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釘子戶」深夜病倒上熱搜:人生下半場,最揮霍不起的是健康

01

前幾天,在熱搜上看到一個突發消息,讓人很揪心。

3月18日晚,知名女星蔡明在錄制節目時,突然暈倒被緊急送醫。

網上曝出的照片顯示,閉眼躺在擔架上的蔡明,被多名工作人員抬上救護車。

而她本人,還穿著錄制的表演衣服,妝容發型也沒來得及卸。

作為小品演員,從1991開始,蔡明一共登上春晚舞臺27次,被稱為最強「春晚釘子戶」。

蔡明的病倒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慶幸的是,這次蔡明的病倒是虛驚一場。

第二天上午,她就通過微博向大家報平安,表示自己是因膽結石突發而入院,目前病情已經穩定。

蔡明病倒的消息剛上熱搜時,很多人都想到了同樣是深夜錄節目倒下的高以翔。

很多人在網上為她祈福,還有人去向蔡明的好友潘長江問詢。

不怪大家太過緊張,實在是近些年,「猝死」這個關鍵字,出現的頻率太高了。

女演員孫僑潞於2021跨年夜,疑似心梗猝死,年僅25歲;

沒隔幾天,一位網紅博主,在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上,心臟驟停離世,年僅24歲;

還有前段時間,席卷朋友圈的網紅「泡泡龍」意外去世,年僅29歲;

…….

一系列意外事件,讓人觸目驚心。

再加上各種「老年病」日漸年輕化的趨勢,讓人忍不住感慨:

這屆年輕人,原來也「不行」了

02

這兩年大火的郭麒麟,96年出生,今年剛剛25歲,可他卻已「百病纏身」。

前兩年錄制《花花萬物》時,節目組到郭麒麟家中拍攝。

一進門就發現厚厚的一疊病歷本,還有擺滿桌子的藥。

腸胃、鼻炎、掉髮、口腔,年紀輕輕卻全身上下都是病。

小s都忍不住調侃,「你的身體是不是比你爸還差?」

而且早在年紀更小的時候,郭麒麟就有了痛風。

郭麒麟參加的一檔美食綜藝,記錄下了他完整的發病過程。

到國外錄節目,相比長年自律的鐘漢良,郭麒麟有點放飛自我。

剛開始只是熬夜,後來開始飲食不規律,要麼不吃,要麼就大吃特吃。

常常一頓吃下大量的海鮮、火鍋等高嘌呤的食物,後來又在冰冷的海水中脫下了自己的鞋子下水去玩。

痛風的人不能做的事,他做了個遍,果然第二天他就痛風發作了。

一大早就疼痛難忍到渾身顫抖,吃藥都無法控制。

不僅起不來床,而且腳腫到幾乎不能下地走路,最後不得已只能坐輪椅出行。

年紀輕輕得了「老年病」,郭麒麟不是個例。

有資料顯示,在中國,大約有3億高血壓患者。

其中18~24歲、25~34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4%、6.1%;35~44歲的高血壓患病率也高達15%。

也就是說,大約每7個35~44歲的成年人,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

還有《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顯示,上海白領體檢異常比率高達98.75%。

多少年輕人在毫無克制的自我放縱中,一步步走向「衰敗」

想起周國平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在健康時,他在世界上的可能性似乎是無限的,那時候他往往眼花繚亂,主次不分。」

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人生在世,最揮霍不起的是健康。

03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3條建議,送給想要學會節制、保重身體的你:

1、提高健商

BBC紀錄片《健康的真相》中,研究人員拿兩組年齡和身體狀況相當的人,做對比試驗。

一組人的飲食、運動、睡眠都嚴格遵從研究人員的健康指導。

而另一組人,則是不加干預,隨意地日常生活。

一段時間後,做了干預的那一組人,記憶力、邏輯能力都有提高和改善。

主動關註健康知識,追求健康生活,對個人的影響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大。

美國從1968年普及營養知識、改善食物結構以來,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心臟病發病率下降了25%,糖尿病發病率下降了50%。

這也體現了健商的重要性。所謂健商,指的是:一個人已具備和應具備的健康意識、健康知識和健康能力。

歷史上不乏高手之間的博弈,雙方旗鼓相當,最後決定勝負的,卻是誰能活得更長。

一個人要想提高生命質量,必須補上健康通識這一課。

和培養任何一種技能一樣,在提高健康意識,並掌握必要的健康通識後,你可以從培養鍛煉的微習慣開始做起。

同時配合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調整,並提高情緒管理能力、保持心理平衡,這些都是提高健康能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聽上去好像很龐雜,但其實就是把健康能力的培養,納入日程,變成一個微習慣。

與其平時對健康不聞不問、任性放縱,得了重病就自暴自棄,不如在任性放縱與過於自律之間,找到平衡;在必要的時候,管住嘴邁開腿。

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驚天動地的時刻,決定終點結果的往往就是,每天都在進行的習慣。

