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媽媽,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保證

西方有一個童話說:

有一個孩子馬上就要降臨到人世間了,他很害怕,不停地問上帝自己去了人間以後該怎麼辦。

上帝告訴孩子,自己已經提前挑選了一位天使去照顧他、保護他……

當孩子最後問起這個天使的名字時,上帝說:「你的天使的名字並不那麼重要,你可以簡單地叫她‘媽媽’」。

每一個媽媽不僅拼著命給孩子生命,也是上帝派去教導和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天使。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職責,她們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人生影響最深遠的人。

莎士比亞曾說:「搖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

在我們不斷努力去為孩子爭取最好的教育環境和資源的時,切莫忘記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最大的。

而以下三種媽媽,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保證。

 

01

注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媽媽

給了孩子學習的底氣

在J.D萬斯的自傳體小說《鄉下人的悲歌》中,暴露出了一個紮心的真相:人與人之間階層的比拼,其實不過是母親思維格局的比拼。

出生于社會底層的萬斯,成長的環境中充滿了貧窮、困窘和各種戾氣。如無意外,他長大後,也會成為一個嗜好[毒·品]、喜歡酗酒,牢騷滿腹的廢棄青年。

 

可是,他的命運卻發生了諸多改變:他不僅以優異的成績從常春藤的名校畢業,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工作,還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最重要的是,他還成功地躋身到了社會的中層。

在一個文盲紮堆的偏遠小鎮,他能成為鄉下人中的一股清流,始終靜心閱讀,不斷追求上進,她的媽媽功不可沒。

在萬斯還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非常注重他的教育。她不斷地告誡兒子:「你只有好好讀書,才能脫離社會的底層,實現命運的逆襲」。

當萬斯還不會閱讀的時候,媽媽已經為他辦回了借閱證;當他會走路以後,媽媽便帶他泡在圖書館;在萬斯因為白天去圖書館閱讀,晚上要熬夜完成作業時,媽媽還不停地給他鼓勵;

家裡一貧如洗,但只要是萬斯想要的書,媽媽總會想到辦法給他買來。

在媽媽的刻意的強調和培養下,萬斯對閱讀有了良好的興趣,對學習也有了最強的動力。通過日復一日地不斷努力,萬斯最終考上了同鄉人想也沒想到過的大學,走出了困窘的小鎮。

 

閱讀不僅僅是培養孩子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它也是幫助孩子打破在學習道路上的桎梏的利器。

持續不斷的閱讀和學習,孩子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知識所賦予他們的逆天改命的力量。

在知識不斷更迭,教育方式不斷改革的今天,孩子的閱讀和學習能力,更與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

前蘇聯知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為了孩子以後學習得更加輕鬆,人生之路更加順暢有底氣,媽媽們不妨抓緊時間,多培養一下孩子的閱讀思維能力吧。

02

善於激勵孩子的媽媽

給了孩子拼搏的勇氣

上個月,外形樸實無華的詹青雲,不僅憑藉著她的三寸不爛之舌,奪得了《奇葩說》第六季的BBKing,更是圈粉無數。

詹青雲何許人也?一個小學初中始終是「學渣」,自高一才奮起的,畢業於哈佛法學院的博士。

說詹青雲小時候是學渣,其實一點都沒有貶低她,因為事實確實如此。

因為不斷的轉學,詹青雲的學習成績總上不去。在老師的眼裡,她是班裡蠢得墊底的孩子,而且註定要一直「渣」下去。

有老師當著詹青雲面說她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還有老師直接給詹媽說:「她考不上高中,不如趁早去上一個技校吧」。

面對潮水一般的惡語,詹青雲也心慌著急。她一次又一次地問媽媽,自己是不是已經無藥可救,可是媽媽每一次的回答總給她帶來驚喜。

「別著急,媽媽算過了,你到了四年級,就會變成‘好學生’了。」「別著急,媽媽重新算過了,你變成‘好學生’的時間就在初二!」……

媽媽一次次用「謊言」鼓勵和安慰著年紀尚小的詹青雲,使她一直堅信著自己遲早會變成一個‘好學生’。

終於,詹媽的話在高一開始應驗,詹青雲一路披荊斬棘,成績開始青雲直上。

科學家曾做過一項調查,有85%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家裡都會受到家長的訓斥,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對學習逐漸失去興趣。

由此可見,詹青雲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離不開詹媽的精神激勵,沒有彼時那個「能掐會算」的詹媽,肯定就沒有今天耀眼奪目的詹青雲。

愛迪生說: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

天才的誕生,99%的汗水很重要,但1%的靈感更重要。願媽媽的激勵,能夠是孩子成為天才的那1%的靈感,給予他們逆風翻盤的勇氣。

03

對孩子嚴厲的媽媽

才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證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其實在孩子健康成長的道路上,真的是「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成一直是媽媽溺愛的孩子,從小到大,媽媽從沒有嚴厲要求過他。

結果,成年後的他不僅需要父母幫他買車買房,還要依靠父母的每月的退休金來貼補家用。工作上他得過且過,婚姻上他野蠻暴力,家庭裡他也承擔不起相應的責任。

而與他相對的是,被蘇媽從小嚴苛對待的明玉,卻最終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痛,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體操冠軍媽媽劉璿說:小時候對孩子的嚴厲是對他將來最大的愛。

音樂天王周杰倫曾在《開講啦》中說:「一技之長比學歷更重要,現在我很感謝母親。」

周杰倫的學歷不高,但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卻幾乎無人能及。這一切,都得感謝母親在小時候對他的嚴厲。

周杰倫坦言,他其實是被媽[媽.逼]著學琴的。從4歲開始,他每天至少要練2個小時琴,活潑好動的他根本坐不住。

窗外其它孩子的嬉鬧聲總讓他分心難受,這時候,媽媽總會拿著藤條坐在旁邊督促。

媽媽「棍棒教育」,終於讓周杰倫練好了鋼琴。他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奠定了後來衝擊樂壇的基礎。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如果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定會培養出「熊孩子」和「啃老族」。

對一個孩子寵溺,往往會讓他喪失基本的生存能力,誤入人生歧途。

寵溺其實是毀掉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

04

在電視據《知否》中,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更會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

他們未必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但他們一定能夠給孩子健康的心靈。

好媽媽更是如此。

她們重視孩子的學習,善於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從此有了閱盡人生的底氣;

她們精於「算計」,相信孩子的潛能和爆發力,給了他們在艱難世俗中繼續堅持的勇氣。

她們工於「心計」,懂得為孩子進行長遠規劃,能夠狠下心來嚴厲要求親生兒女。

一個孩子好不好,關鍵在於他的媽媽怎麼樣。

好媽媽才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願所有孩子都能在最好的風水裡長大。

周筆暢整型成功!大方承認:「本來照著楊冪整,結果變成劉詩詩」

bian

謝杏芳夫婦休閒裝走機場,氣質出眾身材高挑吸睛,襯得林丹像保鏢

年近半百的林志穎人設崩塌,因為他拒絕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