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於劉詩詩、遜於周冬雨」,倪妮的尷尬哪裡來?

  最近追《流金歲月》

  劇,遠沒有預期火;但劇中的兩位女主,流量熱度兼顧,挺有意思。

  今天先說說倪妮

  1

  在此之前,作為演員的倪妮,在新一排小花中的地位著實尷尬

  論市場和流量,她不是楊冪、趙麗穎的對手;比作品和獎項,也敵不過周冬雨和楊紫。

  Angelababy和唐嫣,靠演技被詬病保持高話題度,這條「地氣流量」之路,同樣不適合氣質清冷、「謀女郎」出道的倪妮。

  很長一段時間,演員倪妮等於街拍、大片、紅毯。

  自范爺退出江湖後,倪妮與「馮女郎」鐘楚曦成了紅毯屆的兩大定海神針

  一個起點很高的演員,甘心成為「平面模特」?很難。倪妮自己也表示,出道10年,做演員的心不死。

  嚇人啊,一轉眼倪妮都出道10年了。這10年,她作為演員的答卷幾乎不及格:「缺角色、缺作品」,離人們期待的「謀女郎」漸行漸遠。

  還好,她今年等來了《流金歲月》的「朱鎖鎖」。

  《流金歲月》,無論對於倪妮還是劉詩詩,都是「大餅」。

  • 一來,它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

  師太的作品自帶光環。改得好,名利雙收,改不好,也能賺個盆滿缽滿。電影《喜寶》,都拍成翻版「小時代」了,在滔天的罵聲中,上映12天票房過億。

  • 第二,張曼玉與鐘楚紅依靠這個IP的電影版一戰封神。

  雖然影片的豆瓣評分不高,僅好於54%的愛情片。

  但即使沒看過電影,不太關心黃金時代港片的小朋友,只要看到劇照,都能順嘴說出演員的名字以及如雷貫耳的片名:《流金歲月》。

  如今翻拍,角色的表演難度不大,反倒對於女演員的養眼指數要求較高。

  劉詩詩與倪妮,恰好代表了當下女明星顏值的高地。一個文藝乖巧,人淡如菊,自帶貴氣;一個美艷濃烈,以妓女的角色出道,擁有刀鋒般的美。

  劉詩詩的「蔣南孫」與倪妮的「朱鎖鎖」,從官宣開始,就被預定了黑白天鵝的高貴人設。

  • 第三,很難想像,85花中還有誰比倪妮和劉詩詩更渴望《流金歲月》的機會。

  劉詩詩出道16年,雖然戲拍得不算少,但這麼多年主要靠《步步驚心》撐著。

  倪妮更是出道即巔峰。

  電影《金陵十三釵》之後,「演員運」不怎麼好。大制作古裝劇《宸汐緣》和《天盛長歌》,她演得都不差,但劇集撲得無聲無息。

  這兩位轉型期的女演員,在電視劇領域都有一場翻身仗要打。

  加上這部劇由打造17年大爆款《我的前半生》的金牌團隊操刀,「雙女主」題材這兩年又在熱點風口上,怎麼看,這部作品都應該是兩位女主的高光時刻。

  《流金歲月》如今已經更新過半,豆瓣7.1分無功無過。

  在劉詩詩的襯托下,倪妮的確成了這部劇最大的贏家。很多觀眾之前get不到她的演技,如今發現倪妮的演技真好。

  豆瓣上,低分評價主要集中在吐槽劉詩詩的演技。

  其實,「朱鎖鎖」不好演。

  師太筆下這個擁有「無比的美貌、無比的生命力」的女子,在原作中是猶如曼陀羅一般妖冶魅惑的存在。

  小說裡寫蔣南孫初識朱鎖鎖,「忍不住回頭望,她看到一張雪白的鵝蛋臉,五官精致,嘴角有一粒痣,果然是有點風騷。」

  到了電視劇裡,考慮到觀眾對「騷」的接受程度,編劇把朱鎖鎖的關鍵字換成了「」。

  能演出妖氣但不油膩,倪妮確實是同齡女演員中的第一選擇。

  • 首先她的形象是吻合的。

  倪妮是典型的「鯰魚系」臉,方頜角,眼睛狹長,眼尾上挑。

  這樣的成熟臉天生嫵媚,自帶撩人風情,是活脫脫的「朱鎖鎖」臉。