04

2、警惕癌症因素

癌症作為「眾病之王」,每天要帶走很多人性命,帶來巨大痛苦。

根據統計,中國每天有1萬以上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就有7人。

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癌症死亡病例高達280萬,45%的癌症死亡與生活方式及感染相幹。

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如果你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周圍有不少癌症患者。

所以,更多地了解誘發癌症風險因素,即癌症因素,也變得愈發重要。

2017年《科學》雜誌發表一篇研究,涵蓋69個國家48億人,對常見32種癌症基因突變,進行風險因素分析。

結論是,引起癌症基因突變因素中,最主要因素是染色體復制過程中發生的隨機錯誤,大約占到66%。

很多人看到這個結論,就想當然地以為患不患癌,都是看運氣。

但事實上,基因突變中隨機錯誤占比66%,並不等同於66%癌症是由隨機錯誤造成。

癌變包括6個步驟:制造錯誤、自檢失效、補給靈活、警察遲鈍、篡改裡程、導航錯亂。

人體具有免疫力和各種抑癌機制,只有極少數基因癌變,最終會誘發癌症,這個過程通常長達10年以上。

隨機錯誤的確看運氣,但如何抑制癌變基因,有賴我們個體努力。

我們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削弱癌變因素

改變生活方式,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風險。

例如,戒煙、戒酒,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豆類,少吃糖、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控制體重、培養運動習慣;

避免乙肝、丙肝、幽門螺旋桿菌等病毒感染,如果已經感染,及時治療、定期復查。

二是,進行早期篩查

從基因癌變到癌症產生再到癌症晚期,是一個長期過程,中間有很多個節點可以干預。

如果做好癌症早期篩查,就能有效防微杜漸。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免疫抑癌機制形同虛設,給癌症加速。

相反,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構建強大免疫抑癌機制,癌細胞就難以興風作亂。

05

3、改善自愈系統

2020年2月8日,人民網發過一篇名為「新冠肺炎自愈護士的獨白」的文章。

發布文章的女孩叫做賈娜,24歲,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護士。

在護理疑似病人時,她不小心感染病毒。

確診「輕症」後,為避免交叉感染,她自行回家隔離吃藥,醫生囑咐她要當一個「三好學生」,「吃好、睡好、心態好」。

於是,在家隔離的日子,賈娜按時吃飯、規律作息、熬過雞湯、魚湯、排骨湯、小米粥、八寶粥……早上醒來喝熱牛奶、吃雞蛋,增強體內營養。

她明白,這一仗的最大武器就是「自身的抵抗力」。

在「三好學生」的要求中,心態好無疑是最難的選項。

但賈娜很會給自己加油鼓勁:

「恐懼只能讓我更加焦慮,難過也無濟於事。已經發生的事,只有彌補它。雖然面臨很多未知,但也許結果沒有那麼差。理性對待比幹著急要重要得多。」

28號她去醫院復診,CT檢查結果讓人振奮,賈娜肺部炎症消失。

之後她繼續堅持早睡,補充營養,然後嘗試看書、復習備考。2月4日,在漫長的11天過後,她再次去醫院復查核酸,結果竟然轉陰。

在這場看不到硝煙的戰鬥中,賈娜最終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自愈力的強大。自愈力,顧名思義,指的是:自我療愈的能力

隨著醫學的發展,不少人仰賴於醫學,對於自愈力不大重視。但事實上,自愈力才是根本。

想要改善自愈系統,提升自愈力,建議從這2個方法入手:

①適度就醫

普通病毒感冒可以在一周左右自愈,不一定要急著打針吃藥。

靠自愈力消滅感冒病毒後,自愈力會提升,後續不容易感冒。

相反,一感冒就吃藥,一發燒就退燒,自愈力較低,反而更容易感冒發燒。

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依賴打針吃藥,越容易感冒發燒,就越依賴打針吃藥。

②遵循規律

人體自愈系統需要遵循規律,才能正常發揮作用。

比如,規律作息、膳食平衡、適當運動等,如果不自律,一時破壞一時爽,長久只能不爽。

前面賈娜護士的康復過程,關鍵就是遵循健康規律:做應該做的事,不做不適合做的事,充分發揮自愈力。

自助者天助。如果無法自助,再好的外部資源,也是扶不起的阿鬥

31歲海歸女博士於娟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寫下了自己的感悟:

「人活一輩子,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這世上,沒病沒災,才是最大的不動產。

別等到失去健康,才明白什麼是主,什麼是次。

和你共勉。

張子楓夏夢周奇焉栩嘉…這個班開學就是「明星班」

還是得多讀書!郭麒麟這話沒半個臟字,卻不知讓多少明星無地自容

真和魏大勛分手了?楊冪與神秘男子4年同地相聚,舉動親密不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