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赤裸裸的相親鄙視鏈

  當代人相親,有一條赤裸裸的鄙視鏈:沒房的不行、收入低的不行、女博士不行、屬羊的不行……

  

  基於這些成見,大陸式相親奉行一套所謂心照不宣的標準。

  

  不過,這些「勢利」的婚姻觀並非當代人的發明。

  

  有史以來,大陸人的擇偶觀一直都很現實。越現實就越殘酷,越殘酷就越真實。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結合,只能靠私奔實現,圖源/電視劇照。

  

  門戶與血統

  

  大家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但寒門與士族之間的區隔,嚴重到了什麼程度,估計很多人沒有什麼概念。

  

  用婚姻來解釋最直觀。

  

  出身於太原王氏的王元規,幼年喪父,家道中落,朋友三人隨同母親寄居在舅舅家裡。

  

  當地有個叫劉瑱的土豪為攀上名門親戚,想以巨資作為陪嫁,把女兒嫁給王元規。

  

  母親準備答應,王元規卻哭著說:「我們正是因為一直保持婚姻門第,才受人敬重,怎麼能因為家貧就非貴而婚呢?」

  

  於是婚事未成,土豪就這樣被無情鄙視了。

  

  據說當時王元規才12歲,覺悟比身體早熟啊。

  

  出身東海王氏的王源,家世顯赫,但在聯姻方面,王源卻唯利是圖。他經常將媒人喚到府上探問,媒人說吳郡的滿璋之是高平舊族、寵臣後代,家財雄厚,正在托人為自己的兒子找對象。

  

  王源遂決定將女兒嫁給滿家。

  

  禦史中丞沈約知道這事後,覺得有蹊蹺,便考察了一下滿璋之的家譜,結果發現滿璋之並非真正計程車族。於是上表彈劾王源,指出王滿聯姻無視婚姻鄙視鏈,實在駭人聽聞,玷污了名門,要求革去王源官職,踢出士族,禁錮終身。

  

  可見南朝士族對其內部的「背叛者」,有多麼大的仇恨啊。

  

  沈約畫像。

  

  北魏時人崔巨倫出身博陵崔氏,是北方士族中首屈一指的家族,但他有一個姐姐因為一隻眼睛失明,大家子弟沒有肯娶的,家裡沒有辦法,準備將她下嫁庶族。

  

  崔巨倫的姑母(夫家李氏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聽說了這事,悲痛地說,怎麼能讓侄女「屈事卑族」?於是讓自己的兒子娶了她。這堪稱古代版的「有戶口殘疾也行」。

  

  這不是赤裸裸的婚姻鄙視鏈,是什麼?有錢沒用,殘疾不怕,我們看中的是家族門戶,家族門戶以及家族門戶。

  

  牛掰的「禁婚家」

  

  到了隋唐時期,由於士族力量的存在不利於皇權的鞏固,兩個朝代的皇帝都曾對世家大族的勢力進行抑制。

  

  此時,山東(指崤山以東)地區的崔、盧、王、鄭等大族雖然逐漸衰落,跟南北朝時期的高光時刻沒法比了,但這些家族仍然憑借著祖宗的門第,站在婚姻鄙視鏈的頂端,不與庶族通婚。

  

  唐太宗無法容忍山東士族的風頭蓋過他出身的關隴士族,因而命令高士廉修撰《氏族志》,重新評定門第的高低。

  

  唐太宗畫像。

  

  然而,高士廉似乎無法理解唐太宗的深意,在修成的《氏族志》中,仍把南北朝的大族列為第一等。

  

  唐太宗看後,大發雷霆,只能對高士廉把話挑明了。

  

  唐太宗指點高士廉說,山東士族已經衰微了,北齊和南朝的梁、陳亦不過是偏安一隅的下國,沒必要把崔、盧、王、謝這些家族捧得很高。

  

  最終,重新出爐的《氏族志》將大唐皇族列為第一等,唐太宗這才滿意。

  

  不僅如此,為了打擊士族門閥,唐太宗還專門下詔,不準崔、盧、李、鄭等世家大族互相通婚

  

  吊詭的是,這些打壓士族門閥的舉措,反而成績了被打壓家族的高貴之名。他們被稱為「禁婚家」——皇帝欽定的不允許通婚之家。你越是禁止,我就越顯高貴。

  

  唐文宗時期的宰相鄭覃有一個孫女,當時的權貴都來為子孫求婚,但一概被拒絕。最後,鄭覃選中了一個九品芝麻官崔皋。

  

  原因很簡單,崔皋雖然官職低,但門第高,也屬於「禁婚家」。兩家門當戶對。

  