  • 除了劇情略顯浮誇,倪妮對人物性格、情感的捕捉和處理,也配得上這張臉。

  在電視劇中,她的官配集齊了老中青三代影帝:陳道明、田雨和董子健。神奇的是,無論和誰搭戲,倪妮都演出了CP感。

  跟相差33歲的陳道明同框,倪妮既沒露怯也沒被「老幹部」帶偏,四兩拔千斤地做自己,一個少女情態藏不住的偷瞄就很靈~

  最重要的是,到《流金歲月》為止,倪妮終於找對了自己在電視劇領域的正確打開方式。

  若能吃好這塊「餅」,倪妮也許有望走出「穿衣打扮上熱搜」的困境。

  2

  說起來,和出身有雲泥之別的「朱鎖鎖」和「蔣南孫」不同,倪妮和劉詩詩都是高起點。

  出道就都是做女主角;二十出頭擁有了代表作;公司力捧,獎項加身。2013年,她們都被評為內地新「四小旦角」。

  十年後,為什麼在一部劇中,兩人的對比這麼明顯;或者換句話說,倪妮的演技究竟比劉詩詩強在了哪裡?

  劉詩詩的成名,幾乎是天時結合地利的結果,人為因素占比不大。

  畢業於北舞的劉詩詩,不是表演科班出身,19歲就簽了唐人。她真正開始積累原始的表演經驗,就是在片場、在唐人馬不停蹄地推出的仙俠劇或古裝劇中。

  沒有系統學習,也沒有拍戲之外的積淀和錘煉,劉詩詩對於真實生活的「人」其實是不熟悉的,她更熟悉的是仙女與格格。

  張頌文老師在訪談中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他曾在一部電影中做林志玲的表演指導,在一個練習後,張忍不住責備林志玲說:「你一點生活常識都沒有」。而林只能承認:「老師我確實這方面缺乏生活常識」。

  張疑惑地問:「你生活中走在街上,沒有觀察過這些嗎?」

  志玲姐姐說:「因為生活中不能走在街上」。

  這可能就是屬於過早進入行業、被捧上不識人間煙火的仙女之路的「詩詩和志玲」們的困惑。

  而倪妮呢,值得慶幸的是,她在85花中既算是「半路出家」,又被張藝謀導演親自調教了3年。

  倪妮就讀於中傳南廣學院,學播音主持。她成就一般,但多才多藝,特長是遊泳和舞蹈,大學期間拿過江蘇省國際標準舞冠軍。

  在被「十三釵」的劇組通知面試時,20出頭的倪妮已經在一家外企開始做實習生了。她當時的理想,是畢業後能去做個朝九晚五的白領,所以苦練英語。

  這些看似瑣碎庸常的經歷,在她做演員後,成了她表演上的養分。

  《流金歲月》中倪妮一出場,迎來送往,職場感肉眼可見地比劉詩詩好,容易讓觀眾相信,這樣的工作她是真的做過。

  當年「十三釵」選角時,競爭「玉墨」的女演員有兩萬多,張藝謀提了3個硬性要求:個子高,英語好,會講南京話。

  這是屬於倪妮的優勢和機會。但非科班出身的她,沒有受過任何表演訓練。

  於是,有了接下來近3年的張藝謀親自督陣、手把手調教的秘密培訓。倪妮需要學抽煙、打麻將、唱評彈;一顰一笑、腔調身姿;以及穿著旗袍如何走出舊式女子的婀娜多姿……

  張藝謀把導演訓練演員的過程,比作「龐雜、但科學的心理學」。

  張藝謀對倪妮的磨和嚴,不僅成績了「玉墨」這個眉梢皆風情的角色,也將新人倪妮的演技,天然地拔高到了一定程度。

  按最近章子怡在綜藝中所說,它「塑造了謀女郎們紮實的功底和良好的表演習慣」。

  《金陵十三釵》,讓24歲的倪妮拿到了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新演員獎。

  當時很多人讚她是鞏俐和章子怡的繼承人,前途無量。

  出人意料的是,走出秦淮河後,倪妮之後幾年的作品步步是下坡。

  曾經大家說「倪妮之後,再無玉墨」,到後來這句話變成了「玉墨之後,再無倪妮」。

  知乎上的熱門討論是:倪妮,她是「最差謀女郎「嗎?

