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翻車,票房過億

這一次,《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終於沒有爆炸了。

之前8年,劇場版都是日本4月上映、中國10月上映,今年是史上第一次中日同步上映。潮濕悶熱的四月天,《緋色的子彈》,一發擊穿了關於柯南的時光記憶。

  《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海報

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曾擔心自己會中途離場,畢竟柯南劇場版這幾年連連下跌的劇作水平與口碑,實在讓老影迷痛心。

約莫從10年前開始,伴隨著濫用的爆炸橋段、逐漸單線與弱化的推理敘事,與越來越離譜的動作大場面,《名偵探柯南》一度朝著「玩命關頭」演變,讓人擔心經典變雞肋。

這次《緋色的子彈》不例外,首映後,新舊觀眾紛紛哭笑不得:

世界首列真空超導磁懸浮列車,撞毀後車廂中的人僅僅擦傷?

赤井秀一的自制「緋色子彈」,從名古屋一槍打到京都,堪稱我國抗日神技「800裡開外,一槍一個鬼子」?

……

  知乎上網友們的吐槽

柯南劇場版收獲了與我國春晚同等級別的吐槽密度,早已不是一年兩年的事。

相比起前幾年「會拐彎的足球」 「蓋亞能量炮一般可踏平萬物的滑板」 「上山下海橫穿鐵軌的跑車」,這次甚至已經很溫柔了。

柯南野心似乎越來越大,今日的美國好萊塢工業體系,往日的牛頓物理學定律,都快被他掀翻了。

然而,就算「柯學宇宙」離譜得飛上天,總有一批人堅守在它背後,一面哀嘆,一面感動。

  《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片尾

在觀看《緋色的子彈》時,我全程感到一股異常輕盈的平靜,是的,是平靜,而不是失望。

或許與觀影時我正感冒有關係,眼前闖入熟悉的開場白、音樂,熟悉的少年偵探團和萬年不變的西裝,這一切都讓我差點昏昏欲睡。

全片大體上敘事四平八穩,破案套路還是老樣,臺詞和對白不鹹不淡,但從阿笠博士的猜謎遊戲開始,到案件發生-突破-解謎-生死一線-在某個神秘人物的幫助下截獲犯人,這一系列預料中的路徑走下來,當那些熟悉的時間節點,似曾相識的臺詞跑出來,伴隨著滯漲的身體,我一度產生錯覺,仿佛自己隨時隨地可能原地縮小,變成一個小學生。

是啊,在柯南的設定裡,感冒後喝下白酒,身體就能變回到17歲的新一。

  在外交官殺人事件一話中,柯南因為感冒發燒,喝了白酒之後在偶然間變回了新一

從影院走出來,深吸一口摻著春日新雨後的空氣,連感冒都好了。

腦袋裡還回響著片尾借赤井秀一之口說出來的那句話:「再兇惡的犯人都不能一殺了之,是那小子(柯南)的邏輯,和我們FBI不一樣。」

於是,對於這部心底「永恒白月光」的忐忑、留戀與失望,我忽然嗅到了新的答案——

十幾年前為柯南狂歡,因為當時的自己還是少年,如今為柯南流淚,因為他仍是少年。

  「淚之往昔」

2019年5月1日,工藤新一「想成為平成年代的福爾摩斯」的夢想永久沒戲了。

不是沒跑贏福爾摩斯,而是沒跑贏時間。

首相、年號都換了,小學生還沒長大,高中生還沒畢業,小蘭還沒等到新一,傻傻的小五郎還是沒發現誰在他脖頸後面射麻醉針,帝丹小學的校歌還沒換,愚蠢的黑衣組織還沒在其他人身上試用APTX4869然後發現身體變小的奧秘……

27年了,從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到1996年開始更新的TV版,當《火影忍者》《銀魂》紛紛完結,另一個釘子戶《海賊王》作者也宣判五年內完結,《名偵探柯南》卻仍然不疾不徐地更新著,不聲不響地畫到了1058集。

我一直固執地相信,動漫和人就像人與人一樣,是有緣分這一說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名偵探柯南》很普通,它不撒糖、不賣腐,每集都在死人,是一部沒有玄幻和魔法的少年動漫,但是我愛它。

從童年到少年再到如今成年,柯南都是我心頭的最最白月光。

給你講這樣一個情景吧: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與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姐第一次跟隨大人到上海旅遊,在人潮湧動的城隍廟購物區,我們竟然在一個動漫手辦店裡發現一塊柯南手錶。

