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學會沉默

一個人之所以沉默,不是無話可說,而是心中有千言萬語,不知道對誰說。

保持沉默,是最深的境界,更是無奈,有些話,不是用語言可以說清楚的,比方說:心情。

保持沉默,是一種態度,是心平氣和面對世界,那些紛紛擾擾已經過去了,回想起來,沒什麼。

沉默,不是軟弱,是看淡了,懂得以靜制動,退一步海闊天空,退而求其次未嘗不是好事。

沉默,不是故作清高,是優雅,即便是刺耳的聲音,聽起來,也不再心情激動;有讚美的聲音,也不沾沾自喜。

沉默的人,是把心事埋藏,不顯山露水,不是遇見人就說。

沉默的人,懂得,那些不懂你的人,你說什麼,都是別人在看笑話而已;懂你的人,你不說,他都可以理解。

沉默是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惹是生非,保持自己安靜的生活狀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別讓人生陷入「多事之秋」。

沉默的人,當然也有血性,是懂得,忍讓有度,一而再再而三,無需再忍。保持一份善良的心,但別過分善良;保持一種靜默的狀態,但不是一生默默無聞,低頭不語。

其實,沉默的人,有兩個結局:要麼是沉默中爆發,要麼是沉默中死亡。

真正懂得沉默的人,是蓄力,是蓄勢待發,總有一天,會抓住機會,來一個漂亮的「鹹魚翻身」。

風風雨雨之後,人就懂得了沉默。寡言少語,是留下更多的空間思考自己,是何人保持距離。往往「旁觀者清」,如果什麼事情,都攙和,就迷糊了方向。

真正厲害的人,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用智慧去審視身邊的人和事,不懂的別裝懂,已經明白的別總是說,一知半解的別說。

其實,爭強好勝的人,沒有什麼好結果,總是得罪人,和人結怨;心直口快的人,本身是善良,但忠言逆耳,別人不願意聽,也是自尋煩惱。

其實,有理要讓三分,無理退三步,得饒人處且饒人,放過了別人,也是放過了自己。你糾纏的東西和人,就像一條繩子一樣,困住的,其實是自己的心。

其實,言多必失,說話前,三思而後行,保持自己的修養,留給別人臉面。

是是非非,時間長了,自然水落石出,何必那麼急躁不安,無需把思想強加於人。

在沉默中,找回自我,不悲觀,不哭泣,不沾沾自喜。

在淡然中,遇見清風,來的風,是愜意的;去的風,是順意的。

梁曉聲小說《人世間》改編成舞台劇,喬振宇杜若溪主演

原來被我們罵慣油膩的黃曉明,不知從何時起,已經變得如此卑微

bian

吳孟達設靈:幼子哀傷抵靈堂,星爺花牌放遺像旁,兩大巨星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