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男:在嗎?
女:嗯,在在在,咦?這是我的愛情要來了嗎?
我叫聶小倩,在尋找我的寧采臣。
……
如果你認為這是女網友發來的積極信號,那麼你必須警惕了,因為這段對話出現在了培訓「聊天員」的「教材」中。
最近,江蘇小夥被騙至柬埔寨從事電信詐騙工作,小夥拒絕後淪為「血奴」一事引發廣泛關註。據小夥透露,他被迫在網路上扮成女性跟國內的人網路聊天,騙取大量錢財。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類似的招術並不少見,網路上招募「聊天員」的資訊層出不窮。半島全媒體記者臥底交友APP聊天群發現,群內有專人培訓「聊天員」話術,並定期拉群開會「研討」,目的是培養「聊槍手」,誘導用戶付費並分成。所謂「聊天交友」背後,隱藏著一條灰色產業鏈。
反映
「聊天員」月賺過萬?
記者「應聘」發現玄機
連日來,江蘇小夥小李淪為「血奴」一事再次引發人們對電信詐騙危害的關註,幸運的是,在柬埔寨當地華人的幫助下,小李成功脫險。然而,來自河南的小飛(化名)就沒有這麼幸運了,2月19日,他的母親黃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被騙到柬埔寨西港網詐公司的兒子已經失聯6天了。
記者注意到,小李在柬埔寨從事的正是「聊天員」的工作,他被迫假扮成女性,與國內的人聊天,獲取錢財。記者調查發現,網路上招聘「聊天員」的資訊並不少見。「打字能掙,語音能掙,視訊能掙,推廣能掙。」「你說神奇不神奇,輕鬆日入500+」……資訊中提到,想要幹「聊天員」的工作,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無需經驗、無需顏值、寶媽優先。」資訊中還提到,這份工作不需要任何投資,日收入可以達到100元-3000元。
「聊天員」的招聘資訊號稱「月入過萬」
如此輕鬆的工作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尤其是一些希望能兼職的大學生。「不知道靠不靠譜?現在騙子太多了!」一位大學生網友不無擔憂說道。為了一探究竟,記者添加了其中一位「招聘人員」的Line,這位招聘人員表示,「聊天員」的工作就是每天就是在幾款APP上面打字聊天、語音聊天、視訊聊天,還可以接收對方送來的禮物。
「類似於主播的工作,聊天員可以拿到26%-36%的提成,一條消息打字大概能掙七八毛錢,語音一分鐘能掙六到八塊,視訊一分鐘是九到十二塊錢。」這位招聘人員說道。針對這份工作是否靠譜的疑問,這位招聘人員為了打消記者的疑慮,通過Line語音說道,「這個我能騙你什麼呢?朋友,我有說讓你交錢嗎?」
在一款APP中,聊天明碼標價
隨後,對方給記者發來一份所謂招聘海報,海報中宣稱「招聘精英,正規平臺」,有兩個職位「聊天賺」和「推廣專員」,註冊成功後,記者進入一個的聊天頁面,一位客服人員在頁面中指引,「聊天員」需要下載軟體,下載後用手機號註冊登錄。期間,客服人員提醒,「性別選擇女,不要選錯,選錯沒辦法修改。」
有人在朋友圈招募「聊天員」
記者登錄成功後,發現平臺後臺包括「每日分紅」、「我的直推」、「分紅提現」、「二級團隊」等項目。值得注意的是,平臺還特意提醒,成為平臺代理後,可以發展下級聊天員,並拿下級聊天員23%-31%的業績,即提成收入。此外,平臺還聲稱「不管聊天員還是推廣員全程不收取任何會費,完全免費加入」。
推廣「聊天員」有傭金和提成
調查:
加入內部培訓群
工作人員教忽悠
加入平臺後,記者被要求下載一款APP,同時被拉進了一個Line群中,記者發現,這個群內已經有497個網友。工作人員表示,作為一名聊天員,首先要打造自己的「優質形象」。工作人員還總結了一套筆記,給剛入職的聊天員參考。筆記中提到,聊天員的「頭像要性感」、「名字要吸引人」、「動態要更新」、「每天堅持打招呼1000條以上」等等。此外,工作人員還提醒聊天員,軟體的聊天機制是誰主動誰付錢聊天,除了系統推送的,或者主動給你打招呼的用戶,都不要去主動發消息,「系統匹配的視訊語音掛斷後,要男方先主動給你說話,女方不要先說話,否則會扣女方錢。」
「聊天員」號稱是冷門、暴利的行業
這些交友軟體的工作人員還會總結一套聊天話術和技巧,給剛入門的聊天員系統培訓。記者注意到,這些話術分門別類放入文檔中,包括「聊天技巧培訓」、「新人必讀」等。工作人員煞有介事地介紹,聊天是一門藝術,很多人不會聊天,聊著聊著就成了「尬聊」,「聊死天」。怎麼樣學會說話,怎麼樣學會聊天,怎麼樣才能學好這門藝術呢? 文檔中提到,聊天員要立自己的人設,「你可以是護士、空姐、模特、勵志創業的女生、鄰家妹妹等,在遇到不同用戶時候,要針對不同用戶表現。」
聊天群中有人分享所謂聊天教材