我倆欣喜若狂地問店家:「這裡有沒有麻醉針?」

  柯南帶有麻醉針的手錶

類似傻得讓人又氣又笑的場景不勝其數。

比如躲在沙發背後,用蝴蝶結發箍當變聲器,接力編造一個殺人事件,最後揪出兇手躲在窗簾背後,一身墨黑;

比如在地圖和漫畫裡走完了日本東京、甲子園、京都、大阪城和神戶,在虛構的米花町街道吃一碗烏冬面,到甲子園搶一張棒球賽票,到京都櫻花公園看歌舞伎,通過幻想的味覺嗤之以鼻「鰻魚飯也沒那麼好吃」……

十幾年後,表姐去過多次日本旅行,而我卻因學習工作安排等時間桎梏,至今仍未能踏踏實實地去一次。我和表姐之間的距離,也溫和而平靜地被歲月越推越遠。

我不知道有哪些人和我一樣傻,不止把一部動畫當作童年的印跡,而是認為它曾給予過自己價值觀念和精神寄托。

小時候的我常獨自在家,那些設定較低齡的、氣氛歡快且喜劇性的動畫不能驅趕我的孤寂,《名偵探柯南》很合適,它的推理氛圍和懸疑情節令人絕對投入,也是通過它,我養成了對現實主義和懸疑元素的口味嗜好,也能在小小年紀看恐怖片時面不改色心不跳。

我懷念十幾歲時可以耐著性子跟隨劇情看完每一幀推理,懷念捂著眼睛不想看屍體時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懷念去百度貼吧翻遍每一條帖子,為了「考證」工藤新一到底是不是5月4號出生的推理大戲。

迄今為止,我的各社交帳號密碼通用一串13位的數字,它是由(網傳)新一的生日、毛利蘭的生日、服部平次的初次出場集數等幾個數字加減乘除後,「熔煉」出來的這麼一個雜燴數據。

肌肉記憶讓它永遠嵌刻在我腦海裡,哪怕信用卡密碼忘了,它也能脫口而出。

即使是現在,我在工作中感受到沮喪,生活中疲憊時,還是會打開一集《名偵探柯南》。

熟悉的安全感撲面而來,和其他動漫不太一樣,《名偵探柯南》是不用「追」的,或者說,是可以偷著懶去追的。

我們永遠不用擔心它結局,也永遠不擔心它的劇情朝著不喜歡的方向發展,因為每一集都會走進新的案子,主要劇情都維持著簡單、基本的人設關係和感情,十幾年都不會發生太大變動。

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柯南的世界好像隻過了一天。

這種穩定性,讓柯南變成隻屬於我一個人的巨大的宮殿,把我在這些年景長中經歷的喜怒哀樂都好好藏起來。

有網友統計,迄今為止,柯南TV版劇中一共死了近400人,毛利小五郎共被紮了900多針,日本每個城市都走完了,柯南一行人的旅途步伐不得不衍生到國外,紐約,新加坡,甚至外太空……

但一種微妙的感覺也產生了:它遲遲沒有完結之勢,似乎並不是純粹地為了豐富這個柯南宇宙的體量,而是通過在每一集裡不斷歸零、不斷重新走進這個偌大世界的一角,留住僅僅發生在柯南7歲、新一17歲那一年的時光。

可以是1996年,也可以是2021年。

  「轉動命運之輪」

小時候最開始接觸到的柯南是漫畫,早些年,黑白漫畫比動畫的畫風更精致,也更適合收藏。

每次一頭紮進巴掌大的豎排柯南漫畫時,總會被大人嘖斥:這麼小的字,眼睛不要了?

原作青山剛昌在創作時,熱衷將人物的所有思考過程、推理邏輯線全都密密麻麻寫進漫畫宮格裡,毫不怠慢。

  感受一下

得宛如探迷宮般地十分專註地去讀,才能跟上劇情,並從中柳暗花明似地獲得一些關於日本社會、文化的科普知識。

現在回想起來,柯南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朝著一部輕松的、重感官刺激的動漫作品去發展。

