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第一軍人」王心剛幕後,為人正直,曾解救王曉棠,幫助方化

  《寂靜的山林》是王心剛參演的第一部電影。

  這是一部今天看來也無可挑剔的影片,正面人物樸實無華,不是「高大全」式的英雄,反面人物外形靚麗,有情有愛。

  《寂靜的山林》確立了王心剛銀幕第一英俊小生的地位。

  王心剛隨後參演了諸多優秀影片《海鷹》《野火春風鬥古城》《紅色娘子軍》《偵察兵》……

  電影《偵察兵》其實是被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權威媒體點名批評的電影,缺陷在於情節巧合太多,顯得整部影片不夠真實,過於虛誇。持此態度的有江青。

  今天來看批評是中肯的,完全是從藝術的角度。按說一部被權威批評的影片會觸礁沉沒,但這部影片在當時卻十分火爆,這不得不說是王心剛個人的偶像效應。

  影片有個情節,王心剛扮演的偵察參謀郭銳假扮敵情報處長視察敵炮兵陣地,他緩緩搖下炮管,用潔白的手套擦拭了一下炮口,伸出沾滿油泥的手指,冷冷地責問敵炮兵營長:「你們的炮是怎麼保養的?」

  這個場景在今天看來就是「起范」,太酷了。

  追星族們只看「偶像」,是不追究偶像的行為合理不合理的。

  1975年12月,上級一紙命令,王心剛擔任八一電影制片廠副廠長。

  四次導演王心剛成名作的導演嚴寄洲說:「他平時就是個不顯眼的人,不怎麼愛說話。」

  和王心剛做了十幾年鄰居的著名演員裡坡說:「王心剛不是當官兒的料。

  王心剛還真不是當官的料,成了業務副廠長,王心剛從從八一廠的集體宿舍搬進了北京白廣路一號的部隊高幹住宅樓。

  廠裡配的專車他基本不用,除了外出開會,每天踩著腳踏車「嘎吱嘎吱」地來上班。

  可就是這個不會當官,又不太愛說話的王心剛「一朝權在手」幹了幾件讓老朋友們至今欽佩不已的事。

  1959年嚴寄洲導演拍十周年獻禮片《海鷹》,王心剛、王曉棠分任男女主角。

  這部影片成績了新中國的第一對銀幕黃金搭檔,後來有了「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說法。

  王心剛任副廠長是文革後期,政治的弦依然緊繃著。王曉棠被打成「黑線分子」,下放農場勞力。

  不愛說話的王心剛在八一廠的辦公會上說了句舉座震動的話:「八一廠要想把故事片搞上去,就應當把王曉棠收回部隊來。」

  把一個黑幫分子拉進人民革命軍,這在當時是要負政治責任的,王心剛一再堅持。王曉棠被「解放」,穿上軍裝重回八一廠。

  解救王曉棠雖有二人友誼的原因,但也為後來的八一廠留下了一位好廠長。

  在王曉棠後來任八一廠廠長期間,八一廠拍出了輝煌史詩巨制《大決戰》。

  如果說解救王曉棠還有情感色彩的話,幫助「鬼子王」方化就純粹體現了王心剛的正直。

  方化在長影,和王心剛沒有合作,二人也無來往。文革中方化被打成右派下落不明。

  王心剛公開說:「方化是位好演員,都不要,八一廠要將方化調進來。」

  長影人也不知方化在哪裡,王心剛發動八一廠的員工到處打聽,這麼大的動靜讓同行都知道了王心剛在找方化。珠江電影制片廠剛成立,急需好演員,搶先找到方化,方化最終去了珠影,應該說王心剛大張旗鼓的動作促成了方化的回歸。

  王心剛老師今年89歲高齡,早已搬出高幹樓。很多人猜測含飴弄孫的王心剛一定會帶小孫子看他當年的影片:「看,爺爺當年多帥!」

  但都猜錯了,「我每天遊泳一千米,閒暇時間,就陪孫子,看書、聽音樂。」

  息影後的王心剛不再公開亮相,他說:「借了那些好影片的光,讓大家到現在還記得我,但這麼多年,我沒再為大家做什麼,慚愧呀!……既然我的身份不是演員了,我不應該出來面對觀眾,而我也願意做個普通的老頭。」

  就想做個普通的小老頭,王心剛的好哥們張勇手說:「心剛……不想張羅、不愛出頭、不留戀名利。」

  網上不時有「王心剛去世」的謠言,「人心歹,狗不食」,酷愛運動的王心剛依然健康地活著,那個英俊的「郭銳」還在我們身邊。

  祝王心剛老師健康長壽!

專訪《覺醒年代》主演於和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楊迪僅六百餘萬粉絲,為何成為各檔綜藝爭搶的人,吳彤給出答案

陳小春霸氣曬「辛醜對比」,他和應采兒對下一代的愛國教育!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