對聊天員來說,視訊聊天的收益遠高於文字聊天,因此平臺工作人員會格外鼓勵聊天員視訊。此外,聊天中對方贈送的「禮物」也有不少的收益,為此,工作人員專門總結了一份「要禮物話術」。由於平臺內的聊天需要付費,為了防止聊天員將「陣地」轉移到Line等免費平臺上,工作人員還專門總結了一份「如何拒絕要Line加好友」的文檔。文檔最後還提醒,聊天員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地址要保密,不要加Line,不要「奔現」等等。
真相:
名為聊天實為「聊槍手」
「大哥」成PUA對象
在多個培訓文檔中,記者發現了一個名為「如何發展大哥」的文檔,文檔中詳細記錄了如何跟「大哥」聊天並發展成「戀愛」關係。為何要發展「大哥」呢?記者了解到,隨著短視訊等行業的發展,很多網紅的直播間都會有一個神秘的「榜一大哥」,不惜花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給主播刷禮物。在工作人員看來,如果聊天員能夠在聊天時遇到「大哥」,那麼無論是個人收益還是平臺提成都會很可觀。
在Line群中,一位聊天員也分享了自己與所謂「大哥」聊天的經過。「他動情了,不敢再聊了!一年的薪水全和我視訊。」這位聊天員說道,「現在慢慢冷他。」記者注意到,群內的聊天員紛紛給這位網友點讚。為了能吸引「大哥」的注意力,工作人員在群內提醒,聊天員應該發揮女性天生的優勢,「撒嬌、賣萌、裝可憐、委屈、強勢都可以利用,千萬別表達得一點性格沒有。多元化的性格,能使你順風順水,遇到不同的男性客戶,達到一個完美的狀態!」工作人員在文檔中這樣寫道,「可以用激將法,男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態。如果私聊你的那種,別著急回覆或者等下再回覆,要以各種理由來激發他的攀比心理!」
聊天群中有人講述如何吸引「大哥」以獲取更多錢財
記者與多位工作人員交流後發現,他們口中所謂「聊天員」本質上就是「聊槍手」,而聊天的唯一目的就是牟利,所謂「大哥」也成了「PUA」的對象,聊天員通過包裝故意打造自己的朋友圈和人設,引導「大哥」付出金錢和感情。為了激勵新加入的聊天員們多投入,工作人員向記者加入的內部培訓群成員展示收益「戰報」,並在朋友圈中集中發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蹊蹺
定期開會總結「經驗」
前期撒網後期「培養」
2月11日,平臺一位工作人員在Line群中通知,當天晚上9時40分,將組織一堂「共識商學院」的騰訊會議課程。當天晚上,記者加入會議中,一位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如何註冊並加入平臺,成為一名「聊天員」。「你的資訊越完整,肯定得到匹配的機會越多。」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有的聊天員一天能掙一萬多元,有的聊天員一天只能掙幾塊錢,區別就在方式方法上。」他建議聊天員在發展客戶前期「全面撒網」,後期「重點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掙更多的錢。
在聊天群中,還會定期召開「會議」分享聊天經驗
「去哪裡找更多的美女來做?」一位參會者詢問,這位工作人員向會議群中發送了一張圖片。記者注意到,上面是十幾個交友APP的圖標。「所有的APP都是聊天的軟體,你在裡面註冊一個男性用戶,會有很多女性用戶來找你,那些都是精準用戶。」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她們都是聊天員,可以直接把他們挖到這個平臺上。
「第二種方法就是在其他APP上引流,可以在APP上發布一些收益圖,吸引女性用戶的關註,通過高薪引誘他們來到這個平臺,如果她們問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你就說是做互聯網社交平臺運營的。」這位工作人員稱,通過線上線下發展「聊天員」,這樣才能長久獲得收益。
聊天群中有人分享「收益」
記者發現這次「會議」一直持續到當天晚上11時許。隨著會議的結束,一些工作人員又在群內發送消息,稱隨著團隊逐漸壯大,會員基數劇增,會員積極性高漲,「特組建精英VIP社群,每天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公司動向,平臺最新消息,最新政策,精準的引流方法,定時還有紅包雨。」資訊中提到,「希望大家努力,因為一個好的項目不好找,畢竟0成本,0風險,收益這麼高的,打著燈籠都難找!」
在一款聊天APP中,聊天需要充值
疑問
平臺明確「六禁止」
是誰在打「擦邊球」?