是,今天看起來,它似乎已經耗盡了現實元素、文化元素,只能在離奇的動作戲上抓住觀眾眼球。

但從敘事類型上來說,除了「APTX4869」這一帶有科幻色彩的毒藥,《名偵探柯南》一直是符合現實主義+本格推理派的作品,不穿越,無魔法,沒有超自然人類。

  新一被喂下藥丸

最初連載時,柯南的劇情緊扣世紀末的日本社會。

泡沫經濟破滅,人心動蕩,犯罪率大幅提升……那個階段的《名偵探柯南》,不少案件都彌漫著壓抑而恐怖的氛圍,比如繃帶怪人、圖書館電梯藏屍。

那時候的劇中人物也還沒有手機,柯南在樓下電話亭用新一的聲音打電話給小蘭,宛如兩人隔街相望,也構成了一種特殊的浪漫。

  柯南在電話亭用新一的聲音給小蘭打電話

後來,伴隨著電影工業的逐漸成熟,每年一度的劇場版,都是一次對時代的叩擊與敬禮。

1996年第一部《引爆摩天樓》裡,炸彈是最傳統的定時炸彈,需要靠1/2的賭命,來剪對其中一根線路。

到了2002年的第六部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裡,犯人變成了人工智慧,犯罪也是通過由虛擬現實技術操縱的虛擬體感遊戲「繭」來達成的。

  名偵探柯南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

要知道,在2002年,嚴格意義上的AI智能還未真正盛行。

8年後的第十四部劇場版《天空的遇難船》裡,爆炸用的是「惡靈古堡」式的細菌武器;

2018年的《零的執行人》中,武器再次升級,變成可遠距離操控的物聯網炸彈和地球之外的宇宙飛行器……

  《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中的爆炸場面

在變與不變之間,各具特色的時代痕跡,側顯了柯南的野心,也構成了其有別於一般推理探案作品的特色。

這些東西留住了老影迷們對柯南永遠的敬意,但當然,遠不止於此。

  「世界將變成你的顏色」

《瞳孔中的暗殺者》裡,小蘭目睹朋友在自己眼前身中數彈,在恐懼與自責的沖擊與刺激下,她一夜失憶;

《貝克街的亡靈》裡,不滿被大人當賺錢工具利用的電腦天才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以警示這個國家掌控資源與權力的那些道貌岸然的成年人;

《迷宮的十字路口》裡,服部平次用易經智慧與兇手對峙,詮釋了屬於他自己的正義。

深刻的友情、朦朧的愛情、對正義的堅守與人性的多面詮釋……這些貫穿柯南宇宙始終的,「堅守世界本真」的一腔孤勇與熱忱,我願意稱之為「赤子之心」。

赤子,孩童也。

赤子之心是一份天然單純的信念,哪怕直面黑暗也能內心光亮。

柯南與他的偶像福爾摩斯最大的區別在於,福爾摩斯是個「反社會主義者」,與世界格格不入,對人心漠然怠顧,對人性嗤之以鼻。

而柯南的人設結合了「高中生」的少年氣與「東亞人」的柔和性,他同樣追尋唯一的真相,但也堅信正義是自己力所能及抵達的世界尺度。

福爾摩斯追求的是真相本身,柯南追求的是真相背後的正義。

但柯南的正義,並不是純粹的懲惡揚善,也不僅僅是找出真相,揪出犯人。

回顧這二十多年內的案件,《名偵探柯南》裡很少有為了殺人而殺人的「惡人」,大多是仇殺、情殺,很多時候犯罪動機過於簡單甚至荒謬,但柯南的原則始終如一——「雖然我不知道殺人的理由,但救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他會盡全力去保護身邊的每一個人,愛人,朋友,陌生的受害者,以及作惡的兇手。

他會拼盡所有,去保護這個世界。

  《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

同樣,他並不認為揪出兇手就是踐行正義,早期著名的鋼琴奏鳴曲《月光》殺人事件裡,為復仇而殺人的兇手在被柯南識破真相後自焚而死,這件事成給柯南造成了沉痛的自責,在他心裡,這次是自己殺了人。

這種永不過時的少年氣、奮不顧身求善求真的執著不僅出現在柯南身上,熱血的關西少年服部平次,「盜亦有義」的怪盜基德,他們身上都有著赤子般清澈的熱忱。

包括內心始終有一抹悲涼與灰暗的灰原哀

一個親人亡故,歷經磨難的逃亡者,心底深處依然是求善的,這份被蒙塵的信念支撐她以小學生身體活下去,在絕境和孤獨中尋找一絲生命的出口。

  灰原哀

柯南的存在讓她看到了這個出口。

這個與自己有著相似經歷的高中生,身上對善與正義瘋一般地不懈追求,給了哀對生活的勇氣,讓她一點點從黑暗的過去中走出來。

赤子之心是我眼中《名偵探柯南》裡最寶貴的東西,也是越長大更加覺難得的東西。

現在做了記者,對「調查」的理解多少離不開「偵探」,雖談不在意懷坦蕩正義,但偶爾也會悲壯地產生「如果為了公眾利益,我願意接受死亡」(新一引用福爾摩斯語)這樣的念頭。

