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想離婚,黃磊一句話挽回:會吵架,才是夫妻感情的黏合劑

  最近,幫媽經常看到婚姻登記處離婚預約天天爆滿的新聞。

  

  這病毒還沒走,又碰上高考季。

  

  有些夫妻的感情問題,在這種高壓狀態下,毫無保留的暴露了出來!

  

  

  婚姻裡,夫妻之間有矛盾是難免。

  

  但看了一期《向往的生活》,我卻被黃磊和孫莉的愛情擊中了。

  

  兩個結婚24年,生了三個孩子的人,相處起來還是甜得能讓人相信愛情。

  

  知道老婆要來,黃磊午覺也不睡了,不停向窗口張望,被大家嘲笑為「望妻石」。

  

  

  終於,孫莉從遠處走來了,黃磊立刻獻上了含情脈脈的眼神。

  

  

  自從孫莉出現後,黃磊眼裡就沒了別人,目光一直圍著老婆轉,一臉的寵溺。

  

  

  孫莉在屋外幹活,黃磊就在屋裡隔空獻周到:莉姐你真能幹,太能幹了!

  

  孫莉聽了,立刻回應一個甜蜜的傻笑。

  

  

  一個偷偷拍照,另一個趕緊做鬼臉配合。

  

  

  雖然相愛已經23年,可他們仍然像熱戀中的情侶一樣,旁若無人的親吻、撒狗糧。

  

  

  幫媽看完後,不僅酸到了,甚至覺得不可思議:

  

  結婚這麼多年,42歲的孫莉仍然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這是什麼神仙愛情?

  

  

  黃磊和孫莉是在2004年結婚的,但16年的婚姻,並不是一直風平浪靜的。

  

  年輕時的黃磊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他在北京電影學院做老師,經常給學生加課到半夜兩三點。

  

  那個時候他一心撲在事業上,卻忽略了孫莉的感受

  

  孫莉覺得黃磊不愛自己了,於是和他吵架,提出想離婚。

  

  

  很多女性在婚姻裡,都會因為被忽略而覺得伴侶不愛自己了,然後心灰意冷。

  

  而生活中很多男性,都認為妻子只是一時「矯情」,總是覺得:你難道還真的跟我離婚不成?

  

  結果,好好的婚姻沒幾年就散了。

  

  

  好在黃磊是一個會說話的人,他聽完孫莉的話之後,立馬就覺得自己做錯了。

  

  他對孫莉說:「你看我對學生都這樣,對你只會更好。」

  

  孫莉聽完之後,心中的委屈和落寞消了大半。

  

  高情商的黃磊,總是能巧妙地化解夫妻之間的爭吵。他說:

  

  其實兩口子吵架是沒有道理、沒有對錯的,人是因為感情在吵,所以用道理解決不了。

  

  一定要用感情,用各種表情、各種形式說對不起,男士一耍賴就好了。

  

  

  可以說,學會吵架,是婚姻中的一種能力。

  

  生活中,再親密的兩個人也總免不了磕磕絆絆,好的婚姻,不是不吵架,而是知道怎麼好好吵架,以及吵架後怎麼正確修復。

  

  找一個會「會吵架」的伴侶,是婚姻裡的黏合劑。

  

  當一對夫妻在吵架時,他們到底在吵什麼?

  

  前段時間,幫媽看到一則新聞:

  

  安徽一對夫妻吵架,吵到傷心絕望處,妻子要跳樓,丈夫拉著不讓跳。

  

  夫妻拉扯間,卻失手把4歲的孩子,從14樓弄掉下去了。

  

  穿著粉花棉睡衣的男孩,孤零零地躺在地上,孩子當場就不行了……

  

  

  不吵架的婚姻,是不存在的。

  

  婚姻裡最忌諱的,也從來都不是吵架,而是不會吵架。

  

  其實,男女之間的矛盾天然就存在。

  

  因為在從小的人際關係訓練中,女生偏重於細節,感情細膩,更關註他人的感受;而男生則偏重於邏輯,擅長構建自己的原則,更容易執著於是非對錯,而不是內在的感受。

  

  像劉濤和丈夫王珂,這樣一對「模範夫妻」也會有爭吵的時候。

  

  《親愛的客棧》裡有一期,劉濤快遞了許多箱日用品,但王珂認為這些都是沒用的東西,兩人針對「該不該把東西運回客棧」這個問題產生了分歧。

  

  

  劉濤還是堅持將東西運回了客棧,路上還免不了被丈夫碎碎念。

  

  到客棧時,王珂看到店裡的人辛苦搬老婆帶回來的東西,又開始指責劉濤。

  

  劉濤終於忍不住懟了回去: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了,你不要再說我了!

