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手吧!內娛選秀

  蓋飯娛樂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是不是感覺年初追《青春有你2》的那股勁還沒過去?

  《青春有你3》又來了……

  這兩天《青你3》正式開始錄制,選手陸續進組培訓,站姐放出的大量路透中,超過一半都是熟面孔。

  王梓澐王梓澳剛參加完《少年之名》,張思源剛參加完《說唱聽我的》,幾乎是無縫轉場《青你3》。

  王梓澐前段時間還被脫粉回踩的站姐爆料疑似偷拿其他選手的東西去賣錢。

  這就準備洗白白再收割一波粉絲了?

  某桃真是什麼人都敢要啊,事先不審核人品的嗎……

  連淮偉最早參加過《明日之子》沒紅,後來在《青春有你1》卡位第10名沒出道,當時連藝人孫堅都發博替他鳴不屈。

  這次又來「回鍋」了。

  講真的,這些「生命不停,選秀不止」,輪番回鍋好幾次的秀人,哪裡還有五花肉的初始形態,怕是早就成了豬油渣渣!

  如果都是這些還能用顏值撐撐場面的小年輕們參賽,那從欣賞美顏的角度上看這節目還有點價值。

  但暴扣哥、艾克裡裡這些用誇張行為造型博眼球的網紅來參賽,真的就是有辱「夢想」兩個字。

  你說他們是真的有一個舞臺夢?我不信。

  (艾克裡裡《青你3》路透)

  這幫嘴上喊著會為了舞臺拼盡全力,卻一年365天不是在選秀就是在面試選秀的路上的孩子,真的有時間提高自己的硬實力,好好訓練,好好成長嗎?

  「pd專業戶」張藝興有句話說得好啊,「都淘完這麼多波了,哪還能出好苗子,你們不急這一下吧」?

  奈何真相是,大多數人熱愛舞臺是假,想要出名是真,哪怕沒有半點實力,也總想著做虛浮的明星夢。

  內娛選秀殘酷現狀

  網路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條段子:「如果你外形不錯,未婚,並且找不到工作!那麼就來選秀吧。"

  可以說一針見血道出了如今的內娛選秀現狀。

  一方面,選手質量堪憂。

  源於韓國的練習生選拔制度原本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培訓時間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

  從韓團EXO出道的鹿晗、吳亦凡、張藝興,都是經過3到4年的培訓才最終成團出道。

  引進到國內後,全套流程仿佛被裝上發條,迅速加快。

  練習生培訓1年已經算是最最了不起的時長,更多的則是短期培訓兩三個月就被公司打包送往選秀節目。

  站在舞臺上不會唱歌、不會跳舞,只有空談的夢想。

  硬實力跟不上,選手的軟實力也讓人堪憂。

  即便是已經出道的選手,也常常因為文化水平太低,被網友嘲笑「九漏魚」(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

  孟美岐不會寫「甄」字、「賣」字和「魅力」的魅。

  吳宣儀連7乘以8都算錯,算成了42。

  Justin黃明昊,在剛念完初一時,就出國做練習生當了明星,今年才剛滿18歲。

  最最可怕的是,這些選秀節目盡管標榜著努力、奮鬥,最後走紅出圈的卻都是些幹什麼什麼不行的楊超越們。

  因為幾乎0門檻,這些偶像身上還時刻隱藏著「人設崩塌」的危險。

  就比如前段時間,選秀男團接連塌房,R1SE成員任豪被曝約會網紅,UNINE隊長李汶翰被拍和女友「車咚」,周震南直接成了老賴之子……

  曾參加選秀節目《創造營2020》,畢業於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李丞汐在某次演講時評價如今的內娛選秀:

  「有實力的比不上起點低但有進步的,努力訓練的比不上偷懶但有話題點的,能忍耐的比不上會哭的。」

  真是殘酷又真實。

  另一方面,選秀節目背後的平臺和資本,也在助推著這一切成為惡性循環。

  視訊平臺不知停歇地制作一檔又一檔選秀節目(據說明年有6檔男團選秀節目開播)。

  往往上一個出道團還沒運營明白呢,下一個選秀已經在路上了。

  NPC、UNINE、THE9、火箭少女、硬糖少女、R1SE、新風暴、天空少年……

  這些你聽說或者沒聽說過的團體,仿佛隻在粉圈打了個滾就匆忙拍屁股說拜拜,而粉絲已經在前往下一個偶像的路上。

  平臺需求量大,直接導致經紀公司毫無節制,甚至不設門檻地簽約新人。

  何炅曾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爆料,有些經紀公司一股腦簽約100個小男孩,可能只會力捧一個新人。