歲月的驗證,讓經典不僅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更成為一個人的經典。

  「光與影的浪漫」

25年過去,柯南早已成為一個品牌,一部集合上千萬人勞力與商業利益的產品,決定其存亡與生滅的,早已不單是哪一個人。

自從最早陪伴原作青山走過創作井噴時期的兒玉兼嗣離開,後面幾位導演的水平滑向單線敘事,推理部分被弱化,拖拉宏大的大場面、動作戲越來越多,逐漸拉低了柯南在全球的口碑。

2015年,青山剛昌宣布暫停連載,2017年又以身體抱恙入院,且一度宣稱要終結柯南。

然而,2018年連載重啟後,青山又堅定地表示還會畫下去——「因為這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

  青山在看電影的同時在便條薄上記下任何他想到的有趣的情節片段

不說動漫界,放眼全世界,有幾個創作者能保持25年的持續高質量輸出?

即便靈感消磨殆盡,即便自己的作品逐漸被商業化,青山依然堅守著對創作的熱愛和對細節的苛求。

25年來,每一部劇場版他都親自取材、寫戀愛戲、畫手繪海報,一面聽取耳邊對自己「江郎才盡」的慨嘆,這個小老頭,反而越畫越堅定。

只要留得「青山」在,燃燒似乎的確可以僅憑熱愛。

在這20多年內,日本動漫界風起雲湧,後浪滾滾,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諸多契合年輕人新口味、新價值觀的動漫如《鬼滅之刃》《進擊的巨人》等,你方唱罷我登臺,給日本動漫的盛世又註入新血無數。

  大量熱播番劇,你方唱罷我登臺

而柯南的老影迷們早已心照不宣地達成共識:

就算柯南變得乏味了、單調了,好歹還有個「主線」,亟待解謎。

所謂「主線」,大體指對將工藤新一用藥丸變小的黑衣組織(後官方稱「酒廠組織」)發展脈絡的演變與梳理。這個神秘組織牽涉的人物繁多,後期又加入美國FBI多線人物,要素過於龐雜,三兩句話很難講清楚。

當然,主線還包括愛情線。

含蓄、青澀,是當年創作柯南時貫穿整個劇作設定的愛情基調。

相比起破案方面的雷厲風行、血雨腥風,相比起與時俱進的科技元素,柯南裡的感情線就像溫水煮青蛙,推進簡直度日如年。

到了2021年的《緋色的子彈》裡,新一還是不好意思直接對小蘭說「我想保護你」。

只有在17年前的《瞳孔中的暗殺者》裡,趁著小蘭失憶才敢對她說「我喜歡你,我比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喜歡你。」

  「因為我喜歡你,比這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都要喜歡。」

其實毛利蘭其實並不是一個符合當代女性觀眾人設的女性角色,她更像上世紀日本傳統社會裡那種賢惠、單純、勤勞的女孩。

還好,原著青山剛昌給了她空手道的技能設定,讓女主角不至於變成一個純粹的「傻白甜」。

這麼一來,關於蘭的主題「等待」,反而隨著白駒過隙而變得珍貴。

在柯南的世界裡,等待是一種真正的浪漫主義,就像相信真相可以挽救正義,是一種真正的理想主義。

刻寫純愛的動漫作品有太多,但柯南帶給人的感動,是一種近乎反人性的執著,這是在多少樂此不疲描寫曖昧與浪漫的故事裡都看不見的。

看起來,這幾年柯南的劇作團隊似乎也在根據市場觀眾的響應來調整劇情。

隨著觀眾對「柯哀」(柯南+灰原哀)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次的《緋色的子彈》裡,小哀的戲份的確大大增加,甚至超過了官配女主角蘭。

但這些都已不重要,我們會旁觀甚至參與那些高呼「柯哀配」的聲音,但也會永遠在心底默默支持新一與小蘭,畢竟,他們彼此無言地等待了二十多年。

不知道等來柯南結局的會是哪天,但就算他永遠不會結局,我們也會陪他一直等下去。

因為「等得越久,見到的時候,就越幸福。」

作者 | 肖瑤

編輯 | 何焰

排版 | 文月

今年「意外火爆」的5部劇:《司藤》勉強上榜,你追過哪一部?

活久見!王祖藍「好男人」人設崩塌?

《小捨得》不吐不快的20大槽點:南儷媽癱床上還弄睫毛膏,染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