  最近幾年,這個問題更加直白了,有人提問:如何看待周冬雨獲得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下方的高讚回答是:倪妮現在有點慌。

  3

  92年出生的周冬雨比倪妮小四歲,但早一步電影出道的她,是倪妮的「同門師姐」。

  兩位「謀女郎」的成名幾乎發生在同一時段,但論起成名作的含金量,倪妮比周冬雨高。

  《山楂樹之戀》和《金陵十三釵》雖然都出自張藝謀,上映時間也隻間隔1年。但前者,定位是針對內地市場推出的純愛片;後者則在籌拍開始就已經放話,「影片將代表中國角逐第8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金陵十三釵》不僅是當時中國影史上投資最貴的電影,還特地找來了好萊塢的特效班底,制作團隊的野心可見一斑。從兩部電影的海報風格,主攻市場也可窺見一二。

  兩部電影雖然都啟用了新人,花費的心思卻不同。按張藝謀的話說:「周冬雨是定了以後就來演了,倪妮是訓練了將近有三年的時間。」

  10年前,倪妮的發展更被看好,幾乎順理成章。

  然而十年後,周冬雨卻成了繼章子怡和周迅之後最年輕的「三金影後」,毫無爭議的「謀女郎」之光,命運的吊詭就這樣出現了。

  讓人不禁想問:倪妮比之周冬雨,究竟差在了哪一步?

  看似怯懦文弱的周冬雨,實際在意很定、步子穩,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跟劣勢,說過自己沒辦法演大美女,因為不可信。

  恩師張藝謀評價她「哭戲一流,流淚的時候內心有豐富的層次,天生就是為大銀幕而生」,周冬雨於是在哭戲上狠下功夫,場場哭成「教科書」。

  在搭檔金城武的愛情片《喜歡你》後,演起小妞電影得心應手的周冬雨得到制片人許月珍的賞識。許把她推薦給了導演曾國祥,後續同類型電影《七月與安生》和《少年的你》的合作水到渠成。

  正是這兩部作品,讓周冬雨揚名影壇、拿獎到手軟。

  世間努力的人很多,而所謂成功,則是在自己與目標之間畫直線。

  周冬雨很快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直路,倪妮似乎什麼都想要,卻什麼都得不到。

  復盤倪妮成名之後的道路,並非在演技上落了下風,而是接的角色混亂,始終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錯過了在某一類型角色上大成的機會。

  《金陵十三釵》後的3-5年,是公認的黃金髮展期,倪妮卻放棄了好不容易塑造起來的「風情美人」路線。

  這一時期她接拍的電影,囊括了當時市場最流行的類型:校園懷舊片《匆匆那年》、愛情懸疑片《殺戒》、都市治愈片《等風來》,以及純商業片《新娘大作戰》……

  這些作品的豆瓣評分,集中在4.1—5.6之間。

  國內市場賣不動片,倪妮也動過國際化路線的念頭。

  2016年,她主演了呂克·貝松擔任編劇及監制的中法合拍電影《勇士之門》。然而,這部被吐槽是「一盤難吃的中西大雜燴」的電影,不僅沒讓她揚名國際,還創下了她個人作品在豆瓣的最低分,3.5分。

  這一通亂拳下來,倪妮不僅沒打死「老師傅」,還逐漸消磨了自己在主流電影圈的被認可度。2018年後,當倪妮開始從大銀幕「下凡」接拍電視劇,已然有了幾分不得已的意味。

  這個妥協的選擇,也欠考慮。

  她挑選的兩部作品,權謀劇《天盛長歌》、玄幻劇《宸汐緣》,這些古裝類型劇,在倪妮入場時,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而且在古偶劇市場,往往「演員幹不過流量」。