  

  

  兩人的出發點其實都是為了客棧,只是想法的差異讓矛盾升級。

  

  劉濤被老公說到最後,憤然轉身離開。

  

  

  這看似吵得很兇,但王珂認為,這不是情緒上的問題,這是道理上的問題。

  

  兩人生活在一起有矛盾是正常的婚姻狀況,表達出來就過去了。

  

  這並不影響自己對老婆的感情。

  

  

  萊特夫婦的《如何正確吵架》中有這樣一句話:

  

  「適當的沖突是伴侶間實現甜蜜互動的秘密武器,當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為何爭吵、如何爭吵及爭吵的目的之後,這些互動將會拉近彼此的關係。」

  

  良性的爭吵,正是王珂所謂的「道理上的問題」。

  

  親密關係一般會經歷五個階段:浪漫期、權力爭奪期、穩定期、承諾期和共同創造期。

  

  在婚姻關係中,浪漫期通常都很甜蜜且短暫的,夫妻很快會進入權力爭奪期

  

  在這個階段裡,兩人會因為各種小事產生分歧,這些爭吵會令夫妻雙方感到疲憊、失望。但這都是很正常的,而且是健康的。

  

  在處理這些矛盾的過程中,兩個人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更明白對方的性格、需求、底線,並且探索出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方式。

  

  能順利度過權力爭奪期的夫妻,感情關係會越來越穩定。

  

  像張晉和蔡少芬,兩人脾氣都很火爆,早年間經常被拍到當街吵架。

  

  

  蔡少芬一吵架就愛放狠話,說要分開,有一次把張晉惹火了,直接給她收拾行李送去機場。

  

  張晉說:「如果你一直這樣說狠話,就會把我們的愛情弄裂了,再黏不回來的。」

  

  這次吵架,蔡少芬徹底明白了張晉的底線。

  

  此後,她再生氣也不敢說狠話了。

  

  夫妻吵架,表面上看吵的是事,實際上爭奪的是對方的在意。

  

  渴望得到的是愛,爭執不下的是誰在乎誰多一點。

  

  夫妻之間之所以會吵架,往往不是因為感情淺,而是用情深。

  

  吵架中最忌諱的是這四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是用冷暴力,去傷害一個關心你的人。

  

  朋友娟娟向我描述了她的遭遇:

  

  她和老公曾經非常恩愛,但現在卻相對無言;明明同桌吃飯,卻各自看各自的手機;明明共處一室,卻要分床而眠。

  

  無論娟娟是吵是鬧,丈夫就是對她置之不理。

  

  黃磊曾說:「在婚姻裡,有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不要把對方晾在一邊。女人本來就沒有安全感,一味地不理睬,只會讓她們更加煎熬。」

  

  在婚姻中,最危險的,就是無言的沉默,一方懶得說,害得一方倍受折磨。

  

  其實每次吵架之後,並不一定要急著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有效控制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無論雙方是否達成諒解,架吵出來了,至少都猛烈地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

  

  把問題攤開,也好過不言不語,讓矛盾不斷積累,直到爆炸。

  

  第二種,比起問題無法解決,吵架時更糟糕的情況是用語言暴力攻擊對方。

  

  暴力溝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對方受到極大傷害,兩人的愛不斷消減。《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將暴力溝通分為了四類:

道德評判——「你這樣做真是無恥。」

進行比較——「別人的丈夫總是會在大小節日送妻子禮物,你呢?」

回避責任——」你要這樣說,我也沒辦法」、「我也不想抽煙,但是大家都抽。」

強人所難——「你必須這樣做,要不然我就……」

  

  在自己的婚姻裡面,自己是最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

  

  無論怎樣怒氣沖天,也要留一點餘地,不是為了留給對方,而是留給自己。

  

  第三種,無論再怎麼生氣,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傷害的最深的,一定是最無辜的孩子。

  

  之前有個新聞,河北一位妻子報警稱遭丈夫家暴。

  

  民警趕到到他們家中,此時夫妻二人還在吵得不可開交。6歲兒子主動上前講述經過,幾度崩潰大哭!

  

  

  孩子的一句 「 我都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 沒有哪個父母不深受觸動。

  

  在警察判定夫妻兩人都有錯時,小男孩兒坐在爸爸腿上大哭:「把家裡大人抓走了,孩子咋辦呀?」

  

  他還指著父母的婚紗照說:「我想他們回到照片裡的樣子。」

  

  

  視訊後面,孩子的父母可能也意識到錯了,給孩子擦起了眼淚。

  

  盡管父母吵架只是為了一件小事,但在孩子眼中,父母吵架是天大的事!

  

  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孩子會把原因歸咎到自己身上,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是自己犯了錯。

  

  長期以往,孩子會生活在恐懼和擔憂中,造成的陰影會影響他的人格成長。

  

  夫妻之間一定要形成「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共識。

  

  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見後,要跟孩子解釋吵架的原因,讓他明白自己還是被愛的;吵架後要盡快當著孩子面和解,長久的僵持會影響一家人的情緒。

  

  第四種,吵得再激烈,家暴的傷害都是不可逆的。

  

  幫媽覺得夫妻之間吵架,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但我堅決反對,出現家暴的情況!