記者調查發現,類似的交友軟體背後,都有一個專業的中介機構,從推廣、招募到運營,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雖然平臺中明確了「六禁止」,例如「禁止涉黃」「禁止涉毒涉賭」「禁止詐騙」等提醒,可事實上,從聊天員的招募到培訓,再到後期傳授所謂的「經驗」,這類交友軟體在推廣和運營過程中已經遊走在法律的邊緣。
針對此事,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的張寶清律師認為,如果聊天員假扮戀愛對象,誘導男性買禮物消費,目的並非交友,而是騙取錢財,聊天員的行為涉嫌違法。「一些中介人員和平臺通過各種培訓指南和話術資料等對聊天員進行培訓,利用一些用戶現實生活中與異性接觸少的心理,虛構身份和角色甚至情感,為此獲得更多的收益或提成,女聊天員、平臺的行為涉嫌詐騙。」
專家
行業發展玩法「進化」
平臺方應主動擔負責任
「這些平臺吸引的是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伴侶的人。」最近,青島知名心理師覺民告訴記者,從心理學角度看,很多人選擇在交友APP上的聊天避免了「見光死」,在金錢的投入過程中逐漸建立感情,這種擇偶觀或者獵艷的想法實際上來自於自己的自卑。覺民提醒,網路上的交友太虛擬,應該放棄幻想,回到現實,這樣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福布斯大陸專欄作家王子健曾對交友APP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觀察和思考,最近,王子健在接受半島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他也調查了一下社交APP存在的問題。「這個行業總體的模式和我之前寫的文章一模一樣,現在有一個點稍微進化了一下,以前是註冊了之後很多‘美女’給你私發消息,那可能是機器人的自動回覆。現在玩法高級了點兒,有些公司招了客服人員,偽裝成‘美女’找你,這樣的話轉化率就更高了。」王子健說道,「以前那種機器回覆有點冷冰冰的,但現在是真人在和你交流啊,這個就會促使很多用戶去付費轉化。」
王子健介紹,交友平臺本身不是灰色產業,但是它有很多灰色甚至黑色的玩法,一些平臺被玩成了擦邊平臺。「在這個推廣門路多樣化,流量來源豐富化的時代,大家都拋去了舊的推廣手段,利用常規的引流手段,讓此行業位於法律灰色地帶,讓監管難以進行。希望此類商家不要放棄自己的道德底線,滿眼利益。後期監管方也應進一步到位,手機市場和接受廣告投放的平臺也應該主動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王子健這樣寫道。
鏈接
網路交友軟體誘騙充值
21人被指控犯詐騙罪
2月14日,記者通過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輸入「交友APP」和「詐騙」等關鍵字,共檢索到 103 篇文書。2021年11月,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2021)魯02刑終574號刑事裁定書內容顯示,在一起案件中,多達21人被指控犯詐騙罪。
記者注意到,被告人鄧某於2019年7月成立南昌公司,在網路平臺開設視訊直播間。後鄧某為騙取錢財,以公司名義招募女主播和經紀人實施電信網路詐騙。鄧某在公司中設立多個直播團隊,每個團隊由一名組長、一名主播和若干名經紀人組成,組長負責每個團隊的工作安排,主播負責在平臺進行網路直播並配合組長和經紀人的工作,組長和經紀人冒用主播的身份,使用主播的照片作為頭像,通過「NICO」、「春風十裡」、「一周CP」等網路交友軟體添加男性被害人為Line好友進行聊天,讓被害人誤以為與其聊天的經紀人就是女主播本人,按照公司提供的「話術」將被害人誘騙至直播間內觀看女主播的直播。
組長和經紀人、主播相互配合,採用裝可憐、談感情、女主播過生日、與平臺解約要完成任務、虛假打賞襯托氣氛、與其他主播pk等各種虛假理由,誘騙被害人在直播平臺上充值和購買虛擬禮物給主播打賞。期間,該團夥先後騙取被害人26名被害人52萬餘元。被告人鄧某與直播平臺按約定的比例獲取非法利益,組長、主播、經紀人通過領取底薪以及按完成業績的比例提成獲取非法利益。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鄧某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其他成員也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征集
有料快來報,「真·探」等你來
新聞媒體是社會發展的了望者,開展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的重要職責,也是黨和政府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為響應省委、市委加大輿論監督力度的要求,也為更好踐行社會責任,發揮輿論監督對大眾身邊難題解決的推進作用,半島傳媒重磅推出全媒體調查欄目「真·探」。
如果您身邊有熱點、難點、堵點、痛點,歡迎撥打半島熱線96663,或者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半島全媒體記者將深入基層一線,關註熱點事件、傾聽百姓呼聲、探尋背後真相,架設起政府和百姓之間的橋梁,用筆和鏡頭踐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