  幼稚的劇情適合搭配面癱的演技,太有演技,反倒會讓角色出現割裂——你看上去如此聰明,配上不低齡的劇情。

  兜兜轉轉中,蹉跎了10年。觀眾知道倪妮漂亮,演技不差,但除了「玉墨」,大多數人說不上倪妮還演了什麼。

  不止觀眾嘆息,倪妮自己也清楚這個困境。

  19年金雞獎的頒獎現場,周冬雨憑文藝片《最好的我們》二提「最佳女主角」。

  在紅毯上以「黑天鵝」造型艷壓四方的倪妮,卻婉拒了所有採訪。

  被經紀人叫回來時,她的落寞掛在臉上,向記者解釋:「我沒有作品,真的沒有底氣接受你們採訪,你們等我哪天提名了給你們做。」

  這個小插曲在當時上了熱搜,給我留下的印象,遠比她在那場活動中穿了什麼裙子要深刻:演員終究還是要靠作品說話,漂亮只是演技之外的加分項。

  倪妮曾在一次採訪中談起自己的入行經歷。

  她說:「平臺高有時候就是一個空架子,它只是把你放到了這個位置,沒有一層層的石頭堆砌,根基很容易就垮掉了。」

  道理很早就懂的,但這個職業誘惑滿滿,一不留神,就會在彎路上狂奔,停不下來。

  今年,33歲的倪妮似乎定下心來,花心思篩本子,也花了成倍的時間去磨一個角色。

  功不唐捐。憑著最近相繼奉上的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和一部舞台劇,終於把她從5分爛片檔,重新拽回到了7分檔。

  而無論是在賴聲川導演的話劇中她分飾兩角,還是被沈嚴導演邀請出演「朱鎖鎖」,這兩個角色,多多少少都有「玉墨」的影子。

▲ 上電影《金陵十三釵》,下話劇《幺幺洞捌》。

  媚而不俗,韻味十足,終於將倪妮的路線再次穩在了「成熟美人」的正途。

  2021年倪妮手上還有一部電影待播,《扶桑》。

  這部作品和《金陵十三釵》一樣,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導演是陳沖,目前已公布的另一位女主是鞏俐。

  兩位謀女郎的演技碰撞,加上我對導演陳沖的喜愛,這部電影在2021年必看影單裡,希望倪妮可以摘掉「最拉垮謀女郎」的帽子。

  「謀女郎」是一塊名利場的絕佳敲門磚,它不僅意味著超高的起點,也意味著更多的選擇。

  而更多的選擇,既是自由,也就負累。那些起點很高的人,一手好牌打爛,絕地逢生反倒有了不一樣的力量,原因很簡單——看似每一件事都是機會的時候,最容易迷失自己。

  我們終究不是神,可以all in所有的運氣與機遇。人生漫長,成績一個人的,往往不是每天向你招手的超多機會,而是在一條路上埋頭走下去的日日夜夜。

  我們常常以為的優勢,未必是真的優勢,而劣勢,也未必是真的劣勢。

  你有很多的選擇,意味著你五心不定,常常後悔、常常回頭,恨不得一腳踏上兩條路;

  你沒有選擇,真好,這意味著你終於可以全心全意地走好眼前的路了。

  你瞧,人生就是這麼奇怪。我們聊八卦的時候,轉頭看看自己,有些東西可能更明確,有些沮喪可能好一點,不是嘛~

  本文作者:王通通 艾小羊

  (全文完)#流金歲月征文大賽#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配圖源自網路,如侵立刪。

  作者是貨真價實的在讀法律碩士哦,熱衷維權和發函,友情提醒抄襲洗稿者:請謹慎行動。

  因為粉絲少,所以格外寵[飛吻]新文發布第一天每條留言都回復,來,有話說你就評論我~

霍啟剛三代同堂騎車遊,子女緊隨郭晶晶,74歲霍震霆活力依然

吳孟達因肝癌去世,晚期肝癌的痛苦,帶你們來一一了解

唐藝昕不愧是笑容女神!私服穿搭滿滿少女感,甜美程度不輸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