  

  大數據顯示,在我國2.7億個家庭中:有25%存在家庭暴力現象;其中90%受害者是女性;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毆打。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在七年前因為對妻子家暴,導致事業一落千丈。

  

  然而時至今日,李陽在談及自己曾經的家暴風波時,態度依然未變。

  

  「打人的錯誤並沒有多嚴重的錯誤。」

  

  

  比家庭暴力更加可怕的是,許多人根本就意識不到這是一種錯誤,甚至是違法行為。

  

  而是將它當做一種正常現象,理所當然,反覆去做。如果你正在經歷家暴,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幫媽提醒你保留家暴證據(病例、診斷、就醫發票;家暴時錄音,照片,視訊,威脅簡訊,悔過書;報警證明,驗傷證明;婦聯、居委會矛盾處理證明等)。

  

  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也不需要找律師。

  

  遭遇到家暴時,請一定記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夫妻之間也可以在心平氣和的時候「約法三章」,約定哪些事情是就算吵架也不能做的。

  

  比如:吵完架不能夜不歸宿、手機不能關機、不能摔東西、睡覺之前要用一個抱抱來和解……

  

  吵架是一門學問,吵對了解決問題,吵錯了影響關係。

  

  好的感情,不是一輩子不吵架,而是吵了架依然能過一輩子。

  

  試試「有效吵架」這招,夫妻越吵越親密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夫妻吵架,沒有對錯,只有觀點。

  

  就像我一個朋友的父母,每次她回家媽媽就會指責爸爸總是喝酒,對身體不好;而爸爸就覺得酌量喝酒是自己的自由,不應該干涉。

  

  這件事兩人爭吵了大半輩子,彼此控訴,但愛喝酒的毛病始終改不了。

  

  這種無效的爭吵方式,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把小矛盾演變成大沖突。

  

  有效處理婚姻裡的爭吵,才能不影響感情。

  

  幫媽來教你們一些小方法,避免夫妻之間「無效爭吵」(文章太長的話,建議收藏觀看哦):

  

  1.夫妻溝通的萬能公式,解決90%的矛盾

  

  在婚姻關係中,我們吵架往往是出於某種需要,或者渴望達成某種結果。

  

  然而有太多夫妻在吵架時,互相指責、推諉、翻舊帳,往往使原本的矛盾升級,反而制造許多其他問題。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書中,有一個「萬能公式」,能解決90%的溝通問題:

  

  即「我觀察到+我感覺+是因為+我請求」。

  

  觀察:「你今天沒有打掃衛生」這是客觀的描述事實,是觀察;而「你太懶了」就是評判。

  

  感受:「你剛才的行為,讓我感到很傷心」這是在表達感受;而「你不愛我了,以前你不是這樣的」這就是結論,不是感受。

  

  需要(原因):老公手機一直關機聯繫不上,老婆:「你電話打不通,又比平時晚了整整一個小時回來(事實),我著急壞啦(感受),很擔心你的安全(原因)」。

  

  這樣既客觀陳述了事實,又清晰表明了自己的感受,同時讓另一半明白你著急擔心的原因是什麼。

  

  請求(要求):最近很累,想讓老公幫忙打掃一下衛生:「親愛的,我這個星期都在加班(事實),身體腰酸背痛(感受),但是家裡不及時打掃會顯得臟亂(原因),你能抽空打掃一下衛生嘛(要求)?」

  

  表述得越清晰,越能得到有效的執行。

  

  這個公式不僅適用於夫妻,對親子溝通也有很大的幫助。

  

  借助這四個步驟,可以有效地表達和提升自己,擁有一個良性的溝通氛圍和良好的家庭關係。

  

  2.吵架後,針對問題本身進行總結復盤

  

  網路上有個熱詞「復盤式愛情」。

  

  意思是:每次吵架後,雙方都冷靜下來進行復盤,分析沖突產生的原因,找到矛盾點,避免下一次爭吵。

  

  

  作家李月亮就分享過一個很好的案例:

  

  有一次,她去老師家做客,做飯時,老師跟她老公吵了起來。

  

  兩人因為「蒜應該摁還是拍」吵了起來,吵得很激烈。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一般來說, 「拍」是更便捷的一種方式。

  

  但在蒜很嫩、菜板空間有限、做飯時間又充足的前提下,「摁」是更好的選擇。

  

  所以,這次選擇摁,以後盡量拍。

  

  面對分歧,他們沒有任由爭吵繼續下去,而是分析沖突產生的原因,進而得出一個雙方都相對滿意的結論。

  

