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小捨得》作者: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別把愛遺落在起跑線上

  

  熱播劇《小捨得》開播以來,所展現的教育問題深深戳中了家長們的心,幾乎每一集都會引發觀眾們熱烈討論。

  電視劇裡,蔣欣飾演的媽媽田雨嵐認為自己孩子的前程是「沒有天花板的」,從小就為孩子安排了各種培訓班,力求孩子在學業上要爭氣。宋佳飾演的媽媽南儷對兩個孩子實行快樂教育,課餘時間一家人經常一起出去玩,尊重女兒的愛好興趣,「沒指著她成名成家,只要她喜歡就好」。第三個家庭父母忙於生計,女兒米桃自立長進,但是家境限制了她的素質發展,讓她在大城市的學習生活中逐漸變得自卑。

  這三個家庭各有風格,每對父母都可以代入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少觀眾看後都疑惑這部劇是不是在「販賣焦慮」,「憤怒」、「窒息」,這是《小捨得》前期評論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

  電視劇《小捨得》改編自作者魯引弓的同名小說,廣為人知的中國教育四重奏「小」系列都是他的作品,繼《小別離》、《小歡喜》之後,這次他將教育背景換成了「小升初」和「幼升小」。

  最近,中教君採訪到了《小捨得》原著作者魯引弓,魯老師說在寫作的過程中,由衷地想找一種暖心的方式寫出焦慮產生的過程和背後的一些原因。

  01

  您為什麼會選擇聚焦「幼升小」、「小升初」這個話題呢?

  魯引弓:2016年11月,我偶然轉了一篇關於小升初的文章,沒想到我微信圈裡很多《小別離》的讀者粉絲,尤其是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的家長朋友,直接給我定題,希望我寫一寫小升初、幼升小。後來,雪球越滾越大,連香港的家長都直接參與進來,且他們還給我提供了一些特別的詞,比如把這種管孩子管得非常嚴的家長叫做「機器爸媽」、「怪獸爸媽」。這些詞來自於日本,可以說,這種學習的壓力其實是席卷整個東亞乃至亞洲的,這本身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所以我著手開始創作《小捨得》,瞄準幼升小、小升初這個題材。

  創作首先要解決代入感,所以我要跟著不同的爸媽從頭一路走一遍。跟著跟著我就發現,無論家長的文化程度如何,都逃不出焦慮的泥沼。但是,收集到的素材就等於一堆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在那訴苦,從作品上而言,缺乏某種穿透力。

  轉機發生於我和上海一個家長的電話。接到我的採訪電話時,她正坐在地鐵上,我能聽到地鐵穿行在巨大的城市裡頭的那種聲音。在這種聲浪中,這個家長很憂慮地訴說著為孩子小升初做的種種努力,各種我們能想到的辦法。

  聽著聽著,我一個巨大的感覺就是,這個地鐵穿行在一個城市裡,一個生活忙碌、工作也忙碌的中年媽媽需要破土而出。

  02

  書和電視劇為什麼叫做「小捨得」呢?

  魯引弓:為作品定題的時候,我想到了有舍,才有得。道理我們其實都知道的,那就是搶跑是有代價的,但在很多家長看來,不搶也有代價。面對這道跨不過去的選擇題,肯定必須有所捨棄,心裡有個平衡拿捏的過程。那麼你得到了什麼呢?這個也是要家長自己去深入思考的。小說沒辦法給出具體答案,但它會促使你去思考。

  03

  書中有哪些片段是根據真實的案例改編而成的呢?

  魯引弓:當我開始去留意時,我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素材,比如,薄暮,在小區裡,我能聽到窗戶裡傳出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罵孩子的聲音,馬路兩邊的高樓大廈,無論是窗明幾淨的高端寫字樓,還是一些比較老舊的樓房,很多都掛著牌子「**培訓」。

  小說裡其實很多片段源自真實案例,那些細節橋段憑空想是編不出來的。

  舉個例子:比如要強的夏歡歡成就倒數,自己要求補習奧數,但南儷到了補習機構卻發現,補習班沒有名額了。

  現實就是這樣的。已經有這麼多培訓機構了,但是家長要入讀某些熱門培訓機構卻沒那麼容易。

  在培訓班門口等的那些家長也會說,怎麼四年級了你們才來報,你在睡覺嗎?人家幼稚園大班就得來「占坑」,不早點來,這些熱門的班等到你讀小學的時候已經報不進了。

  於是,有些家長只好用盡所有的智慧,甚至去說服這棟樓的房東、物業去托關係,讓這個培訓機構給他插班。這是南儷的原型所遇到的情況。

  等報進去以後,家長髮現學費不便宜,一年還有四個學期,暑假學期、寒假學期,日常上學期、下學期,然後還有各種收費的招數。

  再比如有的孩子下午提前被家長從學校接走去上課外輔導班,或者說輔導班報得太多了,沒時間回家,家長孩子乾脆在外支起帳篷休息。這些也都是實地採訪所了解到的。

  04

  您怎麼看待《小捨得》中的「教育內卷」現象?

