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主旋律可以這樣好看

「正午陽光」是近年來國內叫得響的大螢幕制作品牌。眼下熱播的電視劇《山海情》,聚焦易地扶貧,是一部非典型的「正午陽光」制作。其與主旋律碰撞,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且看觀眾的感動與好評——

「故事」「真實」「鄉土」「生命力」……是《山海情》的「催淚點」。

任何時候,好劇本都是影視作品成功之本。拿《山海情》第一集來說,「吊莊」戶返鄉、年輕人離家出走、李水花結婚等幾段主要矛盾沖突接連展開,主人公依次登場。筆力簡省,劇情緊湊,人物關係清晰;西海固的苦、「吊莊」的艱辛、幾代人的思想差異立現。

與一段時間以來冗長的電視劇不同,《山海情》僅用23集篇幅,便真實展現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馬家沒有出過做官的,都想瘋了」「兄弟三個就一條褲子,誰有事出門了誰穿」……用對話推進劇情、塑造人物,是該劇一大特色;從頭到尾,以極其細膩生動的影像呈現人生百態,劇中布景、地理風貌及人物造型、口音,無一不帶有鮮明的時代感,讓人身臨其境。

張嘉益在劇中飾演馬喊水(圖片來源網路)

「《山海情》的演員像從土裡長出來的」——開播後不久,這一話題便登上微博熱搜榜。

據介紹,拍攝中,劇組紮根寧夏,演員做到沉浸式體驗當地生活;全劇以西北籍演員為主,用地道方言表演……演員尤勇智說,拍攝環境非常艱苦,共同經歷了從沒有樹到有樹、從地窩子到土坯房磚房,當地百姓一步步走過來的過程。

講述的是時代變遷,落在大螢幕則是人間悲歡:李大有著急麥苗澆不上水,白老師操心村裡孩子沒法兒上學,凌教授想方設法要讓村民的蘑菇賣出去……這一幀幀,一件件,構成時代的動人講述。

黃軒在劇中飾演馬得福(圖片來源網路)

影視作品要引發強大共識,需要「共情」表達。

關於生存,《山海情》的宣泄是外露的。馬秋水因兒子失蹤變得神志不清,李大有因蘑菇滯銷放火燒了自家菇棚……老一輩西海固人生活太過苦澀,必須用滿格的情緒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關於愛情,《山海情》的表達是克制的。生存壓力大大壓縮了愛情的空間,正如李水花所說:「有緣則成,沒緣也是白等。」馬得福和李水花的羈絆,白麥苗與馬得寶的相戀,含蓄而動人。當白麥苗紮著麻花辮、系著圍巾、迎著夕陽,對馬得寶綻放甜美的笑,那一瞬,讓人們看到了貧困中的美好、泥土中的倔強,深刻感受到笑中帶淚、苦中有甜的抗爭與堅守。

白麥苗與馬得寶(圖片來源網路)

黃軒、黃覺、熱依紮、張嘉益、閆妮、姚晨、郭京飛、王凱、白宇……融合了老中青三代演員的強大陣容,為電視劇帶來「流量」,讓故事講述更加深入人心,為表演提供了質量保障。這也給主旋律電視劇創作提供了新經驗——通過更多廣受喜愛的演員吸引觀眾,進而讓劇作口碑傳得更遠。

《山海情》劇照(圖片來源網路)

自開播以來,《山海情》俘獲了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其中不乏眾多「90後」 「00後」,豆瓣開畫評分更是達到驚人的9.1分。

《山海情》的成功,印證了這樣一個事實:主旋律題材從來不缺精彩「中國故事」,更不缺少有欣賞力的觀眾;貼近生活的講述,才有生命力。

用平民視角和「人」的故事去講述時代變遷,用「冷」與「熱」的情感去展現人民的堅強與奮鬥——「正午陽光」的藝術追求值得稱道。

出品人:趙承

監制:鄔煥慶

統籌:吳晶、王敏

記者:王鵬

編輯:廖翊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本以為苗苗長相一般,當她和baby同框時,才知道是鄭愷眼光有多好

《京城第一美人》李長樂怎麼胖成這樣,像產後肥胖?

加拿大300多年的巨大河流,4天內消失?科學家:不是好兆頭

tienl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