  剩下的99個只能慢慢耗,最後還要賺你一筆違約金。

  有些頭部藝人開設的公司,還會讓明星親自下場招徠新人。

  在一篇題為《美好男孩詐騙記:一個寒門練習生的夢想和墜落》的文章中提到,有些公司的頭牌藝人會下場搶練習生。

  比如楊冪會給對方打電話邀約吃飯,尚雯婕會參與到藝人選拔的過程中。

  這無疑又給那些做著明星夢的孩子們喂下了一顆糖衣炮彈。

  內娛選秀的殘酷之處在於,做著明星夢的孩子們在紮堆跳進這個虛榮浮華的行業後,往往面臨著「出道即失業」的慘狀。

  金牌經紀人楊天真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一語道破天機:

  「其實我有時候看你們選秀節目,尤其總決賽的時候,可能中間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就是自己人生的最高峰。」

  對比韓國有著十分成熟的偶像工業體系,內娛偶像產業隻停留在了「生產」這個階段,而沒有任何「售後」。

  一方面是經紀公司缺乏團體運營經驗,既維持不了團體的整體發展,也難以平均分配成員的個人資源。

  這導致全網300秀粉的日常之一,就是辱罵公司。

  NPC出道後,全員合體的次數屈指可數,粉絲日常「問候」運營公司「愛豆世紀」,希望它早點倒閉。

  火箭少女見面會上,粉絲當著公司高層和愛豆本人的面高喊「哇唧唧哇倒閉了」,成為比火箭少女舞臺更為出圈的名場面。

  另一方面,市場也沒有給選秀愛豆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

  2018年的《中國音樂公告牌》和《由你音樂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草草收場。

  本篇文章寫作時,正值打歌節目《宇宙打歌中心》首播,然而也是沒有什麼水花。

  「失業」的選秀愛豆們,紛紛跑到網劇裡演傻白甜男女主,或者去《演員請就位》裡表演面癱式演技。

  仿佛參加選秀時發誓著要當舞臺愛豆的人不是自己。

  最後,內娛形成了一個可笑的局面,愛豆紮堆在劇組拍戲,演員卻在各大晚會舞臺上假唱

  《上線吧!華彩少年》開播,能否拯救內娛選秀?

  央視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算是今年選秀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之所以把內娛選秀的未來寄希望於他,是因為它從選人到售後,都提供了一套可以參考和借鏡最高標準。

  節目由央視出品,從宣傳口號上就能看出格局不同——「立華彩之風骨,強中國之少年」。

  別看央視平時和娛樂圈的紛擾毫不沾邊,它可是有著豐富的選秀節目制作經驗。

  從早期的青歌賽,到長壽綜藝《星光大道》,再到為藝能界輸出了撒貝寧、曹可凡等優秀主持人的主持人大賽。

  每一個都有質量保證。

  《上線吧!華彩少年》從選人之初就展現了過人之處。

  僅僅選手們需要通過文化課筆試這一項,就能完敗其他選秀節目。

  更何況,最終入選的選手每一個都有真材實料的本事。

  來看看他們的初印象視訊是什麼水平。

  牛津大學在讀博士,精通5國語言——

  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成為歌手——

  北舞表演系第一名——

  3歲習「舞」,10歲通「琴」——

  請把優秀兩個字打在公屏上!

  人家出道後還有舞臺售後,目前這檔節目的大部分物料都由春晚官博發出,看樣子出道選手是要直通春晚。

  而且,其中的AI偶像翎,在還沒出道的情況下已經有了眾多時尚商務資源。

  雜誌合作——

  奶茶產品的合作推廣——

  汽車品牌的合作廣告——

  就問你慕不慕?

  本來《上線吧!華彩少年》原定於今天播出,但臨時又推遲到下個星期天,吊足了觀眾胃口。

  結語

  從2018年選秀元年算起,內娛選秀也不過歷了短短經2年時間。

  盡管弊病頗多,但也恰恰意味著未來有極大的進步空間。

  羅馬建成非一日之功,很慶幸能看到如華彩少年這樣的選秀節目,在引領著行業向前發展。

  只要有一個人肯為市場的良性循環做出努力,相信未來的內娛選秀,一定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內娛選秀#、#華彩少年#、#選秀現狀#

  作者:饒舌歌手阿癟

  責編:饒舌歌手阿癟

  #娛綜大賞#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父母長期語言暴力 會造成孩子腦損傷 

tienliwen

蘋果AirPods Max媒體評測匯總:音質棒就是太大、太重了

tienliwen

又一青春勵志電影來襲,「朱朝陽」擔任主演,首次搭檔劉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