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也拍攝了「抗日神劇」,劇中八路軍的形象都是什麼樣子?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對中國人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中國的國土也在日軍的侵略下變成了一片廢墟,所以這場戰爭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忘卻的記憶。因此為了迎合市場,現在出現了很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不過近年來,這些抗日劇中還出現了很多的抗日神劇,劇情誇張且不務實。

和中國的這些抗日神劇相比,日本早前拍過的一部關於日軍侵華的電視劇就顯得十分有水準了。跟我們想像中的日本戰爭片不同,日本在這部電視劇中樹立的八路軍形象讓人很意外,比國產神劇還要真實很多。

  

眾所周知,電視劇不僅僅是用來娛樂的,作為藝術作品,電視劇還有著很大的教育意義,可是在一直不願承認侵華罪行的日本,居然還能拍出這麼客觀的日軍侵華電視劇,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那麼在日本人拍的這部「抗戰劇」裡面,中國軍隊是什麼形象呢?

  

這部電視劇就是《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因為主角不是在日軍侵華戰爭的一線,所以關於日軍的描述不是太多,但是還是很客觀的描述出了,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對中國的所作所為。這部電視劇的主角是一名護士,她從一個第三者的視角,展示了日軍和中國軍隊的真實情況,樹立了一個熱愛和平的女性形象。

  

讓人意外的是,這部電視劇在日本當時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刻意地去醜化中國軍隊,甚至在關於八路軍的形象設計上,還讓其成為了一種正能量的象徵,這部電視劇中對日軍形象和八路軍形象都進行了比較客觀的描述,從這點來看,不得不說日本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國家。

  

而過於求實的劇情也導致這部電視劇在日本的受關註度比較小,而它在中國,卻受到了一致的好評。通過這部電視劇讓中國人明白了,在日本還是有一部分人,對侵華戰爭進行了反思,並且這部分人還在電視劇中表達了出來。也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的上映,讓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拍攝軍事題材的影片更大的意義在於,制作者在電視劇中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他們對於戰爭的反思賦予了這類影視劇內涵。畢竟,只有在尊重客觀事實的情況下,才能拍攝出一部優秀戰爭題材影視劇,例如《硫磺島的家書》、《登陸日》這些優秀的戰爭電影就表達出了制作者對於戰爭的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日本政府一直想要否認侵華戰爭,甚至扭曲歷史洗脫自己的戰爭罪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能夠出現如此優秀的電影,實屬不易。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從中得到反省,早日面對自己的戰爭罪行。

心理學:如果一個女人具有四個特徵,說明她活得很累,要注意

離開馮鞏後,牛群晚年淒慘:58歲妻離子散,64歲在節目中暈倒

甜甜的趙露思美美照片,《長歌行》的小哭包樂嫣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