  魯引弓:我更想像書中夏君山說的,提升緯度去觀照自我:站在天空和大海之間,我們人就是宇宙間小小的一點,然後我們每天擔心的那些事就是更小的一點,而每天操心的,卷子上比別人多得的一分兩分,就是更小的一點點。我們每個人只有這麼一生,可不可以不要每天因為那麼一點點,小得都看不到的東西,感到不開心呢?

  得和失其實是有坐標的,就看你選擇什麼坐標。倘若你選擇跟人比,那永遠是不能滿足的,但如果把參照拉到這樣的空間維度去,有了這種關照,就算你回頭還是必須面對「內卷」的現實,內心也更強大了,也許會幫孩子做出更好的人生選擇。

  05

  南儷和田雨嵐分別代表著「成就為王」和「快樂教育」的兩類家長,您認為這兩種教育有沖突嗎?如何才能達到一個折衷點呢?

  魯引弓:怎樣的教育才是為孩子的幸福負責?我曾在一個活動上與嘉賓探討這個問題,後來說著說著,發現這個問題本身就有點問題。怎麼說呢?其實所有的家長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孩子的幸福。

  田雨嵐難道不是為了子悠的幸福才這麼拼命往前沖嗎?

  這兩種理念至今仍然各有利弊,說明現實本身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得清的,家長也很難站隊。

  一個接受採訪的孩子給我非常大的觸動。他說:我就是孤兒,作業堆裡的孤兒,這和農村的留守兒童沒什麼區別。

  非常令人心痛。等到大人小孩一股腦的精力都是學業,簡直騰不出愛的空間,這將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大人小孩都缺愛。

  《小捨得》海報上有句話我覺得挺對的:若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則別把愛遺落在起跑線上。什麼是真正的起跑線,值得每個家長思考。

  愛,或許可以作為一個折衷點、平衡點,但需要家長們提升維度,再賦予愛具體的內涵,然後掂量抉擇。

  06

  在您看來,父母的「捨得」都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魯引弓:考試的初衷其實是追求公平,就像很多家長說的,這是一種可以憑實力突圍的門路,可一旦過頭,它就走向怪誕了。

  不關註成就、升學的家長,恐怕是很少的,所以我主要談談過分關註成就與升學,會失去什麼。這其中有些我們並不是不知道,但知道了卻不重視,還是需要再說一說。

  第一,會失去身體健康。將心比心,一個大人在學校從早坐到晚都不一定坐得住,小孩子從早坐到晚,回來還做作業,作業還有難度的,一做做到九點鐘十點鐘,孩子容易嗎?再加上補習班以及補習班的作業,一不留神就晚上睡得太晚,睡得太晚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就長不高,甚至影響身體健康。

  第二,會失去心理健康。有高三老師和我說過,讀到高三的孩子,有些孩子沒有了由衷的笑容。笑不出來,正是因為內心有許多壓抑,需要家長、老師多去關心與疏導。

  第三,會失去興趣。一個小孩從小就開始被培訓,不停地刷題,等到讀高中,他由衷地對這些東西沒興趣,他可以為你去考,但哪怕考上好的學校,他也提不起興趣。

  第四,會失去了梳理與判斷的能力。家長給孩子抄近道,每天刷題,似乎就在跑道裡占據了有利位置。但實際上,抄近道會忽略孩子的成長,難以培養綜合能力,那種做事情的邏輯。在一大堆麻線團的事情裡頭,哪一個最主要,這種梳理與判斷能力很重要,在日後的工作與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抄近道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必須讓孩子在慢慢摸索中養成。

  第五,是對於家長而言的「失」。你關閉了一扇窗,失去了一扇窗。我覺得,家裡有孩子很幸運,孩子就是世界開給你的通往未來的窗。如果這扇窗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刷題,家長不是也等於自我封閉了嗎?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我們一不留神,資訊跟不上這個時代了。我採訪很多家長,他們還是說希望孩子最好做公務員、做老師、做醫生,這其實還是沖著他以前既有的這種人生模式。但大時代發展了,現在很多產業都融合在一起了,若根據現在的經驗去進行未來的判斷,都不一定準確。

  作|者|說

  魯引弓

  在最後,我也想與《中國教育報》的讀者朋友們分享一些感悟:

  1、沒有啟動搶跑的家長,得告訴跟不上的孩子:不是你比別人笨,你只不過沒有早學。

  2、告訴孩子,人的標準有很多種,成長的可能性有無限個。

  3、多關註一下孩子內心的想法,多給他一些成長的空間。

  4、孩子是你通往世界未來的一扇窗,別一味幫他做決定,因為這等於封閉了那扇窗,無法接收到與未來接軌的資訊。

  5、家長的憂心忡忡會給孩子帶來暗示,讓孩子放不下。所以,家長自己要先放下,心存一念溫柔。

  你最近有沒有看《小捨得》呢?

  作者 | 曹金玥

  圖片來源 |@電視劇小捨得微博

  來源: 中國教育報

華人驕傲!趙婷《無依之地》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大獎

bian

《你好,李煥英》成春節檔黑馬,主演張小斐是什麼來頭?

吳彥祖罕曬7歲女兒,側顏似混血洋娃娃,比爹媽長相更好?