  從而避免了矛盾的加劇和升級,修復了感情。

  

  3.對事不對人,避免人身攻擊

  
要怎麼快速度過權力爭奪期呢?很簡單,別讓另一半覺得這是一場戰爭,別給對方一種「家裡都是你說了算」的錯覺。

  

  舉個例子吧,你想讓他過來幫你,如果用反問的語氣說:「你沒看見我都忙成這樣了嗎?你就不能過來幫幫我嗎?」

  

  效果一定不好。

  
因為你已經提前在請求中暗含了對他的責備和否定,潛臺詞意味著你已經放棄了對他的指望。與尋求幫助相比,你更在乎的是要訓斥他的瞎和懶。

  
這是典型的受害者的語氣,他在接收你的資訊後,會有本能的反感,即使願意去幹,心理也不會舒服。

  
正確的表達方式是:「我很忙,你能幫我一下嗎?」

  
你想讓他聽你的,尊重你的意見,你必須先給他所需要的東西,比如親切、信任、理解、同情、溫柔。

  
這大概就是一個情商高的女人的自我修養吧,可以作、撒嬌、任性,但不可缺少的是分寸感和尺度感。

  

  我理解很多夫妻爭吵的苦惱,但同時也要提醒:當你要不到一樣東西的事情,一定要試著換一種方法去要,有時不是你得不到,而是你要的方式不對。

  

  4.適當「互遞臺階」,能讓感情持續升溫

  

  幫媽看一檔綜藝真人秀發現,張國立夫婦兩人經常因為各種小事鬥嘴、互懟,但最後都能安然無恙。

  同樣是日常小沖突,有些伴侶因此分道揚鑣,有些卻能越吵越愛,這是為什麼呢?

  很簡單,因為他們都很懂得「互遞臺階」。

  比如,鄧婕在唱歌的時候,張國立在旁邊很無聊,抽起陀螺想引起鄧婕注意,但鄧婕嫌棄他破壞氣氛。

  但是鄧婕越是說,張國立就越是對著幹,委屈巴巴地在旁邊把陀螺抽得叭叭作響,最後甚至直接帶著陀螺走了。

  

  這時,鄧婕察覺到張國立委屈了,趕緊給他遞了個小臺階,點了一首《康熙微服私訪記》讓他回來一起合唱,兩人就又重歸於好。

  

  反過來,張國立也會給鄧婕遞臺階。比如,兩人因為看手機的問題發生爭執。

  

  鄧婕嫌棄張國立太胖,就是整天看手機不鍛煉身體造成的。張國立不服氣,馬上不客氣地懟回去,說「看手機剛好是因為有需要才看的,你看手機我也從沒說過你」。

  

  說著說著兩人都不出聲了。

  

  張國立感到氣氛不對,立馬把手上半個雞蛋遞給對方,還一口一個「媳婦兒呀,媳婦兒」。

  

  鄧婕立馬就憋不住笑起來,還調侃他「一個雞蛋還讓來讓去」。

  

  他倆啊,明明說著吵鬧的話,卻做著秀恩愛的事。

  

  這樣的爭吵,自然會讓夫妻之間越來越親密。

  

  5.給對方冷靜的空間,不觸犯吵架的底線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消氣模式。

  

  夫妻之間,開始是為了事情吵,後來為了和好吵。

  

  之前有個讀者跟我訴苦:

  

  ·有一次和老公吵架,吵到最後他要出門,我攔著。他怒火沖天把我推開沖下樓。我跟著他跑,他慌不擇路地開車就跑,我跟著車跑,跑不動了,趴在馬路上哭,撕心裂肺,窮途末路。

  

  但是後來,我又收到她的微信:

  

  ·經過那一次爭吵,他知道我接受不了他摔門出去的行為。現在吵完架,他會躲進廚房或者臥室,偶爾下樓,也就是一根煙的功夫。

  

  老公吵完需要一個人冷靜一下。冷靜過後,什麼都好說,否則爆氣沖天,無法控制。

  

  現在我也知道,吵到最後,他需要鎮定一下神經。再生氣,我也要忍住這一刻,然後就有話好說。

  

  婚姻是相互讓步,不是一方退步。我們要學會接納另一半的"不完美",才能保持婚姻的持久和幸福。

  

  

  婚姻中,吵架是雙方需要一起學習的的溝通必修課。

  

  夫妻溝通的第一步,不妨先從轉發這篇文章給你的伴侶做起。

  

  因為兩人一起在摩擦中學習,才能互相珍惜,互相體諒,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願你我都能在婚姻中,學會好好吵架。

《小捨得》大結局:夏歡歡直升風帆,顏子悠考翰林,米桃留下遺憾

阿Sa主演《感動她77次》定檔5月14日,硬核邱禮濤改聊愛情

《大發不動產》首播,張娜拉鄭容和主演,兇宅除魔,人性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