我們都知道,思維模式很重要,我們的態度和期望為我們的經歷構造出背景環境,這種背景環境會反過來影響我們解讀的資訊和做出的決定。

  所以,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可以有效幫助我們改變行為,從而帶來好的結果。

  在親密關係中,有兩種思維模式非常值得學習——「事在人為」和「知足長樂」。

  事在人為式思維模式指的是相信感情的成功源於自身努力,而不是找到正確的人後自然帶來的。

  例如,很多人認為只要遇到了對的人,往後的一切都會一帆風順,這就是典型的浪漫主義思維模式。但事實上,兩個人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即便是最美滿的婚姻也需要努力經營,而這便是事在人為的思維模式。

  知足長樂式思維模式指的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不過度關註外界有什麼好的選項。

  例如,很多人找對象時,對另一半提出了年齡、長相、身高、性格等多方面的要求,這些要求可能並不低,但一旦遇到了符合自己標準的人,就會停止「尋覓」,這就是知足長樂者的表現。

  綜上所述,不論是事在人為式思維模式,還是知足長樂式思維模式,都在傳遞一個核心思想:愛情並非從天而降,它需要努力追求和經營。

  2、助你拉開愛情的帷幕的3個方法

  談一場戀愛並走進婚姻的殿堂,在很多人看來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它會牽扯到兩個人本身、兩個家庭,並且會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例如彩禮、婆媳關係、子女撫養等。

  但好的愛情和婚姻,從來都需要主動追求和營造。只有你正視愛情和婚姻中的問題,並且主動經營彼此的感情,生活才會更加幸福,親密關係才會更加持久。

  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迷戀類型。心理學中的迷戀理論將人的迷戀類型分為三類:焦慮型、安全型、回避型。

  焦慮型迷戀的人會特別害怕失去伴侶,他們為了吸引伴侶的注意,會頻繁地打電話、發資訊。安全型迷戀的人是理想的伴侶,他們穩重可靠、值得信賴。回避型迷戀的人不相信能依靠別人滿足自己的感情需求,他們總會避免和別人走得太近。

  所以,在你尋找伴侶時,你需要先知道自己屬於哪種類型。如果你是安全型迷戀的人,那麼就很好,你會在尋找愛情的路上受到歡迎。但如果你是焦慮型或回避型,那麼就要學會適當改變,因為沒有人喜歡缺乏安全感或太過冷漠的對象。

  其次,你需要在主動決策,不要順其自然。很多人在找對象時,都抱著順其自然的的心態。但科學研究顯示,順其自然的感情發展最終的婚姻質量並不高。

  所以,當你和對方進入親密關係後,你最好能主動決策推進感情的發展,例如提出見家長、結婚、規劃未來的生活。只要你主動決策,才能有意識地推進彼此關係向前發展,而順其自然會讓人覺得想法太多,不容易將感情快速發展到下個階段。

  最後,你需要學會適應變化,才能擁有長久的親密關係。相比於戀愛,婚姻才是最大的挑戰,要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並不容易。很多人或許都感覺,隨著婚齡的增加,越來越感到不幸福,而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則在於,沒能適應變化。

  對於身體上的衰老,例如頭髮變白、身體機能減退,我們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但對於價值觀、偏好、性格、身份等,卻常常錯誤的認為不會改變。但實際上,只要人在成長,改變就一直在發生。當你用對一個人過去的認識,看待已經變化的現狀時,往往就很容易產生矛盾。

  所以,要維系長久的親密關係,就要學會適應變化,只有你學會了坦然接納對方的變化,才能更好的適應對方,從而才能維系更好的親密關係。

  總結

  過去,戀愛與婚姻多半是由家庭、宗教、社會階層等決定的。今天,我們的身份由自己決定,戀愛是自由的、婚姻是自由的。

  然而,當選擇變得更多、更自由之後,人的幸福感反而減少了,對自己的決定也反而更沒有信心了。

  伴隨著選項的增多,人對於戀愛的思維模式也開始發生變化,甚至逐漸陷入錯誤的認知中。所以,要想從脫單難的困境中走出來,就必須先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而後再運用正確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單身優質女會員:

男生單身優質會員:

單身聯誼活動: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追蹤娜米,與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在你最愛的平台追蹤娜米

脫單秘笈

戀愛數字

男女會員

戀愛金句

時事觀察

生活圖文

諮詢服務

會員活動

活動分享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生活圖文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