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堅持早起的人,最後都活成什麼樣了?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這句話並非是空穴來風,望古觀今,先能在政界、商界、文壇叱吒風雲的人,大多都能做到早起。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每年因為熬夜猝死的人數高達55萬,年齡呈現低齡化的趨勢,而且人數日益激增,許多職場精英最寶貴的年華定格在了熬夜加班的辦公桌和刷劇打遊戲的瞬間。

熬夜加班不再是努力工作,拼命的象徵,相反卻成了「亞健康」、低效率的代名詞。

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在作息上也嚴格自律,不會通過廢寢忘食的工作感動自己,而是通過自律、高效的態度,把每一天過得有價值,有意義。

特別是對於每個職場人而言,健康的作息決定了第二天的工作狀態,長期的睡眠缺乏,會讓我們處於精神萎靡不振的狀態,惡性循環。

看似理所當然的派遣,實則是對生命最危險的試探。

一個連作息都無法掌控的人,也很難在其他方面實現自律,產生價值。 熬夜並不是褒獎,早起才是饋贈。

那些能堅持下來早睡早起的人,才真的厲害的「可怕」。

一、成功的秘訣不是熬夜,而是早睡早起

作家松浦彌太郎在《正直》一書中提到了早睡早起的重要性:「每天晚上十點左右上床,早上五點起床,每隔一天要去鍛煉,快走十公里,然後八點去上班。這種規律性的生活對於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首富李嘉誠,無論晚上幾點睡覺,早上6點都會準時起床,看早間新聞,打打高爾夫,然後準時去公司上班;

萬達王健林,幾十年如一日的4點起床處理工作;

蘋果CEO庫克,每天3點45分起床查閱郵件。

Mason.Currey在《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一書中分享了161位天才的生活作息,幾乎所有的人每天都會在6點之前起床工作。

成功的基本是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不僅可以讓人保持旺盛的精力,自律的生活方式也會讓人變得自信積極。

想要在事業上有所突破,健康管理必定是首要考慮的事情。

二、早睡早起的人,靈魂更加飽滿

佛蘭克林曾說:「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

一個人的精神頭會影響一天的行為和心情。我們會發現,當睡眠不足或者睡眠品質不高時,在工作中也會感到非常的吃力。有時甚至會因為心情低落而和同事產生口角,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而早睡早起的人,一天的狀態都會非常的飽滿,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新鮮的事物,生活也更加有儀式感,給人積極正能量的感受,朋友也會越來越多。

想讓自己身體和心理都脫離亞健康狀態,就得先做到早睡早起。

三、如何實現早起,養成良好習慣?

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培養早起習慣的方法有很多,但取得顯著效果的卻少之又少。就像跑馬拉松,獲勝的一定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一個,而是堅持到終點的那個人。

想要養成持之以恆的健康作息,不妨先定下一個短期的目標,等身體習慣這個強度和狀態時,再進行長遠的規劃。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週期睡眠法。

不要一味的強迫自己,上來就向成功人士齊,而是要按照自己的睡眠週期決定自己早起的時間 。比如每天只睡6個小時你就可以滿血復活,精力充沛,那就可以將早起時間固定在早上6點。這樣既滿足自己的睡眠週期,又可以養成固定的生物鐘,實現早起。

除此之外,還可以搭配健康合理的方法,督促自己早起,比如我們熟知的5個方法:

方法一:鍛煉時間前置,把每天的運動時間放在早上,逼迫自己早起拉伸; 方法二:建立激勵措施,物質激勵,連續早起一周獎勵自己一件喜歡的東西; 方法三:學會適當休息,人的精力是有週期變化的,身體進入疲倦期時,可以適度延長休息時間,比如增加午休時間等; 方法四:早睡倒逼早起,提前1小時進入入睡狀態,聽些輕音樂或做冥想; 方法五:建立生物週期,找到適合自己的生物鐘,養成習慣,不要因為假期就有所放縱。

堅持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當你形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時,獲得的不僅僅是健康,而是刻在骨子裡的自律。

這種自律會牽引著你走向成功,擁有一個開掛的人生。

《大宅門》幕後:張藝謀拒拍,陳寶國賣房苦等,斯琴高娃下跪致謝

章子怡「翻臉」裁掉蘇芒,事實證明:成年人的友情,只是一場你來我往!作為曾經的時尚芭莎總編輯,蘇芒那時候真的是隨性到「目中無人」,曬照從來都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想裁剪掉誰就裁剪掉誰,就連洪晃、章澤天都曾被她裁剪出合照中

春晚《大掃除》主演王迅:母親意外離世,年年除夕是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