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幾十年配角的吳孟達,終於最後做一次主角,而且被觀眾所認可

  2021年的春天,三月桃花開的時節,這一天,達叔做了自己的主角,這一天,也是達叔留給眾人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很多人與他告別,告別這個紅了幾十年的老戲骨,紅了幾十年的「黃金配角」。

  吳孟達,生於1952年,福建廈門人,7歲隨父母來到香港,現在老母親九十歲,仍健在,可他卻只能遺憾的先走一步,無奈的讓老母親白髮人送黑發人。

  1973年的時候,他考上了第三期香港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與周潤發等人做了同學。少年得志,一時得意忘形,終在1980年的時候,欠下巨額賭債,被特別珍惜名聲的無線冷凍了。

  也正是在被冷凍期間,吳孟達才開始真正認知自己演員的身份,利用那幾年,好好讀書,磨練演技,那幾年對他今後的演藝之路來說,是很珍貴的。1985年,他重新獲得了拍片的機會,如蒙塵的玉器,一朝被人挖掘,便片約不斷,至此,走出人生低谷。

  1989年遇到周星馳,開啟了人生最輝煌的十年,與周星馳一起締造了香港的喜劇時代,成績了喜劇之王周星馳,無冕之王吳孟達。

  他比星爺大了九歲,剛開始拍片的時候,周星馳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兒童節目的主持人,空有一身才藝無處表達。當他看到吳孟達為了兩句客串的臺詞都反覆看半天和揣摩的時候,就起了惺惺相惜的感情,兩人對演藝的理解和堅持是一樣的執著和熱烈,所以一拍即合,後面合作出了很多經典作品。

  《賭聖》是他們合作的第一部經典,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到了1992年,已正式進入了周星馳時代。周星馳迫不可待地想打破老一套傳統拍片的模式,很想把自己的意圖傳達給導演,給演員,只是他不太善於與人溝通,只有吳孟達非常了解他,經常在跟他溝通過之後,把他的意思完整的表達給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

  那些年,吳孟達就是他對外溝通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他與旁人連接的重要紐帶。一直到後來周星馳做了導演,仍然欠缺與人溝通的能力,常常在戲外寡言,一個鏡頭拍來拍去拍不出他要的感覺時,他就會發火,而這時,都是吳孟達出來,緩和氣氛。曾有人問他,為什麼大家都不敢接近星爺,為什麼你可以,吳孟達憨憨地笑笑,大約是我的長相他不討厭吧。其實,是他能夠理解周星馳,能夠明白周星馳在影視上的所有夢想和理念。

  他與星爺之間空白的那17年,其實是走不回去的17年,隨著周星馳不斷的進步,慢慢就成了神,成了星爺,成了不可超越的經典,成了高處不勝寒的那顆孤星,一生只是孤單一人。而達叔非常接地氣,仍舊是人們口中周星馳背後的男人,一個「黃金配角」,他前後三個老婆,生了五個孩子,上面還有一個高堂老母,一家子八九口人需要他來養,自然慢慢的兩人的距離就越拉越大了。

  達叔後來在採訪中無奈的說,哪有什麼不合,無非就是時間越久,越不知道如何開口而已。大約在達叔的心頭,那與周星馳在一起的十幾年,是非常難忘,也是再也回不去的歲月,人生難得一知已,可是人與人之間的緣份是無法言說的,有些當年非常好的朋友,因為歲月,漸行漸遠,卻也只剩一聲嘆息。周星馳眾所周知的脾氣不好,不太好講話,可是每次達叔都只是笑笑,從不說周星馳壞話,只是說他不大喜歡說話,言語裡多是袒護。

  在不久前的王牌對王牌的節日中,達叔還開玩笑說:「只要我一天沒死,他一天還沒退休,一定會有機會(合作)」,現在回看這句話,真是很辛酸,這怕是再也達不成的願望了,你瞻仰的那人還沒有退休,你卻先一步離開了這個世界。

  達叔曾想過,要做一次主角,拍一部戲,名字叫《吳孟達傳》,導演必須是周星馳,他自己來演,還要叫上劉德華。其實七十年代,他在無線的時候,也曾做過主角,只是後來的幾十年,他一直默默做著配角,從無怨言,仔細演好每一個角色,珍惜每一個機會。

  吳宗憲曾在節目中說過,香港曾經有三個人拍戲是從來不看劇本的,達叔就是一個,他都是提前背好了臺詞,甚至滾瓜爛熟了走位,當拍戲間隙,別人都在大啃劇本的時候,他卻笑臉迎人,悠閒自得,一到拍劇的時候,馬長進入角色,不搶主角的戲,卻將主角襯的光鮮亮麗,猶如一片鮮嫩的綠葉。

  達叔的演技眾所周知,他將底層小人物的卑微、怯懦、無奈,演繹得非常真實自然,那些笑中有淚的表演,讓人不經意間就會入戲,在他的身上,人們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和生活中的辛酸,總是在捧腹大笑過之後,慢慢品味個中滋味。

  最遺憾的是達叔與星爺創造的港劇經典時代,拍了那麼多好的作品,卻沒有獲得過一枚獎牌,唯一一個配角獎,還是與劉德華合拍的電影《天若有情》,1990年憑《天若有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金像獎前主席陳嘉上說過,「金像獎欠吳孟達一座影帝」。

  達叔追悼會那天,星爺是第一個來到現場的,他很沉痛,帽子下壓得頭髮早就灰白,話不多,隻安慰了親人。達叔的弟弟也說了,他們關係沒有不好。星爺的痛都是壓在心裡的,他這時正在深圳拍戲,不顧爭分奪秒的拍戲時間,頂著疫情隔離七天的風險也要來送達叔最後一程,這份情誼,應該也圓了達叔心頭那17年漸行漸遠的遺憾了吧。

  達叔是一個非常善良,並且真性情的人。廈門藍天救援隊隊長水草說過,當年汶川地震,達哥曾背了一個麻袋去災區,裡面是一疊一疊萬元的現金,看到遇難家屬在那裡哭訴,他也會跟著哭,跟著流淚。無論在哪個劇組,他都是最大方的人,他常常請劇組的人吃飯,別人問他的時候,他說演員還好,劇組工作人員都不容易的。

  達叔的最後一條微博,更新的只有一句話,「我是中國人。」能感受到他言語裡的驕傲與自豪。達叔的一生起起伏伏,並非一翻風順,也不是一直輝煌,可這就人生,有喜有悲,有好有壞,就像達叔演繹給我們的悲喜劇一樣,普普通通的生活,亦有哭有笑,達叔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港片的神話時代,還有那個時代的情義江湖,雖然在時間長河裡離我們越來越遠,可是在我們心裡永遠住下了達叔所飾演的一個又一個角色,深入人心。

  用達叔在粉絲群裡的一句話來結尾最合適,也是達叔對大家的祝願,「希望大家身體健康!」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抗癌19年妻子不離不棄,今兒子是他的驕傲

bian

中國票選網路女歌手排行,鄧紫棋第7,蔡依林第3,榜首沒聽過,唱歌還會跑調

tienliwen

新劇《驪歌行》定檔,李一桐、許凱主演,看到辣目洋子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