  而身為皇帝的唐文宗曾想把公主嫁給世家大族,遭到對方拒絕後,唐文宗悲嘆說:「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反不若崔、盧耶?」

  

  科舉取代門閥

  

  建立在門閥大族基礎之上的婚姻鄙視鏈,是隨著唐朝的覆滅而終結的,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

  

  五代以後,士族飄零,寒門崛起。尤其是宋代,朝廷推行文治,注重科舉考試的公平與正義。雖為寒門子弟,一旦登科,便身價百倍,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變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時,舊的婚姻鄙視鏈瓦解,但新的婚姻鄙視鏈也建立起來了。

  

  科舉功名成為新的相親門檻,主宰了宋代及以後近一千年的大陸婚姻社會。

  

  在宋代,父母最嚮往的婚事,就是為女兒找一個有才華的青年男子,進士、狀元成為佳婿首選。許多達官貴人便從科舉及第者中物色快婿,或選婿於白身之中,或論婚於中第之後。這種現象風靡一時,被稱為「榜下捉婿」

  

  南宋紹興八年(1138),福州人陳修考中了探花(殿試第三名)。這一年,陳修已經73歲,尚未娶妻。

  

  宋高宗得知此事,當場就從宮中選了個30歲的宮人賜給他。事後,有人開陳修的玩笑,編了兩句打油詩:「新人若問郎年幾?五十年前二十三。」

  

  宋高宗畫像。

  

  沒有功名就沒人問津,而一旦擁有功名,哪怕是一個七老八十的糟老頭,則連皇帝賜婚的情節都隨時可能上演。這真正詮釋了什麼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那些擁有科舉功名的人,不管出身、年齡、相貌、貧富,此時都站在了婚姻鄙視鏈的頂端。

  

  這並不難理解:當科舉成為衡量世俗成功的標準時,中舉者就相當於那個時代的潛力股,等待他的是權力、地位與財富。

  

  看錢的時代

  

  與此同時,財富也逐漸獲得了與科舉功名同等的地位。甚至在明清時期,財富跟功名是可以互相兌換的。所謂「捐官」「捐監」都是由此而來。有錢人家自然就取得了婚姻主動權。

  

  古代倡導「士農工商」四大等級,商人雖衣食無憂,但政治地位極為低下,婚姻也受到限制。唐代有個富商叫楊萬貞,家裡真有礦那種,但他只能娶一個妓女為妻,要想娶官員之女,門都沒有。

  

  進入宋代,隨著市民經濟的發展,以及婚姻觀念的變化,百姓、士人與商人聯姻日益普遍。

  

  宋人筆記有載:「近歲富商俗氣與厚藏者嫁女,亦於榜下捉婿,厚捉錢,以餌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餘緡。」可見,有實力參與「榜下捉婿」的家族,除了朝廷中的權貴,就是當時的富商了。

  

  北宋大書法家蔡襄曾說:「觀今之俗,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在當時人的婚姻觀念中,有沒有錢非常重要。宋代的富人嫁女兒,陪嫁通常多達60—70畝地。

  

  明清也是如此,明朝人說:「婚姻之家,惟論財勢耳。有起自奴隸,驟得富貴,無不結姻高門,締眷華胄者。」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正是市民經濟的發展推進了婚姻的世俗化。

  

  財富已經成為重要的擇婚標準,「古人重嘉偶,今人重財婚」。

  

  嫁娶雙方重錢財的風尚,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弊端,以至於出現溺嬰、棄嬰及貧女難嫁、富人多招贅婿等現象。很多地方都出現高陪嫁、高彩禮的習俗,「有一女方嫁而家產蕩然,致使貧窮之家,或溺女不舉,或女老不嫁」。這是古代版的「天價彩禮」悲劇了。

  

  隱藏的高門檻

  

  值得研究的問題是,近代以來,歐風東漸,大陸式的相親鄙視鏈被瓦解了嗎?

  

  1899年,蔡元培的夫人王昭去世,為其做媒續弦的人很多。蔡元培乾脆公開提出了他的征婚條件。這些條件包括女子須不纏足者、須識字者、夫婦不相合可離婚等等。

  

  章太炎在其原配去世後的第二年,在《順天時報》上刊登了續弦廣告,條件包括:

  

  一、須文理通順,能作短篇文字者;

  二、系出名家閨秀,舉止大方者;

  三、有服從性質,不染習氣者。

  

  章太炎。

  

  這是社會名人開出的相親條件。而一般讀書人的征婚條件也大抵類似。

  

  1902年,有個署名「南清志士」的人在報紙上征婚,內容如下:

  

  「訪求天下有志女子,其主義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曉中西學術門徑;三聘娶儀節悉照文明通例,盡除大陸舊有之陋俗。如能合以上諸格及自願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權者,勿論滿漢新舊,貧富貴賤,長幼妍媸,均可。」

  

  你要是覺得這些條件很稀疏平常,不要求房產戶口,不要求年齡相貌,哪還存在鄙視不鄙視?那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

  

  對女性兩隻腳的要求,這門檻就很高了。清朝晚期,裹足之風在城市裡的流行程度比起現在的隆胸隆鼻還要盛,凡是有地位或有錢人家的小姐,很少不纏足。

  

  隨著新知識分子倡導天足運動,曾經流行的小腳一下子就過時了。纏足女子變成了一個受歧視的群體。天足成為評判一位女性是不是「近代女性」的基本標準,後來社會上流行說,20世紀第一個十年,女生的美麗標準就是會說洋文的大腳女生

  

  不管是蔡元培還是南清志士,把「天足」作為征婚的第一個條件,這就把多少纏足女子及其家庭鄙視下去了。

  

  對女性學識的要求,這門檻就更高了。要知道,在民國以前,大城市女性的文盲率超過70%。輕輕一句「識字」「文理通順」,就跟現在來一句「京籍京戶」一樣,殺人不見血。

  

  這是清末民初有知識男性擇偶的鄙視鏈,年齡容貌不限,戶籍房產不限,但我們看中的是天足、識字以及思想開明程度。

  

  簡短的結語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婚姻鄙視鏈,只是有的標榜門第,有的標榜學識,有的標榜出身,有的標榜身體某個部位。

  

  我們因為現在標榜戶籍和房產刺痛了良心,就掄起大棒對婚姻鄙視鏈進行批判。

  

  但,我們不能無視它的真實存在。

  

  一個社會學家說過,婚姻具有經濟、子女、愛情三大動機。

  

  愛情誰都嚮往,但它真的只是婚姻的一條腿而已。這是歷史告訴年輕人的真理!

  

  參考文獻:

  [唐]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1996年

  [唐]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2000年

  [宋]歐陽修:《新唐書》,中華書局,2019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09年

  張濤:《魏晉隋唐時期的門第婚姻》,《民俗研究》,1992年第4期

  荊曉燕:《明中後期民間社會婚姻觀念的變遷》,《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王躍生:《清代中期婚姻行為分析——立足於1781—1791年的考察》,《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

單身優質女會員:

男生單身優質會員:

單身聯誼活動:

不知道如何找適合的對象?歡迎追蹤娜米,與戀愛小秘書免費一對一諮詢!

配對成功的關鍵:參加實體交友活動

erose主題派對與戀愛小秘書創辦人娜米表示:「透過各種有趣的實體活動,不僅能親眼真實見到異性,也能在活動進行中讓大家很輕鬆自然的認識彼此、聊天互動,能更快速的找到適合的對象。」

結合大數據用心篩選 + 客製化條件配對

戀愛小秘書團隊已經成功替4000位以上的未婚男女配對成功,這個驚人成果背後的秘密在於「高度客製化服務」,跟每位客戶深度訪談,瞭解客戶真正的特質及需求,從「契合度」提高速配率。

訪談結果結合專屬的人格分析測驗與數據配對分析,精緻化的操作,締造高速配率!

除此之外,戀愛小秘書團隊還會定期追蹤客戶的後續狀況,目的是希望協助客戶發展長期且穩定的伴侶關係。

實名認證防造假!隱私保護最安心!

採用「實名認證」的制度,不僅是把關顧客的身份,避免已婚人士或動機不單純者的加入,更對客戶資料嚴格保密,讓客戶們能在安全且有隱私的狀況下認識另一半。

多元有趣的主題活動,豐富你的社交生活

戀愛小秘書團隊每個月都會規劃豐富多元的實體活動,從戶外踏青、娛樂遊戲、手作、料理課程到桌遊活動,希望客戶們能從歡樂的氣氛中認識彼此。

透過實體活動讓大家先有初步的接觸,然後再為會員們做「客製化」的約會安排。

另外針對想提升自身魅力的客戶,也有投資理財、形象穿搭等講座可供選擇。

追求脫單,先勇敢跨出你的第一步

許多單身者為了心中理想的對象條件,在還沒認識新朋友時,就先限制了自己。建議以認識新朋友的心態,積極參與活動,並適當的設限,才能真正為自己帶來戀愛的機會!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 現在就和戀愛小秘書娜米聊聊吧Line ID:@datenami

♡ 追蹤娜米的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在你最愛的平台追蹤娜米

脫單秘笈

戀愛數字

男女會員

戀愛金句

時事觀察

生活圖文

諮詢服務

會員活動

活動分享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生活圖文

留言互動

教學影片

服務介紹

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